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第369章 ,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几人寒暄了一会,就看到老刘笑呵呵的从外面过来了。

“杨总~”

进来以后,笑呵呵的打了个招呼。

杨总看着他笑道:“刘老,手续办好了吗?坐吧。”

“哎,办好了。办好了。”

老刘笑呵呵的坐下,最后说道:“杨总,这东西我可一分钱没赚您的啊!要不是杨总喜欢我也不会忍痛割爱。”

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

几人闻言都是笑而不语。

而杨总则是不在意的笑着点了点头:“嗯,谢谢刘老了。”

“哎,不客气,不客气。”

几人在那里寒暄了一下。

没人提来这里干什么。

老刘则是看向了王青松,轻笑了一下,对着三爷说道:“老柳啊!你这小友是块璞玉,不过啊,还是要好好打磨打磨。”

听到这话,三爷笑了。

这是在点王青松呢!

打磨什么,一个是为人处事,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有学问的。

还有一个自然是眼光了。

虽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是自己一行人来了以后,王青松没有被杨总叫出去,而是在这里喝茶。

已经说明一些问题了。

杨总闻言笑了笑,只是这笑容带着一丝丝的其他味道。

随后笑道:“一会隔壁的交流会我就不参加了,叫几位过来呢!也是有几样东西,想让大家看看。”

一边说,一边站起来,向着会议桌上走去。

正是之前挑选留下来的几个东西。

杨总对于王青松的能耐已经见识了,就算有些差错,那也是正常的事情。

要是真的绝大部分都对了。

那就不得了了。

几人见状,自然是移步去了桌子前。

三爷看着王青松,又看了看桌子上的东西,感觉这东西可能被王青松看过。

“就麻烦几位了。”

杨总在那里客气了一下。

听到这话,众人都是笑呵呵的客气着,随后就开始看了起来。

桌子上放着七样东西。

加上王青松拿走的,一共八样。

术业有专攻,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一种。

之前看字画的老宋,对文房四宝擅长,拿起了桌子上的笔架在那里仔细的看着。

而同样擅长看文房四宝,给董伟父亲看徽墨的的老房,则是去看别的东西了。

一会还要交流一下。

三爷和老刘擅长瓷器之一,自然也是看了起来瓷器。

最后剩下一位杨姓专家则是去鼻烟壶这边。

五个人都在那里仔细的看着。

过了很久,几个人把所有的东西都看了一圈,都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以后的事情了。

这应该是交流的环节。

但是现在没有这个环节了,直接变成几个人为杨总服务。

而隔壁的交流会没了几位专业和主场的人,也失去了一些味道。

众人看完,在那里低声探讨了一会。

老房最先拿着毛笔开口了:“杨总,这一套湖笔是王一品斋笔庄,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是国内最老的一家生产和经营湖笔的专业笔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这笔我就不说了,他们的湖笔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

而且他们的工艺传承有序至今没有断层,所以不管是选材和工艺上基本上看不出来太多区别。”

说完,拿起一支笔开口说道:“这几支笔按笔种来分的话,是湖笔中的‘玉兰蕊’,形似玉兰花蕊而得名。湖笔制作工艺多达一百多道工序,参与的人也多,自然没办法留名。

但是笔杆上的刻字根据笔的质量,所刻之人的水平不一样,这款象牙鎏金笔,肯定是出自大师傅之手,这种人数量比较稀少。

博物院里有一款清朝嘉庆年的一款湖笔,细节上几乎是一致的。”

几人都是点点头,认可他的说法。

对比的方法在古玩鉴定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之一。

杨总没说话,安静的听着。

过了一会,就听到老房在那里继续说道:“所以我个人判断,这可能是清朝嘉庆年间的,不过……这两支笔,工艺上倒是没什么区别,但是这刻字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迟疑了一下,指着其中一款说道:“这一款也是出自大师之手,但应该是有过缺失,后来补上去的,可能是清朝末年的。”

又指着最后一根说道:“这一根就比较明显了,是后仿的。”

听到这话,杨总轻轻点了点头。

这一套东西拿到也没有太久,总不能所有的东西都找专家来看看。

随后笑道:“辛苦房老了。”

老房谦虚了一下:“杨总客气了。”

一个结束,那自然是其他的。

一个一个被印证了下来,基本上和王青松的结论差不多,有差距,年代的悬殊比较小。

但是最后一个乾隆年粉彩龙纹碗倒是有了争议。

老刘坚持这是真的。

一部分是没看出来问题。

还有一部分是先入为主的观念。

认为杨总这样的人,特地拿出来这么多东西。

其他都是不够年头的。

这不合理啊!怎么也有几款是真的吧!

于是这一个就被他坚持认为是真品。

三爷一开始也认为这是真的,但是想到了王青松来过这里,而且几个人又被邀请过来。

带着一丝丝的怀疑态度。

对比所有自己见过的东西,以及细节,最后给出了两个结果。

一个是洪宪瓷。

不过这个很快就被他给否决了。

随后拿着东西对着老刘说道:“还记得7501瓷吗?”

