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 第1939章 再度增兵

韩枭点了点头,示意侍卫将这名商人带下去,然后继续审讯下一个人。

接下来的审讯中,韩枭采取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对那些顽固不化的背叛者,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同时也对那些,愿意配合调查的人给予了一定的宽待。

在韩枭的逼问下,被抓捕的商人和官员们,陆续招供了他们,与北元方面暗通款曲的通道。

这些通道有的是通过山路,有的是通过水路,还有的是通过地下暗道。每一条通道都隐藏着深厚的背叛与阴谋。

随着审讯的深入,韩枭逐渐揭开了这个背叛网络的真面目。

他发现,这些商人和官员们,不仅与北元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在楚国境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不断向北元传递楚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情报。

韩枭将这些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并向皇帝楚赢做了详细的汇报。

楚赢听后大为震怒,他下令韩枭立即组织力量,对这些暗通款曲的通道,进行彻底的清查和摧毁。

在韩枭的带领下,劫司的侍卫们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行动。他们根据审讯得到的线索,逐一清查了那些暗通款曲的通道,并摧毁了北元人在楚国境内的情报网络。

这场行动持续了数月之久,最终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然而,皇帝楚赢并未因此松懈,他深知外部威胁依旧存在。于是,在行动结束后不久,他请来了皇叔楚万应,二人在御书房中密谈,商讨进一步的战略计划。

“皇叔,您看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楚赢神色凝重地问道。

楚万应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陛下,如今我们虽然铲除了内部的背叛势力,但北元的威胁仍未解除。据我了解,目前我们在北元境内的红山战场上,军队迟迟没有推进,这主要是因为兵力不足。”

楚赢闻言点头,眉头紧锁:“皇叔所言极是,我也正为此事烦忧。红山战场乃是我们进攻北元的关键,若不能取得突破,恐怕我们会陷入被动。”

“陛下,为今之计,唯有增兵。”楚万应果断地说道,“我们必须从边境再调遣一批精锐骑兵,进入北元境内,与常宁将军会合,由他整编军队,加大对北元朝廷的压力。”

楚赢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皇叔所言甚是,我这就下旨调兵。”

说罢,他立刻起草了一份圣旨,下令从边境调遣一万精锐骑兵,火速赶往红山战场。同时,他传令常宁将军,要求其做好整编军队的准备,随时准备发起对北元朝廷的总攻。

消息传出后,楚国朝野震动。人们纷纷议论着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有人担忧,有人期待。然而,皇帝楚赢和皇叔楚万应却显得异常冷静和坚定。

不久后,一万精锐骑兵在边境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向着红山战场进发。

他们的到来,无疑给楚军注入了强大的战斗力。

常宁将军也按照皇帝的旨意,开始紧锣密鼓地整编军队,准备发起最后的决战。

在御书房中,楚赢和楚万应再次聚首,商讨具体的战略部署。

“皇叔,您认为我们该如何部署兵力,才能确保一战功成?”楚赢询问道。

楚万应沉吟片刻,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一条线路:“陛下,我看我们可以采取分兵合击的策略。一部分兵力从正面进攻北元朝廷的主力军,另一部分兵力则绕道后方,切断他们的补给线。这样,北元军队就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

楚赢听后连连点头:“此计甚妙!就依皇叔所言。”

于是,二人开始详细规划具体的作战计划,包括兵力的分配、进攻的时机以及后续的战术调整等。他们深知,这场战争对于楚国来说意义重大,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军的战备工作逐渐完善。

士兵们士气高昂,等待着最后的决战到来。而北元方面,也察觉到了楚军的异动,开始紧张地备战。

北元皇帝萧启年,再一次感受到了楚国的强大压力。

他深知,以目前北元的军力和国力,与楚国硬碰硬并非明智之举。

一整夜的深思熟虑和思想斗争后,萧启年决定采取一种更为稳妥的策略——求和。

次日清晨,萧启年召来一位忠诚可靠的大臣,低声交代道:“你即刻前往楚国,作为我朝的使臣,向楚赢表达我们的求和之意。告诉他,我愿意为之前的冲突和误会道歉,并承诺今后北元将安分守己,不再滋生事端。”

大臣领命,不敢耽搁,立即准备行装,率领一队人马前往楚国。然而,他们并未料到,此行竟会如此艰难。

当北元使臣一行抵达楚国边界时,却意外地遭遇了,常宁将军部下的游骑兵。游骑兵们见有人马靠近,立刻警惕地围了上来。

“你们是何人?来此有何目的?”游骑兵的领队大声质问道。

北元使臣赶紧解释道:“我们是北元的使臣,奉皇帝之命,前来向楚国皇帝求和。”

“求和?”游骑兵领队冷笑一声,“你们北元人一向狡诈,谁知你们这次是不是又耍什么花样?”

“将军误会了。”

北元使臣急切地说道,“我们真的是诚心诚意来求和的。北元皇帝已经深感之前的冲突,对两国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因此特地派我们来表达歉意,并希望两国能够重归于好。”

游骑兵领队听后,并未立即相信,而是冷冷地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轻易相信你们。你们必须随我回营,等待将军的定夺。”

说罢,游骑兵们便将北元使臣一行押回了营地。

常宁将军得知消息后,亲自前来审问。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北元使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你说你们是来求和的?”常宁将军缓缓开口,“有何证据能证明你们的诚意?”

北元使臣赶紧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这是我国皇帝亲笔所写的求和信,请将军过目。”

常宁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信中,萧启年确实表达了求和的意愿,并承诺今后将安分守己。然而,常宁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你们的诚意我领了。”

常宁将军淡淡地说道,“但此事我还需上报朝廷,等待皇帝的定夺。在此期间,你们就暂时留在营地吧。”

北元使臣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他们深知,此次求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为了两国的和平与稳定,他们必须尽力而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