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31章 团结的内阁

红楼:我是贾琏 第331章 团结的内阁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31章 团结的内阁

第331章 团结的内阁

想说点啥,做点啥,都得有人“建议”一下,有人建议最好,没人建议就创造一个人。

贾琏早就麻木了,面对诸位阁臣的聚焦,不紧不慢,面不改色的起身:“一点浅见!诸公不必在意!”

我们在意的是浅见么?是在意这个【浅见】是你冠名播出的。

当然了,【浅见】也是很在意的,这么一个衙门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做官的都不会高兴的。

做官的花点钱怎么了?没完没了的监督检查,现在又来个审计。

审计这个东西怎么说呢?还是那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权力在手的官员,想花点公款方法多了去了。

这个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起一个约束的作用,凡事不能太过分了,好歹花了公家的钱,事情要办了,不然审计过不去。

审计无法杜绝贪腐,但能保证项目的完成,当然了,是不是层层转包的豆腐渣,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朝廷办学,要修个学堂。预算批了,审计的时候,你好歹要有个学堂在那,哪怕是你借来的。

在贾琏看来,这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下一任接班的时候,发现钱花了,账本上的学堂没了,那时候继任者就得掂量一下了。

总而言之,制度存在的意义,就是给贪腐制造障碍,无法杜绝。毕竟多了一双眼睛看着做官的,不是坏事。

对比一下制度,如果说古代做官的官员,只是穿着官服在做官,现代做官的官员,属于带着脚镣在做官。

“贾琏,所谓的预算制度,恐有较大的反对声。”梁道元不轻不重的敲打了贾琏一句,他也不敢把贾琏得罪的太狠。

这混蛋记仇的很,保不住哪天真的在路上埋伏打闷棍。

“为官者牧民一方,自谓父母官,做父母的为孩子辛苦一点,应该不会介意的。”贾琏不阴不阳的回一句,就差没回答:做了窑姐,别立牌坊。

做官是为了朝廷,为了百姓么?这个时代的官员,做官哪个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族。

梁道元悻悻的坐下,贾琏不客气的继续:“说的不客气一点,朝廷就是要把官员当贼防着!免得做官的把朝廷的墙角挖倒了。别说贾某人危言耸听,各位都是读过史书的,晚唐关中连续三年大旱,朝廷免了关中税赋,关中官员依旧继续收税,最终逼反天下。王仙芝、黄巢的大名诸公皆知。眼下朝廷近况尚可,更需防微杜渐。说句不好听的,没到天街踏尽公卿骨之前,没哪个权贵会害怕。”

贾琏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被承辉帝推到台前了,这得罪人的事情躲不掉,那就干脆点,全部扛下来,就是我建议的,你待怎的?

从秦始皇开始的两千多年,后人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一个结论“治乱循环”,没有进化出更先进的制度,是谁的锅?

贾琏提王仙芝和皇朝,就是先站住道德制高点。

短暂的停顿,贾琏把视线在诸位阁臣的脸上侵略而过,没一个人敢对视的,即便是孔照,没有低头也选择闭目。

“士农工商,喊了几千年,哪个朝代不是坏在高高在上的【士】手里?别跟我扯什么昏君,皇帝再昏庸也做不到面面俱到,真正掌握天下权力的是【士】。隋朝的科举是冲什么去的?不就是冲着关陇门阀去的么?别说你们不懂这个道理,你们就是在装不懂。”

承辉帝都听傻了,平时真没见过火力全开的贾琏,以前关门放贾琏,那都是奔着胡搅蛮缠,搅混水去的。今天放出来的贾琏,耳目一新啊。

【竖子,书不白读啊,肚子里是真有东西。】

“没有监督的权力,注定导致贪腐,审计制度,必须通过并执行。我说完了!”贾琏非常干脆的坐下,闭上了眼睛,继续装隐形人。

宁克的表现是最明显的,嘴巴张开久久没有合上。他是没想到,自己不过想整治一下银行系统,争夺一点话语权,树立一下个人形象,却直接引出来贾琏这么一个怪胎,直接抛出一个针对天下衙门的审计制度。现在无论如何,都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贾琏跟宁克商量好的。

承辉帝看着贾琏坐下后死寂一般的会场,淡漠的眼神在每个人脸上逡巡。一群阁臣被一个四品官说的一言不发,是他们害怕贾琏不敢反驳么?非也,真要反驳的话,他们能找一万个理由进行狡辩。只不过在这个场合,他们面对着脑子一直很清醒的皇帝,不敢采取行动罢了。

“今天会议的内容,但凡泄露出去一个字,贾琏除外,余者自请告老,朕绝不挽留。”

承辉帝的仁厚这时候体现出来了,狠话说在前面,但凡有人管不住嘴巴,集体受罚。谁也别心存侥幸!

不讲理对吧?不讲理就对了!

到时候,谁泄露消息,都会立刻增加一堆仇家。

皇帝先定了调子,然后直接安排工作:“从各部门抽调一批精通算学的官员,学习考核一个月后,合格者进入新衙门审计司,户部专设审计侍郎一人,相关人选待定。此事因宁卿而起,审计司归属户部,自然由宁卿负责。嗯,半年内,人员和制度必须确立和完善。宁卿有事刻意求见朕,朕给你撑腰。宁卿负责起草文书,内阁核准,朕批阅。”

一番话快刀斩乱麻,根本不给内阁大臣们反应的时间。就这么个事情,对外还是把贾琏摘出去了。宁克那边也没有单纯累傻小子,还是给了很多权力的,只要顺利的达成,宁克入阁基本是定下的事情。

“臣领旨!”宁克颤巍巍的起身接下了差事!