这话让老刘愣了一下,7501瓷是建国以后烧纸的一批毛瓷,也就是现代版的官窑。

当年全国各地四十多个制瓷大师接到委派,共同研制一批**占用瓷器。

7501瓷一共烧纸了12000件,成品只有四千件。

一千多件被送往某海,剩下的被销毁一部分,其他的都被封存了,后来改开以后,解开仓库被分发给了员工。

流落民间的不足两百件,加上被人使用弄坏打碎的,民间流传的不是很多。

每一个毛瓷,那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随后想到了什么,惊疑道:“你是说当年景D镇的那个事情?”

三爷轻轻点了点头。

拿起那个小碗,用手电筒对着内壁留白的地方照射了一下。

流白处看上去像是一块玉一样晶莹剔透。

又轻轻弹了一下。

这才说道:“毛瓷四绝,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这几点都符合了。”

老刘看着他,皱着眉头说道:“这不能说明什么吧?”

三爷点了点头:“是啊!我只是说符合毛瓷的特点,不能说明清时期就做不出这样的东西来。”

毛瓷集合的国内几十位顶尖瓷器大师,做出来的成品,已经完全达到和超过了宋明清几代瓷器官窑水平。

但是不能说那个时代就做不到这样的。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他的都看不出来问题,那就只有一种方法能试验出来了。”

老刘皱着眉头,想了想,瞬间反应过来了。

“开水?”

三爷点了点头,对着杨总说道:“能不能帮忙让人弄一壶开水过来。”

杨总闻言自然是点头答应,吩咐人过去弄开水。

三爷说完,看向了王青松,见对方疑惑的眼神。

便稍微解释道:“九几年到两千年的时候,有一位景D镇的陶瓷商人,在“陶研所”的仓库里发现了一批素白胎.这批素白胎就是当年开始试制“**用瓷”时留下的半成品。

这位陶瓷商将其全部买下后,高薪聘请景德镇仿古高手、按照官窑器的纹饰进行彩绘.并在圈足内书写“雍正年制”、“乾隆年制”、“慎德堂制”和“居仁堂制”等款识,冒充古董出售,让一批海内外古董商和收藏家“打了眼”。

注入开水而不烫手,是这批毛瓷的一个特色之一,也是当时陶瓷研究所人员给的方案。”

王青松闻言也明白什么意思了。

陶瓷研究所,可不只是单纯研究民用陶瓷,还研究航空之类的陶瓷。

三爷见状,对着杨总说道:“杨总,能不能拿一个薄厚差不多大小的瓷器,试试。”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

随后就安排人拿了一款差不多的过来。

比这个要稍微厚一点。

王青松见状,想了一下说道:“三爷,按您这么说,这瓷器乾隆年距离现在时间很长。不是说做旧的话,你们这些专家很容易就能看的出来吗?”

这话,让三爷一阵的无奈。

“你说的是绝大部分普通人做旧,但是现在各种手段层出不穷,而且如果这个真的是当年那一批素白胎,请的肯定是景D镇的仿古大师做出来的,很难辨别。”

王青松闻言轻轻点了点头。

说话间,有人拿着一个保温杯过来,为难道:“杨总,没有暖水平,拿的一个保温杯,烧的开水。”

三爷则是说道:“可以了。”

听到这话,杨总这才接过保温杯递给了他。就看三爷打开了杯子,先给刚刚拿过来的碗满,又给正主倒满。

等了十几秒。

老头双手在两个碗的外壁轻轻触碰了一下。

这才说道:“各位试一下。”

其他人见状纷纷上试了一下,在那里沉吟了一下。

王青松自然也是跟着试了试。

后拿的那个璧比较厚的一款,而且先倒的开水,反而更汤一些。

而旁边的小碗摸上去也很热,但是没有烫手那种不适感。

众人在那里议论纷纷。

王青松见状看了看时间,都已经十点了。

而此时杨总也看到他的动作了,笑呵呵的打断了几个人的话,笑道:“各位,实在抱歉,让你们忙到现在,这些东西都是王青松从我的收藏里挑出来了。”

这话,让几个人都是一阵的惊疑。

不得了啊!

三爷看向王青松,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自己想的是对的,要是刚刚不去怀疑,那可能真的要丢脸了。

不过打眼的事情不是很稀罕。

而老刘则是一阵的不爽快,只因为这这些东西都是王青松看过去,挑出来的。

他们来只是印证而已。

重要的是,他刚刚还坚持着东西就是清宫御制。

虽然其他人没说什么,但是这脸丢大了。

不过想到之前得了四百万,心里又是一阵的舒坦,这可是白得的啊!

杨总大有深意的看了看老刘,对着大家笑道:“时候不早了,要不我们今天就散了,今天有些怠慢,等改天,我坐庄请几位吃个饭。”

本来按照以往是不用这么久的。

弄好了以后,吃个饭。

几个老头自然是同意了下来。

纷纷提出了告辞。

众人结伴离开了大厅。

“青松,你等一下!”

就在王青松要离开的时候,杨总喊住了他。

看着他疑惑的表情,杨总笑道:“过几天,我这里有个私人的聚会,到时候也有一些东西,能不能麻烦你帮我看看?”

