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亚历山大四世 > 第两百九十二章 玛雅文明(三)

亚历山大四世 第两百九十二章 玛雅文明(三)

作者:季敏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30 22:22:33

佩滕的气候比南部高地温暖很多,比尤卡坦州北部潮湿很多。这里的雨季也长得多,从5月末一直持续到次年1月。即使在2月、3月、4月和5月所谓的旱季,也会时不时出现阵雨。越往南,降雨量越高,从北部地区约2100毫米增加到南部科迪勒拉山脉的4500毫米。尽管北部地区冬天比较寒冷,温度经常降低到10c以下,但水从来不会结冰。最热的月份是4月和5月,即使是在阴凉处,温度也很容易超过37c。

这个地区气候非常宜人,拥有古玛雅人想要的一切,是一块真正“流淌着牛奶和蜂蜜”的土地。到处都可以找到适合玛雅农业体系的广阔土地。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衣物、药物和其他有用的材料。当地的石灰石也是整个美洲最好的建筑材料之一,不仅易于使用石材和木材制成的工具进行开采,而且使用时很容易硬化,在燃烧时也很容易还原为石灰。在整个地区都有粗石灰砾石层。总之,建造一种原始的用石材和砂浆砌筑而成的耐用建筑所需的三个基本条件已经齐备:易于加工的建筑石材、石灰和制作砂浆的碎砾石。

这些极度有利的环境因素,加上古玛雅人的天才,才孕育了出现于危地马拉佩滕省北部、中部的玛雅文明的萌芽。最早的石头建筑和石雕纪念碑出现于瓦哈克通,位于佩滕伊察湖东北约640公里处,最古老的玛雅象形文字正是出自这里,在公元375年左右。

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以北部佩滕的中部为中心,玛雅文明向四面八方一直传播到整个尤卡坦半岛及毗邻的山谷和科迪勒拉山脉南段的北坡。公元8世纪,玛雅古帝国进入黄金时代,在乌苏马辛塔河流域的帕伦克、佩德拉斯内格拉斯和亚斯奇兰等多座城市以及佩滕省西部诸城市和半岛最东南的科潘、基里瓜,都达到了鼎盛时期。

佩滕的乔木森林十分平缓地过渡为半岛北部茂密的矮灌木丛。从南到北,树木变低了,巨大的桃花心木、人心果树、木棉和西班牙雪松逐渐变成低矮的树木和茂密得多的带刺灌木丛。

半岛的东海岸有大量美洲蒲葵。在海岸后面的内陆地区有一个长长的、呈手指状延伸的高地,这是一片南部雨林,生长着很多桃花心木、西班牙雪松、人心果树和其他硬木。这片雨林一直延伸到尤卡坦半岛的东北角。

半岛北部地势低而平坦,土壤的腐殖质较薄,深度通常不超过几英寸。而佩滕土壤的腐殖质要厚得多,为0.6-0.9米。北部到处都有大量裸露的天然石灰岩,地表水很少,甚至没有。

从半岛西海岸的钱波通开始,是海拔不超过300英尺的丘陵地带,平行向北一直延伸到坎佩切城,向东北延伸至马克斯卡努镇,向东南转向延伸到尤卡坦北部中心地带的楚卡卡夫。如果从飞机上看,这些低矮的山丘高度均匀,似乎是古地质时期的一条大陆海岸线。在其他地方,这样的山丘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们却是从海拔不超过20或25英尺的低而平坦的平原上升起的,所以会产生看似很高的效果,视觉高度远远超出了实际高度,当地人称这些山丘为塞拉尼亚。

这里湖泊和河流非常少,且所谓的河流比小溪大不了多少。半岛北部最大的水域是墨西哥金塔纳罗奥州东南部的巴卡拉尔湖。该湖长三十五英里,最宽处有六七英里。半岛北部中央还有其他几个较小的湖泊,如奇产卡纳布湖和帕耶瓜湖。半岛东北部的科巴有五个较小的湖泊。还有三条小河——西海岸的钱波通河、北海岸的拉加托斯河和东海岸的谢尔哈河,但它们都不那么重要,河水很浅,是很狭窄的人海河流。

