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王青松挂了电话,随后在那里琢磨着。

话说,他在港岛看到过牛仔裤,可问题好像那边穿得不是很多,不像这里。

好像大部分男女穿的都是牛仔裤。

好奇地拿着手机搜索了一下。

搜索以后,才发现,牛仔裤出来已经很久了。

19世纪,牛仔裤在发明初期,主要是矿工和低下阶层的工作服,因其结实耐磨大受欢迎。

直到20世纪30年代,牛仔裤因好莱坞西部电影成为流行。自此,牛仔裤与扮演西部牛仔的电影明星“捆绑”在一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蓝色浪潮。

但在那以后,牛仔裤真正成为日常穿搭的必需品大约还过了二十年。

看了一下介绍,牛仔裤流行是在五六十年代。

而且……

之所以他感觉丑。

那是因为港岛的牛仔裤,都是喇叭口,收腰,裤脚跟个大喇叭一样。

问题是……

现在的人还就流行这个。

小脚和束腰的牛仔裤也有。

看完以后,王青松有了一点认知,那就是牛仔裤在港岛刚刚起步。

以后港岛的牛仔裤制衣厂将遍地都是。

这个现状一直持续了上九十年代以后,内地改开,失去了人口红利,才被深市代替。

话说,他现在要是弄个这個过去,好像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还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布料。

六十年代的布料虽然耐穿,但是很硬。

而现在布料却是很有弹性。

拿着手机用手机搜索了一下,随后一阵地头皮发麻。

布料的材质就有很多种,还有各种生产工艺。

看来干什么行业都不容易啊!

拿出淘宝在那里搜索牛仔布。

这个分类倒是简单一些。

用薄厚、颜色,用1#到十几号来定义种类。

半米价都是从五六块到十几块钱不等,横幅1米7,差不多一米的尺寸就够做一套裤子了。

至于其他的各种款式衣服,可以等自己到了内地,慢慢地整理。

十几个款式的布料每样都买了十米,准备拿到港岛试试。

地址直接设置成了缝纫机厂,免得自己还要跑一趟了。

和老板商量一下,加了钱,走的顺丰。

明天下午,最晚后天就能到了。

其实直接从这边购买成品衣服,直接在港岛那边卖衣服是最方便的。

但是这个不是长久之计,那就成皮包公司了。

应该说两种他都需要。

没去附近的布匹批发市场,反正他现在也不准备回城里。

躺在那里看起了课本。

学习。

到了傍晚,在地图上搜索了一下酒店,骑着车子过去开了个酒店住了进去。

看书学习。

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中间他也回去过一趟,又重新回来了。

第二天中午,他正在附近的饭馆吃着饭,就接到了宋敏的电话。

八百台东西已经弄好一部分,可以先过去取货了。

吃了饭,就跑去开卡车直奔缝纫机厂的仓库那边。

而宋敏早就在那里等候着了。

看到他过来热情地笑道:“哥,东西已经打包好了,就是那边的。要不要验收一下?”

王青松过去看了看,只见木头箱子上放着许多的箱子。

旁边的叉车已经在等着了。

来到旁边没捆绑的箱子这边,打开检查了一下,包括说明书。

商标都已经撕掉了。

说明书也不用他撕了,去掉自己不要的部分,重新打印了一份。

都检查了一圈,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便让人装货。

一卡车只能装四百台。

八百台的话,需要两车。

装完货,签字,车子开走。

来到之前停车的旧路,把东西都给收了进去。

又稍微等了一个小时,这才重新开着车子来到厂子,将剩下的东西给一车装走了。

等他弄好以后,加价的顺丰快递到了傍晚也到了。

不过得明天送。

王青松有些着急要,他便直接开着车过去快递站,将货都给拿了过来。

全都弄好以后,他这才重新回到之前地方,带着车子消失在了原地。

重新回到港岛这边。

此时时间才过去三个小时。

也才晚上七点多。

为了让那边的流速快点,王青松调节了周颖那边的速度。

这样货物能到得早点。

而他则是直接将各种牛仔布放在了自行车箩筐里,用布盖起来。

推着车子向着杜婉婷那边过去了。

来到地方,他有些不放心。

来到书报亭这边,给了钱,给楼上的杜婉婷打了个电话。

……

杜婉婷正在写合同的草案,接到电话一阵的奇怪。

当听完以后,一阵的古怪。

杜明海好奇地问道:“怎么了?王子轩说什么了?”

