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 第522章 出兵高句丽

第522章 出兵高句丽

第522章 出兵高句丽

这时。

“大哥。”

“好消息。”

何荣快步走入大殿内,一脸激动。

侯君集缓缓睁开眼睛,立刻道:“高句丽有好消息了?”

“嗯。”

何荣点了点头,随后道:“高句丽两王子相争数月,大体已经有了结果。”

“高句丽王长子如今是取得了胜果,占据了高句丽大半疆域,二王子如今已经被逼到了我大唐边境,所占之地不过几个城池,兵卒也不过寥寥一两万。”

“而且,潜伏在高句丽的密探已经探查到了,那高句丽的二王子准备请求我大唐出兵,而那高句丽王长子也担心我大唐出兵,也会派遣使臣。”

听到这。

侯君集露出了一抹笑容:“一个小小的高句丽,人口不过五百多万,竟然还打了这么久,这些异族还真的是废物。”

“不过。”

“时机已到,这高句丽就要变成我大唐疆域了。”

“传令下去。”

“全军备战。”

“还有,立刻派快马上奏长安,就说高句丽已经派遣使臣求援,臣侯君集,一定会恪守皇上交代,吞灭高句丽。”

何荣当即领命:“末将明白。”

随后就退了下去。

在他走后。

侯君集从怀中拿出了一瓶丹药,冷冷一笑:“三尸脑神丹,高句丽王子,立刻有福了。”

长安城。

太极殿。

“臣等参见皇上。”

“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参拜齐鸣。

整个大殿呈现一片庄严肃穆之景。

“平身。”

李铮一抬手,威声道。

“谢皇上隆恩。”

群臣齐声高呼,分列两旁。

距离当日议政殿小议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而朝堂上也是迎来了一种变化。

六部尚书。

除去户部,礼部、工部,其他的都迎来了一种革新。

兵部尚书李靖,告老还乡。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告老还乡。

刑部尚书张公谨,告老还乡。

取而代之的是褚遂良,朱俊,郑玄四人接替了他们的位置,只不过他们还只是暂代尚书之位,想要真正扶正,必须要有所建树。

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六部几乎被李铮换了大半。

迎来了年轻的臣子。

“启奏皇上。”

“我大唐与高句丽接壤边城来报。”

“高句丽二王子李成芳请求大唐出兵援助,按皇上旨意,潞国公侯君集已经统领十万大军东出,响应求援,攻入了高句丽疆域内。”郑玄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嗯。”

李铮点了点头。

对于此事。

他自然是有所预料的。

而且在几日前每日有小批量的经验值结算,李铮就知道侯君集已经统兵在高句丽进击了。

“高句丽只是一個小国。”

“未有乱象时,举国只不过二十万,经历内乱之后,兵力损耗严重,以朕来看,凭潞国公的统兵能力,再有李成芳的辅助,最快半年内就可以解决高句丽的内乱。”

“秦卿,粮草之事,不可耽误。”李铮开口说道。

“请皇上放心。”

“臣已经全部交代下去了。”

“户部全力在调集粮草,如今就近运送,足够十万大军三月之用,后续粮草臣也在调集了。”秦健生立刻道。

“粮草辎重之事,你负责盯住了。”“不容有失。”李铮点了点头。

“启奏皇上。”

“我大唐出兵后,高句丽王子李成龙派人在边境求见,显然是准备许下重诺让我大唐退兵,此事,还请皇上定夺。”郑玄又道。

“既然都已经答应李成芳出兵了,师出有名达成了。”

“朕还见他做什么?”

“不见。”

李铮淡淡一笑,根本不打算去见。

从头到尾,大唐要的就是一个师出有名,高句丽两个兄弟争斗,无论是哪一个先向大唐求援,李铮都会答应,高句丽的两王子就是李铮眼中的棋子,只要有一个可以利用就行。

“传旨潞国公。”

“给朕加大攻势。”

“朕调给他的三十门神武大炮不要节省弹药,遇到抵抗顽强的高句丽军队,直接给朕轰碎城门城墙。”

“抵抗者,杀无赦。”

“当然,如若愿意投降我大唐,整编为军,以后可为我大唐管束高句丽疆域。”李铮沉声道。

在这大唐的朝堂上,李铮能够看到没一个臣子的忠诚数值,自然是无需隐藏什么了。

灭了高句丽,这就是李铮的目的,野心昭著。

“皇上圣明。”

满朝文武齐声道。

李铮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就是要吞并高句丽,没有了孔显那等人,自然是没有人说什么,哪怕是御史也没有说什么。

开疆拓土,而且还是师出有名。

能说什么?他们可不会自讨无趣。

“今日朝会,朕准备了一些东西。”

“正好给诸卿看一看。”

“这也是可以强盛我大唐国祚的神物。”

李铮话音一转,看着朝臣一笑。

群臣一愣,纷纷看向了李铮。

“抬上来。”

李铮对着大殿外喊道。

应声。

几名禁军抬着两个箩筐走入了大殿内。

群臣纷纷转过头看了过去,这两个箩筐里装着两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农作物。

“这是什么?”

“似乎是果子,可为何却沾满了泥土。”

“难道是从地里出土的?”

“奇怪。”

许多朝臣看着这两个箩筐内的农作物呃,十分惊奇。

在这个时代。

如果不是因为李铮的出现,是断然不会出现这等农作物的。

“这是全新的农作物。”

“一个名为番薯,一个名为马铃薯。”

“每一种可亩产三十石以上。”

李铮俯瞰着朝堂,大声说道。

闻声。

群臣都面带震惊之色,完全不敢相信。

“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做到?”

“亩产三十石,这绝无可能。”

群臣议论纷纷,都是有些难以想象。

“两种作物,可以各种吃法。”

“煮熟,火烤,炒,蒸。”

“撒上盐就可以吃。”

“这种作物饱腹感极强,远比我们吃的谷粟抗饿。”

“她们可以代替稻谷作为主食,可以作为菜肴。”

“这两种作物培育,朕已经用了四年多时间,期间,也只有户部尚书还有侍郎才知道具体的产量。”李铮又开口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