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两百八十三章 奥尔梅克文明(二)

奥尔梅克的神庙除这种台庙的形制外,也有像塔顶神殿形式而建筑于地面的屋宇状神庙,用作存放神像、祭师和供祭司活动、居住的场所。这种神庙通常是一层楼的平顶厅房,有单间独立的也有组成庭院的,在主要的大门和出入口处还构筑门厅柱廊之类,以石砌墙、柱,屋顶则用木作梁,但屋顶铺以平展的土层或覆以石片,这种神庙也是日后墨西哥和玛雅常见的形制。

唯玛雅中后期之作多以叠涩屋顶代替木梁,更为牢实,但神庙厅房开间进深都不大,这也是美洲建筑始终保持的特色。在拉文塔的一座厅房式神庙(或宫殿)的地基下面发现原来在建造神庙时还特别铺筑一层以蛇纹石块镶嵌组成的美洲虎(亦称美洲豹,实际上美洲无虎,中国习惯用虎或豹通称这种美洲热带丛林中最凶猛的猫科动物)的形象,宽达3米长达5米,美洲虎的头部和毛发皆以方形条款按程式化的几何形表现,类似面具。

美洲虎被奥尔梅克人奉为神物,地基下的这尊镶嵌面具也必有神圣的宗教意义,它一制成即被覆盖并在它上面建筑神庙宫室,表明当时已有在重要建筑下面埋藏带神圣意义的“宝物“以保证建筑顺利安全的习惯。这种习惯后来发展为神庙、甚至广场翻修扩建时的填土增建方式,特别是台庙式的神庙,增修时就用泥土在原庙上四周填土覆盖,于是新建之庙就把旧庙包裹起来,旧庙变成新庙的内核。

由于土台都是实心的,这样层层覆盖并不困难,同时可保留和利用原庙及其地基已确立的神圣安全意义。奥尔梅克建筑的这种习惯又有点像印度窣堵波佛塔的填土增修法,但到日后各地使用这种方法却远较印度频繁并几乎定期化,即有重大节庆时就填土加盖一层,以致有些玛雅后期神庙其包覆的内核达7至10余层之多。

奥尔梅克的祭台往往以整块巨大石料制成,正面以浮雕作成美洲虎的头部形象,其程式化的表现有点类似上述的地基镶嵌面具。祭台下方有一类似门口的孔,孔内挖空,可放供品甚至让人爬入洞内,而这孔就有虎口大张的意义,有时甚至刻成美洲虎的口。

这种祭台及其装饰的美洲虎大张其口的形象已有点近似中国青铜器上常见的“饕餮“纹样。此外,奥尔梅克还流行另一种用巨大砾石雕成的台状基或球状的祭台,这类砾石高可及腰,重达数吨,石上往往以深浅不一的浮雕刻出各类神物神兽之像,亦以美洲虎面具和神化的蛙、蛇形象为多。

和这种巨石祭台雕刻相联系的,便是奥尔梅克文化最着名而神秘的艺术文物——巨大的人头雕像。奥尔梅克文化的巨石头像被誉为“世界四大石器奇迹”之一,一共有17个,圣洛伦索10个,拉文塔4个,特雷斯萨波特斯2个,兰乔-拉科巴塔1个。几乎每个奥尔梅克城市都有铸造人头雕像,但存放之地似乎犹无定制,可能与某些自成一格的神灵崇拜有关。

每座石像均由整块玄武岩雕刻而成,尺寸最小的高1.47米,最高的有3.4米。它们的重量大概在22.7—50吨之间。这些巨型建筑和复杂的城市规划表明,这个文明很可能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此类雕像双眼椭圆(杏仁眼)、鼻子扁平、嘴唇厚大,且有着浑圆的头型和头盔,风格极为写实,它们是奥尔梅克国王的化身,也是他们心中神只的象征,象征着被神圣化了的世俗力量。那份自信的眼神,凝视着无尽的远方,仿佛在向世人展示奥尔梅克人的坚韧与不屈。