刚刚那个王先生的称呼,他自然知道是谁打的电话。

杜婉婷将电话放下,直接站了起来说道:“爸,王子轩说他有一批布料,让我们看怎么样?”

“布料?”

杜明海一阵地疑惑。

他就是干成衣的,什么布料没见过?

随后一脸的惊喜。

“他不会还要让我们从他的渠道拿原料吧?”

有件事情他没对王青松说的,那就是原来一直供应他们的布供应商,跟着二房一起离开了。

也就是说,后面他们没布可以用。

不过这个都是小事,内地的布,他已经让人去参加广交会去买了。

而且港岛的织布厂又不是一家两家。

只要他们有机器,没有谁家会拒绝和他们合作。

前提是有机器,别人才能看到希望,才愿意和他合作。

“不清楚,下去看看吧!”

杜婉婷摇了摇头,带头向着楼下走了过去。

等两人下去,看着王青松推着一辆车,两边挂着一个竹篮子,一阵的古怪。

“王先生,您这……为什么不开车啊!”

王青松不在意地笑了笑:“我没有这里的驾照啊!被抓了怎么办?”

他倒是想开。

但是他在这里可没有驾照。

杜明海不在意地笑道:“这个不是问题,只要有钱,明天下午阿轩就能给你拿到驾照。”

这话让王青松眉毛一挑。

不过想到这儿的差佬找猪肉荣收“归费”的场景,再想到自己查过这段时间港岛的风气。

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六十年代的港岛,差佬可是非常**的。

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大概多少钱?”

“五百!明天下午就能拿到。”

听到这答复,王青松纠结了一下,他娘的,早知道早点弄个驾照不就得了。

“那……我找谁?”

“这个不用你操心,你把身份证信息告诉我一下,我让人去处理了。”

杜明海不在意地说了一句。

随后看着他的箩筐问道:“阿轩,你说的布是什么布?先看看东西吧!”

王青松将车子推到了路灯下面。

三人就这么在路边看了起来。

王青松掀开黑布,露出里面一卷一卷的布料。

“这……丹宁布?”

杜明海惊喜地看着这东西,赶忙拿了起来。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丹宁布?

估计是在港岛的称呼吧!

杜明海拿着东西一阵地激动。

港岛出口的各种服装都有,但是要说什么最好卖,什么东西最容易赚外汇。

那自然是牛仔裤了。

而且出口的地方还是美国,赚的美元外汇。

港岛,同样也要赚外汇。

只不过他们不用像内地强制结汇,外汇是可以自己保留的。

随后疑惑了一下:“你这哪里来的丹宁布,面料太精致了,而且特别柔软,还带着弹性。”

弹性牛仔布,他是第一次看到过。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这个就不能说了,这个布怎么样?”

他是准备拿一点试试水。

然后再给自己的公司生产。

等到公司成熟以后,再把各种各样款式的衣服拿过来做样子。

这是他的初期想法。

杜明海纠结了一下。

就算他感觉王青松不懂,但是这么好的布怎么可能说不好。

点了点头:“布很好!这布什么价格?”

