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经略河中

亚历山大四世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经略河中

作者:季敏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48:43

第一百八十六章 经略河中

卡珊卓斯北上席卷整个里海以西的卡斯披亚人、潘提玛托伊人、埃格洛伊人、达列依泰伊人和大部分克兰斯米亚人(花剌子模人、火寻人)之后,从中征召了5000弓骑兵和3000草原骑兵,1000帕提亚贵族骑兵和2000帕提亚弓骑兵,1000人做成铁甲骑兵,2000赫卡尼亚骑兵、6000马其顿长枪兵、1200阿格瑞安标枪兵、2000长弓手和1500投石兵,2000巴克特里亚重骑兵和3000索格底亚那步兵。

此时,卡珊卓斯的兵力达到了28000多人。为防万一,这次他准备了大量物资,一路杀到奥克苏斯河(阿姆河、乌浒河、妫水、真珠河)下游沿岸地区。

中亚地区的沙漠覆盖率非常广,虽然有着锡尔河、阿姆河以及泽拉夫尚河三条大河流经此地,但大陆性气候导致的干旱使得此地的大部分地区都处于沙漠覆盖区。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河流边上到沙漠边缘多小绿洲,居民以放牧为主,耕地很少。

南部是卡拉库姆沙漠,面积接近350,000平方公里,从西向东延伸约800公里,由北至南约483公里。北同萨雷卡梅什(sarykamysh)盆地接壤,东北部和东部以奥克苏斯河为界,东南与卡拉比尔(Karabil)高地及巴德希兹(Badkhyz)干旱草原地区毗临。在南部和西南部,沙漠沿科佩特(Kopet-Dag)山麓绵延,而在西部与西北部则以乌兹博伊(uzboy)河古河谷水道为界。

奥克苏斯河与雅克沙提斯河(Jaxartes,锡尔河、药杀水)中间以及泽拉夫尚河的北面的河中地区原本面积十分辽阔,但有着30万平方公里的克孜勒库姆沙漠使得中亚地区仅有的耕地和牧地面积非常小,仅在两河之间的咸海南岸地区及沿河的狭窄地带。

虽然如此,里海东岸中北部区域到咸海以西和咸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加上费尔干纳盆地和雅克沙提斯河下游右岸部分地区加起来的可耕地面积却也远远超过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耕地面积,达2亿斯特伦马,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4倍,只不过由于气候和土地质量问题,粮食产量却也大概只达到3亿塔兰特。

遗憾的是这里民族成分极其复杂,无论是波斯时期还是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中亚地区绝大部分土地都还没有被纳入统治之下。只有在南部的巴克特里亚和泽拉夫尚河流域的索格底亚那地区以及最远到费尔干纳盆地的埃斯哈塔亚历山大处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尚不及整个中亚的十分之一。而此次卡珊卓斯便是奔着统一中亚地区的目的去的,虽然兵力不多,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阻挡他的步伐,此时他也已将马其顿在中亚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多。

奥克苏斯河下游零星的分布着许多居民点,生活着火寻人、萨迦人,前者过着半农耕半渔猎的生活,后者过着半游牧半农耕的生活。但是这些人居住的多为防御薄弱的聚落,有的有木墙或者木栅栏围起来,有的则连最简单的围墙都没有,这些地方面对马其顿军队基本没有抵御之力。

卡珊卓斯挨个攻城拔寨,从几千人的小部落到几万人的部落,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个个都打了下来,倘若打下来不管理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些城市,移民一些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把各个部落的人赶到城里来生活,维持原样使其短暂效忠根本没有办法长治久安。不过这些事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卡珊卓斯在征服咸海和锡尔河以南的土地后一边派人向内阁禀报了战况,一边开始选择建城的好地方。

卡珊卓斯在阿姆河下游卡拉库姆沙漠和克孜勒库姆沙漠开始分离的地方建了努库斯城,在阿姆河进入咸海前的冲击平原建了穆伊诺克城,在临近里海的低洼地区建立了阿克塔斯城。内阁也下达了治理中亚地区的策略,在咸海南岸索格底亚那以北建立卡拉卡尔帕克行省(河中行省),黑海东岸北部地区建立曼格斯尼亚行省,黑海东岸南侧建立巴尔坎尼亚州。

