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5章 内忧外患

红楼:我是贾琏 第45章 内忧外患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45章 内忧外患

第45章 内忧外患

这话有点伤人了,贾赦到底有多么的不堪,才让承辉帝问出这么一句话。

贾琏肯定是不知道的,但这话他真没法回答,我也不造如何回答啊!

**应该是亲的,灵魂肯定不是了。

SO,只能沉默以对!

在承辉帝和张廷恩看来,这就是无声的抗议。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跟贾府一起生生灭灭。

“哈哈哈,失言,失言,抱歉抱歉。”承辉帝赶紧找回来。

贾琏幽幽叹息一声道:“子不言父过,为尊者讳,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承辉帝和张廷恩都不认为,贾琏说的这些是有人教的。荣国府那边,贾赦就是个贪财无能,自私自利之辈,贾政是个读书读傻的书呆子,你指望他读史书还能借鉴并分析当下格局,那真是想多了。贾政喜欢的是吟诗作对。

宁国府那边就更别提了,本来出了个进士贾敬,奈何老子一死,贾敬放飞自我,贾珍就更不是个东西了,什么钱都敢要,什么事都敢做。

从贾府把元春送进宫里的那一刻起,在承辉帝的心目中,这两家差不多就算是废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后继无人啊,贾府大把的资源,全都便宜了王子腾,就这还能让二房的王夫人给贾赦撵东跨院去住。

两位老国公泉下有知,棺材板都压不住呢。

所以,贾琏明知道张廷恩的身份是帝党,还来这里说那么多看似犯忌讳的话,态度非常的明确了,他也是要做帝党的,家里那些人另外算一波。

“呵呵,怕的就是身不由己啊。”张廷恩暗搓搓的抬一句,一家伙把贾琏的困境说明白了。承辉帝听了也是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权贵集团的势力有多大,举个例子,贾雨村能做金陵知府,这可是个正四品的官啊。这还仅仅是通过了贾府的关系。

人生下来的那一刻,很多东西就决定了。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人一辈子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别说能吃好。贾府给了贾琏很多东西,同样贾琏也要为贾府做很多事情。所以,贾琏身上荣国府的标签,注定是一生伴随的东西。

这么说吧,贾琏没得选,他已经和贾家深度绑定,即便是烂糟的宁国府,那也跟贾琏是利益共同体。两家别看明里暗里的龌龊,实际上是同进退的一家人。

要不贾琏怎么无可奈何呢?只能一点一点的改变,先拿到话语权,然后才是其他。

承辉帝仔细看着贾琏略显青涩的脸庞,心道这孩子挺难的,但这世道谁不难啊?当皇帝的也难,所以这难不难的得看跟谁比。

“若是你当了家,贾府该如何?”承辉帝看似随意的问一句,实则暗含杀机。

“我当家?那简单,陛下让做啥做啥,陛下不让做的事情一律不做。都说富贵不过三代,贾府到我这都第四代了,该知足了。富贵不再也很正常,安安稳稳的在京城里做富家翁也挺好。”贾琏这话是真心实意的,他还真没啥雄心壮志。

就这鸟世道,你能做点啥?官居一品又如何,无非就是家天下。总不能造反了自己做皇帝吧?真的去做了,万一还成功了,那又如何呢?过程有多艰难就不提了,关键是累啊!

“贾琏,没了权势,贾家的富家翁未必能做的了。”张廷恩不紧不慢的来一句。

贾琏听了先是明显的一愣,随即低头沉思,承辉帝见状不禁微微一笑,心道:露怯了吧?总归是个孩子,嫩了点。这时代,真的就不是伱想做个富家翁,那就能安心的做。尤其是贾府这样的,三代人的努力下来,走到今天这一步,哪天没有权势了,多少人扑上来撕咬,连骨头都不会给你剩下。

现在贾琏大概想明白了,为何贾母为首的决策集团要把元春送进宫里。这是留后路啊!