王青松想了一下说道:“这个,价格不一样,薄的9块一米,厚的二十多一米。”

也没有加太多的价格。

听到这个价格,杜明海摇了摇头:“东西是好东西,可是价格太贵了。”

牛仔裤在西方国家也才刚刚流行。

以前都是廉价的代名词。

之所以火起来,还是因为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带着火起来的。

但是终究还是廉价的代名词。

这种粗纹的布5.33港元一米,差了三块多一米。

这还是这种薄款的。

对于这种代加工的服装行业来说,别说三块钱,就是三毫,那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此时,他的心里好纠结。

王青松听他说太贵了。

心里在那里琢磨着,要不要降低价格,他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厂家。

这种牛仔布,如果量大的话,可以做到五块钱一米。

不过出货的量都是按照吨来算的。

但是,此时杜明海纠结了一会,说道:“这几种能不能卖给我,我想拿去做样衣,然后试试。”

王青松自然是不在意了。

这种东西只有他有。

其他人没有。

“可以,这个就送给您了,每种都是十米的尺寸。”

这些东西加一起也就花了一千多。

他也不是很在意。

如果真的订货了,那还能卖更多。

不过好像没那么多的时间了。

先不管了,钩子下了再说。

杜明海自然是答应了下来,随后将东西放在了杜婉婷的车子里。

东西其实还不少。

放好了以后,王青松看着杜婉婷问道:“合同什么时候能弄好?如果来不及,那咱们的合作只能结束了。”

杜婉婷见状赶忙说道:“明天,初稿就能出来。你可以找别的律师去审核。”

“嗯,好!对了,杜叔,我的驾驶证什么时候能拿到?要我给什么东西吗?”

杜婉婷见状从车上拿出一个本子递给了他。

“把信息登记上去,就可以了。”

王青松见状,将身份证拿了出来:“这上面的字我不认识,麻烦你写一下。”

上面除了名字,其他的都是英文。

听到这话,杜婉婷拿着东西开始记录。

一边弄一边问道:“对了,还要一张一寸的照片。”

“哦,这个我有!”

王青松将最后一张黑白照片递给了她。

杜婉婷接过东西,继续抄录。

都弄好以后,这才将东西递给了自己父亲。

转头说道:“好了,其他的都不用了,这钱我们替你出了。”

几百块钱,他们还是出得起。

王青松也没有客气,笑道:“那行,就谢谢了,伱们忙,我先回去了。”

打了个招呼,骑着车子直接就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杜明海眉头紧皱:“他到底是什么人,也不像是干纺织业这一行的啊!”

因为他能看出来,对方真的对于纺织业一点都不懂。

杜婉婷也是摇了摇头,随后问道:“爸,你说是不是哪个有钱的大少爷,刚刚接手家里的产业啊?”

这是唯一的答案了。

杜明海摇了摇头:“不像,就算是哪家有钱的大少爷,接手这么多物资,至少也要了解一番,不会这么莽撞地就开始交易。看不懂。”

他是真的看不懂了。

杜婉婷回过神来,笑道:“好了,别想太多了,至少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你说是不是?”

这话,让杜明海笑了笑。

也是。

要是换一个懂的,估计能把他们家压得抬不起头来。

摇摇头,两人又重新回到了楼上。

王青松离开了地方以后,左右也是没事情干。

此时他在心里琢磨着,自己当初来这里,是因为黄远志的事情让他太憋屈了。

可是来了以后,他好像找不到能帮助内地的办法。

因为内地现在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

民以食为天。

化肥?

通过广交会的交易,以及网上查过,今年内地进口的化肥至少是几十万吨。

就这样,还是解决不了内地问题。

让他弄几十万吨的化肥?

扯淡呢!

至于粮食,去年进口了五百万吨粮食。

这个数量级,已经不是他能触碰的了。

叹了口气。

大的顾不了,那就顾小的吧!

等后面慢慢把适合这里的技术,给整理一部分出来。

不用太先进,只要领先个十几二十年就可以了。

至于实物,得看什么东西。

让他弄飞机大炮,他也弄不来啊!

想到这里,他骑着车子在附近溜达了起来,顺便整理一下脑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