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乱世:从照顾嫂嫂开始修行 > 第723章 八六零:起居注

第723章 八六零:起居注

天川城。

永安帝禅位,魏王继位,立国大魏的消息已在城中传了半个上午和一个下午了,天色渐暗。

铜雀台的大门口,徐莹一袭华丽的长裙,那张宛如芙蓉花的娇媚脸蛋儿上,在门口灯笼灯光彤彤映照之下,酡红如醺,亦如二月桃花,明媚动人。

她的双手紧紧的攥着一方帕子,天鹅颈伸得老长,就像一尊望夫石一样,凝望着远方,可惜视野中始终看不到那道熟悉的身影,一颗心也微微沉到了谷底。

果然,外室就是外室,没有孩子的外室,更是连一个婢女都不如。

她都听说了,自名阳山永安帝禅位于魏王不久,魏王府的那些夫人们,便全都搬进皇宫去了。

而她们这些铜雀苑的女子,却连个送消息的人都没有。

徐莹紧紧的咬着樱唇,秀丽柳眉之下,浮上了一抹悲伤。

就在徐莹心生委屈,想要落泪的时候,不远处的街道,来了一队车马。

领头的,竟然是宫中的公公。

徐莹一怔,旋即便看到这对车马径直的朝铜雀台而来,她惊得立马抬手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微微整理了下衣裳,恢复她以往高贵的模样。

果然,车队在铜雀台停下。

伺候徐莹的奴婢上前询问:“你们是谁?”

“徐皇.夫人。”同车队而来的,还有楚冉的婢女,是跟着过来认人的,徐皇后叫习惯了,直到脱口方才连忙改口。

“彩儿。”徐莹也认出了她。

“夫人。”

领头的公公对着徐莹行了一礼,然后道:“不知甘、肖、知画三位夫人可在?”

徐莹点了点头,忙让婢女去叫她们。

公公赶紧出声阻止,说自己是来传圣旨的,既然几位夫人都在,那自己就进来宣读旨意。

铜雀台内。

等徐莹、知画、肖、甘几位女子都到齐了后。

公公打开圣旨,宣读了起来:“大魏皇帝令,朕认为后宫翊化……尔徐氏,恭慎无违,夙著柔嘉,素娴礼则,持节册封徐氏为庆嫔。尔甘氏……,持节册封甘氏为宁嫔。尔肖氏……,持节册封肖氏为惠嫔,尔知画……持节册封知画为兰嫔……”

当公公将旨意念完后,四位夫人都是心头一喜,连忙谢恩领旨。

嫔位,在皇后、妃位之下,在后宫中属三等,若放以前,徐莹肯定是看不上的,毕竟一进宫,就是贵妃,后又当过皇后,区区嫔位给她提鞋都不配。

但今时不同往日,先是被贬为奴籍,成了教坊司女乐,赏赐给了陈墨。

后出了奴籍,成了普通的平民,当了陈墨的外室。

现在,虽只被封为了庆嫔,但好歹是给了名分的。

甘、肖两位女人,还有知画,就更没意见。

毕竟前两者,之前也只是当一个藩王的妾室罢了,后者,更是青楼的贱籍,能有这待遇,属实算是烧高香了。

领完旨意后,她们收拾了一些东西,便随着车队进宫了。

而她们不知道的是,之所以能被封为嫔。

是因为陈墨还不是皇帝的时候,有二十多个女人,算多的。

可称帝后,这个数量,就算少的了。

后宫嫔妃的位置,够用。

要不然,她们肯定得论到“世妇”那个层次上去。

可即便是这样,后宫中,已经有人有意见了。

夏芷凝的寝宫。

夏芷晴在照顾着妹妹,两个孩子,则由吴宓带去了。

夏芷凝小口吃了一口姐姐喂来的肉粥,撇着嘴道:“他这是什么意思,姐姐你为他生了两个孩子,都还没册封,他倒是好,竟是先给铜雀台的那几个狐媚子册封了,这是觉得她们比我们还要更重要吗。”

见妹妹这又吃起了醋,夏芷晴苦笑一声:“只是几个嫔位罢了,芷凝你从哪看出在陛下的心里,她们比我们更重要的?”

