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末法时期转世见闻 > 第135章 隐中隐剧情:应道之说

基于道的特殊性,在神仙的世界里,修行之路被赋予了明确的定位与指导。

家世显赫者,自然选择阐道,以巩固与发扬家族的荣光;

而出身平凡者,则更倾向于截道,以期在逆境中实现自我超越。

至于那些不幸成为孤魂野鬼、无法重生的存在,他们则转而修炼阴太极道,寻求另一番轮回与解脱;

而那些投身斩妖除魔的天师们,则以阳太极道为剑,守护人间的安宁与秩序。

于是,许多下界的神仙,在下界的准备当中便已洞察了未来的轨迹,

他们精心规划着自己的修行之路,为那未知的将来铺设坚实的基石。

在这条漫长而又充满变数的旅途中,每一次选择都显得至关重要,

因为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命运,更牵连着整个世界的平衡与和谐。

在《封神演义》中,常有“应劫”一说,它通常指的是某些人物或事件按照天道的安排,必须经历的一种命运或考验。

这种命运或考验往往与封神大业紧密相关,是封神榜上神位分配的一部分。

应劫是天道循环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天道的公正和无情。

无论是凡人还是仙人,都必须按照天道的安排来经历自己的命运。

应劫者首先会经历**的消亡,这通常是由于战争、疾病、意外等原因导致的死亡。

尽管**消亡,但应劫者的元神得以保留。

这些元神会在封神之战后,根据他们的功绩和背景,被姜子牙等封神者封为不同的神只。

在封神榜的理念当中,仙是存在**的,而神则没有**,只有元神。

也就是仙是可以修炼的,属于民间团体;而神却是需要天庭的官方手续才能达成的,也就是有编制的存在。

所以有许多仙人为了能够有神的编制,不惜舍去肉身。

至于舍去了肉身是否能够进入编制,还需要看有无背景,是否有机缘能够恰逢其会不被其他人取代,

总之,应劫的“劫”字就说明了这是一场劫难,能否按照自己预定好的轨道进行,还要看天意。

谈及姜子牙被冠以封神者的称号,实则这一界定略显偏颇,它忽略了更为深远的历史脉络与神话逻辑。

在浩瀚的神话宇宙中,封神榜的降世仿佛是宇宙间的一场序曲,

预示着一场盛大的封神仪式即将拉开帷幕,

而这场仪式的真正主角,并非姜子牙一人所能独揽。

确切地说,姜子牙更像是那位在关键时刻,手持打神鞭,以公正之名,将封神榜上既定命运逐一揭晓的智者。

他的角色,更多是被后世赋予了神化的色彩,成为了连接人神两界的桥梁。

在云雾缭绕、金碧辉煌的天庭殿堂之中,并不存在所谓“应劫”的宿命论调。

对于众仙而言,他们的每一次离开天界,并非是为了逃避劫难,

而是出于对更高境界的无尽追求,是心灵深处对“应道”二字的深刻践行。

应道,即顺应天道,循着自己的修行之道,踏上那条通往无上境界的必经之路。

他们选择将不朽的仙体寄托于天庭,自身的仙灵则或铸形捏体,或轮回转世,于凡尘俗世中历练心性,积累经验,

无论遭遇何种磨难,其根本的仙体却安然无恙,静待归来。

待到下界尘缘了尽,他们的元神如同倦鸟归巢,自然而然地回归至那天上的仙体之中,

重新坐镇神位,继续守护着这片宇宙的安宁与秩序。

这便是为何封神之人仅需元神便能完成这一轮回往复的奥秘所在,

他们的存在,超越了**的束缚,达到了精神与宇宙共鸣的至高境界。

姜子牙手持打神鞭的位置,注定了会是这一宏伟叙事中添上的悲凉色彩。

原本,他也是封神榜上预定的星辰,却因一时的急躁与私欲作祟,

频繁动用打神鞭,擅自更改他人命运,最终不慎将自己也卷入了这场因果旋涡之中,

神位因此旁落,成为了那个永远无法回归天庭的孤独行者。

他的身份,既非完全的神只,亦非纯粹的凡人,

这份尴尬与无奈,或许正是他一生中最深刻的烙印。

在这样的规则下,天庭上的晴月天官在即将踏上下界的非凡旅程时,

自然不能免俗地在临行前,特意寻觅了一位擅长卜卦作词的仙师,

(其实就是天枢将军晏彬本人,但是因为天枢将军不会轻易给人写判词,

所以晴月天师并没有将给自己写判词的仙师名字公之于众)

为自己精心撰写了一段判词,以预测下界的风云变幻。

判词缓缓展开,其上金钩银划,字字珠玑:

“一心忠胆为天庭,步履维艰荆棘生。

真假神佛泼天祸,至此无缘迈永生。”

这短短数语,既是对他过往忠诚与牺牲的认可,也暗含了未来路途的坎坷与挑战。

晴月天官凝视着判词,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深知,若要解开这真假神佛交织的迷雾,唯有深入真假神佛的内部,

所以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要用自己的牺牲查出真假神佛的秘密,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天师门作为自己的起点,誓要在这纷扰的世界中,

以阴阳太极之道,辨明真伪,虽知回天之路遥遥无期,却也义无反顾。

也正因为他的判词,使得天庭提早做了准备,

在下界出现真假神佛的时候,确保了自己的天庭星官、仙官没有被假神佛渗透,

最终成为留真最多的仙家之地。

而兑金将军晏挺也如同晴月天官一样,面临着相似的抉择。

家族的重托如山般压在他的肩头,他需要护佑转世的妹妹晏娇晗周全。

在接到这一使命之际,他的父亲同样为他写了一纸判词,

其上云:

“天仙下界归本源,地府轮回踏罡闲。

乾坤挪移真假真,以为是福引祸端。”

这判词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他即将面临的复杂局势与潜在危机。

晏挺沉思良久,决定不走寻常路。

他选择了更为隐秘且充满挑战的阴阳太极道中的鬼修道,

决定在地府与轮回之间游走,寻找保护妹妹的最佳途径。

他拒绝了天师门的邀约,独自踏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心中满是不甘与坚定,他不愿被命运的判词所束缚,

更不愿让“福祸相依”的预言成为现实。

于是,晏挺穿梭于幽暗的地府之中,与阴魂鬼魅为伍,

他的身影在冥界的每一个角落若隐若现,成为了许多人口中的神秘鬼修。

然而,只有少数知情者知晓,这位看似冷酷无情的鬼修,

实则背负着守护亲人的重任,他的心中藏着对天庭的忠诚与对妹妹的无尽柔情。

在这漫长而孤独的旅途中,晏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何为真正的勇敢与担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