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 第176章 我有一计,可令大燕,幽而复明!

“启禀陛下,此番公输家制造公输马运送粮草,预计可以省下九成运粮损耗。”

“臣以为,这些省下的预算,应将大部分用在补贴百姓之上。”

柳白沉声开口,完全不顾周围大臣的异样目光。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柳相所谓的‘挟功进谏’,是在问始皇陛下要赏赐。

亦或者,这位柳相,甚至可能得寸进尺一些,趁机要个武职!

以此番功劳,柳白若是当真这么说了,还的确有那么几分机会。

但是...

高度不同,岂能理解他人眼中的风景?

这样得到自己想要的,柳白不屑?

他心中所想的...是此番大战,对于百姓的伤害!

而他预想到的百姓伤害,是出自于后世的经济学理论:当市场之中商品总量有大幅度削减或增加之时,势必会引起价格的变动。

“臣阳烨附议!”

“柳相既然‘挟功进谏’,想必有了些许想法,阳烨年老,脑子不灵光,但还是想要仔细听听。”

阳烨当即便是起身,同意了柳白的看法,并且还关切得问起了具体的举措。

他阳烨是抠门不假,但是在对待百姓的问题上,他还真没抠门过。

各级官员预算卡得很死,但是对于赈济灾民这件事上,这糟老头子熬夜熬得嘴生燎泡,也要将国库之中的粮食给挤出来。

后世官场十分有名的一句‘苦一苦百姓’,恰恰是阳烨最不愿意做的事情。

“臣翻阅各地邸报,细思之下以为,开垦荒地,其实最主要针对的百姓,其实是那些个‘流氓’,即无家无地之人。”

“但是咱们即便是提供农具,减免开垦出来的荒地赋税,他们其实也很难真正去执行。”

“原因很简单,”

“他们没有口粮!”

柳白沉声开口说道:“既然我大秦储备军粮,来年国内的粮食总量自然有所短缺。开垦荒田,势在必行。”

“臣谏言,剩下来的这些粮,可以用于鼓励流民开垦,即登记造册,按照人口发放口粮。”

“而来年,收取两分利,一分用于当地官衙的收支平衡,另一分则是来年奖赏给边境将士!”

“由于开垦荒田减免赋税,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些流民安定下来。”

“至此,来年大秦粮食总量便是丰足!”

这一番谏言,让群臣都傻眼了!

发粮,让流民去开垦荒地,这不算什么新鲜事。

最主要的是...两分利!

这个时代,九出十三归已经是极为良心的借贷了,那些个地方豪强借粮,向来是借一还三,没粮抵地。

柳白这一句话轻飘飘说出来,天下流民不得跪在地里拜陛下?

而且...注意!这些借出去的粮,是原先用于边境的运粮损耗,严格来说,是军粮!

在大秦,还真没人敢在军粮上面动手脚的。

但凡有地方官员贪墨军粮,从下撸到上,一个没商量,所有人的三族都能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柳白这一招....

狠呐!

某些从地方上升上来的官员才知道,这位柳相这一招,看似轻飘飘的只是扶持流民,实则是给了天下土豪乡绅‘当头一棒’。

可偏偏,这‘当头一棒’,天下人都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是军粮!

就这么简单!

军方的粮,爱怎么放怎么放,爱怎么收利怎么收利!

阳烨眼睛瞪得浑圆,想要常常出气喊一声‘彩’,但却怎么也喊不出口。

他的脑海之中,还在疯狂计算如此政策,能为大秦收拢多少流民,这些流民开垦荒地,来年大秦的粮食又会多多少!待到全部安定之后,国库又能多多少赋税!

但是很显然,他失败了!

他算不出来!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甚妥!边关将士知晓来年平白多了些奖赏,自然而然也是开心,士气大涨!”

一道沉稳的声音响起。

王翦缓缓起身,力挺柳白。

军粮这种事情,柳白一个人说,还是显得力道不够,毕竟...这小子把自己当武将,朝堂上可没人这么认为啊!

刚刚接掌咸阳城城防守卫的上卿蒙毅看着柳白,陷入沉思。

怎么好像...朝堂之上,自己不再是‘文中最能武,武中最有文’的那一位了。

始皇陛下看了一眼柳白,而后微微点头:“允!”

有了今日鼓励流民开垦荒田之政,再加上柳白昨日命曹参做的那些个动作,至少明年,百姓不会有吃不起粮的事情发生了。

对于柳白,始皇陛下也是多了几分赞许之色。

深居高位,在战争即将到来之时,一个满脑子想着战功的人,居然心中想到了战争对于百姓的影响。

这小子今日,连始皇陛下都有些‘刮目相看’了。

...

而后,朝堂之上对于匈奴的看法出现了激烈的争吵。

关于战匈奴这件事情,分为两派,激进派和保守派。

激进派认为,待到大秦恢复气力,就应该将匈奴这帮狼崽子全部杀光!

而保守派则认为,激进派的想法实在是太过于保守。

当然,这些没有意义的嘴炮,柳白连听都懒得听。

有必要争论吗?始皇陛下若是没有想好,王贲,蒙恬这两位大将去北方代郡干什么?吹吹风?放放空?

不过有一点,临阵换将这种大忌,还真就是老秦人喜欢干,还不会出事!

数十年前武安君白起换将,干得赵括人仰马翻。

现在始皇陛下又派了蒙恬去干匈奴。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琅轩!琅轩!”

夜色,匈奴左贤王军,中军一处勉强算得上华贵的营帐之中,一名面色白净,与周遭匈奴人截然不同的中年人梦中大呼。

梦中与自己面容极为相似的男子泣不成声。

这个噩梦,做了已有十年!

“十万日夜十万泪,埋我决绝不死心!”

\"太子,我还有一计,可使大燕,幽而复明!\"

“何计?”

“献头!”

“孤的头颅?孤愿意!”

“不,是我的!”

那个自小与自己长相神似,代替自己质赵,代替自己受屈辱的堂弟,至死...都在代替自己,甚至连宗族造册上的名字,也被毁去!

那一日,燕王喜斩下‘自己’的头颅,奉送虎狼之秦。

而自己...成了大燕唯一的火苗!

中年人猛然惊醒,手中握着一枚犀角印,掸去自己眼角的泪水,沉声开口:“琅轩....丹必不负你!”

大燕存国八百二十二年,燕王喜降,城池败落,宗庙尽毁!

大燕至此,尸骨无存。

而当年覆国之时,那个温润如玉的偏偏公子如五雷轰顶,沉默良久,满眼含泪,颤抖着对他这个刺杀秦王失败的罪魁祸首太子开口说道:

“吾...还有一计!”

自称为‘丹’的中年人死死攥住犀角印,压抑住嗓音,几近嘶吼一般:“琅轩,你这一计,定为史书之最,复燕之光芒!”

....

作者的话:都看得懂吧?

丹:燕丹。

琅轩:燕丹堂弟。质赵是他代替燕丹去的,死也是他死的。

荆轲刺秦失败后,琅轩献计自杀,令燕丹脱身。

一计令大燕‘幽而复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