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65章,送粮食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第65章,送粮食

作者:小鱼吃大鱼儿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0:27

第65章,送粮食

王青松出来以后,看着笨重的黄油伞,向着大队走去。

路程不是很近,大概有四里地。

走到一半,感觉雨夹雪开始稍微下大了,他这才撑开那个笨重的油伞,向着大队部走去。

半个小时以后他这才来到大队部的代销店。

供销社只到公社,但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买东西,在各个生产大队都设立了代销店。

东西不多,也就一些平常日常用的针头线脑,烟酒,盐酱醋,洋火洋油以及农具之类的东西,种类不是特别多。

逢年过节卖点纸钱和鞭炮。

来到地方,这是一间砖瓦房。

里面一张木质柜台,后面是一排架子,上面整齐的码放着一些东西。

“张叔!”

王青松过来以后,对着柜台后面的一个男子笑着喊了一声。

正是那天早上搭对方马车去路边的人。

张麻子。。

当然了,当着人的面他肯定不能这么叫人家。

没大没小。

“哦,王秀才来啦!”

张麻子正拿着一个漆黑的抹布,在擦着一个落灰的酒瓶子。

以前这种便宜酒不要酒票,还能买一点,现在不行了,都要酒票,放这里估计不少时间了。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叔,您就别埋汰我了。”

张麻子将酒瓶放回身后的架子上,笑了笑:“要点什么啊?”

“给我来一挂炮仗,再给我一刀纸钱。”

“炮仗两毛一,纸钱一毛。”张麻子熟练的报出了价格,不过他没有动,而是继续说道:“你们家赊了7毛3了啊!不能再赊了。”

王青松对此没有奇怪。

村里现在没钱,有些基础东西,有定量的可以赊账,例如盐巴,煤油这些东西,但不能太多。

酒这类要票的不行。

随后将新的户口本递给了他:“叔,我们分家了,那个我不管,正好,您这有多的盐水瓶吗?我打点洋油,再给我来一盒火柴。给我两对门鼻子和两把锁。”

家里门是弄好了,但是没锁也不行。

就连门鼻子都被拔了,去干那啥了。

好在这两年也开始卖了,因为需求量挺大的,家家户户几乎都要有这个,代销店也开始帮供销社卖。

张麻子惊讶了一下,接过户口本看了一下。

“吆~还真分家了啊!”

不过他也没有多问,从柜台底下拿出了一个本子,在上面登记了一下。

“一个月只有二两,一毛5分钱,洋火一个月只有一盒,两分钱。盐水瓶3分钱。门鼻子2毛一对,锁1毛6一把。要的话我给你弄了。”

“要!”

张麻子闻言,从底下掏出一个盐水瓶,走到一边。

只见对方先用长吸筒把煤油从煤油桶内抽出来,打进一个白铁吊子里,再用漏斗灌进盐水瓶里。

量很少,只有盐水瓶的五分之一量。

收拾好以后,他这才走过来,拿了一盒火柴递放在了一起。

“一共,一块两毛三分钱。”

王青松见状,将仅剩的一张三块钱递给了他。

张麻子拿过去呵呵一笑:“还能拿出来这么多现钱呢!”

嘀咕了一句,给他找钱去了。

王青松只是笑了笑。

接过钱在这里看了看,见没什么要买的,打个招呼就直接离开了。

出来以后,雨雪明显下大了不少。

得抓紧了。

现在天色已经是黄昏,姥爷家距离这里还要四十分钟左右的路。

姥爷家,自己家,以及大队呈三角形,自己家距离姥爷家远一些,走路大概五十多分钟。

提着东西出来,沿着通往生产队的小路走去。

半路上将东西给收了起来。

此时正是吃饭的时间,外面也没看到人出来。

走在半路,趁着天还没黑透,找个麦秸秆堆子后面,将袋子装的苞米面拿了出来倒进冯寡妇的面袋子里。

那边的包装袋子肯定不能直接拿出来。

至于姥爷带过来的袋子,他也有些不敢用。

弄好以后这才继续出发。

一路走到姥爷家附近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路上除了偶尔碰到零星的陌生人,并没有太多的人。

来到村头,他没着急进去,免得碰到人了。

在寒风中又等了十几分钟,他这才摸着黑向着姥爷的家里走去。

心里则是嘀咕着,千万别让民兵给看到了。

好在现在守夜的民兵数量很少,只有两三个,没办法完全覆盖整个生产队这么大的面积。

而且现在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为夜盲症,其实他现在基本上已经算是看不见了,只能借着隐隐约约的光线,靠着记忆摸索到姥爷家这边。