一直闭着眼睛的孔照也起身道;“臣遵旨!”余者起身附和。

会议结束,承辉帝先走一步,会议室内短暂的沉默之后,孔照起身,一马当先。内阁诸公跟上。会议室内,贾琏端坐不动,宁克瘫在椅子上,嘴微微蠕动,不知道在说点啥。

内阁,孔照交代长随:“不相干的人离得远一点,派靠谱的人守着。”

本就偏僻的小会议室门关上的瞬间,居中端坐的孔照拿起茶杯狠狠的往地上一砸。

“彼其娘之!是哪个在背后支持废除海运的人搞小动作?自己说,别等我查出来。”孔照声音不大,但在这个时候很有威慑力。

他倒是没提宁克,毕竟宁克是奔着银行去的,不太可能招惹出贾琏这么妖孽!联想到贾琏为了海运,差点一茶杯砸脸上的事情,孔照断定一定是因为海运的事情激怒了贾琏,导致他在承辉帝跟前进谗言,搞内阁!毕竟废海运的事情,贾琏怀疑内阁太正常了。

这就不是个能跟你讲官场潜-规-则的人,贾琏就是你轻轻碰我一下,我直接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性格。

“勋贵出身的家伙,真是半点道理都不讲!”说话的人是郭衍,他也是被贾琏吓到了,还能这么玩的么?

众人的目光立刻包围上来,郭衍赶紧双手在身前摇摆:“别误会,废海运的事情与我无关。只是与首辅大人的观点一致罢了。”

潘季训开口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废海运的苗头起来时,诸位没有立刻出手压制,就已经晚了。没有宁尚书的建言,贾琏也会找别的理由说服陛下,到时候责任还是内阁的。在这里,在下必须提醒各位,王子腾受命兴水师,贾琏看似在撇清,该帮忙的时候一点都不犹豫。不要只想到漕运的利益就忘记了,海运可能也有巨大的利益,只是这里头的利益与我等无关。但是,却与张廷恩,孙化贞、王子腾、贾琏有关。”

这番话得到了众人的认可,没错,这就是内阁诸公看待问题的逻辑。潘季训说这些话,不等于他跟废海运是一条心,而是今天的事情纯属突然袭击,作为阁臣之一,这个时候必须团结一致,杜绝今后出现今天的事情。

贾琏在内阁会议里的那些话,站在制高点上指责内阁诸公,没人认为他是为国为民。只会认为,一定是侵犯到贾琏那伙人的利益了。

诸位一致认为,贾琏说那些话的意思,通俗的讲,“什么规则,文官的规则跟我一个勋贵有什么关系?海运这锅饭,别管是不是夹生饭,贾某人都生吞了。不服气,那就摆开车马干一仗。今天不过是开胃菜,我有的是办法给你们添堵。”

没错,就是改良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贾琏被认为是改良派的先锋,改良派背后的大佬是皇帝。

“诸公,有今上在张、孙、李的背后,我等只能暂避锋芒,耐心等待对方出错。否则,类似审计司的事情,还会再来一次。要知道,姓贾的可是曾经说过,要恢复太祖旧制,给龙禁尉彻底松绑的。”说话的是李驰。

潘季训见众人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直接开口抢话:“诸公,凡事要抓要点!今日之事关乎国家制度,陛下事先不商量,直接上会,不给诸位说话的余地,此事可一不可再啊。回头在下就上奏折,今日之事不可再,否则内阁存在不过徒废国家钱粮,在下请陛下废除内阁。”

“没错,我都被气糊涂了!”孔照立刻反应过来了,接过话道:“奏折拿来,本相署名附议。”

两人快速达成共识,其他人也都纷纷表示,一起上。内阁集体上奏,今天这种事情,皇帝必须保证不能再发生。否则,这内阁别要了。

梁道元道:“诸公,今后不管任何事情,对上贾琏的时候,不要心存侥幸!这厮深得陛下重新,身后有张廷恩这个老师,出身荣国府,无论哪一个背景,都给了他充分的底气。只要不是谋反,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不会有半点忌惮和犹豫。以三皇子为例子,出宫开府至今,贾琏是唯一与之有来往的官员。看出来没有,他就是如此的肆无忌惮。”

甚至他的行事风格,没人会认为他支持老二,只不过因为同学关系以及公事上的接触而已。

说穿了,贾琏的态度是个脑子清醒的人都知道,谁当皇帝支持谁,不事先下注。

“今日之事,谁也不许对外泄露半个字。今后如何,看联名的奏折上去之后陛下怎么说?无论如何,事先绕开内阁的事情,不许再发生。”

孔照定下了基调,这次必须联合起来,强硬的反抗。嗯,之前退一步,就是为了更强硬的反抗。

…………

宁克总算是恢复了,看着站在面前的贾琏,久久不语。

贾琏微微冷笑,露出不屑的表情,往外走的时候,宁克赶紧起身追上去。

“贾大人何至于此?”宁克语气还算温和,无论如何,这次想跟贾琏撇清都没可能了。

贾琏站住回头,看了一眼乾清宫道;“你当我想啊,事情是你惹出来的。”果断的撇清,也必须撇清。

宁克后悔的轻轻跺脚:“悔之晚矣,骂名成矣!”

贾琏良心发现的安抚一句:“往好处想,没准是美名也不一定。”

宁克跟在贾琏后面往外走,完全看不出来,他的官更大。

“相信我,以后的史学家不用孤例!”贾琏继续安抚。

宁克却摇头叹息:“你不懂人性,芸芸众生更愿意相信一些不上台面的记载。”

贾琏也被干沉默了,是啊,阴谋论才有市场。玛丽莲梦露与肯尼迪兄弟的枕边话,原著作者都在辟谣了,不照样传的满世界都是,相信的人一堆,隐隐成为主流观点么?小本本记下来,以后我要多多造仇家的谣,还要上马甲,或者假托他人的笔造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