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知否:我是徐家子 > 第475章 等放榜【拜谢!再拜!欠更37k】

第475章 等放榜【拜谢!再拜!欠更37k】

马球场上,

蹄声隆隆,

人马来来往往逐球而奔,比赛很是激烈。

场边各家帐子里,

观众瞩目场中,不时的因为抢球、进球而欢呼呐喊,气氛一片热闹。

各家帐子对面,离得有些距离较为冷清的马厩附近,

方才在吴大娘子跟前连连保证的张士蟠,满脸的懊恼歉意早已没了踪影。

站在坐骑身旁,看着重新拉开帐幔的柴家帐子,张士蟠眼中嫉恨一闪而过。

侧头又朝着荣显所在看了眼,张士蟠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公子。”

跟着张士蟠的亲随走了过来,开始给他的坐骑解下系在马头、马腿上的绸带,打马球专用的鞍鞯也被卸了下来换成平常用的。

将鞍鞯放在马球场专属的架子上后,亲随还在鞍鞯上拍了两下。

很快便有人走过来,把鞍鞯搬到别处。

太阳西沉,

马球场内外逐渐陷入了安静,

东侧汴京城中依旧隐约传来喧哗,

不时还有周围寺庙道观传来的钟声。

存放马球场鞍鞯的木屋最里面,

一个身影举着蜡烛在某个鞍鞯下掏了掏,很快便掏出了一个不大的竹管。

将竹管贴身放好后,

身影朝外走去。

汴京城中某处,

房间中有着焚香的味道,

仔细听去不远处还有僧人做晚课吟诵经书的声音。

烛光下的桌面,

出现在马球场的竹管已经被人拆开,

一张微微卷着的纸条正在被蜡烛引燃,

纸张燃烧的亮光中,

隐约间能看到纸条上用蝇头小字写着‘真定.新募骑军万,送甲胄万领、刀盾.’

八月初九,

乡试已结束,

辰时正刻(早八点)

风和日丽,

盛家学堂中,

庄学究坐在罗汉椅上闭着眼,轻轻扇着折扇。

位置离得庄学究最近的长柏,此时正站在书桌后,手中拿着几张纸说着话:“学究,这便是三场考试下来,学生的所有答案。”

庄学究睁开眼点了点头:“不错!长柏你能有这般见解,此次乡试嗯!”

说着话庄学究摆了摆折扇示意长柏坐下。

“载靖,说说你的!”

徐载靖也拿着写满字的纸从座位上站起来,拱手一礼后开始了自己的回答。

“.”

徐载靖说完,

庄学究表情轻松,嘴角带着笑意的点着头,摆了下折扇:“坐!”

很快,便轮到了顾廷烨、载章、齐衡和长枫。

四人各自说完后,

庄学究面上的表情有些凝重:“小公爷,你和长枫二人还需努力啊!”

齐衡面上有些紧张的拱手道:“学究,学生此次是不是.”

庄学究摇了下头:“你们能不能过,都在两可之间,等过几日放榜便是。”

“是学究。”

“此次乡试过于不过,都已过去,你们就不要多想了!来,咱们继续讲课。”

下午放学,

庄学究已经离开了学堂,

齐衡有些疑虑的坐在桌后,不为在一旁收拾着书桌。

他身后的长枫凑到了顾廷烨身边,长枫看了眼徐载靖后,道:“顾二哥哥,听说昨日金国的马球队也去打球了?”

顾廷烨兴致盎然的点头:“对!”

“谁输谁赢啊?”

长枫问道。

顾廷烨咂了咂嘴,道:“马球没打完,倒也不好说谁输谁赢。”

“为什么啊?”

长枫继续道,齐衡也被吸引了注意力,面带好奇的看向了顾廷烨。

乡试前后,平宁郡主可不会让这些闲杂的事情影响齐衡的状态。

顾廷烨道:“两队打的有些激烈,打着打着就动起了手.”

齐衡朝着顾廷烨探身,道:“二叔,那.打架谁打赢了?”

“北辽略微吃了些亏,被打伤的人多一个。”

听着顾廷烨的话,长枫有些忧愁的叹了口气:“哎,咱们被这学业压着,这满汴京最热闹的地方都去不了。”

顾廷烨认同的点了下头后,回头看着徐载靖,道:“靖哥儿,咱们放榜那日,看完榜后就去马球场可好?”

没等徐载靖回答,顾廷烨继续道:“昨天去徐家找你,你都没在,干嘛去了?”

徐载靖将书箱交给青草,站起身,心情很是不错的说道:“那日.看情况吧!至于我去干嘛了秘密。”

顾廷烨看着朝外走去的徐载靖,喊道:“哎,靖哥儿,什么秘密啊?”