贾家到了第四代,最初的两代人奋斗的过程中,得罪了多少人就不提了。单说如此大的家业,没有点势力傍身,这可是个人吃人的世道。你想护着,门都没有。你甘于平凡,平凡的人有资格过安稳日子么?

所以,自己还是把贾母想简单了,这家里的老人,生存智慧还真是足够。

想明白之后的贾琏露出苦涩的笑容道:“真那样就是命数,非人力所能挽回。”

“你就不想争一争?”承辉帝接过去的太丝滑了,导致贾琏突然嗅到了一股危机的味道,顿时心头剧烈的一震,脸上也不禁抽搐微微扭曲,好在此刻的反应并没有引起观众们别的想法,无非就是觉得一个少年,在面前残酷现实时的无奈。

贾琏的真是反应是飞快的扫了一样张廷恩和黄先生,这两人的表情和眼神都不太对劲,张廷恩是略显戏谑的神态,黄先生则是一种不怀好意的得逞。

难道说,这位黄先生的有问题?再仔细的看一眼,黄先生坐在那里,气质与之前感受到的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不是单纯居高临下,还有另外一层不明的意味。

“没法争,贾家这条船往哪开,我说了不算。即便是族长珍大哥说了,那也不算。东西两府唯一达成一致的事情,就是把元春姐姐送进宫里,两家在外头使劲抬上去。其他的,他们应该也不是没想过,只是没那个能力破局。我能做的,也就是好好读书科举,谋个出身。”

贾琏告诉自己,现在开始说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是真实想法。能说的才说,不能说的千万别说一个字。今天这一幕,应该是碰巧了,但这个巧合之下,张廷恩应该另有所指。这位黄先生在提到元春的事情,应该是在思索这个名字对应的人。

MD,在这耍小孩子玩呢?大意了,没注意到黄现身的跟班中有一个说话嗓子尖尖的。

此刻的贾琏,看似表情正常,实则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说一个字都应该是安全的。

“哎,时候不早,该回了。”贾琏赶紧找借口要走人,不能在留下了。

黄先生却不打算放过他,笑着挽留:“来都来了,晚饭一起吃。难得遇见故人之后,看见你不禁想起,当初代善公的音容笑貌。”

贾家改武从文,应该是贾代善贾代化兄弟二人定下的策略,这哥俩是有远见的。贾代化教出一个进士贾敬,奈何这狗东西,老爹死了没人管,开始放飞自我了。贾赦读书不行,贾政却是有机会走科举正途的,奈何太上皇在贾代善死前,立刻出手荫萌一个官给贾政。

这就算是断了荣国府科举正途的机会,从贾政的为人来看,即便是考了进士,也未必能有所作为。这就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个人喜好大于家族的兴衰。

确定黄先生的身份后,贾琏自然不会再多说点啥,心里甚至有点埋怨张廷恩,即便不能明说,你也给点暗示嘛。在皇帝面前,贾家的事情就不能拿来说。

当然了贾家在皇帝那里,跟透明一样,没啥隐秘可言。

“哎呀,前辈太客气了,我这不是回去还得读书么,明年的乡试,我得争取过了。”

这一听就是真话,但肯定是废话。发现贾琏都开始说废话了,承辉帝心里大概猜到了点啥,之前的交流,好像有点惊动这小子了。

承辉帝看一眼张廷恩,那意思,你开口留一下,这小子嘴里能套出的话还不少呢。

“说到课业,最近你懈怠了,算算有多少日子,没有把文章交到我这来了?”

张廷恩这一句把贾琏给说急了:“先生,您可得实事求是啊。这不是才考的院试,书院那边还没开学呢?对了,年底了,快过年了。先生一个人在京城,为何不把师母接来?我想啊,师母在家里照顾老的照顾小的,每天唯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抽空想念一下先生。”

贾琏可没惯着张廷恩的意思,你就说皇帝赐的两个侍女,你有没有享用吧?

