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决战前的布置

亚历山大四世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决战前的布置

作者:季敏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48:43

第二百四十六章 决战前的布置

旃陀罗笈多在阿喀琉斯城败北之后一路撤退,在撤退途中了解到了这一两个月来的详细情况,对自己耗在阿拉霍西亚的愚蠢行为非常懊悔,但是他和考底利耶在退往摩揭陀国还是先击败亚历山大在印度河流域活动的部队方面产生了分歧。考底利耶主张避其锋往摩揭陀国方向撤退,先击败亚历山大的先头部队,再聚集大军与亚历山大决战。而旃陀罗笈多和手下将领则都想要趁亚历山大分兵期间先击败攻破木尔坦和哈拉帕的部队,并夺取部分补给。

双方的想法各有其优劣,考底利耶是保稳的想法,怕现在士气正低迷的时候打不好这场战役,又怕塞琉古深入印度腹地,不断招降或攻破那些附属国,使其站到孔雀王朝的对立面,这样会动摇国本,多年的努力瞬间将化为泡影。只有趁还没有太深入的时候,追上这支孤军将其消灭,才能稳住大后方,这时候再重整20万大军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和马其顿军队还有一战之力。

而旃陀罗笈多和大部分将领想的则是大败之后需要一场大胜才能激励士气,而且阿喀琉斯城的军队很有可能追上来,必须在追上来之前先消灭所遇到的其他部队,不然以阿喀琉斯城的军力再会合其他马其顿军队,实力将达到非常恐怖的地步,更难以遏制。往常旃陀罗笈多是比较听考底利耶的话的,不过这次他发扬了民主精神,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采取了他的想法实行战略安排。

而此时卡珊卓斯已经在攻破坎帕拉之后挥师北上与亚历山大会合。一场大会战的序幕已经拉开,而这场战役才是真正决定两国胜负走向的关键一战。孔雀王国胜则可以获得大量补给,顺利退回印度腹地并剿灭马其顿的先头部队。然后再次聚集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与阿喀琉斯城的部队进行决战,基本上是胜利在望了。但是一旦这场战役失败则孔雀王国主力尽丧,军队一溃千里,将再难聚集起大军,就连亚历山大的先头部队都难以消灭,因为亚历山大的追击部队一定不会让他顺利逃跑,在这追击过程中,部队势必会越来越少,孔雀王朝覆灭就在眼前。所以考底利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寻求决战,虽然部队依旧有十万人,但失败的风险实在太大了,可一向听从自己的旃陀罗笈多却在这关键时刻犯了犟,让他明白自己终究是臣下,国王就是国王。而他的担心最终也成为了现实。

在木尔坦陷落二十天后,亚历山大和旃陀罗笈多在印度河干流与阿塞西尼斯河的交叉口附近的平原相遇。此时的亚历山大已经和卡珊卓斯会合,在此布置了一个由六花阵改变而来的大阵等候着旃陀罗笈多的大军。之所以采用六花阵而不是八卦阵是为了避免敌军采用切角战术。

此战亚历山大拥有接近1000伙友骑兵(阿加索)、3000卡帕多西亚骑兵(菲尼克斯)、2000帕拉帕米萨达骑兵奥克塔拉诺德斯、1000具装甲骑(阿尔卡拉马斯)、3000弓骑兵(加斯帕尔)、3000同盟骑兵(菲勒泰罗斯)、3000马其顿骑兵(盖拉斯)、6000伙友步兵(克里恩)、3000银盾军团(小科纳斯)、1000斯巴达重装步兵(阿希达穆斯)、5000持盾兵(阿瑞斯)、3000希腊重步兵(米利都的阿里斯托德穆斯)、5000皮盾枪兵(德西姆斯)、4000方阵枪兵、6000长弓兵(杜卡洛斯)、3000复合弓手(亚洛斯)、6000轻步兵、40头战象(欧德摩斯)、80蝎子弩、火焰喷射器80辆、投石机30座,培松及其副将狄菲鲁斯负责由信德人和犍陀罗人整编的4000印度重步兵、3000印度长矛兵、3000印度长弓兵。

