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52章 林家的不肖子弟

红楼:我是贾琏 第352章 林家的不肖子弟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352章 林家的不肖子弟

第352章 林家的不肖子弟

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过年的贾琏哪都不去,不是在院子里运动,就是陪闺女玩。

巧姐已经会叫妈妈了,贾琏很嫉妒,连着教了一个下午,闺女还只会无意识的叫妈妈。

也许是个人学会的第一个词,都是“妈妈”吧。

过年除了必要的值班,其他时间贾琏难得松弛下来。走亲戚这个事情,贾赦给包了,整天不着家,整天凡尔赛。

东府那边,贾珍的身体日渐消瘦,一个冬天都没怎么出门,非常怕冷。

贾琏去看了一次贾珍,坐了一会就走了。原著的命运齿轮太强大了,贾珍如此折腾还没死。

现在贾琏已经没有弄死他的念头了,没了四王八公这个圈子,贾珍什么都不是。虽然还是族长,外面没人认为他能代表贾家。

一个人说话别人不买账的时候,谈权力就是子虚乌有。

权力是需要经营的,靠祖辈的余荫早晚消耗一空。很多二代三代,就是因为不懂这些,等明白了已经来不及了,家道中落。

正月初一大朝会,站在人群中向皇帝朝贺,认认真真走形式,通过形式来展现权力。

初二日,京城王家没长辈,可以好好休息一天,却要出面接待林如海一家。

初三日,贾母为首的诸多妇人进宫,参加皇后主持的大会。

千万别小看这个大会,这可是属于女人竞技的舞台。王熙凤可是在乎的很,一大早就起来打扮了。

贾琏醒来时,王熙凤已经出门了,还把平儿和桂香都带去了,这俩姨娘进不了宫,得等在外面候着。

现行的制度就是这样,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人,其中一个对另外一个掌握了生杀大权。

别谈什么公平,这个时代就这样。

贾琏也出门去了城南,孪生姐妹喜出望外,忙不迭的上来照应。

比起过去那种人人都瞧不起的贱业(下九流)身份,姐妹俩对于现状很满意。

午后去了一趟夏刚处,京中好友不多,夏刚算一个。

席间夏刚谈起年前央行方面的整顿,忍不住吐槽:“说是整顿,其实就是给当官的多一次捞钱的机会。”

贾琏笑道:“不是有巡视组么?”

夏刚不以为然的摇摇头:“多新鲜啊,巡视组不能长期带着,查出问题的人,多出来的坑,可不都是捞钱的机会么?还有那个许可证,查出问题收回来,还能卖二茬钱呢。”

贾琏听了沉默不语,很多事情真就是亘古不变。人性太复杂了,制度是死的,执行却是人。

承辉帝刷新吏治的想法是好的,但想要尽量的缓解吏治**的速度,就必须从制度上保证经常刷新。就好像灰尘,每天都要擦。

这个年承辉帝过的非常舒心,首先是权力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其次是中央财政收入大大的提高,最后他关于刷新吏治的想法开始推行并完善。

看着老二老三规矩的站在门前时,承辉帝下意识的看看身边的周皇后,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

等两个儿子先后告退了,周皇后才看向皇帝道:“陛下,上午命妇齐聚,周家三个命妇借口身体不适都没到。”

承辉帝当然知道这个事情,心里尽管不快,却也没发作,只是淡然道:“心有怨气!”

老丈人和大舅哥们向皇帝发泄怨气的手段,就是装病。承辉帝还能怎么办,只好派御医咯。

周皇后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皇帝固然仁厚且护短,但首先臣子要做到本分不是。家里父子四人,现在没守好本分。

“让老二老三去一趟,代表朕和皇后慰问一下。”承辉帝也有点无计可施的意思,毕竟那是皇后家。

皇后家早先没发达的时候,顶多算个中产,国丈早先就一个媳妇,女儿被选王妃后,才慢慢的发家,兄妹四人是一个妈生的。

“长姐如母,都怪臣妾没教好他们,臣妾有罪。”周皇后看出丈夫心中不快,赶紧起身请罪。

“何罪之有,赶紧起来!”承辉帝起身扶着皇后起来,两人是患难夫妻,素来互相敬重。有皇后稳定后宫,皇帝才好在外面施展。

周皇后站起后,承辉帝才问她:“太妃那边还好吧?”