来到地方,他这才松了口气。

将那一袋玉米面放出来,搁在大院门口,这才轻轻的敲了敲院子的门。

……

大舅房间里,陈永强正拿着最后一根大前门在那里抽着,脸色不是很好看,在那里沉默着。

炕上,一个中年妇女躺在那里,旁边睡着两个孩子。

大的已经十四五岁,小的只有十一二岁。

冯桂兰看着丈夫不说话,她开始嘀咕了起来:“你自己想想,他们两个过来,谁伺候,娘身体不好,你还能指望她吗?还不是我来弄?反正我不同意。”

陈永强沉着脸,还是没说话。

看到他不说话,冯桂兰继续说道:“咱们老大、老二家的孙子孙女谁带?”

听到这话,陈永强一脸的不耐烦:“行了,我知道了,我再琢磨琢磨。”

二舅房间里,陈永柱一家人已经睡着了。

而三舅屋里,陈永根正在听自己媳妇说着话。

“当家的,按你说的,小麦有自己的口粮,他二哥也给钱,过来也行,到时候看爹怎么说,你别插嘴,听着就好了。”

三舅妈说完,对着他问道:“现在咱们家怎么办?眼瞅着孩子都长大了,老大也要找媳妇了,这将就着不是个事情啊!想个办法在后面加个房子吧,你看老大家的,他们家老大和老二,没事就吵架。看着都烦。”

陈永根听完,在那里琢磨着,没有说话。

老头子的屋里,老太太正在那里抹眼泪。

“你说花儿这么早就走了,咳……我这老太太,咳…咳…死活就是走不掉,这是什么世道啊!咳咳……”

一边说,一边咳嗽着

老头闻言也是叹了口气。

想了一下说道:“这人过来谁照顾是一个事啊!指望老大家的是不行了,不行明儿问问老三家的,让她顺带照看一下就是了。”

老太太感受到火炕上不多的温度,想到什么说道:“小松来不来先不说,明儿给他送点柴火,你说他一个孩子从哪弄柴火啊,这冬天的晚上睡炕,不得冻坏了啊!”

一句话,中间咳嗽了好几次。

胸口也在那里起伏,像是接不上来气一样。

老头拿过痰盂放在老太太面前,等老太吐了一口痰,放下东西这才继续说道:

“嗯,我知道,家里的柴火也不多了,今儿回来的时候和老大他们说好了,明儿要是不下雪,把家里的柴火先送一点过去,然后我们顺道去山里砍一点回来。”

“咚咚咚~~~”

话语刚落,就听到外面有人敲门。

老头奇怪的坐了起来:“这个时候了,谁过来啊!”

听了一会,确定是有人敲门,赶忙下了炕披上衣服出去了。

来到门口,就看到老三在那里嘀咕着。

“老三,咋啦?谁啊?”

听到这话,陈永根赶忙将院子门关上,提着那一袋玉米面就去了堂屋。

来到地方,吹灭了手里的煤油灯,他这才说道:“爹,你看,粮食,还是苞米面,不是苞米渣子。”

姥爷自然早就看到了。

听到这话,心里一惊,赶忙打开口子看了看。

小心的抓了一把放手里,随后惊讶的抬起头来:“这谁送的啊?”

陈永根摇摇头:“不知道啊!我出去的时候就看到门口摆着一袋苞米面,找了一圈没看到人,我没敢伸张。”

听到这话,老头眉头紧皱。

这么多粮食怎么会放他们家门口。

而且还是苞米面。

青松给的?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因为苞米面只有城里有,而且量也很少。

可是想想也不可能。

如果青松有粮食,小麦不至于饿成那个样子。

是谁呢!

“咋啦?爹~”

听到动静,大舅也出来了,同时被敲门声吵醒的老二也跟着来到了堂屋看热闹。

“妈呀,这么多苞米面,爹,哪里来的?”

老三便将事情说了出来。

几个人听完都是一阵的奇怪。

没一会,三个儿媳妇都出来了。

顿时叽叽喳喳的。

老头看人太多了,想了一下赶忙说道:“老大家的,你们几个都回去,别让孩子们知道这事情。先别声张。”

示意几个儿媳妇回去。

这么多的玉米面来的太蹊跷了。

现在粮食太金贵了,谁家弄到粮食都是偷偷的藏着,就怕谁家过来借粮食。

几个儿媳妇虽然奇怪,听到这话,还是回去了。

留下几个当家的,在这商量着这粮食的事情。

几人想了想,还是提着煤油灯在外面找了好大一圈,最后还是没有什么结果,只能回来。

王青松在那里看着这一幕,打着雨伞向着家里赶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