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 第721章 八五六:受禅,称帝

第721章 八五六:受禅,称帝

八月六日。

卯时刚过,步入辰时。

按理说,在八月份这个时间,天已经蒙蒙亮,出现微光了,但此刻天地间却依旧是一片昏暗。

魏王府主卧里。

这时,正值一天最凉爽的时候,温度舒适,在那帷幔四及的床榻上,却是香艳阵阵,白花花一片。

一条条玉臂、美腿错落的搭在一起,盖在几人身上的薄被,早就在睡梦中,不知被谁踢到床下去了。

也不知多久,陈墨幽幽醒来,见屋内一片昏暗,窗外也不太亮,以为天还没亮,左右扫了眼还在熟睡的兴瑶、林雪岚、玉珠、楚娟四女,伸手拥过最近的玉珠,感受到那温香软玉,继续睡了起来。

直到半个时辰后,陈墨再次睁开双眼,看了眼床外,依旧只有一些微光。

陈墨感到了不对劲,按他的生物钟,之前醒来的时候,就应该天亮了。

他朝着屋外喊了一声:“什么时辰了?”

像他这种主卧外,都有婢女随时侯着的,陈墨的话音刚落下,外面传来一道略显慌张的女声:“王爷,已经辰时了,太.太阳是黑的。”

陈墨一震,知道这是发生日食了,他没想到许正居然算得这么准,说今天就是今天,而且这么早就发生日食了。

“王爷,怎么了?”林雪岚这时被吵醒,抬手轻轻揉了揉眼睛,睡眼惺忪的说道。

林雪岚睡在床里侧,中间隔了个兴瑶,陈墨伸手捏了捏她的脸蛋:“吵醒了?”

“妾身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林雪岚柔声道。

陈墨点了点头,道:“雪岚,外面发生日蚀了。”

日食,民间称为天狗食日,是不详征兆。

而大宋官方,则叫作日蚀。

“日蚀?”

被陈墨拥在怀里的玉珠,也是醒了过来,由于胸怀被陈墨所丈量,醒来的那一刻不由发出一声腻哼,脸蛋儿两侧也是浮起胭脂红晕。

不过她也算适应了这种情况,羞恼的同时,看向窗口,只见外面微微亮。

“王爷,我想出去看看。”玉珠从小到大,还没见过日蚀呢,只在书上和听老一辈描述过,很是好奇。

“都起来吧,我也得去上早朝,今个有得忙了。”

……

在大宋,百姓是很迷信的,尤其是这个世界还有修炼的武者,功法、武学上也经常会提到什么鬼神之类的,所以对异象,是特别敏感的。

就比如今天发生的日蚀。

魏王府上就出现了些许的慌乱。

奴婢们都在议论着这是不祥之兆,还预感有大事发生,心里在默默祈祷着。

“娘,这是天黑了,还是天还没亮。”

“娘,这是太阳吗,怎么今天的太阳是黑的。”

后院里,陈诺、陈悠两个孩子一左一右相伴夏芷晴的身旁,抬头看天的大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夏芷晴道:“这是日蚀。”

“日蚀?”两个孩子不懂,连忙询问夏芷晴什么是日蚀。

这个,显然也触碰到夏芷晴的知识盲区了,毕竟她只知道这叫日蚀,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产生,她也搞不清原理,但看着两个孩子的求知**,夏芷晴只能用民间故事来解释,道:“日蚀就是天狗把太阳给吃了。”

“什么是天狗?”陈诺又问。

“弟弟你真笨,天狗就是天上的狗。”陈悠一本正经的说道。

“娘,姐说的是真的吗?”陈诺道。

夏芷晴:“……”

“夫君,禅让大典之所以定在明天,是跟这日蚀有关吗?”