首先在中央搭建一个高台作为指挥中枢和瞭望台,在六个方位分别有六个旗手,他们分别指挥六个方向的军阵变动,紧贴高台外侧的是斯巴达重装步兵,外侧有六个空心大阵,分为左前军、右前军、左军、右军、左后军、右后军,每一个大阵有4000人,每军有2000长枪兵、1000重步兵和1000弓箭手组成。第二层是与外侧军阵错开的六个小阵,每个军阵有2000人,分别由1000步兵、500重步兵和500弓箭手组成。中间是个方圆阵,由1000斯巴达重装步兵、4000方阵枪兵组成,将亚历山大保护的严严实实。长枪兵像刺猬一样刺杀靠近的敌人,重步兵则用于对付贴身攻击的敌方步兵,弓箭手则是主要射杀外围的敌军。每个军阵中的每个兵种都有若干个指挥官,甚至还分若干个小组,以防阵型被攻破以后出现混乱,戚继光的鸳鸯阵正是在此方向上由六花阵改编而来。

由内而外每个军阵之间都有5-8米不等的距离,第一层军阵的缺口处延伸到尽头也就是第二层军阵的前方都布置有3台蝎子弩。第二层军阵的缺口到底也就是最里面的圆阵外面布置着3台火焰喷射器。剩余的3000银盾军团作为机动部队布置在大阵与小阵的中间走道中,用于堵截敌军和保护机械部队,随时支援进攻猛烈的方向。剩余的火焰喷射器和蝎子弩与刀车矛车一样布置在外侧军阵内部,主要用于阻止战象冲阵,如果只是步兵冲杀过来,则暂不使用,关键时刻冲杀出去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是空心军阵,所以空间是足够的。大型的投石机则全部布置在高台上。

另外还有3000同盟骑兵布置在大阵里面用于追击和冲击敌军用,6000名轻步兵被分散在大阵的各个角落,既被用于吸引敌军,又充作散兵对付战象。每一个军阵的外围都布置着塔盾用于阻挡弓箭的攻击和敌军的冲击,所有塔盾都有支架,但还是由每个民夫专门守护一个塔盾增加军阵的牢固性。

在大阵以后,亚历山大布置了剩下的13000骑兵在后方,以及大量的战舰在下游地区,一旦高台上点起狼烟,舰队将立刻从后方远程突袭印度军队,战舰上本身自带投石器和弩炮,另有多的3000弓箭手布置在战舰上。

孔雀王国方面,除了阿喀琉斯城战后和坎大哈的士兵之外,加上沿途召集的,拥有骑兵20000余人,步兵100000余人,战象200头。其中,摩揭陀重骑兵5000人,邦国重骑兵4000人,波斯骑兵3000人,马其顿骑兵1000人,印度轻骑兵7000人,摩揭陀国王卫队3000人,摩揭陀重步兵6000人,摩揭陀斧兵5000人,波斯步兵6000人,希腊重步兵2000人,马其顿长枪兵2000人,印度长枪兵20000人,邦国重步兵9000人,印度轻步兵20000人,印度长弓兵12000人,印度普通弓箭手15000人。总兵力约12万人,数量接近马其顿的两倍。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个国家的首脑虽未见过却都把对方看成了生死大敌。此时的旃陀罗笈多就像是个赌徒,虽然还强装镇定,心里却早已不淡定,考底利耶也是全身心投入思考如何败敌。看着眼前奇怪的布置,考底利耶陷入了沉思,只可惜此时的印度军队已经丢掉了所有的器械,一时之间也根本没有材料和时间制造器械。所以只剩下战象可以用来破阵了,但是在见过马其顿人的火焰喷射器后,他也知道战象对马其顿人的威慑性其实不算特别强,必须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不然贸然冲上去只怕立马就被对方的火焰吓得掉头就跑。

由于军队数量比对方多,考底利耶将马其顿人包围了起来,在他看来,只要有一个地方被突破,冲入中心杀掉亚历山大这场战役就结束了,而从几个方向同时进攻,突破其中一处的概率应该是很大的,他留下一部分兵力作为后备,把骑兵布置在东北面,因为是河流交汇处,所以其他方向全是河流,并不会有什么威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