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 第833章 百官劝进之日,璋愿为第一人

刘璋叹息道:“话虽如此,然则情何以堪?”

“太祖皇帝当年斩蛇起义,一路破秦击楚,最终享有天下两百余年。”

“光武皇帝中兴,南征北战十二载,大汉朝廷幸而转危为安。”

“我刘家世代宗室,璋虽无益于天下,却也不敢带头上书啊!”

刘璋的意思很清楚,大汉朝廷走到如今不容易。

虽然我刘璋没本事,丢了蜀中和成都。

可无论如何,毕竟也是皇亲国戚,哪能卖祖求荣?

贾诩忽然笑道:“老夫能否先问刘将军一个问题?”

刘璋神色无奈道:“还请贾长史直言!”

贾诩开口道:“主公称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假设刘将军没有带头上书,能否阻止这件事情?”

刘璋摇头:“以将军府如今之体量,一个征东将军再加上扬州牧的名号,已经不足以号令四方了。”

“而主公称王乃是自立,根本无需天子首肯和朝廷允许。”

“就算璋不愿意带头上书,想必主公也会安排其他人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协。

别说吕布了,就算换成刘备有这么大的地盘,他一样会称王建制!

刘璋很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丝毫阻拦的可能。

他只是抱残守缺,不愿意带头上书而已。

贾诩继续道:“刘将军有没有想过,假如你不愿意带头上书。”

“从今之后,温侯心中将会如何作想?”

这话一出口,刘璋瞬间神色紧张道。

“贾长史明鉴啊,这件事情主要是璋身份使然,所以不好出力罢了。”

“可无论如何,我们刘家上下决然不敢再有二心啊!”

贾诩摇头道:“征东将军府治下这么多臣属,谁忠谁奸,谁有功,谁有过,总要观其行迹才行。”

“刘将军想要置身事外,就已经驳了主公的面子。”

“主公气量大或许不会太过计较,可从今往后,也就彻底失了主君与臣属的情分。”

“一旦情分不在,到时候刘家上下,在楚王治下又当如何?”

贾诩的意思很清楚,站队这种事情,要么站对,要么站错。

但是有时候,不站也是错!

看到刘璋一时间沉默不语,贾诩继续道。

“如果是许都城里的天子,确实有资格将朝廷兴亡一肩挑之。”

“可刘将军毕竟不是大宗当继的身份,自然也无需考虑太多。”

“老夫说句不好听的话,从当初成都大战结束之后,刘家上下就已经身份转变。”

“你们先是征东将军府治下臣属,然后才是宗室身份。”

“如果温侯自立之后,刘将军还不能表明心志,继续保留宗室身份。”

“到时候楚王治下这么多骄兵悍将,大臣酷吏,会一直盯着谁?”

做人做事,要讲究一个先后顺序。

你刘璋是朝廷宗室,可你又不是当今天子一脉!

宗室出身不假,但毕竟血脉离得太远了。

既然你们家根本没资格继承皇位,这朝廷兴衰,跟你有什么关系?

除此之外,征东将军府一旦自立,就等于是跟朝廷划清界限!

到时候你这个宗室身份不但毫无用处,反而还会遭人记恨!

上有所好,下必有所效。

如果温侯不喜欢你了,这楚王辖地之内的文武群臣,是拿你们刘家继续当宗室呢?

还是眼中钉,肉中刺?

贾诩这话一出口,刘璋嚎啕大哭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

“贾长史啊,难道非要如此不可么?”

“我父子在蜀中二十余年,并无益于百姓,所以温侯大军来攻,眼见事不可为,只能合家上下全部归降。”

“可温侯称王,咱们征东将军府这么多文武群臣上书劝谏,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啊!”

“贾长史何苦,非要如此相迫?”

刘璋一旦上书,就算能够安稳活命,甚至加官进爵!

可卖祖求荣的名号,就再也洗不掉了!

到他这个年纪,生死固然重要,可名声更重要啊!

所以就算贾诩苦苦相劝,刘璋还是不肯松口。

看到刘璋一时间心神失守,贾诩叹息一声道。

“刘将军已经年近五旬,所思所求,自然无多。”

“可二位公子,现如今还正当壮年吧?”

“如果刘将军不愿意带头上书,汝之后人在楚王治下,何以自处?”

你刘璋不想背骂名,倒也无妨。

可刘循呢?还有刘阐呢?

往小了说,从今往后他们俩再也没有继续升迁的可能,甚至还要降职!

往大了说,你刘家上下摆明了不跟楚王一条心!

指不定哪天就有人推倒大树,有人落井下石!

刘家后人如何自处?刘家后人根本无法自处!只有死路一条!

到底是你一人名声重要,还是家族上下的性命更重要?

贾诩这话一出口,刘璋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看到刘璋如此态度,贾诩宽慰道。

“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君之耳。”

“方今天下之局,大汉朝廷已经不可能第三兴了!”

“刘备实力太小,只能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所以十年二十年之后,如今天下不姓曹,就要姓吕。”

“刘将军今日上书看似艰难,可三十年后,两位公子想起今日之事,绝不会有所愤恨,反而还会心怀庆幸!”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璋也很清楚自己没有继续推脱的可能。

好不容易擦干眼泪之后,刘璋这才对贾诩略一拱手道。

“请贾长史代为回禀温侯,百官劝进之日,璋愿为第一人!”

贾诩说的不错,自己已经一把年纪了,哪怕死也无妨!

可刘循和刘阐,甚至包括他们俩的后代呢?

想要继续在楚王治下生活,也只能由自己背负这份骂名了!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贾诩对刘璋还了一礼,然后才返回禀报。

建安十年,十一月初八。

临湘城外百姓打鱼之时,忽然从湘水之中捞出来一方古鼎。

观其形制,四足双耳,鼎口方正。

最关键的是,鼎上还有先秦时期的鸟篆铭文。

好不容易找人辨认清楚之后,才知道上面写的是。

“姜水落,大楚兴,吕为王,天下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