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二百九十章 玛雅文明(一)

亚历山大四世 第二百九十章 玛雅文明(一)

作者:季敏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30 22:22:33

玛雅人(maya peoples)是古代印第安人的一支,使用玛雅语。生活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是美洲唯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他们构成了多样的美洲土着人民族。

“玛雅”是为了方便而起的一个集体称号,包括为该地区贡献某种程度的文化和语言遗产的人。但其中也包括许多不同的人口、社会和种族群体,他们都有自己特殊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特征。

文明大约发端于公元前1500年,他们最早居住在危地马拉濒临太平洋沿岸,在前古典时期,玛雅人进入内陆,分散而居,且适应了各地的环境。他们分布于后世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的丛林,从危地马拉山脉到尤卡坦半岛的低地,他们所居之处皆繁荣昌盛。

到了9世纪以后玛雅人又逐渐从南部发展到北部沿海地区,玛雅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也是西半球最伟大的文明之一。

尤卡坦半岛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呈拇指状向北延伸入墨西哥湾。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6世纪,美洲在前哥伦布时代最灿烂的文明曾在这里蓬勃发展,而这是由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北部的玛雅人建立起来的文明。

更确切地说,古玛雅人占据的地区包括今天墨西哥共和国的尤卡坦州、坎佩切州、塔瓦斯科州、恰帕斯州的东半部和金塔纳罗奥州;危地马拉的佩滕省和南部相邻的高地,也就是除太平洋沿岸平原之外的几乎整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共和国的西部毗邻地区和整个英属洪都拉斯(即伯利兹)。总面积约32.4万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新墨西哥州一样大。

该地区天然地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山脉和中部高原部分,是中美洲的科迪勒拉山脉向西南、南方和东南方向伸展的大半个圆形区域;第二部分为危地马拉佩滕省的内陆盆地与相邻的外部山谷,以及山谷周围一系列低矮的丘陵地带,这些丘陵地带在地理上属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但从政治上来说并非如此;第三部分为低而平坦的石灰岩平原,即半岛的北部。

这三个具有不同环境特征的天然区划:首先,玛雅人可能在危地马拉高地发展了其整个文明赖以存在的农业系统;第二,他们高度专业化的文化起源于内陆盆地,并在紧邻西部草木茂盛的乌苏马辛塔河流域达到了最完美的表现形式;第三,玛雅人的复兴和最后的衰败发生在第三部分,即半岛的北部。其中,第二和第三部分融合在一起,没有清晰的分界线。

南部的山脉形成了巨大的月牙形支撑,尤卡坦半岛从该处向北延伸。公元前两千多年或一千多年时,在这一地区的某个地方,很可能是在危地马拉西部,玛雅人发展出了农业系统,从而奠定了整个玛雅文明的基础。

这个地区由高原、火山形成的山脉将高地的山谷隔开,其中塔胡穆尔科火山海拔4142米,塔卡纳火山海拔4000米,阿瓜火山海拔3690米,富埃戈火山海拔3773米,阿卡特南戈火山海拔3896米,圣玛丽亚火山海拔3700米和帕卡亚火山海拔2503米。其中前三座是死火山,后四座是活火山,它们都在危地马拉。

该地区有两条主要的河流,塔瓜河发源于危地马拉的基切省,向东北流动,最后注入洪都拉斯湾。这是加勒比海西南延伸的部分,位于巴里奥斯港以东。乌苏马辛塔河,由三条主要支流组成,分别是帕西翁河、萨利纳斯河(也叫奇霍伊河)、拉坎敦河。帕西翁河发源于上韦拉帕斯省,在总体上向北和向西流动,之后与萨利纳斯河汇合,后者发源于韦韦特南戈,并在古老的玛雅城市祭台城与帕西翁河汇合。

该地位于两条河流之间的土地上,拉坎敦河向东流向墨西哥恰帕斯州、向北流向危地马拉的韦韦特南戈和基切,然后向东在祭台城下(西北)35公里处汇入帕西翁河、萨利纳斯河的合流。帕西翁河和萨利纳斯河交汇后的下游被称为乌苏马辛塔河,是中美洲最大的河流之一。它形成了佩滕省的西部边界,并通过数条不同的分支——帕利萨达河、圣佩德罗河、圣巴勃罗河以及其中最大的格赖瓦尔河——注入墨西哥湾。乌苏马辛塔河及其支流是玛雅古帝国的主要水路。