原安提柯的幕僚米狄斯任命为曼格斯尼亚行省和巴尔坎尼亚行省总督,巴尔坎尼亚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只有阿特拉克河沿岸有绿洲;曼格斯尼亚则基本都是低地沼泽、草地及耕地。卡珊卓斯暂代卡拉卡尔帕克行省总督,以方便其经营河中地区。

卡珊卓斯在沿卡拉库姆沙漠边缘种植了大量的胡杨和枣椰,以减少风沙对绿洲的侵害。然后在奥克苏斯河下游地区挖掘了大量的水渠,主要种植水稻,水稻的产量差不多是小麦的两倍,所以水源充足的地方肯定是种植水稻比较合算,当然,考虑饮食习惯、畜牧业和其他多方面的问题考虑,在绿洲地区也会种植一些小麦、燕麦、黑麦、荞麦、紫花苜蓿、高粱、棉花等。

虽然印度棉比起美洲的长绒棉差了很多,但却是古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被用于制作棉衣、棉被和棉甲,后世的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白银之国主要就是棉花多而不是白银多。

高粱是一种古老的农作物,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最重要的谷物之一,以其耐旱、耐寒、适应性强、产量高而闻名于世。高粱原产于非洲,是一种原始的草本植物,最早见于撒哈拉沙漠南缘的苏丹草原。经过漫长的自然驯化和人工选育,高粱被逐步地引进到各个地区。

在中国唐朝时期,高粱通过粟特商人传入中原。当时人们把高粱种在河流两岸,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防止水土流失。到了明朝,高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成为重要的食品和经济作物。到了清朝时期,高粱作为中国的特色农作物之一,远销东南亚和海外市场。

高粱的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因此被广泛种植。虽然高粱不是中亚本土的农作物,但经过漫长的演变和传播,已经被完全融入了波斯地区的农业生产和文化中,是波斯人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好高粱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作为粮食,无论从民生、经济还是政治角度考虑,都是适合在中亚地区种植的绝佳作物。

黑麦(secalecerealeL.),是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作物,色泽较暗,多呈褐色或青灰色,花期、果期5-6月。黑麦外形和果实长得像麦子,果实色泽较暗,故而得名“黑麦”。

黑麦原产地就在巴克特里亚、波斯、安纳托利亚一带,适合栽培于山区或在较寒冷地区。黑麦适应于其他谷类不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高海拔地区生长良好;在所有小粒谷物中,其抗寒力最强,生长范围可至北极圈。黑麦繁殖方式为种子播种,按播种季节分为“冬黑麦”和“春黑麦”两类,昼夜温差大的中亚地区同样适合种植黑麦。

黑麦叶量大,茎秆柔软,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做粮食,也是优质饲料;黑麦返青早,生长速度快,茎叶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孕穗初期最高,可用作青饲料栽培,在早春时期供应牛羊马匹的饮食。

黑麦还被广泛用来制作面包,黑麦具有促进健康、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黑麦中含有的不溶性纤维木酚素、异黄酮以及微量元素硒,均具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黑麦可以连作,根系发达,可防止土壤流失,并有效地吸收水肥。分蘖强,可抑制杂草,为其他作物的好前作。要求深耕,有利根系发育,在前作收获后立即耕翻,平整土地。

黑麦易生易长、叶片宽大、产草量高。黑麦草秋季播种,冬春季割草利用,它的苗期生长非常旺盛,播种4-6周后就可刈割或放牧利用,以后每隔20-30天收割一次。在整个冬闲期(4-5个月),可割草4-5次,亩产鲜草7000-12000千克,非常适合冬闲田轮作。

由于草质柔嫩,适口性好,不仅黑麦可用作饲料,黑麦草也是牛、羊、兔、猪、鹅、鱼等喜食的牧草,采食率达100%。营养价值高、饲养效果显著幼嫩的黑麦草蛋白含量可高达20%以上,与紫花苜蓿接近,且粗纤维含量较低,因而消化率和能量含量明显高于紫花苜蓿。

黑麦草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喂食这种草,不但增加了日增重,降低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肉食的营养价值。

黑麦增肥地力,促进后作生长黑麦草具庞大而浅的须根系,腐烂后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下茬作物的生长。因而在沙漠附近种植后可以逐渐增加土地肥力,以适应更多作物的养殖生长,加上从奥克苏斯河挖开河道,增加流域面积,增加绿洲和耕地面积,假以时日,沙漠面积将越来越小。

当然,这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以及对放牧的控制,以往没人关注这些问题,但在马其顿帝国的国力不断增强下,民生问题会得到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