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449章 李世民主动爆料

第449章 李世民主动爆料

第449章 李世民主动爆料

“竟有此事。”

“在我大唐疆域内,竟然有山匪如此放肆?”

李世民表现的无比愤怒。

“皇上,此事为真。”长孙无忌立刻回道。

“李铮,此事,你觉得该如何?”李世民转头看向李铮。

李铮立刻道:‘陈靖和王韬两位大人虽然告老还乡了,但毕竟曾经为朝廷立下不少功劳,如今全族被山匪所杀,这自然不能坐视管。’

“李尚书。”

李铮看向了兵部尚书李靖。

“老臣在。”李靖立刻站出来。

“传令荆州府,山西府。”

“调动军队加大对山匪的剿灭力度,一旦发现山匪,土匪,无需下狱,直接格杀。”

“孤,自然要为两位大人套一个公道。”

“让天下人知道触犯国法,杀朝廷命官的代价。”李铮也表现的一脸愤慨道。

李靖立刻领命:‘老臣立刻下令。’

“还有。”

“命荆州府和山西府的官府好生将两位大人以及其家人仆从的尸体收敛,好生安葬。”李铮又对李青说道。

“臣领命。”李青立刻回道。

“可惜了。”

“这两位大人刚刚归乡就遭受如此大难。”李铮十分感慨道。

这一话落下。

满朝文武的目光之中都带着一种对李铮敬畏之色。

从父子俩的一唱一和,每一个人都明白,陈靖两人的死绝对不是什么巧合被山匪所杀,而是,当今皇权所授啊。

参与党争。

这也是他们丧命的根本原因。

群臣的表现都被李铮看在眼里,对此,他心底自然是十分平静。

让臣子怕,他们越是能够明白皇权的深不可测。

“继续议事把。”李铮大声道。

根本就没打算在陈靖和王韬的身上浪费时间。

“启奏皇上。”

“今年秋收,天下丰收。”

“各地府库充盈,税收也是相继运入国库。”

“今年大唐的财政也可以缓解几分了。”房玄龄站出来,十分高兴道。

“不错。”

“国库充盈,朕的大唐就可以多多做一些有利于民生的事情。”李世民笑着道。

“父皇。”

“当初陈靖告老还乡,户部尚书一位空缺。”

“儿臣倒是有一人举荐,可当户部尚书之职。”李铮转过头,微笑道。

李世民点头,笑着问道:“有何人选?”

“护国公秦健生,能力不俗,可为户部尚书,为父皇分忧。”李铮直接说道。

听到此话。

满朝文武目光齐聚,看向了秦健生。

许多朝臣都投以羡慕之色,虽然诧异,但是并不是太惊讶。

如今李铮已经是皇储,自然是要逐步在朝堂上安插属于他的心腹臣子了,正妻的兄长,自然是名副其实的心腹。

“既是李铮你推荐,而且护国公的能力朕也看在眼里。”

“朕自然准许。”李世民笑道。

随后。

李世民一摆手,看向秦健生:“护国公。”

“臣在。”

秦健生带着难言的激动,快步走了出来。

“今日起。”

“敕封护国公秦健生为户部尚书,掌管户部。”李世民当即下旨。

“臣秦健生。”

“些皇上隆恩。”

“谢皇储殿下隆恩。”

“臣一定恪尽职守,为大唐誓死效忠。”秦健生跪下你,纳头一拜。

户部尚书。

中书省下最有实权部门之一,与护国公虚名相比,真正进入了皇权的中心。

“护国公平身吧。”

“今日散朝之后,伱就去户部熟悉职责,尽快将户部掌握。”李铮笑着道。

“臣领命。”秦健生立刻回道。

“护国公担任户部尚书,羽林军都统一职空缺,李铮可有人选?”李世民又看向李铮问道。

“江夏王李道宗长子李戡刚到长安,尚未入职,可担任羽林军都统之位。”李铮沉思一刻道。

“李戡。”李世民笑了笑,立刻喊道。

“臣在。”

李戡怀揣着悸动,立刻跪了下来。

“李铮的话,你也听到了。”

“你从南境进京一直未履职,朕希望你不要辜负朕和李铮的期望,好好掌管羽林军。”李世民对李戡说道。

“臣,一定恪尽职守。”李戡激动一拜。

“诸位爱卿。”

“当日陈靖王韬告老还乡,如今朝堂之上空缺了许多要职,朕希望诸卿多多为朝廷立功,那些空缺的位置就是属于有功之臣的。”李世民环视朝堂,大声勉励道。

“臣等必将恪尽职守。”群臣齐声道。

“好了。”

“继续议事吧。”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甜枣是放出去了。

至于接下来那些要职的安排,就看自己的皇儿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未来整个朝堂的安排调度都是属于李铮执掌。

朝会继续。

当到了尾声。

“今日六部之事都已经处置了。”

“接下来。”

“要说一件关于国本的事了。”

“此事若不是处置,我大唐国运或许比昔日隋朝还要短。”

李世民一脸严肃的看着朝臣道。

此话一落。

群臣都被惊到了。

这种国运之话从李世民的口中说出来。

绝对是大事。

“昔日。”

“朕分封藩王时,不乏群臣劝谏,朕的许多老兄弟也是一样,劝谏于朕,但当初朕太过固执,没有认识到藩王之祸。”

“或许朕活着的时候,藩王之祸不会爆发出来,但朕若是死了,藩王之祸就会影响下一代。”

“所以,朕夺了藩王的兵权,没有兵祸,藩王挑不起什么事了,朕也就没有给李铮留下祸患。”

“除了藩王之祸外。”

“朕当初还做了一件错事。”

“那就是有关皇族的供奉之事。

半年前,李铮给朕算了一笔账。”

“朕的大唐皇族,如今已经有上千人口,一年供奉从国库中支出,占了国库几乎两成,这,还仅仅是上千人口啊。”

“倘若几十年后,上百年后。”

“皇族人口会增加到什么地步?”

“李铮给朕算了一笔账,直接说了,如果此事在不改变,皇族就会成为啃食大唐的蛀虫,大唐,国运定不会长久。”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道。

听到此话。

群臣也都被惊到了。

他们也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主动说出此事。

多年来。

因为皇族供奉之事,户部多有上奏吗,但是到了李世民的案牍后,就没有后文。

因为李世民在经历玄武门之变后,对自己的子孙看管的很严,但是在供奉上又是格外的大方,就向着用供奉福泽子孙,想要每一个子孙都能够富裕一生,但如今,却是被李铮的话给吓到了,让他不得不考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