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 第538章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第538章

作者:橘猫抱鱼睡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2:52

第538章

第538章

宜早不宜迟,下定决心后。

林衷收拾好书籍,告别父亲妻儿,同马福前往了淮州城。

到达了淮州城后,林衷顿时被眼前的繁华吸引了。

马福也是愣住了。

近两年,随着丰州和淮州发生对峙,淮军和陈军的冲突不断,马福已经很久没有来过淮州城了,所以他对淮州城的影响,还停留在淮王掌权的时候。

不过那时,还没有现在这么繁华、热闹。

两边的街道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布幔,悬挂在各个摊位之间,百姓穿着各式各样的服饰,有的身穿华丽的锦衣,有的则是衣着朴素,但无论怎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以及对未来生活期盼的神情,

吆喝声、唱曲声、叫好声等混成一团,好不热闹。

“我虽未去过京都,但书上所言的京都,也不过如此吧。”林衷惊声道。

“现在的京都,可比不上淮州城。”

就在这时,林衷身旁响起一道声音。

林衷闻声看去,开口的那人年龄看上去与自己一般无二,一副书生打扮,背着一个行囊,他对着林衷拱了拱手,道:“在下宴州宿县人士,二十有一,姓郭名宁,阁下也是来淮州城投考的学子吧。”

林衷也赶紧回了一礼,道:“在下林衷,衷肠的衷,年长阁下两岁,丰州胫县人士。”

说着,林衷又补充了一句:“在下已在易县投考过,此次来淮州城,只是前来确认一件事。”

“原来是林兄。”郭宁再次拱了拱手,旋即说道:“在下也是初到淮州城,人生地不熟,所谓相见即是有缘,若不然我们三人找一酒楼,边喝边聊。”

闻言,林衷顿时面露窘迫之色,看了旁边的表舅一眼,这一路上,已经花费了表舅太多钱了,若是确认牒书是真的,估计还得在淮州城住到八月考试的那天,后面还得用钱,他实在不忍表舅再掏一笔钱和一个刚相识的人去酒楼吃喝。

正要拒绝时,郭宁似是看出了林衷的窘迫,笑道:“实不相瞒,在下也有事要问林兄,所以能否请林兄还有林兄的表舅去酒楼喝一杯。”

说着,也不管林衷答不答应,郭宁拉着他的胳膊,朝一酒楼走去。

马福还是有识人的眼力,此人的谈吐打扮,出身应该不低,衷儿若能和他认识,也不是一件坏事,他忙跟了上去,笑道:“应郭公子那句话,相见就是有缘,即是喝酒,岂能让郭公子请。”

“这位.表舅不必客气,区区浊酒一杯而已,在下还是请得起的。”

说话间,郭宁在一家名为福泽酒楼的铺子前停下,道:“在宴州时,就听闻这福泽酒楼的大名,没想到这淮州城也有,林兄,走,咱们进去边吃火锅边喝酒。”

说罢,直接拉着林衷进了福泽酒楼。

马福跟在后头。

现在还不是饭点,虽然福泽酒楼的客人依旧很多,但还是有空座的。

三人落座后,小二走了过来,递来了菜谱,并一边询问道:“几位要吃微辣的,还是中辣的,还是特辣的?”

林衷:“?”

郭宁:“?”

马福:“微辣的。”

“好勒。”小二对着楼下吆喝了一声:“三楼鸳鸯锅微辣一份。”

说着,小二对马福道:“锅底马上就来,客官点完菜后,直接叫小的便是。”

说完,小二便退下了。

“表舅吃过火锅?”郭宁是個“社牛”,直接跟着林衷的称呼叫马福。

“在武关的时候吃过一次,没没想到这淮州城也有分店。”马福笑道。

“也不奇怪,淮州城如此热闹,人又多,没有理由不开。”郭宁道。

“表舅,郭兄,这火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林衷还是第一次听说过火锅这个词,好奇询问道。

“听说是从虞州那边传过来的,是安国公所创,是安国公府的产业。不过具体是什么东西.”说着,郭宁目光看向了马福。

没有吃过,他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大杂烩,但又有所不同,等咱们点完菜,菜上来后,就知道了。”马福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

林衷暂且按下好奇,然后跟郭宁聊了起来:“听郭兄之前话的意思,郭兄去过京师?”

郭宁点了点头,然后又特意解释了一下:“在下口中的京师,是天川,而不是现在的洛南。爷爷曾是礼部的员外郎,后不满徐国忠把持朝政,任人唯亲,便告老还乡回到了宴州,所以当时我也在京师生活过一段时间。”

闻言,林衷肃然一敬,忙起身对着郭宁拱了拱手。

要知道礼部的员外郎,可是从五品,在他的眼里,可以说是平日里接触不到的大官了。

说话间,楼下传来一道拍案大叫的声音:“诸位,这赵子龙七进七出,还有这火烧赤壁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腻,今个老夫不说赵子龙,也不讲这曹阿瞒,就说说咱们这位安国公的事迹,可好?”

“好。”大家都是纷纷附和叫好,百姓来福泽酒楼,大多是来吃火锅的,听故事只是顺便。

林衷、郭宁、马福三人也是把目光朝着楼下望去。

只见那说书先生又拍了下桌案,道:“最近朝廷恢复科举一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吧?”

“那是自然,这可是天下震动的大事。”

“那各位可知道,这恢复科举的事,是谁提出来的?”

“谁啊?”

“就是安国公。”说书先生再次一拍案,道:“老夫听说,此次安国公北上抗击外敌,一路走过,哀民生之多艰,多州多县官员不作为,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安国公当时就想,要为北方的百姓重新选一位父母官。

所以,等把金夏蛮子赶出去咱们大宋后,第一时间就向朝廷请命恢复科举,为天下选仕。”

话音落下,引起一片哗然。

这等隐情,他们才知道。

有人道:“难怪城中贴的告示上说,只要乡试榜上有名者,安国公就给官,原来是因为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