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9章 考中,余波

红楼:我是贾琏 第9章 考中,余波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3

第9章 考中,余波

第9章 考中,余波

“琏哥儿考上了!”贾赦在这荣禧堂里头,难得有大声说话的机会,此刻意气飞扬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中进士了。

“哦,此话当真!”贾母的表情立刻就变了,脸上的那点莫名其妙的担心,瞬间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喜上眉梢,下意识的想起刚才李纨的话。

贾赦扫一样,见王夫人和李纨都在,顿时下巴又抬高了一寸,忍不住的大声道:“这还能作假不成?”这话是带着刀子的,主要是贾宝玉的衔玉而生,太考验人的常识了。

“不会是传错话了吧?”王夫人心有不甘的想确定一下,李纨在一旁听着白眼暗暗的翻。这婆婆的脑子真是太特别了,说这话不是奔着挑事来的么?

贾赦听了果然一脸的不悦,自打贾珠中了秀才,这王夫人的眼里就没了贾赦,仿佛二房才是荣国公爵位的继承人,仿佛这荣国府的家当,今后都归二房继承了。

见气氛不对,贾母果断的转移话题:“让报信的进来说话!”

在贾赦那边没讨到赏钱的小安,此刻在外面等着呢。心里还在暗自腹诽,老爷真抠门。

丫鬟出来传信,小安一溜烟的进来了,进门就磕头请安,贾母让他起来说话。

“回老祖宗的话,二爷确实榜上有名。奴婢看的真真的,二爷让奴婢先行一步报信。”

“好,赏他。”贾母顿时放心了,身边丫鬟拿了一吊钱给了小安。

得了赏钱的小安这才满意的告退。

贾赦在一旁看着给贾母端茶的丫鬟春香,顿时动了歪念头,狠狠的拍了一句贾母的马屁:“那小畜生还算是争气,对得上母亲对他的殷殷教导。儿子这里想提琏哥儿讨个赏。”

贾母听了顿时大悦道:“好好,琏哥儿争气,是该赏他。”

“琏哥儿身边只有一个贴身丫鬟桂香,怕是伺候不过来,老祖宗不如把春香也赏他吧。”贾赦开口要好处,贾母听了微微皱眉,春香听着心里一抖,脸上的笑容少了一些。

贾赦都快四十的人了,春香去了贾琏那,贾赦这色狼还能放过她?就东跨院那边,小妾通房七八个,贾赦就一个人,春香过去了运气好点,一年的宠爱,运气不好,三两个月的时间,贾赦又能带新人进门。春香最好的结果,就是在受宠时抬个姨娘。

贾母自然知道贾赦是个啥意思,提贾琏要的?你糊弄鬼呢。

“这事情,回头问问琏哥儿想要点啥,别赏下去的是他不喜欢的。对了,琏哥儿怎么还没回来,这么一会了。”贾母岔开话题,这大儿子真是不争气,一点心思全在裤裆下。

贾赦一听这话脸色就变了,坏了,昨日怒火之下,让管事的别给贾琏用车。这要是那小畜生告状,自己不是要吃排头?嗯,还是先把春香要到手再说别的。

贾赦的心思刚转完,准备继续纠缠贾母要丫鬟春香,丝毫没在乎人家小姑娘这会表情僵硬,就差眼泪下来的。

王夫人见贾母面色不虞,开口转移话题:“昨个儿收到金陵二兄来信,琏哥儿的婚事应下了。如今大兄在京为官,二兄的意思把熙凤送到京师待嫁,先把三媒六证走完,再定吉时。”

贾赦一听这话,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这婚事要他出钱肯定是不乐意的,现在贾母和王夫人把事情包办了,他自然是乐见其成。

贾母立刻就这个话题展开来说,王子腾在京为节度使,颇得当今皇帝的信任。这个信任的基础是贾家留下的武官资源向王子腾集中带来的,王子腾自身也紧跟当今皇帝,平步青云。

俩女的就贾琏婚事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找谁做媒人,找哪个道士算吉时良辰。

一家伙讨论了半个小时才停下,贾赦在一旁瞅着春香留口水,忍不住又开口道:“母亲,春香……。”贾母听了很是无语的看着他,身边的丫鬟但凡有个出息点的,他就盯上了。

贾母正在想着如何给他堵回去时,门口一阵喧闹,有婆子欢天喜地的进来:“老祖宗,琏哥儿来了。”贾母一听正好,站起往前走三步,正好贾琏进来,看见贾母站着的,赶紧跪下磕头:“孙儿给祖母请安了。”

