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269章 李铮处理政务,李世民惊喜!

第269章 李铮处理政务,李世民惊喜!

第269章 李铮处理政务,李世民惊喜!

“一个矿场一年要死多少人?”

李铮又问道。

“如若发生坍塌,数人有,数十人也有,甚至还有百人的。”李世民说道。

“定株连之策。

“更精细各地矿场名册,只要一个矿场发生矿难,哪怕死一人,直属官吏直接废官,押解长安受审。”李铮沉声说道。

“如若真的是意外,那未免也牵扯太大了。”

“毕竟矿难是常有之事。”李世民眉头一皱。

“那些与凶徒勾结的官吏也是如此想的,他们就是觉得矿难常有,所以就更加肆无忌惮,制造矿难,如若不以重典治之,矿难之事不会停歇。”

“而且不仅仅是矿难直属上官县令,一旦查实,县令之上的知府、刺史,也必须领责,轻则废官,重则株连全族。”

“我不相信没有上官的授意,他们敢那么大胆。”

“唯有重典,才可以让矿难不再那般频繁,让这些恭敬不再死于所谓的矿难之下。”

“当然,如若真的无责,大可安抚之后放回,官复原职,更为震慑。”

“这,就是我的主张。”李铮沉声道。

听到这。

李世民也面带沉思。

似乎在思虑着李铮说出这株连的可行程度。

一会后。

李世民微微一笑:“写吧。”

“皇上同意了?”李铮一愣。

“你说的没错。”

“如果不以重典治之,这些事情会不断,朕就试试你这方法,杀鸡儆猴。”李世民笑道。

得到应允。

李铮也没犹豫,提起笔,直接在这奏折上写下:“今后,大唐天下所有矿场施行重典株连之律,凡是发生矿难,所属县令一律废官押解长安受审,一旦查明,县令之上知府、刺史难辞其咎,一并株连。”

写完。

盖印。

有一份得到了皇权准予的奏折成型。

李铮没有让李世民提醒,直接拿起了第三份奏折。

“户部启奏黄河决堤拨款,需要一千万株开元通宝加固河堤。”李铮说道。

“你准备如何处置?”李世民笑道。

“黄河流域极广,自古以来洪泽不知湮灭了我多少炎黄儿女,欠款必须是要拨的。”

“但是,不能直接拨下去。”李铮说道。

“放心吧。”

“在朕的天下,他们还不敢太过。”

“这些拨下去的加固通宝,朕都要一笔笔记账查账的,只要让朕发现有人敢贪墨这人命钱,朕直接灭族不赦。”李世民冷笑道。

“皇上,你这一看就是有很多年没有去过民间了,你知不知道民间有一句话?也是商贾圈子里的一句话。”

“对着黄河决堤拨款很是应景。”

李铮笑了笑。

“什么话?”李世民问道。

“如果什么东西有一成的利润,商人机会保证到处被用到,有两成的利润,所有人甚至都会被调动起来,如果有五成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冒着性命危险。”

“如果有十成的利润,无论什么人,商人、官员、百姓,他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舍命去做。”

“有十成三倍以上,甚至更多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任何罪行,哪怕这个危险是被灭族。”李铮带着几分笑意道。

听到这话。

李世民愣住了。

这几句话给他心底也带来了难言的震惊。

因为这几句话里面蕴含了一种道理,却让人不得不信。

作为在天下混迹多年的李世民,他看过无数的人性,手中也不知杀了多少人,处死多少人,更加知道李铮的话有怎样的道理。

“这些话,真的来自民间吗?”

一阵后,李世民带着惊讶问道。

“是。”李铮回道。

天下就是民间,后世也是民间,说出这话的人也是后世一个伟大的人。

“你说的对。”

“人性,就是如此的可怕。”

“钱财利益动人心。”

“这些年来,朕加大了对官员的监察,就是要杜绝贪赃枉法之事,朕查了又查,杀了有杀,可终究杜绝不了,或许这就是人性吧。”李世民十分感慨道。

“人心复杂,本就是如此。”李铮点了点头。

哪怕现在自己培养死士,如若不是看到忠诚数值,李铮根本不敢那般大肆培养死士,如今隐藏在郡公府密室的死士已经有八百多人了,李铮相信他们的根本也在于忠诚数值,一旦有忠诚波动,一旦有不忠之人,李铮直接下令处置了。

不忠之人,李铮绝不会用。

“”那你觉得一千万加固河堤的通宝应该如何拨下去?李世民看着李铮问道。

“以往户部是如何拨款的?”李铮反问道。

“下发黄河流域各个宣慰司,让宣慰司再拨下去。”李世民道。

“就这样的拨法,一千万通宝最终能够成功用到的最多不超过五成。”

“官员一层卡一层,一层吞一层。”李铮冷笑道。

“你说怎么做?”李世民问道。

“这一次改变一下。”

“以黄河流域知府为各自流域加固河堤,为第一责任人,下属县令为第二责任人,一旦发现贪墨,灭族。”李铮想了想,说道。

“不经过宣慰司,直接由户部拨给知府,只是略过了一级,看似区别不大。”李世民道。

“少了一级,就少了一级的贪墨,宣慰司有多少官?”李铮笑了笑。

“就按照你说的来。”

李世民点头同意。

“那臣就写了。”

李铮笑道。

“写吧写吧。”

李世民笑着点头。

之后。

李铮继续处置奏折。

桌子上的奏折也很快的见底,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流逝。

而李铮也从刚开始的抗拒变成了得心应手。

李铮负责读,李世民听着,依靠着后世的记忆和经验,李铮倒是处置的妥当,李世民也适当指导,原本李世民向指导李铮处置奏折,但不曾想,李铮给了他大大的惊喜。

这处置政务的手段和方法都不错。

“最后一份了。”

“哈哈。”

李铮拿起最后一份奏折,兴奋的笑了。

打开一看。、则是礼部启奏番邦来朝,回纥、吐蕃、契丹来朝的奏折。

“老规矩,你觉得这些番邦来潮有何目的?”李世民笑着问道,带着考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