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抗日之火力不足 > 第186章 世纪交易

抗日之火力不足 第186章 世纪交易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30 22:20:26

仲文骢只看了一眼,就说道,“这是德军的末日轰炸机,德国的喷气式轰炸机,只是最后因为国力不济,只是做出了样机,没有办法批量生产!没有吸波涂层,但是造型确实能够发散雷达波,是一种极其超前的气动设计!他们做过长时间的风洞测试,可惜了。”

沈莹看了看设计稿,又转头问金属冶炼专家,“这份稀有金属提取和合金的制作材料有用吗?

金属专家说道,“从金属的配比来看,指标是超硬合金,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冶炼过,不知道这份资料里说的参数是不是真的,而且其中一种稀有金属我们手里没有”。

沈莹说道,“按照稀有金属的提炼方法,我们能提炼吗?”

“应该能,我们需要试一下,但三天肯定不可能!”,专家说道。

沈莹再次问仲文骢,“老仲,这份末日轰炸机的设计稿,你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仲文骢正在翻看那份技术名录,手指正在各种航空发动机的名录上滑动,他说道,“如果这些资料都是真的!那么这能让我们得航空技术至少提高三十年,其他的我不太懂,但这些航空发动机的材料和参数对于今天的我们是绝对需要的!但是,我们要从中抽取一个技术做验证!”

金属冶炼专家也说到,“我从来不知道,有如此多的合金品种,从柔性金属,超硬材料,到耐磨金属,这如果都是真的,那么我们的至少也可以节省至少三十年以上的试验时间。这些配比都是千百次试验之后的结果。当然,我们需要逐一测试,验证这些金属配比的真实性!”

沈莹眯了眯眼睛,说道,“三十年?也就是说,这些材料如果是真的,能够让我们能直接进入八十年代的技术水平?”

仲文骢摇了摇头,他说道,“并不是八十年代,而是这是一种技术补足。”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在三角形中间画了一条线,说道,“如果这条线代表八十年代的技术,那么这条线的下面是技术的基石,我们之所以早期航空技术成长缓慢,是因为我们要向下研究,有很多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物理工程的知识,我们要一点点补课,科技的金字塔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沈莹明白了,她指着基座说道,“这些资料能够让基座更坚实!”

“对!”,仲文骢说道。

“是的,如果这些都是真的,那么冶金行业会有一次飞越!”,冶金专家也说道,他指着金属参数说道,“按照指标这种金属可以用来作为无缝钢管,是一种大炮身管的材料,耐磨度超过我们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具体情况,要通过试验获得”

沈莹来回在办公室里踱步,她知道这是一次重要的抉择,这牵涉到大量的建设资金,心中有些难以决断。

仲文骢知道她正在纠结,于是拍了拍沈莹的肩膀说道,“我们一起去一趟中央,把真实的情况告知,看看中央的决定!”

这一天的夜里,北京做出了决定,行动计划为绝密,只由沈莹和仲文骢负责,分批分期进行一次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技术交易。

黄金将在上海交付给瑞典货轮,同时250万两黄金被拆分成两百多个批次,每验证一个批次里面的十个随机抽取项目,就交付一笔黄金。

艾瑞克表示为了加速验证的过程,瑞典可以派一批科学家过来协助,于是在合肥的郊外,再次建造了一个瑞典科研小镇,来了大约两百名瑞典科学家。

只是这些瑞典人,有很多是说着德语,他们都是刚刚不久加入瑞典国籍的老家伙们。

这个小镇里面有二十三座临时搭建的实验室,实验设备是艾瑞克的公司全面提供的。

由这些科学家带着中国科研人员,一步一步操作,然后再交由中国科研人员重新实现,每一天都有新的技术落地中国。

同时,好客的中国人和眼前这个飞速建设的小镇,以及和平的环境也确实吸引着这些科学家,有一些想要留下来继续自己的研究。

有一天,三个科学家向仲文骢提出,是否能够留在中国继续研究他们的学科,但是这些研究的成果需要中国和母国共同分享,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祖国。

北京的回复很快,就两个字,“同意!”