贾母这会看贾琏怎么看怎么顺眼,双手虚扶:“起来,赶紧起来。”

王夫人见状,悄悄的给身边的周氏使眼色,周氏悄悄走开。

贾琏这边站起,贾母便迫不及待的表示:“老身打听过了,那青云书院出名的难考,说什么三年青云,秀才起步。如今琏哥儿进了青云书院,给贾家争光了,可要好好赏你。说吧,想要点啥,老身都答应你。”

贾琏没想到贾母如此郑重,这也太大张旗鼓了一点吧?于是便笑道:“赏不赏的便罢了,不过是考进一家书院而已。回头正经的科场得中,再向祖母讨赏不迟。眼下着急要好处,将来要是没考中,传出去怕是被别人笑话。”

贾母听了脸上笑意不断,强作严肃状:“我看谁敢胡乱嚼舌根。”这话是对贾琏说的,眼睛确实对着王夫人和李纨去的。这老太太的后院斗争的经验极为丰富,有点机会就要打压媳妇王夫人的嚣张气焰。

这时候一阵中气十足啼哭声传来,周氏进来,身边李嬷嬷抱着宝玉进来。

“哎哟喂,老祖宗,宝玉这小祖宗醒了,见不到您就哭就闹。谁都哄不住,我这不赶紧给他带来了。”周氏一阵解释,伱还真别说,贾宝玉被放到贾母身边时,立刻停住了啼哭,大眼睛盯着老太太喊一嗓子:“老祖宗吉祥!”贾母喜欢的赶紧抱起来,口中心肝宝贝的叫。

一家伙贾母的注意力都在宝玉这里了,贾赦见状气的起身拂袖而去,招呼都没打一个。

贾琏倒是笑眯眯的看着祖孙天伦的一幕,心说贾宝玉还真是个富贵命,奈何贾家不争气,最终还是落了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家道败落了,宝玉出家了,这种人说的难听一点,放在当下的价值观来看,享受了家族带来的好处却不能为家族出力,真就是个古今第一不孝之人。

贾母一直在暗中观察贾琏,发现他脸上没有丝毫的不快,兴趣盎然的样子。心下暗道,琏哥儿是个性子宽厚的,对待下人也温和。孝悌上头从来没有做差的时候,不像他那个老子,对稍稍有点不如意就闹腾,东跨院围上成了一时笑话,想起就堵心。

殊不知,贾琏此刻的心情是在看戏,一直拿自己当看客。要不是这贾府这皮脱不下来,目前还很好用,贾琏早就找机会自立了。这年月要是被家族撵出来,那是很丢人的事情。不能进祖坟这话,在古人心目中的价值非同寻常。

“媳妇儿,孙媳妇。”贾母看着两代媳妇说话,王夫人和李纨赶紧起身,微微低头听训。

“从今天起,琏哥儿的月例与珠哥儿看齐。琏哥儿不要赏,那是他孝心,我们做长辈的,不能当着没这个事情。再有,琏哥儿身边的人少了,照顾不走,此事老身做主给配齐了。”

贾母拿出一家后院之主的气势,王夫人、李纨、周氏都安静了,刚进来的赵姨娘也在门口站住了,垂手肃立听训。这个时代的纲常就这样,小说里贾母吃饭,王夫人、王熙凤、李纨两代三个媳妇在伺候着。

多年媳妇熬成婆,这个时代的女性嫁人后,都这么过来的。

“长者赐,不敢辞,孙儿谢过祖母,琏谢过二婶,大嫂。”贾琏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他得嘴上有所表示,啥都不客气一下,指定给人挑理。