“御医看过了,说是年老体弱,只能慢慢的养着。这些日子,元春没少去看太妃,为陛下省心不少。”

元春刚进宫时在太妃跟前,后来被转到皇后跟前,那会皇后弱势,容不得反驳。多亏贾琏出现,不然元春的地位依旧尴尬。

这个道理,皇帝和皇后都知道,元春也知道,贾家人倒是不那么明白。

“元春不错!”承辉帝给予肯定,却没有后续。周皇后接上:“后宫贵妃虚位,元春可顶上,免得臣妾背一个量小的名头。”

一句话不轻不重的,承辉帝立刻警惕了起来,看着周皇后道:“怎么,有人在传流言?查出来是谁传的么?”

周皇后摇摇头:“还在查,据说可能是宫外传进来的。这类流言尽管不高明,臣妾还是担心影响外朝和谐。”

承辉帝摇摇头:“担心大可不必,贾琏脑子清醒的很,不会为了所谓流言轻易动摇。此事倒是提醒了朕,如今勋贵式微,不可不防。大过年的不提这些,好好休息几天才是。”

用了晚饭,承辉帝往元春去的路上,脑子里还是在想此前皇后说的流言。贾琏当然不会出问题,不等于贾家其他人不会出幺蛾子。

对臣子,要用,也要防着,皇帝不好当啊。

元春处,小公主在院子里,穿的圆滚滚,笨拙的乱窜。身后宫女紧张的不行,随时要去扶着。

“陛下驾到!”一声尖锐喊罢,元春赶紧快步出迎,小公主似乎也没吓着了,挨着母亲的站着,小心探头看承辉帝。

“平身吧!地上凉!”承辉帝抬手虚扶,眼睛很快看着小公主,笑容变得的和悦。

宫女们抱着小公主离开,承辉帝犹豫了一下,没拦着。“朕听说宫里有流言,因皇后量小,贵妃之位虚悬,你可听说过?”承辉帝看似随意的一问,元春吓的脸色煞白,赶紧起身。

“回陛下,臣妾听说过,却不知道从何而起。”很苍白的辩解,这就是元春无奈之处,想解释都没法解释清楚。

“坐下吧,朕还没那么糊涂,皇后也很清醒。”承辉帝安抚之后,元春才慢慢的坐下,依旧一脸的忐忑。

得知皇帝夜宿此处,元春才彻底安心。心中对于流言的传播者更加痛恨,但她没法怀疑别人,也不能说谁有嫌疑。要说嫌疑,她最大。

面对这种事情,元春最好的选择就是闭嘴。因为全是自由心证,解释不清楚。

后宫里这类的是非漩涡,最是可怕。就因为一个谣言,没准就能逼死一个人。

承辉帝当然不会因为这样的谣言处置元春,反而要夜宿此地,为其正名。

次日起来。元春伺候皇帝穿戴的时候,承辉帝道:“还有几个月贾琏家的小县君周岁,爱妃想想准备什么礼物合适。”

说完承辉帝就走了,没在这里用早餐。元春恭送皇帝远去后,转头心里一阵翻滚。

【陛下这是在提醒我,贾家其他人有问题么?真是的,急死人了,一点忙都帮不上还捣乱。】

元春自然是想晋封贵妃的,但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晋封妃子的时候,元春就看出来了,宫里的地位由宫外决定。

贾家现在的势力全看贾琏,哪有其他长辈什么事情?无论是贾赦、家政、贾敬,其实都已经远离权力中心了。

【还是托人带一句话,让父亲年后外放谋升迁吧,总呆在京中,晋升太难了。至于贾琏处,也没啥机会接触啊。】

元春想了很多,最终还是要落在父母身上,太难了。

再难也要继续宫里的生活,元春收拾收拾,带着小公主去看卧床的太妃。年龄大了,吃什么药都救不了自然衰老。

别人可以不常去看太妃,元春不行,得担心别人说她忘本。

初八日,衙门恢复上班,但是对于官员们而言,年还早呢,不出正月不算年过完了,心思还在继续嗨上面。

贾琏的想法不重要,到衙门与各位同僚照面后,一哄而散,回去继续过年。

走了几个衙门,一个上午下来,不想去别人家里吃饭,出了衙门有点茫然。

“假期综合症还挺严重的!”自嘲了一句,贾琏准备去城南时,林如海身边的长随出现。

见了林如海,一起往林家的路上,林如海忍不住抱怨:“林家子弟成器的一个都无,想法却一个比一个大。”

