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245章 佃户们的担忧

崔家的财富果然不少。

在周建安进行过这么多的拦截过后,最后查出来的金银折合白银后还有四十五万两之多,只不过这些银子一大半都是散碎银子,不像周建安的那些银子都是重新熔铸过的。

从这些散碎银子上就可以看出,这崔家在蔚州的上百年里,吸了当地老百姓多少的血汗。

另外还有粮食十万石,这些东西已经全部查实,入档,周建安拿着厚厚的账本,缓缓的走出了崔家的大门。

“周大人,除查抄崔家家产以外,还有崔家男丁五十六人,崔家女眷三十八人,这些人是否按照规矩押走?”

“规矩,是什么规矩?”

周建安还真不太了解,回头看了看跪了一地的崔家人,有些疑惑的问道吴锋。

“大人,谋反之罪,十恶不赦,犯家男丁应当全数流放或者直接斩首!

而女子则要押入教坊司。”

教坊司,周建安知道,说好听点叫教坊司,说不好听的就是青楼,这些女的被送进去,可想而知她们的后果会是什么了,不过周建安也只是好奇而已,他可没打算出面帮帮这些人。

他们作为崔家人,从生下来便享受着吃穿无忧,崔家出事,这些人自然也应当跟随。

不再理会后面崔家人的哭哭啼啼,周建安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揉了揉眼睛。

“这忙了一整夜,天都已经大亮了啊,咦,这些人是?”

由于崔家作为名门大族,宅子里都有专门的账房先生,银两粮食也都是放在了固定的地方,所以查抄起来十分的快速,仅仅一夜的时间,周建安便已经将崔家抄了个干干净净。

崔宅内的凡是值些钱的东西,也全都被他给打包,准备拿去交给崇祯。

而刚走出宅门,便看见不远处一群百姓们正眼巴巴的看着他。

想了想,周建安还是朝着这些人走了过去。

见朝廷大官朝着自己走来,这些农户们连忙跪了下来。

在他们看来,能够将崔家收拾的人,肯定是比知州老爷要大的官了,毕竟蔚州崔家可是连知州老爷都不敢得罪的存在。

而他们见了知州老爷都得下跪,更别提周建安这个“大官”了、

“百姓们,都起来吧,本官可不兴这一套,来,快,快起来。

本官若是没猜错,你们应该都是这崔家的佃户吧?”

周建安一边说道,一边将前面的百姓们纷纷搀扶了起来,下面的农户们一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将目光放在了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周建安明白,这老人应该就是他们这里比较德高望重的人了。

果然,那名老者缓缓的站了起来,也许是周建安说话比较和蔼,他朝着周建安再次行了一礼。

“这位大人说的不错,小的们都是这崔家的佃户。”

周建安一边听着,一边扫视了一眼这些佃户们,他发现,佃户里全部都是老者,一个青壮都没有看见。

他刚想开口询问,便忽然想起了什么。

这肯定跟之前的暴动有关系。

“老人家,你们不用担心,这崔家崔永志干了谋反的事,眼下已经被朝廷给关起来了,这崔家也已经抄家,恐怕这蔚州以后,再也不会有崔家了,你们可以放心回去了。”

周建安摆了摆手,他的话倒是让这些老头们浑浊的眼睛一亮,一群人激动万分。

他们守了一夜,就是想知道这崔家到底是出了什么事,现在得到了答案,不少人更是激动的哭了起来。

“我一出生便是这崔家的佃户,干到现在六十了,这崔家终于是倒了!”

“是啊,这崔扒皮恐怕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报应吧,苍天右眼,苍天右眼啊!”

老头子们都激动的说着,不过领头的白发老者还是比较清醒一些,他抿了抿嘴,想了想,而后再次朝着周建安行了一礼。

“大人,敢问朝廷对于崔家的土地可有什么归置?”

“老人家您也是看的起本官,这种事情可不是本官能够处理的,不过有一点你们放心,这地里的小麦你们只管放心大胆的收割,没人会找你们收租的。

另外,叫你们家里躲藏起来的青壮们也放心大胆的出来干活吧,这快收割了,没有青壮,你们恐怕也搞不定。”

周建安认真的说道,暴动虽然死了不少人,可也不是所有的。

“这....大人您说的可是真的?”

老头有些不敢相信,毕竟他们那些小辈干的可是杀头的罪。

“放心吧,如今州府里面应该已经下了公告了,本官的话你们信不过,难道还不信朝廷,放心吧!”

周建安再次说道,此时远处的吴锋朝着周建安挥了挥手,他们一切准备完毕,正在催促着周建安。

毕竟他们还要赶回蔚州去复命。

周建安点了点头,最后又交待了农户们几句,便归队而后便拉着上百车的各种物品,朝着蔚州城而去。

不过他们的队伍里还差了百余人,这百余人负责留守看押粮食,毕竟这么多的粮食他们可拉不走。

另外还需要看守周建安的东西,王朴虽然答应帮忙,不过来帮忙的兵力都还在半路上,他们到达崔家后,会在崇祯离开洋河堡以后再将东西拉过去。

这些王朴早就已经给周建安安排好了。

在周建安看来,这王朴打仗可能不怎么样,这为人做事看起来还算不错啊,可为何在后世,他和吴三桂等人都跑了,为什么他被斩了,而吴三桂反而还升了官?

这令周建安百思不得其解。

蔚州城内,崇祯看着孙传庭手写的折子,十分的满意,虽然孙传庭有些不太满意。

毕竟这封折子递上去,恐怕京师中有不少的官员要人头落地,可这都是崇祯逼着他干的,他又怎么能不干?

更重要的是,孙传庭虽然不愿意干,但是他明白,这件事对于大明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而自己也可以利用这一件事,顺利的成为崇祯的心腹,从而完成自己的雄心壮志,这才是孙传庭答应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