这话,让王青松迟疑了一下。

想了想,还是没答应:“到时候看吧,我最近有些事情,不一定能赶的上。”

对于他的话,杨总也没生气。

笑呵呵的答应了下来:“那行,就这么定了,有时间就来,没时间就算了,互相留个电话吧,方便联系。”

王青松见状交换了一下号码。

随后拿着对方送的东西,便离开了小展厅,来到了外面。

而此时外面已经没什么人了。

对面的小展厅倒是还剩下零星的几个人。

都是老头的熟人。

周颖见状赶忙抱着盒子,跑了过来:“你可算出来了啊!我还以为伱怎么了呢?”

王青松不在意的笑了笑:“我能怎么样啊!没事,那边结束了吗?”

“结束有一会了,三爷他们不在,很多人都感觉没意思,能卖的把东西卖了,能换的也换了,弄好就走了。”

“嗯,走吧,时间不早了,回去吧!”

因为此时几个老头已经向着大门那边走去。

王青松自然是跟了过去。

众人相遇,老房几人在那里笑呵呵说道:“等有时间了,我一定去你们店里看看!”

今天几个老头都被王青松的惊住了。

没想到,世界上还真有这样的奇人。

上次听说,还是在电视里看到的。

王青松则是笑呵呵的点了点头:“好,欢迎之至。”

“好了,走吧!”

几个老头笑呵呵说了一句带着一群人离开了大楼。

下了楼,众人稍微寒暄了一下,也就分开了。

留下三爷和成建飞。

“青松,我们就先回去了,改天去你店里,我们好好聊聊。”

三爷在那里笑呵呵的说着。

王青松自然是答应了下来:“行,不过我倒是不一定在,提前发个信息给我。”

三爷笑着点点头。

随后跟着成建飞离开了。

王青松自然是开车带着周颖向着家里赶去。

走在路上,周颖则是在那里叭叭叭的说着在交流会上听到的事情,

顺便问了一下在里面发生了什么。

这也是不是什么秘密,王青松自然是说了出来。

听完以后,周颖感叹道:“你还真是吃这行饭的啊!对了,那姓刘的专家,拿的真是假的?两千万交易了呢!那他不是上当了?”

“没有,他们是情况特殊。”

将大概的情况给说了一下。

周颖闻言不经感慨着:“哎,这有钱人的生活,咱们是真的不懂啊!不过也是,在我们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个零花钱。”

王青松笑了笑,安静的开着车。

开车路上下起了小雨。

回到家里,两人洗洗澡各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王青松躺在床上,在那里想事情。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他还了解过,也没享受过呢!

但是他没那么多的时间。

看来以后要好好规划一下时间了。

“咔嚓!嘭~”

思绪间,外面响起了炸雷的声音。

打雷了,这雷声还不算小。

随后竖起了耳朵,好像听到隔壁叫唤了。

不知道是不是,他下了床来到门口。

还没开门,就听到门口急促的敲门声音。

打开以后,就看到尴尬的周颖站在门口,脸上带着一丝丝的害怕。

王青松见状笑道:“怎么了?你不会还害怕打雷吧!”

周颖见状尴尬了一下:“也不是,我在被窝里看鬼片呢!关键时刻一个炸雷把我吓到了,有些害怕!”

“那就别看了呗!”

“不看了,不看了。”

周颖赶忙摇摇头,随后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要不你在客厅看一会电视呗。我害怕!”

看着对方的表情,王青松一阵的失笑。

无语的摇摇头。

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来到客厅打开了电视。

看着角落里一包快递,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之前自己的要的教材。

便对着要进屋里的周颖说道:“哎,对了,你别急着走,找你有点事情。”

周颖一阵的好奇:“怎么了?”

王青松站起来,来到角落,拆开快递包裹。

从里面随手拿了一本走了过来。

在周颖好奇的眼神中,看着手里的书说道:“现在,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

“干嘛?”

周颖一阵的疑惑。

“有时间的话,帮我检查一下这书,里面凡是涉及到年代、地址,具体的名人,你帮我找出来。某个理论出自哪里。”

听到这话,周颖奇怪的坐下来,好奇的接过去看了起来。

翻看了一下。

连续翻了好几页,也没看到:“没有啊,怎么了?你找这个干嘛?”

“我给你双倍的工资,你就给我找就行了,例如这个封面,有出版社,时间,谁是作者……”

王青松稍微解释了一下。

不过他的目光却是扫在了某个位置。

周颖洗完澡穿的是一个吊带,里面什么也没有,此时别挤压,已经产生了一些形变。

“咳!”

轻轻咳嗽了一声,快速的移开目光。

周颖看了一下,纠结道:“你真想的出来啊!你到底要干嘛?”

“这你就别管了,给你算双倍工资,你给我找出来,一本一本的找,然后折叠起来。”

听到这话,周颖感觉王青松快疯了。

摇摇头:“行,你是老板,你说干什么就干什么行了吧!行了,你看会电视,我进去了。”

说完起身。

不过也看到了自己漏光的地方。

赶忙跑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