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两百七十六章 物产丰富的美洲新大陆

一万两千年前到四万年前之间,智人为了追猎猛犸象和其他动物踏上美洲大陆。狩猎者中有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阿留申人,他们留下来都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在航海家哥伦布踏上美洲前,大约有一两千万印第安人遍布于整个美洲,大致有五种社会形态:游动的采集狩猎者、定居的采集狩猎者、部落氏族、农耕酋邦、国家(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和玛雅城邦国家)。

此时的美洲印第安人生产水平大致处于新石器时代,金属很少用于工具或武器,多用于装饰品。没有发明车轮,没有马匹和骆驼,生产力低下,本土存在的三个文明体彼此也没怎么交流。三大文明又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却早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美洲人口此时约为450万左右,最稠密的地区是肥沃的墨西哥山谷,这里拥有整个美洲大陆的1\/3以上的人口,其中包括奥尔梅克人的继承者特奥蒂瓦坎人、玛雅人。还有1\/3以上是南美的印加人,剩下小部分是北美及其他地方的人。

在北美,圣劳伦斯河及五大湖以北15万,以南50多万,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尤其是辽阔空旷的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在这两个帝国之间或周遭地区,比如加勒比海地区、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有着许多农业、半农业和采集渔猎的部落,这些部落又给美洲大陆人口增加了20多万的人口。

巴西丛林和阿根廷、智利等地方的南部凄凉荒地也是如此,在这些最边远地区间生活的人处于狩猎、采集、种植、农业等不同阶段,毕竟生活在智利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的已经是印加帝国边缘地区的农民。这些大大小小的部落,从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到火地岛的雅甘人,每个部落每一小群人都计算在内,可能也没有30万人口。

后世学者普遍认为,人类最早在一万年以前的冰川时期末期从西伯利亚穿越一个大陆桥到达美洲。这些到达美洲的移民具备游牧狩猎的熟练技术,追求着一种与狩猎并重的采集植物的生活方式。并因此导致乳齿象、长毛象、马、骆驼以及其他庞大哺乳动物在此地的灭绝。

生存是人类进化与发展的根本,是食物支撑着这一切,远古农业的出现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稳定地获得食物,无需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施舍,也无须以生命为代价去追逐猎物,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由此才真正开启了文明的时代。

据测算,在采集和狩猎时代,26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养活一个人,而在农业开始发展的时代,0.1平方公里就可以养活一个人,正是农业的发展支撑着人口数量大大增加。

公元前6000年,秘鲁一带的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菜豆、藜麦等作物,并在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间开始种植玉米、马铃薯、南瓜和辣椒等。当地印第安人培育的农作物还包括西红柿、花生、西葫芦、草莓、棉豆等等。

公元前4500年,中美洲区域,也就是如后来的墨西哥一带的印第安人开始种植玉米(一说印第安人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将野生玉米培育为人工种植的农作物)、南瓜和辣椒等作物。另外,当地印第安人培育和种植的农作物还有红薯、牛油果(鳄梨)、可可、向日葵等作物。

印第安人还驯化了红薯、葵花籽等许多种食物,这些食物来自于美洲,来自印第安人成千上万年的驯化和培育。

其中,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印第安人将野生玉米驯化为人工栽培作物,印第安人培育的玉米有20多个品种,生长期有长有短,短的只要3个月左右就成熟了。1900年后,欧洲人把它带到旧大陆,由于它适应性强、产量高、播种和收获季节早,很快便在世界各地种植起来。特别是在高原、干旱和阳光充足的地区,玉米是主产作物.目前,在世界各种粮食的总产量中,玉米的产量占四分之一。

玉米几乎是所有地区的主要产品,最初只是一种杂草,其穗还没有一个人的拇指甲大。印第安人将它培育成一种长棒子上长满一排排种子的作物。他们彻底培植了玉米,使它变得只有依靠人类才能生存;如果人们不种它,它就会灭绝,因为培植后的玉米已不能散播自己的种子——玉米粒。

玉米子粒除了可以供人类食用外,工业用途极广,可制淀粉、酒精等;秆、叶、穗可作饲料;根、叶均可入药。印第安人培育出玉米,是一件了不起的农业试验,因为把野生玉米植物培育成农作物,是非常困难的。以至于后世玉米的培育被列为植物遗传学上最难的课题,而印第安人在5000年前就将它培育成功了,这相当的了不起。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是马铃薯,又名土豆、地瓜、洋芋,也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这是后世白人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在世界农作物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作主食,还可做成菜肴。每个白人国度的食物链中可以缺少其他但唯独不会缺少马铃薯,而黄种人的食物中,马铃薯也占有重要地位,只不过没有白人那么单调而已。