于是,这里成了一个永久性科研小镇,也是中国科研成果转换率最快的科研小镇,一份份试验报告,如同流水般,流动进入中国的各行各业,其中化学,金属冶炼技术和机械制造,简直一日千里,新出厂的各种发动机寿命,随着各种零部件的重新铸造,都在重新计算。

瑞典人的三条轮船,在三条中国潜水艇的护航下,每一次都航行到印度洋,交由数条未知名的潜艇接收,就会回转回上海港口。

西欧那摇摇欲坠的经济内循环,突然开始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对外购买力大增,能够从非洲,欧洲和中亚各地采购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进入欧洲的各个工厂。

与此同时,遥远的北非战场之上,局势同样不容乐观。1944年三月,伴随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反攻,美国的太平洋舰队的航空兵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遇到了德国空军的猛烈攻击。

这一次,德国人的五十架喷气式战斗机首次出现在红海地区,并参与了一场规模庞大的海战。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美国人的战斗机显得力不从心,完全处于下风。德军的喷气式战斗机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和火力优势,使得美军的战斗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美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损失极为惨重。最终,无奈之下,美军海军和陆军只得选择撤退。这次战役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包括两百多架战斗机、一百八十辆坦克,一艘战列舰以及一艘大型航母。这些惨痛的损失让太平洋舰队和海军陆战队陷入了困境,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伤痕累累的舰队只能冒着滚滚黑烟,沿着非洲西海岸艰难地返回美国东部,寻求休整和补充。

而海军陆战队和残余的英军只能再次退入非洲的山地,再次修整。

同时,美国和英国开始制造新的喷气式战斗机,

美国第一架试飞的喷气式战斗机是p-80(F-80),称为“流星”Shooting Star,首次试飞是在1944年1月8日,这一次战斗异常残酷,美国财大气粗,他们一边试验,一边批量制造,直接用战斗来验证机型。

而英国第一架试飞的喷气式战斗机也叫“流星”,只是英文名字不同meteor,首次试飞是在1943年3月5日。可是因为工厂被炸难以继续生产,这一次经过航空产业转移,他们也在加拿大的工厂里,开始了大规模制造。

为了稳定英国的政坛,1944年6月,罗斯福亲自前去英国。

在伦敦的地下大厅里,罗斯福向英国政客们保证,“我们已经加大了投入,核子武器最快在明年年初能够出来,只要再坚持六个月,胜利就是我们的!”

有人提出来,为什么不让中国对德国进行攻击,那样战斗早就结束了!

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时表示,如果是这样,那么如何切分战后欧洲的利益,英国和美国的收益,如何保证?

丘吉尔说道,“中国已经在亚洲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不能让他们把手伸进欧洲!欧洲必须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欧洲,就算是苏联也要防备,不能让他们把手伸的太长!”

丘吉尔甚至在会后,单独和罗斯福沟通的时候,提出了“铁幕”的初步概念,“一旦战争结束,那么要堵死苏联侵略西欧的通道,我们必须牢牢控制住中欧,要在那里画一条线,绝不能让欧洲大陆被苏联人统一!”

阻止欧洲统一,这是英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英国人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均势政策,英国历史上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绝不允许任何国家独霸欧洲大陆或统一欧洲。这是英国参与历史上一系列欧洲大陆战争最重要的目的。英国认为,如果任何国家能够统一欧洲大陆,它将在规模上超越英国,这可能导致在经济上甚至海军力量上超越英国,英吉利海峡太窄,英国将不再安全。

其次是经济利益,英国的经济利益主要来自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并不是来自欧洲大陆。英国不想把自己的既得利益与穷兄弟们平均一下。英国一直推行大陆均势和光荣孤立政策,谁强就削弱谁,决不允许地位受到挑战。一旦欧洲统一,那么将出现一个巨无霸,势必挑战英国的海外利益,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出现,英国失去殖民地就什么也不是。

同样对于美国而言,一旦欧洲统一,那么意味着在大西洋彼岸会出现一个巨无霸,今天的美国虽然产能领先,但是绝不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二战期间科技的中心还是在欧洲。

只有欧洲分裂,欧洲不断陷入动荡和混乱,美国才有机会从欧洲吸血,吸取资金,也吸取高技术人才。

欧洲一旦统一,那么整合欧洲的制造业,整合欧洲的科学人才,那将出现一个可以抗衡美国产能,且科技超越美国的存在,这绝不允许出现!

所以,就分裂欧洲这件事情,罗斯福和丘吉尔持相同看法。

在他们看来,纷乱的欧洲大陆绝对好过和平统一的欧洲大陆。

沈莹原本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她没有想到的是,艾瑞克再次找到他,提出还有一些技术可以交易,这一次是意大利!

穿越众,全部目瞪口呆,什么鬼?

意大利也一样要维持战争,而且意大利人的生活如果受到影响,他们会更加容易造反,墨索里尼在知道情报以后,也派人找上艾瑞克,希望交易技术和黄金,这个时候的意大利确实也有很多技术沉淀。

好吧!来吧!我们不在乎出钱娶个小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