另一边,陈墨与吴宓撞上了,吴宓询问情况。

这事,陈墨还没跟吴宓说过,但吴宓隐隐觉得明日的禅让大典,跟今日的日蚀,有密切的联系。

陈墨点了点头:“这事知道的人很少,你别传出去了。”

陈墨抬头看了眼天,这还不是一般的日食,还是日全食,整个太阳几乎被遮了,只有边缘的部位有一圈白色的亮光,使得天地是一片昏暗的。

魏王府上都有人慌了神,更别提城中的普通百姓了。

日蚀本就是较为罕见的景象。

普通人一生运气好的话,也就见个三到五次的样子。

而且他们所见到的,那都是日偏食。

看上去就像是太阳被狗啃了一口,所以就由了天狗食日的由来。

像这种十年难得一见的景象,本就具有引人遐想,加之又被有心人赋予其独特的神秘色彩和寓意,再加上各种民间小故事,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现在,它的出现,往往会伴随着些许的恐慌和议论。

大街上,祈祷的人特别多,有的店铺民舍外,还插了香,门上贴了神像之类的,气氛显得比较压抑。

相比于城中的百姓,朝中的大臣,见此一幕,则是特别的兴奋。

刚走出府邸的耿松甫,抬头看着昏暗的天空,抚了抚胡须,喃喃自语道:“看来今天的计划,应该能执行的很顺利。”

早在这之前,耿松甫就以朝廷的名义,几乎通知了全国各个地方的官员,让他们在今天若是见到日蚀了,就按计划行事。

巳时刚过。

全国大大小小县城里的酒馆、茶馆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出现了这么一道声音。

说今天之所以会出现天狗食日,是老天降罪,要惩罚帝王。

这是帝王做的不好,不配为君主的警告。

在这种声音的传播下,百姓把前些年的旱灾、战乱等等一切不好的事实,全都怪罪到了当今天子的身上。

说正是因为出现了这么多不好的事,今天终于等来了上天降罪。

刚过了午时的时候,各地都响起了一道让永安帝退位,魏王继位的声音,且愈演愈烈。

各地收到百姓的反应后,各种奏章,如雪花一般,快马加鞭的飞向京师。

不过不等这些过来。

京师便已经“乱作一团”了。

有臣子甚至觐见永安帝,以下犯上,让永安帝下罪己诏,以安民心。

……

到了下午的时候,永安帝被逼下了罪己诏。

且关于永安帝退位诏书,以及明日禅让魏王的消息,也是一并传达开,在天川城掀起一片轩然大波。

大街小巷,无不议论纷纷。

魏王府,书房。

陈墨接过夏芷晴递送而来的笺纸,俊逸的面容上,不由现出一抹思索之色,明眸看向夏芷晴,问道:“芷晴,这是什么?”

夏芷晴道:“这是刚才陛下退位,禅位于夫君你的消息传开后,监察卫在城中收集到的情况。大宋立国至今,近四百年,一些士子对大宋的认同感是比较深的,尤其是改朝换代,势必会大规模的洗盘,一些资源会重新得到分配,自然也会触犯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他们唾骂了夫君你,说你大逆不道,夺权篡位,严厉的表达了反对,甚至还有一些人,明日打算组织百姓暴动,试图破坏禅让大典。”

如今的监察卫,已经发展壮大到一个比较恐怖的地步了,并且还融入了民间,能让陈墨坐在府上,就知道外边发生的事。

闻言,陈墨却表现的很平静,对于这种事,他心中已有预料,毕竟这种改朝换代的大事,中间怎么可能不起一点波折。

陈墨道:“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有.”夏芷晴一一说了几个名字。

“果然。”陈墨挑了挑眉,在局势如此明朗的情况下,只有那些保皇派,宗室之人,以及跟皇室牵扯极深的家族,还会做这种小动作。

夏芷晴迟疑了一下,说道:“夫君,要不要让孙将军带人把他们抓起来。”

陈墨斟酌了一番,面色肃然道:“不用,就他们这些杂鱼,翻不了什么风浪,若是这时抓他们,反而让人觉得我容不得前朝之人,加强防备即可,并派人正确引导舆论,免得百姓受了他们的蒙骗。”

夏芷晴点了点头,旋即好奇的询问道:“夫君,国号可定下来了?”