其中,最大的一尊奥尔梅克头像,高约305厘米,重约30吨,五官非常突出,因为鼻子扁平,嘴唇厚大,眼睛半睁,眼皮沉重,雕刻得非常生动。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头上还戴着一顶装饰有花纹的头盔,头盔的样式同样细致入微,花纹和装饰很立体,而且头盔遮住了两耳,显得很是与众不同。

这些石像为什么会戴上头盔?而且头盔如此细致入微地被刻画出来,难道就是破解这些巨石头像的关键?这些头像可能是当地头领之像,也有可能是在宗教仪式的球赛中失败献身被砍下头颅的运动员的纪念像或象征像。

在橡胶之乡的奥尔梅克早有制橡皮球和玩球赛的风俗,流行一种球赛(这种球赛近似于当代的橄榄球),打球的人会戴上“安全帽”式样的头盔。毕竟历史上的奥尔梅克,球赛非常流行,而且在各个国家之间都有“球赛”。这种宗教仪式中含敬神意义的球赛则极为隆重和残酷,人们把球赛的输赢看得尤其重要,如果是平局的话,双方没有大损失,如果有一方失败了,输的这一队队长要被砍头,这些砍下的头颅还要被献给神灵,放在神庙或祭台前特制的台桌上。而赢的那一方自然被大家崇拜,成为所有人的英雄。所以,这段历史时期,球赛的输赢和每一位球员的脑袋息息相关。

以至于后来深受奥尔梅克文明影响的玛雅文明中,关于球赛的石雕和铭文简直是数不胜数,几乎在任何一个玛雅城市,都能发现一个或数个球场,各个球赛竞争激烈异常。因为球赛不仅事关输赢,而且还和球队队员们的性命有关。

如果它们真是那些不幸球赛失败而被杀头的运动员的纪念像,那么头像的肃穆面容和微屈的嘴唇表露的悲哀神情也就得到了说明。就雕刻艺术的水平而言,除比例匀称、气魄浑厚表现得很突出而外,艺术家掌握奥尔梅克人的民族特征的技巧也相当娴熟,这些头像都明显表露了奥尔梅克人的脸型特点:扁鼻厚唇、脸方头圆、嘴角下垂、眼球鼓出。一般齐眉戴一顶厚实而柔软的盔帽,帽沿呈宽厚带状,与面容的端庄相配。

古代的生产力落后,很多东西也没留下文字资料,故此,没法用科学技术去证明真相是什么,但古人相信神明,相信祭祀能给自己的带来好运。

所以说,奥尔梅克刻石头头像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为了祭祀所刻,目的是将这些石人头献给神灵,保佑自己幸福安康,保佑国家风调雨顺,不被战争困扰。

巨型建筑和巨石头像的建造无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结构。这暗示了一种权力集中的政治系统,可能由一群精英或祭司阶层掌控。这些精英可能负责管理资源、指导宗教活动和决定社会的主要事务。

这种头像所用石料是近乎球形的玄武岩巨石,高达3米,重达15吨,只产于内陆的图克斯特拉山脉的塞罗辛特佩克,距离奥尔梅克各城皆有一两百公里之远,在那个没有车马作为运输工具的年代,要通过人力从那么远的地方将这些庞然大物运送至此,确实是古代技术史上的杰出成就,这些原料可能是通过墨西哥湾低地南部的河网系统运至奥尔梅克中心地区的。而这些人头像沉静而带点神秘感的面容也让人莫测高深,至今犹难知其具体含意。

这些奥尔梅克雕刻师不仅能在高达3米的巨石上把它们表现得令人难忘,在小不盈寸的玉石上也能把它们刻画得毫厘不差,可见其技艺水平的非同一般。在日后的美洲古代艺术中,上述巨石祭台雕刻和宗教球赛的习俗都一起流传,但巨型头像之作日后却绝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