“姐姐你不懂,先后顺序很重要的,哪怕只是嫔位,也证明他先想到的是铜雀台的那几个狐媚子。”怀孕的女子,尤其是快要生的女子,对这种事就特别的敏感,且特爱斤斤计较。

夏芷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只是笑道:“若按芷凝你这套逻辑论的话,你我还是先进的宫呢。”

“姐姐,你也太偏袒他了,我不管,他若是亏待了我们姐妹,我跟他没完。”夏芷凝嘟着嘴道,在她看来,她们不只姐妹两都跟了他,更是对陈家有大功的,算上姐姐生的孩子,加之她肚子的不知是一个还是两个孩子,可是给他生了三四个孩子了,这地位若是低了,夏芷凝可真要去闹。

……

另一边。

陈墨这边刚忙完朝事,准备朝着未央宫而去,察觉身后还有脚步跟着,回过身来:“你下去吧,不用跟了。”

“耿相说,微臣作为陛下的左起居舍人,是要随时随侍在旁,记录陛下的言行。”开口的这人,是大魏的左起居舍人,名叫王俞,祖上可以追溯刚前朝建国时,几代人都是当史官的。

陈墨今日刚继位,大魏自然暂延续大宋的那套体系。

宋初的时候,于门下省置起居郎,后又在中书省置起居舍人,分为左右,对立于殿,掌起居之事,故有时也称为左右史,也叫左右起居注史官,其所撰写起居注送交史馆,以备修史之用。

而起居注,除了记录一个皇帝的各种活动,以及活动中的言行,还有皇帝的私生活,比如今晚皇帝临幸了谁,甚至具体到什么时候离开的,再比如向皇太后问安,还有皇帝赏赐妃嫔什么东西。

“那朕去后宫,你也要跟吗?”陈墨气笑道。

“陛下,外朝有国史,内朝则有女史,内之于外,其任皆同。天子无私事,后宫发生的也是国家大事。”王俞道。

“还有女史官?”陈墨一愣。

王俞道:“是臣的三妹。”

陈墨:“……”

在王俞的带领下,陈墨见到了这位女史官,名叫王秀,一副女官的打扮,虽然长相一般,但身上有股浩然气,见到陈墨的时候,不卑不亢。

在这之后,陈墨得知,因为女史官记载的是皇帝的私事,基本一辈子的吃穿住行都在皇宫,出入都有严格的管控,甚至不允许嫁人,大多数的女史官,一辈子都是孤独终老的。

剩下的一些,要不就是惹怒了皇帝被杀,要不就是被皇帝收为了私宠。

当陈墨把王秀带到未央宫的时候,吴宓都是一愣,以为后宫又要添新人了,但看王秀的模样一般,显然又不像。

陈墨看出了吴宓的疑惑,道:“这位是女史官王秀,给朕起居注的。”

“哦。”吴宓也算是见识广泛,很快也就明白了。

“臣见过娘娘。”王秀行礼。

“免礼。”

随着陈墨同吴宓进入寝宫,王秀也跟了进去。

当然,只是外殿,并没有进入内殿,虽然是记录帝王的私事,但也是需要有一定的分寸的。

来到内殿后,陈墨就跟吴宓小声吐槽了起来。

未称帝的时候,他没想到这点,这时意识到有记史的后,心中难免有些不快,以后自己若是一夜临幸数女的时候,岂不是也会记录在册,记上一笔:“帝欲数女,上疾始惫?”

吴宓掩嘴轻笑:“陛下无需担心,史官下笔也是有分寸的。”

“不行,我得找她看看前朝的起居注。”

陈墨来到外殿,管王秀要前朝的起居注。

王秀并没有拒绝,但她不是前朝大宋的女史官,并没有随身携带,要去史馆拿。

很快,陈墨就拿到了前朝几位皇帝的起居注,包括宋太祖在内,他拿到内殿,与吴宓一同观看。

陈墨不知道的,他刚进内殿,王秀就在大魏皇帝的起居注上记上这样一笔“帝于未央宫阅前朝数位帝王起居注。”

陈墨于吴宓坐在凤床上,先看起了宋太祖的起居注。

结果没想到第一页就是“帝欲阅本朝起居注而不得”。

吴宓一愣:“没想到宋太祖想看自己的起居注竟然还被拒绝了。”

