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473章 当然看得明白

东匈奴。

萧奇峰出使归来,济邪单于设宴,为他接风洗尘。

酒宴之上,除了济邪单于和萧奇峰之外,还有左贤王霍尔西纳。

没办法,作为悲催的济邪单于,手下的猛将确实不少,但能够出谋划策的人,目前只有这两个。

多说一句啊,就算是猛将,跟杨枫麾下的猛将,质量上是绝对比不上的。

最猛的一个,桑羽,早就是杨枫麾下大将了,兼职大舅哥。

“来,先生,咱们再干一碗。”

“多谢单于。”

论碗喝?

那就铁定不是燕酒了。

哪怕是匈奴人的酒量,用碗喝高度酒,估计就是西匈奴那个科罗的下场,五碗就酩酊大醉了。

再说,杨枫的燕酒销售,目前以大楚国市场为第一,尚未进入其他国家,更别说匈奴了。

三人喝了一会儿,便开始步入正题。

济邪单于笑着说道:“铁勒与我匈奴结盟,从此我大荒国便不再惧怕燕州了。”

“此皆是先生之功也,本单于必重赏。”

萧奇峰拱手笑道:“在下既为单于客卿,自然要全力为单于做事,故而此乃分内之事也。”

济邪单于一摆手,淡淡一笑:“有功不奖,有过不罚,非本单于治国之道也。”

“本单于决定,从即日起,先生暂时担任右贤王之职。”

这句话,就很有学问了。

在匈奴,右贤王的地位仅在左贤王之下,而左贤王的地位仅在单于之下。

意思是说,萧奇峰以后就是匈奴的三把手了。

关键是,“暂时”两个字。

三把手既然是暂时的,意思是还有晋升的空间嘛。

特么的,三把手往上晋升,一把手不可能,那就只可能是二把手了,也就是左贤王的位子。

霍尔西纳自然听得懂,却是面无表情,心中亦是无悲喜。

这事,济邪单于找他聊过。

济邪单于的意思是,匈奴能否翻身,萧奇峰的作用很关键。

所以,许之以高官厚禄,让萧奇峰甘心为匈奴卖命。

也就是说,让霍尔西纳受点委屈。

当然,济邪单于也有安慰霍尔西纳的话,什么打虎亲兄弟什么的,表达出对霍尔西纳的信任程度不降反增。

霍尔西纳也劝济邪单于,说萧奇峰毕竟是外族人,不能以匈奴的生死存亡相托。

但济邪单于已经听不进去了,因为铁勒这个强大的盟友足以能保证东匈奴不会被燕州灭掉。

萧奇峰一直为匈奴东奔西走,济邪单于看在眼里,对他的信任程度早就超过了霍尔西纳。

没办法。

霍尔西纳曾经也是济邪单于麾下最鼎力的帮手,但在遇到杨枫之后,霍尔西纳的一次次表现就让济邪单于越发不满意了。

若非是一直没有查到霍尔西纳勾结杨枫的证据,恐怕济邪单于早就将霍尔西纳给拿下了。

而萧奇峰的表现,着实算得上惊艳,让济邪单于眼前一亮。

虽说结盟维人之计,最终被燕州所破,但也不能否认那是一条妙计。

尤其是这一次,萧奇峰以一己之力,叫停了铁勒与高句丽国之战,使得匈奴与铁勒成功结盟。

萧奇峰的目光,萧奇峰的胆识,萧奇峰的口才,萧奇峰的忠心,终于使得济邪单于对他彻底接受,引以重用。

济邪单于已经认定,想要对抗燕州,想要对抗杨枫,只有萧奇峰才有这个能力。

暂时?

萧奇峰望了一眼对面的霍尔西纳,然后向济邪单于拱了拱手:“属下多谢单于,能为单于效犬马之劳,属下之幸也。”

济邪单于也含笑点头:“本单于有先生相助,何愁匈奴不兴,燕州不灭啊。”

顿了顿,济邪单于又问道:“眼下,我匈奴与铁勒已然结盟,此事很快便会为燕州所知,不知先生有何良策应之?”

有何良策应之?

萧奇峰早有想法了。

不过呢,萧奇峰既定的计策已经有所改变了。

之前,萧奇峰的既定策略是,骗济邪单于去大荒国,轻易将济邪单于拿下,就能够轻易吞并东匈奴,占得草原半数。

这个计策,看起来是上策之势,其实是萧奇峰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东匈奴现在实在太弱了,若是不用此计,开春之后,必然会被燕州所灭。

这么一来,燕州将全据匈奴草原之地,或引为纵深之地,或建城北扩,对大荒国而言毕竟都不是什么好事。

而东匈奴覆灭之后,北境局势发生变化,等于是大荒国与燕州平分草原。

但要知道一点,如今大荒国结盟维人之计失败,在草原对战中,大荒国绝无可能是如今的燕州铁骑的对手。

萧奇峰深知,大荒国败得起,但耶律楚儿败不起。

故而,真是这种情况下,耶律楚儿只怕会放弃东匈奴之地。

再说了,济邪单于一旦被软禁在大荒城,消息必然会被燕州所知,杨枫岂能会毫无举动?

一旦杨枫散播这个消息,再利用桑羽在东匈奴的影响力,同时勾结霍尔西纳,或许大荒国就是为燕州做了嫁衣。

所以,囚禁济邪单于,吞并东匈奴,是快计,并非上策。

可在结盟铁勒之后,形势再次变化,萧奇峰的计谋自然须得顺势而变,不可拘于形式。

前文交代过,北境各国中,论及骑兵,以匈奴与铁勒最强。

这也是铁勒不管是疆域,还是人口,都远不及高句丽,却能与之平分秋色的原因之一。

铁勒铁骑能够纵入高句丽国境内,往来冲突,长途袭其粮草,让高句丽国烦不胜烦。

可是,论及攻城战,也就是下马之战,铁勒就没有太多的优势了,伤亡一样会很大。

这一点也让贺胡真大汗深深认识到,人口才是战争的关键。

以目前铁勒半游牧半城池化的情况而言,与高句丽国继续对抗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上上之计,自然是占有匈奴草原,将东匈奴吞并。

一来,增加人口,就可以增加生育。

二来,扩张版图,水草更多,可垦之地也更多,也能增加生育。

也就是说,贺胡真大汗答应与东匈奴结盟,可不是真心帮助,而是存了吞并东匈奴的想法。

互相帮助,毕竟只存在于小朋友之间。

成人之间,更别说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无他耳。

济邪单于看不破贺胡真大汗的野心?

当然看得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