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102章 李铮获封荣国郡公

第102章 李铮获封荣国郡公

第102章 李铮获封荣国郡公

李铮来长安城觐见,得到了这道赐婚的圣旨,甚至比他获得封赏更加激动。

因为。

他能够凭借圣旨赐婚,可以与婉儿永远在一起,再也无人能够阻止。

他也完成了对婉儿的承诺。

“父皇。”

“李卿立下不世之功,光是赐婚还不够吧?”

“当初父皇可是说了,李铮来长安后,要再做封赏的。”

这时,太子李承乾笑着说道。

“对了。”

“对亏了太子提醒。”

“差点误了大事。”

“不错。”

“咱是说过这话。”

“太子觉得该如何赏赐?”

李世民一拍脑袋,顺着话说道。

“父皇,如今李铮已经是我大唐最年轻的三品归德将军,统领兵马越多,越考验带兵能力,儿臣觉得,李铮的官位暂时可以不再提升,让他在先锋将军的位置上熟悉一番。”

“不过,儿臣觉得,可以给予李铮封爵。”

太子李承乾笑着建议道。

话落。

“封爵?”

朝堂上许多臣子都不由的面带震惊。

别看站在这太极殿内的臣子都是当朝大吏,但是能够拥有爵位在身的确是少之又少,要么是昔日的开国将领,要么就是继承了先父的爵位,就比如秦健生就是继承了秦琼的护国公之位。

哪怕中书省、六部尚书,很多都是没有爵位的。

可见爵位对于朝臣而言有多么重要。

因为。

一旦敕封爵位,那可不同于官职,爵位是一种殊荣,而且还能够获得一片地域的名号为爵位封号,除了荣耀以外,最关键的就是能够获得爵位的俸禄,这是高于官位的。

只要爵位在,也就能够一直获得朝廷的供养,如果世袭的,那就可以传承给子女,可见这爵位是怎样的殊荣。

当然。

在大唐,不同于秦汉时期,就算册封了爵位,也不会拥有封地,只有俸禄的增长和荣耀。

而且。

在大唐也有一项沿袭了秦汉的制度,无军功不可封爵,可见在大唐文臣想要获封爵位难度有多大。

除了那些开国文臣、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这样的,陪着李世民一起打下天下的。

现在的文官要立下怎样的功劳才能获封爵位。

听到李承乾的话。

李世民沉思的点了点头,随后道:

“太子的提议不错。”

“既然如此。”

“那就给李卿加封爵位。”

“我看就封一个世袭荣国郡公吧。”

李世民思考片刻后,直接开口定下了。

“李卿,还不快谢恩?”

李承乾对着李铮使了个眼色。

“臣谢陛下隆恩。”

李铮立刻跪地道谢。

荣国郡公。

在候、伯、子、男之上,仅在开国国公之下,妥妥的正二品爵位。

而且这个荣国郡公,还是世袭的,这比不能世袭传承的伯子男爵位要好太多了,因为这只要传承下去,就是让子孙无忧,拥有了爵位之后,就已经彻底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可以称之为士了。

而且。

李铮一个先锋将军能够获得郡公之爵位,不是依靠父辈世袭得来的,这更是无上殊荣。

“获封荣国郡公,时代传承,这已经彻底改变了阶层,达到了勋贵的层次了,仅比开国国公低一级。”

“十六岁的归德将军,十六岁的荣国郡公。”

“唉,如果我儿子有如此出色就好了。”

“世袭郡公,人比人真的气死人啊…”

听到这世袭郡公,朝臣之中不少人都是一脸羡慕的看着李铮。

“封世袭郡公,不知道有没有奖励。”

李铮此刻心中想的是奖励。

官位晋升有奖励,不知道这爵位有没有,毕竟这是他第一次获封爵位。

“李铮获封世袭郡公,诸卿可有异议?”

李世民看向大殿内的满朝文武问道。

“臣等无异议。”

“陛下圣明!”

满朝文武皆出声说道。

李世民如此的高兴,还是太子亲口提议的,再而李铮也的确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没有封赏,只是这等大功封个爵位,他们又怎敢有异议,就算是不满李铮的、嫉妒李铮的,哪怕站出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此,拟旨定下吧。”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下头,不再啰嗦什么,看着满朝文武:

“诸卿可还有本奏?如果无本奏,那便散朝吧。”

“父皇。”

“你还忘记了一件事。”

太子李承乾笑道。

“还有何事?”

李世民一脸疑惑。

“李铮刚获封荣国郡公,那之前的归德将军府,似乎不相匹配。”

“李卿刚来长安,不落实郡公府邸,难不成让我大唐功臣住驿馆不成?”

李承乾哑然失笑道。

“对对对。”

“你不说,咱还真的差点忘了。”

李世民一拍脑袋,立刻就回过神来。

“太子,你下朝后让人在城中挑一个好点的府邸,赐予李卿,并赐予婢女三十人,侍从三十人。”

李世民直接道。

“儿臣领旨。”

李承乾躬身领旨。

“臣谢陛下隆恩。”

李铮也躬身道谢。

在长安城有一个府邸,这也算是在都城有一个家了,等自己回军营以后,如果婉儿想要留在长安就可以留在长安,想要回晋阳就可以回晋阳。

这可是一件大好事。

“诸卿可还有本启奏?如果没有,那就散朝吧。”

李世民一挥手,也懒得去问了。

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已经办了,他也没有其他事要处置了。

“臣等恭送陛下。”

满朝文武全部都躬身拜送李世民。

直至李世民的身影彻底离开了太极殿,群臣才站直了身体。

朝会一散。

立刻就有朝臣向着李铮走了过来,特别是之前在李铮讲述故事时,为李铮喝彩的谏议大夫、侍中魏征。

他快步向着李铮走来,生怕别人抢先了。

“魏征见过李将军。”

魏征来到李铮面前,立刻拱手抱拳行礼。

魏征,历史上最出名的谏臣,被李世民比如成自己的一面镜子。

一听魏征的名字,李铮都有些发愣的看着眼前这位大臣。

这个名字,不让李铮记住也不行啊!

在后世,他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

“见过魏大人。”

看着眼前这个魏征,样貌坚毅,有着一股子冲劲,果然是当谏臣的料子。

只是看着自己的眼神十分炙热,就好像遇到了知己一样。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