一个现代人生活在古代,单单一个礼,就能把你个玩疯掉。

现代人中有的连网络暴力都承受不了,古代人都是当面语言暴力。

贾母继续展示慈祥的一面,拉着贾琏的手,仔细一番端详,让春香拿了块玉佩过来塞给贾琏道:“都说君子如玉,这块玉是当年太上皇赏给你爷爷的,拿着吧。”

贾母的心思很有趣,尽管现在是王夫人掌家,但怎么说呢,哪天贾母不在了,这荣国府的当家人,从法理上来说都是贾赦和贾琏。到时候如何对待二房呢?如果像贾赦那种刻薄的性子,怕是个二房搞不好关系,贾琏的存在对于缓和关系很重要。

做母亲的,太不容易了,即便是慈禧,也会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贾琏还是接受了,再三谢过之后,贾母又道:“我身边的丫鬟,你有看上的么?”

贾琏听了赶紧抱手道:“祖母,真不用,我那边有贴身丫鬟一个,小丫鬟两个,足够用了。”一句话说的贾母身边的丫鬟们眼神黯淡,贾琏生的极为俊俏,放任何一个时代,靠脸吃点软饭非常的轻松。丫鬟们都是十三到十六岁之间,哪有不爱俏的?

贾母下意识的看看王夫人,心里想到的是另外一个事情,这荣禧堂里有流言,说贾琏不喜欢年轻的小丫鬟,倒是对那些妇人很有兴趣。这个是前任贾琏的锅,现任贾琏表示,我现在还小,不考虑这个问题,等成年了,我都要。

仔细一琢磨,贾琏平时来此时,眼神挺正的,所谓跟贾赦的小妾们调笑的事情,也都是捕风捉影没实际证据。

“此事听老身的,身边丫鬟少了,传出去没地让人小瞧了荣国公的嫡孙。”贾母态度很坚决,贾琏只好答应下来。心里暗暗在想,早干啥了?现在上心了。

告辞离开,贾琏回到东跨院自家院子里,桂香带着两个粗使小丫鬟上来道喜,脸上的喜色怎么都遮掩不住,如同自己考中一般开心道:“恭喜二爷,我问过了,外间都说青云书院定定难进,一百个人里头,就能出一个进士,七八个举人。”

贾琏也打听过的,青云书院分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至少是个秀才,人数最少,只有三十几个,三年不中举人,自己滚蛋。乙级则有百人,三年不中秀才,也请离开。丙级人数最多,有二百人,每学期淘汰五十人,余下也是三年不过府试,自己走人。

这个书院特点非常明显了,尖子生,高淘汰,因为考中率高,反过来帮助了招生。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还是别在青云书院受罪了。

就以贾琏而言,如果不是把书都背下来,算经也是满分,单考他的八股,肯定是不过的。

荣禧堂里头,贾母兴高采烈的时候,王夫人心情复杂,早先贾琏不争气,不读书的时候,王夫人的心情是安稳的,突然转性了,还考上了升学率最高的青云书院。充分说明了贾琏读书是有才能的,只是看他想不想读,一旦想读了,短短一个多月的准备,进步巨大。

相比之下,贾珠十四岁进学后,明年的乡试如果不中,贾琏却能考中的话,那二房的一点优势全没了,贾珠这个一贯做哥哥,做榜样的,情何以堪啊。

王夫人的内心戏很丰富,李纨的内心戏更为丰富,不是读书人不知道,青云书院有多难考。当年贾珠甚至都不敢去考,而是选择去了国子监,在那读书有老丈人的照顾。

再看贾琏,才专心读书一个多月,就敢去考青云书院,经意八股就不提了,算经是怎么过的?青云书院最难的从来不是经意八股,而是算经。

昨晚上贾珠把考题带回来了,李纨也看过了,当时就觉得这算经的题目也太难了一点,贾琏也表示很难,尤其是最后一道题,连题目都看不懂。回头要问问贾琏,算经分数多少。

午饭前,贾母身边的春香来了,带来两个丫鬟,年龄都在十岁左右。分别唤作喜儿、水儿。贾琏问询出来谢过春香,这位在红楼梦里是没出场的人物,想来是时间线之前离开了,不是嫁人,就是没了。红楼里那些有名字的丫鬟,现在估摸着也就是五六岁。

且等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