危地马拉高地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这里的冬天干燥、凉爽,甚至有些寒冷,高山上还会结冰;夏季没有北部的佩滕和尤卡坦低地那么热,5月到11月是雨季,比佩的雨季要短。高地和山谷没有低地那么茂密的森林。高地周围都有开阔的草原,有各种常绿植物,如冷杉、松树、云杉、柏树等几乎遍布山坡,甚至还有橡树和牛油果树这些珍贵树木。

大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就没有真正的森林了,但也有一些耐寒的针叶树生长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这里的土地无法被耕种,不过有着大片肥沃的草地,可以放牧绵羊和山羊。

高地有两个大湖,危地马拉省的阿马蒂特兰湖和索洛拉省的阿蒂特兰湖。后者拥有深色蓝宝石般的湖水,周围是火山喷发形成的陡峭山脉。在最纯净的蔚蓝天空映衬下,金色阳光照耀着危地马拉高地,这样的景色,无论是美感还是情趣,都不比意大利和瑞士的美丽湖泊逊色。

沿着伊萨瓦尔省新月形山区右边的内边缘,坐落着一个与墨西哥湾相连的内陆泻湖伊萨瓦尔湖。这个湖很大,长30英里,宽12英里。伊萨瓦尔湖通过小海湾和美不胜收的杜尔塞河与洪都拉斯湾相连。杜尔塞河在陡峭的白色石灰岩悬崖之间流淌,沿岸有很多鲜艳的热带植物,就像绚丽多彩的花园,最后在危地马拉的利文斯顿镇汇入洪都拉斯湾。

尽管高原地区的动物种类没有佩滕省和北部尤卡坦州的动物种类丰富,但也有数量众多的美洲豹、美洲狮、鹿和一些小型哺乳动物。着名的危地马拉国鸟绿咬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类之一,这种鸟几乎只在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高地以及邻近的恰帕斯山出现,往南最远到巴拿马,偶尔也能见到。

这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土地,可能在公元前的第三个千年期间,玛雅人就是在危地马拉西部的高地山谷中开始种植古代美洲的重要主食——玉米。

佩滕中部的内陆盆地和周围山谷构成了玛雅地区的第二个主要部分,也是玛雅文明的核心区域。位于内陆湖链以南的佩滕中部稀树草原的平均海拔大约150米,环绕内陆盆地东西走向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大约300米。这个盆地东西向长约96公里,但最宽处不超过32公里。北侧的丘陵底部是一串(约十三四个)湖泊,其中有几个在雨季能够连成一片。它们中间最大的湖是位于盆地东部和西部中间的恰尔图纳湖(佩滕伊察湖),其长32公里,最宽处4.8公里。

在盆地南侧的丘陵地带以南,是位于佩滕中部的稀树草原。这是一个呈不规则形状的天然大草原,完全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自古以来就一直是旷野。这片平原上很少有树木生长,土壤是一种紧致的红色黏土,不适合玉米种植。

发源于大草原中部的几条溪流向南和向西流入帕西翁河。佩塍中部草原的东部、佩滕的东南部和伯利兹南部是锯齿状的玛雅山脉。该山脉源自相对较新的火山活动,最高点鸡冠峰海拔1100多米。许多很短的溪流浇灌着玛雅山脉以东的狭窄的沿海平原,这些溪流都流入加勒比海。其中最大的萨尔斯通河是伯利兹和危地马拉分界线的一部分。

内陆盆地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低洼地带是六条中等大小河流的源头。圣佩德罗马蒂尔河、坎德拉里亚河和马曼特尔河,总体上向西和向北流动,圣佩德罗马蒂尔河经由乌苏马辛塔河,坎德拉里亚河和马曼特尔河经由特尔米诺斯泻湖,最终在尤卡坦半岛西侧汇入墨西哥湾。剩下的翁多河、新河、伯利兹河(老河),总体上向东北流动,在半岛东侧流入加勒比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