而甘薯(又名红薯、白薯、山芋、番薯)与马铃薯同为8种主要粮食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了上述马铃薯和甘薯这两种主要的块根作物外,印第安人还培育出了木薯、山药等多种薯芋类作物。印第安人培育的豆类作物,对世界农业的贡献也是很大的,除了中国大豆和欧洲蚕豆以外,有不少食用豆类植物都是印第安人培育成功后传到世界各地的。

玉米是一种高禾植物,而豆类都是低禾和藤蔓植物,根据这一点,印第安人将玉米和豆类植物套种,首创了植物间作技术,这对充分合理使用土地,促进世界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花生米是人人喜食的一种食物,但事实上后世它传到东半球的历史也只有400多年,是印第安人贡献给全世界的又一丰产物。加上人们日常食用的西红柿、南瓜、西葫芦和辣椒,也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贡献,很难想象我们今天的饭桌上会失去多少美味的菜肴。

在后世,巧克力糖是一种风靡世界的糖果,它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可可粉,而可可也是印第安人首先培育出来的。据后来的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植物食品,有一半以上出自于印第安人的双手。当然了,美洲也有许多动植物是从欧洲带来的,比如小麦、大麦、米、豆荚、各种水果、甘蔗、猪,马、牛、羊、驴、骡、鸡和山羊。

至公元前1500年,即食物种植最终成为社会决定性因素之前的漫长的“早期农业”阶段。印第安人培植了100多种植物,与整个欧亚大陆所培植的植物一样多,这确是一个非凡的成就。印第安人培育的食用植物引种到世界各地,大大丰富了人类的饮食,为人类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而这一切,马上就要通过亚历山大提前1800年发起的大航海来完成了。

美洲的发现为世界人民提供了很多药物,比如可卡因、吐根、泻药、半边莲、秘鲁树脂、撒尔沙植物的干根、烟草、玛卡和奎宁。即便到了今天,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中约有三分之一可以追踪到美洲。

印第安人利用大量有毒植物的技术,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其中之一是木薯属植物,即美国的木薯淀粉,印第安人去掉其中致命的毒素,保留了淀粉。印第安人种植的其他重要植物有烟草、药鼠李、紫锥菊、可卡因、山金车花、因皮卡克和奎宁等。

这些几乎都是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印第安人对于3000多种植物的特殊治疗效果有充分了解,他们甚至知道从树上刮下来的霉菌里有盘尼西林(青霉素)这种抗生素;他们会用烟草给伤口消毒,清除蜱虫;他们还知道仙人掌可用来治疗由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坏血病。许多欧洲水手在海上的长途航行中患上了坏血病,多亏印第安人他们才活了下来。

紫锥菊的叶子可以用来包扎伤口,达科他印第安人(苏族人)喝这种花的汁液,以此来治疗败血症。印第安人还从灰熊身上学到了清除寄生虫的方法。灰熊在捕食鲑鱼的同时,会吃进去很多寄生虫,为了排出寄生虫,它们会吃百合的根茎,这种植物有非常好的通便功效。

白有鼠尾原产于美国南部与墨西哥北部荒漠地区,常制作成香杖用于焚香祈祷,相传能净化居所,驱散邪灵;也作为香薰,中国称之为白圣香,具有香烟凝聚如丝带,香气淳厚而不腻的特点,适用于品茶、阅读、打坐、SpA、瑜伽、午休的香薰。

白鼠尾草作为美洲传统药用植物,还可作为驱虫灭菌、烟熏治疗、美容护肤、烹饪调料、养生茶饮,萃取精油、制作香包等。

西洋蓍草株高可达1~2英尺(30~60厘米),生羽状叶片,平顶的小白花簇。西洋蓍草的叶片长久以来一直被用作治疗伤口,西洋蓍草茶则用于刺激食欲,治疗痢疾以及退热。西洋蓍草酊剂(tincture of yarrow)是一种止血剂。

西洋蓍草是乡间小路旁常见的矮树丛,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及日照充足的环境,主要产于欧洲、西亚及北美。它可以长到90厘米高,羽状叶,看来像蕨类一般,粉红色与白色的花成束地长在它有棱有角的粗茎上。它也被叫做“多叶锯草“,显然是因为它羽状叶的外观而得名。有抗炎、抗菌、抗痉挛、收敛、促进胆汁分泌、利尿、化痰、退烧、补身、驱蚊的效果。

西洋参原产北美洲的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北部,苦寒清泄,甘寒凉补,入心、肺、肾经,为寒补之品,既善补气养阴,又善清火生津,主治气阴两虚,也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在这些发现最终证明两半球的农业有其独立的起源之前,美洲种植的植物没有一种是在东半球培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