陈墨微微一笑:“你没听出这话还有史官的另一层意思吗?现在宋太祖已经看过了,这只是掩盖罢了。”

吴宓后知后觉。

宋太祖的起居注都很正经,陈墨连续翻了几页,就没有兴趣再看了。

又看起了后面几位皇帝的起居注。

直到看到宋元帝的起居注时,陈墨方才来了兴趣。

本就早传开一事。

宋元帝年幼时失去了生母,由先帝的一位妃嫔抚养长大,自然感情就不一般。

宋元帝继位后,这位妃嫔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太后。

然而美丽又年轻的太后多年寡居自然是春闺寂寞,而她又不养男宠,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养子皇帝的身上。

时间一长,宫里宫外都是风言风语,甚至有大臣上书让太后搬出宫去,宋元帝也无奈,下诏说:“我圣母早丧,幼年孤苦,幸得太后仁爱教导,恩德加于困厄之时。如今,我每天日理万机,不得尽孝,正想亲自早晚侍奉,尽情内室宫禁欢娱。”

大臣听到这个解释,都傻眼了。

面对这样难堪的事,史官的脑袋只有一颗,还要兼顾自己的职业操守,实在为难。

于是就在起居注上这样记载“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人间咸有丑声。”

意思就是说,皇帝进了太后的寝宫,长时间在太后房内逗留,这就是描述客观事实,至于两人做了点什么,咱也不知道,咱也没瞧见,咱也不敢问。

比如还有刘贵妃进献了八名舞姬给宋元帝。

那晚之后,起居注就这样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

还有“是夜,连幸数人,圣容顿减。”

果然八卦,才更有阅读兴趣。

吴宓那张艳丽无端的脸蛋儿羞红如霞。

她知道,以陈墨之前在王府的那些花样,除了宋元帝的第一点外,其他的,比宋元帝还要荒唐。

这若是被记在起居注上,可还得了。

“陛下,你以后可得多注意着点了。”吴宓红着点轻声道。

“没事,我有的是法子应对她,实在不行,改就罢了。”

“陛下,这可不行,有损你的名声。”

“我不在乎这个。”

说话之间,陈墨搂过吴宓的腰肢,嗅闻着白皙如玉的秀颈肌肤间那如兰如麝的气息,直接低头啃了一口,然后低声道:“宓儿,我有事跟你商量。”

吴宓娇躯微微一颤,颤声道:“陛下请说。”

“就是封爵一事。”

陈墨徐徐说了起来。

当初打进洛南的时候,陈墨只给少部分人封了爵,耿松甫只是升官,却还未封爵。

如今自己称帝,这些的爵位自然是不能再拖了,官位也应更进一步。

“陛下,女子不得干政。”吴宓道。

“不是让你干政,就是让你参考一下。”

陈墨抱着吴宓,道:“耿相是高州人士,高州千年前是郑国的旧地,所以我准备封他为郑国公。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

“耿相宣和年前陛下还是平庭县主事时,就跟着陛下了,晃眼已有七八年,期间的后勤政事都由耿相负责,他当得这郑国公。”吴宓即便是后面才嫁给陈墨的,也知道耿松甫的付出和功劳。

陈墨道:“除了升官进爵外,我准备打造一块丹书铁券赐予他,可抵死罪一次。”

吴宓静静的听着。

“左良伦的话,跟着我时间于耿相可要短两年,可功劳却是卓著,就封他为韩国公,其他的,就免了。”陈墨道。

然后就是吴衍庆了。

于私,他是吴宓的父亲。

于公,也帮了陈墨很大的忙。

更是带着江东来投,

陈墨封他为吴国公。

萧靖,功劳不如吴衍庆。

但也是功劳不浅,帮他掌握江南是其一。

出兵随他反抗芦盛崇王他们是其二。

还有同吴衍庆守卫易县等等。

也少不了一个公爵。

陈墨封他为江国公。

此外还有跟着陈墨的一些老臣。

比如孙孟、张河、绍金能、崔爽、韩武、苏文、苏武、胡强、李云章等。

当然,他们就够不上国公了。

但侯爵、伯爵什么的,还是可以够一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