陈墨颔首,上前拥住夏芷晴的腰肢,道:“就叫大魏。”

……

一天时间眨眼而过,很快便来到了禅让大典这天。

大势滚滚而来,群臣都在为这天铺路,可不是靠几个杂鱼,就能阻止的。

而这一天,一大清早,大街小巷都响起一道声音。

说什么天子一下罪己诏,并禅让给魏王,今日那天狗食日的不祥之兆就消失了。

说明上天是认可了天子的认罪态度,且说明了,天子禅位于魏王,上天也是认同的。

与这道声音一同传开的,还有前段时间从青州传来的谶言。

这让天川的百姓,又想到了那块从青州运过来的黄色的龙形石头。

与此同时,天川城外十里不到的名阳山上,修建了一个受禅台。

这个受禅台,一个月前还是没有的,但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拔地而起。

受禅台背靠名阳山,有山有水。

此时的受禅台上,永安帝一身红黑色的帝王袍,头戴冕冠,两名宫女手持掌扇立于永安帝的身后。

永安帝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表情,双眼有些空洞的看着受禅台下方,那被红色地毯铺就的长达数十尺的阶梯。

就在这时,永安帝的两边响起厚重大气的钟鸣鼎乐之声。

立于永安帝下方不足一丈的许正,伸长着脖子,高声道:“吉时已到。”

话音落下,下方阶梯两侧站着的文武百官,以及不远处被禁卫拦住,不得近前的见证者,纷纷把目光看向受禅台的最下方,也就是下方阶梯的尽头。

一名身穿黑色袍服,袍服上绣有金丝龙纹,头戴冕冠的青年,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伴随着青年的出现,钟鸣鼎乐之声,越发高昂了起来。

文武百官以及周边负责站岗维持秩序的甲士,随着高昂的乐声,脸上也涌现出激动与狂热之色。

他们即将见证历史,也将成为从龙之臣。

一名太监拿来一封诏书,递给了永安帝。

永安帝打开后,看着下方的青年,声音没有一丝感情的念了起来:“咨尔魏王,昔者……天命无常,惟归有得,宋道凌迟,大乱滋昏,群雄恣逆,环宇颠覆,皆赖魏王神武,拯干纲平祸乱,救社稷安宗庙.”

当永安帝念到这的时候,下方的青年,抬起了脚步,踩在了红色地毯上,一步步的朝着上方的受禅台而去。

全场所有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陈墨的身上,脸上涌现出的激动狂热之色收敛,转而是肃穆庄严之色。

“昭列祖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征……君其祇顺大礼,飨万国以肃承天命。”

永安帝说完,整个人好像被抽走了灵魂一样,变得有些恍惚,看到已经走到自己面前,躬身拱手的陈墨,他心道:“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如此尊敬朕吧。”

心中一阵苦笑,永安帝收起手中的诏书,上前一步,双手将诏书给了面前的陈墨。

陈墨接过后,行了一礼,继续往前走,永安帝则往下走,走下一节阶梯后,转过身来,陈墨这时也转过身来。

永安帝向陈墨行礼。

而陈墨的腰板,则是挺直了起来。

陈墨先是扫了眼永安帝,然后又环视了一眼群臣,最后看向远方山头徐徐升起的紫日,周身有紫光升腾,脑后也出现了一个紫色的光环,神圣而又高贵。

那是紫阳化元功吸收太阳紫气所产生的异象。

他高声道:“吾上承天意,承继大统,即日起,立国号大魏,谥父王为孝元皇帝。封逊帝楚毅为孟河公。”

“谢陛下。”已不是天子的孟河公向陈墨行礼。

一名太监端着一个托盘走上前来。

托盘上,放着一封早就准备好的圣旨。

陈墨拿起圣旨,交给了孟河公。

孟河,是丰州的一个县,也是陈墨给楚毅的一个封地。

他允许楚毅,在孟河依旧享受皇帝之礼,且当地一县的税收,都归于楚毅一人。

不过孟河公这个爵位,只有楚毅的嫡长子才能继承,且依次削减一级。

而随着孟河公的话音落下,文武百官也是纷纷拱手,齐声高呼:“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