曲园街,

勇毅侯府,

徐载靖和载章来到大门口的时候,

正好看到有几驾马车停在那里。

骑在马上,

徐载靖看着自家门房道:“这是干什么的?”

载章也好奇的看着马车。

徐家门房拱手道:“回五郎,咱们汴京周围的几所池苑给宫里进献了鲜藕,陛下赏给了侯爷,这不刚送来。”

徐载靖点了下头和载章笑道:“哥,那这两天咱们可就有口福了。”

载章笑着点头,众人一起进了门。

用了晚饭后,

徐载靖没回自己院子,而是带着青云、阿兰和寻书来到了自家跑马场边的亲兵厢房中。

跟着徐侯回京的亲兵,多是在白高战场上立下功勋的悍卒。

“五郎!”

“五公子!”

看到徐载靖,住在厢房中的侯府亲兵纷纷拱手叫人。

徐载靖笑着点头,看着众人道:“昨日去西军大营合练,感觉如何?”

“嘿嘿嘿嘿.”

厢房中的侯府亲兵笑了起来。

“五郎,感觉还真不一样!”

“战鼓敲得地道!”

“我们自己唱没感觉,这人一多,唱的我有些激动呢!”

“五郎,礼部的大人怎么说?咱们会去陛下寿辰上唱么?”

“是啊!五公子!”

徐载靖疑惑道:“父亲他没和你们说?”

有亲兵道:“五郎,我们问过侯爷了,侯爷说这主意是您出的,让您自己告诉我们!”

又有人笑着道:“小人觉得定然是可以的,不然侯爷早让我们去训练比拼了。”

听到这话,厢房中的亲兵们纷纷点头。

徐载靖笑着指着最后的说话的那人,道:“你说得不错!过几日,你们便要同我一起去陛下面前唱了。”

此话一出,厢房中笑声越发的大了。

“对了,五郎,听狄指挥说,您经常早起锻炼武艺,这两日俺们怎么听不到动静了。”

有亲兵疑惑的问道。

没等徐载靖回答,

问话的人就被人拍了下脑袋:“傻了?五郎这两日可是要忙科举的!” 一阵哄笑后,

徐载靖叮嘱道:“新发的甲胄你们可保护好了,有什么差错沾了污,上不了场,可就亏大了。”

“五郎放心!”

众人纷纷附和道。

不一会儿,

徐载靖从厢房中走了出来,带着青云、阿兰等三人进到了殷伯的屋子里。

殷伯和阿兰他们的屋子本就相通,阿兰和寻书自去整理自己的甲胄,

徐载靖坐在正在削藕的殷伯身边,笑道:“师父,这些日子听徒儿和亲兵们练歌,有没有什么感觉?”

殷伯没回答问题,独目中有些笑意的道:“怎么,能去当今陛下寿辰上表演了。”

徐载靖笑着点了下头。

殷伯抬头看了眼和徐载靖一般笑着的青云,语气轻松的说道:“我没入过军,能听出什么来?”

徐载靖无奈的和青云对视了一眼。

“但一帮糙汉子齐声唱,听着倒也雄浑激昂。”

“那就对了!”

徐载靖笑着道。

殷伯将削好的嫩藕放进笸箩里,洗了洗匕首道:“其实西军收复白高故地,便是给陛下最好的贺礼了。”

徐载靖点头同意。

随后,殷伯将笸箩朝着青云推了推,道:“拿回去,给你婆娘熬汤。”

明月高悬,

月光透过窗纱照到了卧房中的地面上。

床榻帐幔没有放下,

孙氏和徐明骅夫妇二人躺在枕头上,

“官人,靖儿弄的那劳什子曲子,真有你说的那么好?”

“嗯!曹老将军听着也觉着不错!”

孙氏语气中有些高兴的说道:“你说靖儿不大年纪,怎么懂这些曲乐的呢?”

徐明骅斜眼看了下孙氏:“靖儿他懂什么!是教坊的那些乐师们懂,靖儿也是从人家的旋律里挑的。”

孙氏嗯了一声。

“你说,章儿、靖儿他这次乡试能过么?”

徐明骅迟疑的问道。

孙氏道:“靖儿好说,我问过他身边的青草,庄学究一听靖儿的回答,面上便带着笑容!章儿.说是在两可之间。”

“嗯!如今陛下锐意整军,以后正是建功的好时候!要是章儿科举不成,随我荫封入军倒也可以。”

孙氏久久无语。

徐明骅侧头看着自家娘子:“嗯?十娘?”

