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297章 状元榜眼探花

于是,杨钦立即就行动起来,串通了一部分大臣,又派人给赵永水知会一声,让他在杨显收到崔广瑞的奏折之后,派人通知到东宫。

到那时,杨钦料定,杨显一定会召集相关大臣,前往楚风殿商议。

两个仆射和六部尚书,左仆射高炯不会发表意见,右仆射卢郑与兵部尚书林和仑忠于杨显,工部尚书柳山岳是独孤皇后的外甥。

户部尚书司徒南摇摆在杨枫和杨柏之间,勉强算是中立派。

但礼部尚书萧广元、吏部尚书王天行和刑部尚书郑天夺,全是东宫一系。

最让杨钦蛋疼的是,将萧月琴嫁给杨枫的一顿骚操作之后,杨钦对萧广元不能完全信任了。

即便如此,杨钦确信,只要杨显发起廷议,他就有把握让杨枫滚出燕州,毕竟这事从头到尾都是杨枫的错。

而若是杨显不发起廷议,独断专行,杨钦也有办法,会派人将消息散播出去,引起天下人不满,逼着杨显不得不处置杨枫。

总之一句话,这么好的机会,杨钦若是不能善加利用,不能将杨枫赶出燕州,他这个太子就跟“英明”俩字说拜拜吧。

果然,第二天,崔广瑞的第二道奏折就到了杨显的龙案跟前。

这道奏折,崔广瑞是故意用了加急,也就是快马加鞭那种,就绕过了东宫,直接送呈到杨显的龙案之上。

当然了,给杨钦的那道奏折,崔广瑞也是快马加鞭。

奏折绕过东宫,到时候杨钦在带着几个大臣发难,就能表现出忠心为国的样子。

不然的话,容易让杨显怀疑,杨钦早有预谋,故意要收拾杨枫。

看完奏折,杨显皱着眉头,喃喃自语道:“枫儿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杀人,威逼刺史,还伤人劫狱,唉。”

赵永水听了,眼珠一转,上前一步,低声说道:“陛下,茶凉了,奴婢给陛下换一碗热的。”

杨显点了点头,赵永水立即就端起茶碗,快步走下台阶,向楚风殿门口走去。

只是,赵永水不知道,杨显望着他的背影,目光渐渐变得凌厉起来。

赵永水来到楚风殿门口,招手喊来一个心腹小太监,低声吩咐了几句,小太监就急匆匆地向宫门而去。

不一会儿,赵永水端了一杯热茶过来,重新放在了杨显的龙案之上。

杨显已经将那道奏折放在一旁,正在看着别的奏折。

赵永水暗想,看奏折的位置,陛下已经批复过意见了,看来陛下是准备包庇燕郡王了。

半个时辰后,赵永水又找了个借口,来到楚风殿门外,让刚刚回来不久的那个小太监再跑一趟东宫,继续传信。

刚刚得到传信之后,杨钦精神一振,只等着杨显传旨,去楚风殿议事。

可是,第二个消息传来,杨钦的心就猛地一沉了。

什么意思?

难道父皇真要包庇杨枫不成?

只是,赵永水也不知道杨显批复了什么,杨钦自然也不会知道。

萧氏冷哼一声:“看来,父皇是要庇护杨枫那个逆子啊。”

杨钦皱着眉头,没有吭声。

他实在不明白,以杨显的睿智和英明,应该不会分析不透这样做的弊端才是。

隐隐中,杨钦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想不出来。

萧氏看了杨枫一眼,问道:“太子,既然陛下如此包庇那个逆子,太子须得及时出手才是。”

杨钦轻轻摇了摇头:“不急,再等等。”

再等等?

萧氏微微皱眉:“太子之意是……”

杨钦微微一叹:“本宫总觉得,那逆子敢如此猖狂,绝非单单狂傲不羁,或许这背后会有什么阴谋诡计。”

萧氏冷笑一声:“太子觉得,没有礼部批文,没有陛下圣旨,那逆子还能有什么阴谋?”

这一句话,把杨钦给问住了,也是杨钦百思不得其解之处。

杨钦暗想,难道,是本宫想多了?

不过呢,身为太子,小心谨慎的性格是必须的,杨钦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且先等几天再说。”

“若是父皇将奏折退给崔广瑞,本宫先了解一下父皇的批复内容,再从长计议。”

“若是父皇并不退还奏折,本宫就让崔广瑞再上一道奏折,以测圣意。”

萧氏也是个聪慧女子,知道杨钦这样做事万无一失,便点头答应下来。

燕州。

蓟城。

燕州府衙之外的告示墙跟前,也是人山人海啊。

告示还没贴呢,早已经知道消息的考生们,以及蓟城的一些百姓,已经将这里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以至于,过来贴榜的礼曹官员来到之后傻了眼。

好在,这些人不傻帽,赶忙让出一条过道,使得礼曹官员能顺利将榜单贴上。

“大家快看,文考状元叫冯默,不就是那个浑身补丁的秦州人嘛。”

“榜眼叫牛鹤山,探花叫林之轩,哎呀这三个人都是穷酸,都在我客栈里住,全都是最便宜的下房。”

“还有啊,你们看武考榜,状元的名字好奇怪,叫沈蛮牛。”

“你懂个啥,我可告诉你们,整个武考过程,我全都看了。”

“这个沈蛮牛啊,身高九尺有余,身体强壮之极,力大无穷,真是跟一头蛮牛似的。”

“那天,沈蛮牛就打出一棍,直接就把对手打出擂台了。”

“据说啊,这个沈蛮牛还只是用了不到五分力气,不然,就算是木棍,也能把人直接打死。”

“那个牛鹤山和林之轩,虽然比沈蛮牛差了远,但也都是一顶一的高手,只怕不在尉迟将军和胡将军之下。”

……

看了榜单之后,百姓们是议论纷纷啊,场面人热闹之极,但没多久也就散了。

很简单,从燕州府衙先后走出来六个报喜小队。

什么叫报喜小队呢?

这当然又是杨枫的主意了。

就跟后世电视剧中,敲锣打鼓去向状元报喜的情节差不多,只不过杨枫略改了一些。

状元用金锣,榜眼用银锣,探花用铜锣。

纯银、纯银和纯铜的锣,一是彰显燕州的财力,二是诚意。

这下子,蓟城又热闹起来。

告示墙前的那些百姓们,纷纷都散去,大部分都是跟着这六个报喜小队,去向那几个状元、榜眼和探花报喜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