听到这话,贾琏忍不住想起自家,同样的摇头苦笑:“贾家也是如此,族学里没一个拿的出手的。”

林如海叹息道:“话是这么说,贾家子弟不争气归不争气,没那么多野心。林家好些个子弟捐了官,银子没少花,实缺没着落。”

贾琏听懂了,忍不住调侃:“贾家子弟不是没野心,而是没有一个二品大员的长辈。哪天姑父入阁了,林家子弟更敢想。”

林如海一脸的苦涩:“人都是年前来的,撵走坏了名声。一个一个住家里还都不老实,总往外跑,玩的都挺花的。”

贾琏听出点意思来了:“不对啊,当初在扬州那会,姑父整顿过家中子弟,怎么好了伤疤忘了疼?”

林如海正要回答,已经到了林家门口,收起话道:“到家了,进书房慢慢聊,等会见他们,别给好脸色。”

贾琏点点头:“侄儿省得!”说起来,贾家和林家的关系算是血盟了,林如海这点小麻烦,贾琏必须帮的。

不是说不能培养家族子弟,关键看个人的。一些不成器的子弟,强行扶起来害的不是他,还会被反噬伤及自身。

尤其是林如海,当初身体不好的时候,林家人可没客气,都惦记着塞几个子弟去过继,强行夺取林如海的遗产。

这一类亲戚,林如海要不碍于名声,门都不给他们进的。你真帮了他们,未必会感谢你,不帮他们,回苏州老家,什么难听的都敢说。

这就是人性!什么亲戚,族人,多数时候真不如外人呢。

进门后,母女出迎,脸色都不太好看。林如海看一眼便问:“人都出去了?”

贾敏先招呼贾琏才道:“来了两个苏州举子,邀请他们几个出去玩儿,走的时候问我要了二百两银子,给了一百两还不乐意。”

贾琏挺拔忍不住好奇道:“什么亲戚啊,给个住的地方还不满足?”

贾敏没说话,看看林如海。

“外面冷,进去说。”林如海也是一脸的不悦,这些不懂事的亲戚,你拿他们真没法子。

至书房,屋内暖和多了,贾琏取了外套,落座后黛玉双手奉上一杯茶,赶紧接过道:“辛苦妹妹了。”

“琏哥见外了!”黛玉言行举止,诠释了【大家闺秀】四个字。

林如海看看身边眼神略带担忧的贾敏,咳嗽一声后,黛玉退一边坐着才开口:“三个人,分别是三个堂兄的长子。小年那天到的京城,说是捐了官儿,来京城跑实缺,希望落脚我家,请我这个做叔叔的帮忙照应一二。”

说完林如海看看贾敏,那意思接下来你说,你说话在贾琏这管用。

贾敏轻轻的瞪一眼林如海后,这才接过话:“头两天还算规矩,第三日便对丫鬟动手动脚,被黛玉骂了一通,一天都没老实下来,当天下午便借口出门访友。就是几个苏州来的举子,一同走苏州到京师赶考。我让人跟着去看了看,算上两个苏州举子,五个人当夜在一出戏班子住下了。”

贾琏听罢沉默了,看这意思,还是挺舍得花钱的嘛。京中子弟论败家,最常去的地方有三个,一个是赌场,一个是青楼,一个是戏班子。

赌场就不说了,是个人都知道,青楼也是个销金窟,戏班子稍次一些,捧角也不少花钱。

问题是这样的,现在唱戏的,除了唱昆曲的,别的戏班子里头,那可都是男的唱女角啊。

想想贾琏就后脊梁发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