孙氏叹了口气:“也行吧!爵位是端儿的,荫封给了章儿,以后靖儿就要靠自己么?他自小那么听话.”

说着说着,孙氏已经带上了鼻音。

在战场上,对着十几万白高大军,心中也不慌的徐明骅赶忙侧过身:“哎!你这.怎么还哭上了。”

“是谁前些日子还和我说,‘官人,京中有好几家高门的大娘子探问咱们靖儿呢.’”

听着徐明骅模仿自己的语气说话,孙氏用力的捶了下徐明骅的胸膛。

“说起来,之前我得以统帅天武军,还是因为靖儿,”

“端儿有爵位,章儿有荫封,但是咱们这小儿子,他.比他老子我的路都宽啊。”

孙氏没说话,趁着月光瞧着似乎在点头。

过了一会儿,徐明骅看着自家大娘子,道:“想什么呢?”

“在想姑姑堂嫂家的大孙女儿.”

孙氏话没说完,徐明骅道:“这门第很有些不齐啊,还是商贾人家.”

“官人瞎说什么!什么门第不齐,我是想问官人你,军中有没有什么青年俊才,能和盛家大房议亲的。”

“哦哦!之前你不是说盛家大房一直想找个文官苗子么?给人家寻个军汉,人家乐意?”

孙氏在黑暗中白了徐明骅一眼:“再等三年?淑兰那姑娘都多大了?长梧还娶不娶媳妇儿?盛家大房这些年,可没少给咱们家分红。”

“哦哦!那我便寻个机会,让靖儿带几个年轻有为,还没婆娘的尉校去酒楼吃酒.”

“人家未出阁的姑娘怎么好去酒楼!要不就来侯府外院儿?”

“夫人说的算,怎么安排我听您指挥。”

孙氏嗯了一声,然后又沉沉的叹了口气。

“这又是怎的了?叹了这么大口气?”徐明骅问道。

“说了你也不懂!睡觉!”

转过天来,

徐家跑马场上,

消失了三四日的身影再次出现。

等徐载靖锻炼完,

用了早餐准备离开母亲的院子时,

“靖儿!”

“母亲?怎么了?”

孙氏招了招手,竹妈妈便捧着一封信走了过来。

“去盛家的时候,把信给你姑祖母。”

“领命!”

徐载靖拱手一礼。

孙氏笑着摆了摆手。

临出门前徐载靖去马厩中转了一遭,

满心喜爱的看了看两匹有孕的马儿后这才离开侯府。

此时天时尚早,

路上人很是有些少,

但路边巡铺中的兵卒,听到徐载靖过来拱手叫人的时候,却是都穿上了新衣。

这也是当今皇帝整寿的福利之一。

等成绩公布的日子是心中忐忑有些难受的,哪怕徐载靖、长柏、顾廷烨也不能免俗。

时常会走神发愣,

尤其是齐衡,

庄学究品评他此次考试的话语,

平宁郡主通过询问不为弄得一清二楚,免不了语重心长的同齐衡说上一通。

庄学究看着学堂众人的样子,暗自摇了下头,但有过此经历的庄学究没多说什么,只是朗声道:“来,我们看下一句,子曰”

讲了好一会儿后,

学究看了看外面,道:“今日上午的课便到这里吧。”

也是在这个时候,

盛家后院儿,

寿安堂,

微微蹙眉的盛家大房老太太拄着拐杖,带着面带忧色的李大娘子还有淑兰、品兰走了进来。

一番见礼问安后落了座,

老夫人看着大老太太缓声道:“老嫂嫂,我跟你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想问您一句,淑兰这丫头,给她找个有前途的军中尉校,可好?”

听到这话,

盛家大房的众人纷纷面露惊讶。

李大娘子想要说话,可是在汴京的这些给淑兰相看的日子,让她没把话说出来。

盛家在宥阳也算是大户人家,

但是进了这汴京,却是有些不够看。

李大娘子她相中人家,人家看不上盛家。

“老妹妹,你怎么想起问这个了?是有什么.”大老太太轻声问道。

老夫人笑着点了下头,将孙氏的打算说了出来。

“说起来,读书不成只能当个小吏。”

“可这些跟着我那侄儿的年轻尉校,前程却是不错的。您要是觉得可以,我就让我那侄儿着手准备。”

“婶婶,这战场上刀剑无眼.”

李大娘子迟疑的说道。

大老太太摆了摆手,打断了李大娘子的话语,笑看着老夫人道:“老妹妹,你是在汴京待久了的,这事儿我听你的。”

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

品兰则高兴的看着害羞的淑兰,低声道:“姐姐,真要是个尉校,说不准二哥多高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