这句话让张廷恩破防了,赶紧挥手:“滚滚滚,有多远滚多远。”

贾琏顺势走人,这次没人拦着他了。出门时贾琏还暗暗得意,让你勾结皇帝老子耍傻小子,我把你的良心架起来烤。

看到门房老头时,贾琏突然想起来了,坏了,之前进来的时候,老头有给自己暗示,都怪自己没想起来,错怪先生了。哎呀,真是不好意思,算了,话都说出去了。

嗯,下次找机会再孝敬先生吧。

其实贾琏的招数也就是对张廷恩这样的人才有用,换成贾赦和贾政,那是一点效果都不会有的。什么良心被架起来烤,这哥俩真未必有这东西。

“荣国公的后人,如今皆不在军中矣。”承辉帝很突然的冒出这么一句感慨时,张廷恩连都绿了,嘴上没说啥,心里却是腹诽不已:陛下,荣国公的后人回到军中,您确定么?

“贾琏虽然有才,却是个喜欢多懒之人。真要去了军中,军法面前,怕是要被军棍打烂屁股抬出来的。”张廷恩轻声的提醒一句。什么军法,贾琏进了京营,贾代善提拔的古旧那么多,为难是肯定不可能为难的,但凡他有点能耐,人家都愿意帮衬一把。

关键是四王八公里头,贾家是主动的退出军队,这个就很值得褒扬。至于四王八公之间的抱团,那真算不到人贾琏头上,这就不是一家一姓的事情,这是三代人通过联姻等手段,形成的一个权贵团体。贾家是其中一个小团体的头目,贾王史薛。

说起来,现在这个小团体把资源集中在王子腾身上,其实是无奈之举。

“陛下,西域战事如何?做几日可有消息?”张廷恩转移话题,顺便提醒一下皇帝,什么才是当务之急。借这次西域平叛战事,拉扯一批边军将领进京才是要紧。京营在过去,力量对比上是旧权贵集团占了上风,没有人能制衡他们是肯定不行的。

最要紧的就是把他们的刀子收起来!

“王子腾来了消息,他主张用兵持重,眼下是冬天,大军行动迟缓,且情报现实,有欧罗巴的雇佣军掺和到里头来了,担心罗刹人有阴谋,王子腾主张暂缓用兵。”承辉帝说起这个事情,脸色不是很好看。一开始王子腾接连打了几个小胜仗,尽管只是外围的一些小势力被消灭了,叛军主力还在。大周军队已经从态势上,形成了三路围攻之势。

这个时候冬天来了,王子腾主张修正,等来年再战。陕甘总督宁博则上奏,朝廷为了平叛,花费了大量的银子,应该速战速决。冬天怎么了,冬天固然本军行动不便,敌人不也一样行动不便么?甚至在获胜后,敌人还很难逃跑。

“如果王子腾不能在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平叛之战,来年开战又是一大笔开销。”张廷恩没说支持谁,但他从户部侍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财政上的压力。这已经是表明态度了。

“眼瞅着腊月了,朕已经回信,我难,敌更难,速战速决,刻不容缓。八百里加急,半个月能到军前。”承辉帝说起这话时,脸上明显的流露出不满意。

张廷恩心里明白,这是陕甘总督宁博在后面告状了,有的话承辉帝没法说,毕竟现在是用人之际。王子腾打仗肯定是厉害的,就一个毛病,对手下约束不严。每次只要是他带兵出征,肯定是一堆扰民的破事。在官府管辖的范围内还好点,到了西域那种羁縻之地,根本没有军纪可言。所以啊,宁博十有**是在密保中弹劾王子腾不约束部下。

这种弹劾,这些年可没少过,当初在辽东,王子腾的部下直接给商队灭了死无对证的勾当做的多了,奈何抓不到证据,御史们也只能弹劾他治下的治安太差。

如今在西域,不用想都知道,王子腾指挥的京营,骄兵悍将们能做出什么事情来。

“说到罗刹人在背后使坏的事情,臣倒是想起了另外一桩事情,滇铜。”

滇铜和罗刹人又能有啥关系呢?

承辉帝听到这话,忍不住抬手捏了捏眉心:“难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