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二百零七章 帕特罗克勒斯的航海之旅(十)

第二百零七章 帕特罗克勒斯的航海之旅(十)

接下来船队开始继续北上,这一段海岸不好走,整个坦桑尼亚沿海遍布珊瑚礁,坦桑尼亚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原住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该国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坦桑尼亚的矿产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几乎“遍地金银”,拥有多样化的地理特征,包括丘陵地带、山区及沿海平原等,这些地理特征为不同民族的居住和生存提供了条件。

坦桑尼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包括黄金、金刚石、铁、镍、铀、磷酸盐、高岭土、煤以及各类宝石等。此外,坦桑尼亚还有铀、铅、锌、石墨、铂、铬、锰、水银、银、钼、钒、铝土矿、石灰石、石膏、云母等矿藏。

其中,宝石矿有红宝石、绿宝石、祖母绿、坦桑蓝、石榴石、电气石等,高岭土达20亿吨,煤矿20亿吨以上,森林和林地面积共44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6%,出产紫檀、乌木等珍贵品种。

全国可耕地面积44万平方公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稻米、高粱等。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棉花、腰果、丁香。

坦桑尼亚的原住民也是科伊桑人,公元前1千年纪早期,库希特人南支沿东非裂谷向南扩散,到达坦桑尼亚中北部地区,成为了最早的农耕居民,创造了该地区最早的农耕文化,以梯田灌溉和巨石垒坝为特征。部分科伊桑人向南逃到莫桑比克,部分人留下来与之融合。

库希特人(库施人)是非洲之角和东非地区的民族集团,其语言属于闪含语系库希特语族,属尼格罗――欧罗巴混血人种,兼有欧罗巴人和尼格罗人的特征:身材高大(成人男子平均身高1.74米),皮肤呈棕色,头发为波纹发或直发,嘴唇中等厚度,不外翻,鼻梁高凸,下巴尖突。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此外,在苏丹东北部、埃及东南部、肯尼亚东北部和坦桑尼亚中北部也有分布。

此时的班图人还未向东扩散从西部进入坦桑尼亚,库希特人主要生活在坦桑尼亚北部,科伊桑人生活在南部地区。船队在马坦杜河、鲁菲吉河、瓦米河与潘加尼河河口建立了城镇。此时北部的库施王国正受到小托勒密的攻击,南部的库希特人虽然过着比较独立的生活,但却也有人了解北部的情况,虽然他们并没有生活在沿海一带,但当马其顿人登陆并建立城镇后不久,由于马其顿人沿河向上的行军,被库希特人发现了行踪。

随后,库希特人发动了突袭,其结果是可笑的,虽然库希特人可能是这个世界最高大的人了,武器装备也比科伊桑人好了不知道多少,毕竟在亚述入侵之后,他们就已经开始学习和使用铁具了。但在马其顿人面前,他们就显得不够看了,虽然此时的马其顿职业军人(包括马其顿帝国各族军队)已经只剩下4000人左右了,但面对几万人的族群,一万几千人的军队,作为马其顿帝国的大将同时也是另一个世界塞琉古帝国的名将,帕特罗克勒斯率领着武装到牙齿的马其顿人在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南麓、潘加尼河的上游的大草原上,以付出几十人的代价一举击败了这支库希特人的部落联军。

由于库希特人拉跨的战力,实际伤亡了不到两千人就崩溃了,部落首领全部被料理干净,上万人被俘虏,成了马其顿人的奴隶。接着帕特罗克勒斯直捣库希特人的老巢,这支进入坦桑尼亚的库希特人南支的几个部落被彻底覆灭。这次战役的影响是巨大的,消息传播不算快,两个月后,库施王国和肯尼亚、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库希特人都知道了情况。库希特人在马其顿帝国的威压下惶惶不可终日。

料理完库希特人之后船队继续向北进发,来到了肯尼亚境内。肯尼亚矿产资源有金、银、铜、铝、锌、铌和钍等,除纯碱和萤石外,多数矿藏尚未开发。肯尼亚西部和东部地区有金矿、煤矿、稀土和钛矿等资源。西北部的洛基查盆地和东北部的曼德拉盆地都有石油资源。

肯尼亚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林木储量9.5亿吨。由于东非大裂谷地带的地域特殊性,肯尼亚蕴藏的地热资源极为丰富。

肯尼亚地区的原住民是科伊桑人、库希特人和班图语系的东支,马其顿舰队来到肯尼亚沿海,分别在蒙巴萨和加拉纳河河口、塔纳河建立了城镇。加拉纳河长550公里,上游称阿西河,发源于内罗毕以南的熔岩高原,水势湍急,东南有基博科河、察沃河等支流汇入,下游穿过干旱的尼卡高原,在马林迪北注入印度洋。河水流量变化大,雨季泛滥,旱季水浅,卢加兹瀑布以下小船可以通航。

塔纳河(TanaRiver),肯尼亚东部河流。发源于阿伯德尔山东坡,绕过肯尼亚山南、东侧,向东、南流,在基皮尼注入印度洋。长800公里。上游流经高地,谷深流急,约240公里可通小船,但航行很困难;中游穿过干旱的尼卡高原,在森林覆盖的堤岸上,波科莫族(Poko摸)耕作着农业;下游水处于平原地区,水势平稳,可通航。

塔纳河三角洲是肯尼亚最大和最重要的淡水湿地系统,当地的牧民都非常依赖它。三角洲占地面积1636平方公里,是一个庞大多样错落有致的稀树草原,包括有半干旱的合欢荆棘丛、沿海森林、草原海滩、沙丘、湖泊、红树林沼泽和永久性的水源。

塔纳河流域有大片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河水哺育了生活在塔纳河流域的居民们。塔纳河除了提供灌溉用水,得益于上游落差较大的地势,还可以充分利用水力建造工坊。

马其顿人在坦桑尼亚大败南库希特人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有些部落对此置若罔闻,如班图人;有些部落则尽量避开,如科伊桑人。不过马其顿人在塔纳河与加拉纳河的殖民挤压了库希特人和的生存空间,库希特人向西退则又会挤压班图人的生存空间,与其等着这些不稳定因素最终引爆,还不如提前解决。于是,帕特罗克勒斯率领3000马其顿军队和5000库希特奴隶军接连在亚塔高原、基里尼亚加峰(肯尼亚第一高峰)下大败库希特-班图联军,一路把他们赶到大湖(维多利亚湖)东岸,无路可逃之下,他们不得不率众投降。

帕特罗克勒斯在大湖畔建了个小镇,在河流的中上游建立了几个居民点,把他们的部落氏族打乱安置在沿海的殖民地和这些地方,一部分从事放牧和种植工作,一部分干着开采金矿、铅锌矿、铁矿、煤矿、高岭土矿、石灰石和宝石矿的活计。另外,帕特罗克勒斯还从俘虏中挑出一部分强壮的编入军队,继续往非洲之角行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