东海岸有两个大海湾,阿森松海湾和圣埃斯皮里图海湾都比较浅,尤其是后者。越接近坎佩切州南部和金塔纳罗奥州的危地马拉边界,沼泽就越常见。然而,这些沼泽大部分会在春季或干燥的月份里干涸。向东和向西延伸的山脉向南逐渐变高,直到在佩滕北部达到海拔1000英尺或更高。

半岛北部异常干燥。确实,除了海岸附近有几个湖泊和少量水流,仅有的地表水都是由大型天然水井提供的。幸运的是,这里的天然水井很多,尤其在最北部。这些水井都是自然形成的,是地表层石灰石坍塌处露出的地下水源。其中一些天然水井的直径超过200英尺。它们的深度根据所处的石灰岩表面地层的厚度而变化。在北海岸附近,地下水位低于地面以下15英尺,由北向南,净水深度增加到100英尺以上。

像尤卡坦半岛北部这种缺少地表水的地方,水井是决定古代人口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有水井的地方,就会有人类居住。这些天然水并在从前是主要的水源,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它们就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简而言之,天然水井是决定尤卡坦半岛北部古代人口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有人指出,尤卡坦半岛南部和北部地表特征的融合令人难以察觉,动植物的种群都没有突然中断。南部的高大雨林逐渐过渡成北部的低矮树木和难以穿越的茂密灌木丛。半岛南部的大部分植物种群,包括经济植物、水果和树木在北部几乎都能见到,只有很少的例外;南部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也是如此。不过,生活在南部的猴子,一些鸟类和大多数毒蛇,在半岛最北端都没有。

玛雅文明在公元5世纪初传播到了尤卡坦半岛北部。但是,最早掌握新的、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的人们,却发现这里已经被一些说玛雅语的农耕民族所占据,而玛雅文明日益扩大的影响还没有渗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8世纪,玛雅文明一直从南方向北方继续扩展,不仅从东海岸,也从半岛南北中轴线和西海岸同时北上。

然而,与玛雅文明在南方更古老的起源中心相比,尤卡坦半岛北部在这一时期仍然是古帝国的一个省区和外围地区,其与玛雅古帝国的关系,和公元最早的几个世纪的不列颠尼亚行省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大致相同。

在新环境的刺激下,玛雅人从公元9世纪南方的文明衰退中恢复过来。而且,在公元11世纪和公元12世纪,他们在尤卡坦半岛北部的新家园中实现了真正的复兴,却又在公元13世纪至公元15世纪陷入第二次衰落,并在公元17世纪末被西班牙人征服,最终失去了政治独立。

玛雅人的整个历史都是在尤卡坦半岛的范围内展开的,他们的起源、发展、鼎盛、衰落、复兴、最终的衰败和崩溃跨越了两千多年。由于玛雅文明区的地理特征——几乎完全与世隔绝,三面环海,另一面被南边高耸的科迪勒拉山脉阻隔,他们的文明似乎从来没有影响到科迪勒拉山脉南段以南的地方。

玛雅人实际上是在完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明。玛雅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古帝国第一次鼎盛其实完全靠玛雅民族的天赋和大自然的馈赠。肥沃的土地和舒适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幸福的家园,激发和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古帝国的衰落似乎是自身发展的偶然条件所导致的,可以这么说,这正是辉煌的玛雅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同样,在新帝国时代,玛雅文明的复兴实际上是由于墨西哥侵略者在公元10世纪征服了尤卡坦半岛北部。尽管如此,由于相对来说,征服者的人数太少了,所以他们在文化上被自己所征服的玛雅人改造得如此之深,以至于由此产生的文化融合中,玛雅文明的因素要远远多于墨西哥文明的因素。

这种地理上与世隔绝的独特性,加上一个在文化方面高度孤立实际上从未受到任何外来影响的地区发展出的杰出土着文明,成为了美洲三大文明之首,也是世界第六大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