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557章 燕州与大荒国的第一战

荒军的行动,自然瞒不过燕军的斥候。

以三万骑兵助阵匈奴,然后步兵主角直接扑向燕州,杨枫不得不承认,澹台灭楚绝对是用兵高手,这是最恰当的用兵之法。

步兵最担心的就是对方的骑兵能断其粮道,而澹台灭楚之法就能成功规避这一点。

只不过,杨枫封锁了匈奴草原的消息,使得澹台灭楚的判断发生偏斜。

澹台灭楚也猜到,燕军突袭东匈奴,此战对东匈奴一定会很不利。

可澹台灭楚万万想不到,杨枫竟然用桑羽劝降了济邪单于,使得东匈奴的战事提前结束。

不然,澹台灭楚绝对不会出兵南下。

荒军的三万骑兵东进,杨枫得到消息,立即下令,打开口子,将荒军的三万骑兵放进来。

同样的计策,四面围攻之法,在荒军骑兵的身上再次成功上演了一次。

匈奴的求援书,济邪单于的亲笔书信,以及答应耶律太后,等此战之后,他一定亲自去一趟大荒城,与大荒国缔结联盟。

这封求援书,以及不断西来的匈奴溃兵,还有掩后追杀的燕军骑兵,使得荒军骑兵的主将轻易就认为,匈奴还在苦苦坚持着。

于是,荒军骑兵主将再无疑虑,一边放匈奴溃兵过去,一边加快行军速度。

一路上,匈奴溃兵越来越多。

燕军的追兵,也越来越多。

只不过,当燕军的追兵看到荒军骑兵来到,就不敢再追,调拨马头,急急忙忙往东去了。

似乎,燕军与匈奴的战事,很快就要出结果了。

似乎,匈奴快要扛不住了。

可当荒军骑兵主将率领三万兵马就要靠近王庭之时,登时傻了眼,因为正前方是燕州的骑兵,黑压压一大片,足足两万人。

“不好,中计了。”到了这个份上,荒军的骑兵主将若是还反应不过来,那就别说在澹台灭楚的麾下混了那么多年。

“那些匈奴溃兵全都是假的,目的就是引得我军快速东进。”

“此乃四面埋伏之计,速退,向东南方向撤退。”

但是,已经太晚了。

第一,双方都是骑兵,灵活机动性是一样的。

第二,荒军骑兵奔驰时间太长,战马的体力损耗不少,绝对跑不过以逸待劳的燕军骑兵。

就在荒军骑兵刚刚开始撤退的时候,南北两面的燕州伏兵也一并杀出。

荒军的骑兵,远不及匈奴和铁勒,又兵力不足,被燕军四面夹攻之下,自然是败得一塌糊涂。

荒军的骑兵主将,死于胡三山的狼牙棒之下,荒军骑兵几乎全军覆没,能逃出去的,不足两千人。

其余两万八千人,被杀一万五千人,投降一万三千人。

而燕军这边,阵亡两千不到,重伤六百多人,轻伤一千三百多人。

这一战,是燕州与大荒国的第一战,以燕军的大胜而结束。

此战最重要的意义,并非是斩杀了多少荒军,收降了多少荒军,而是一举将荒军的骑兵给击破了,荒军的粮道也就彻底暴露在了燕军的铁蹄之下。

而在燕西城,以及燕中城,敢死军也已经准备到位了,拼死守城,将荒军的脚步尽量挡在燕州本土之外。

一旦荒军攻城受阻,杨枫会率领十万铁骑南下,里应外合,大败荒军。

要知道,只要荒军的粮道出现问题,后续的军械就不可能再运达。

一支大军,如果没有了弓箭,没有了备用兵器,还怎么打仗呢?

这个时代的炼铁技术落后,一把刀,砍了对方的盔甲最多十几下,刀刃或者会断裂,或者会卷刃,无法再用。

弓箭也是一样。

一般的弓弦,能射出几百箭。

好一点的弓箭,甚至于能射出上千箭。

可箭矢却是绝对的消耗品,射出一支就少一支,而且箭头容易损坏,就须得及时进行补充。

毕竟,在攻城战中,只有箭矢才能压制城头的守军防御。

一旦荒军的粮道出现问题,一旦攻城战受挫,荒军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荒军骑兵,逃走不足两千骑兵,澹台灭楚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与此同时,杨枫派人前往维部,将此战的消息告知霍木仑首领和诸葛先,让他们主动出击,牵制住荒军的那十万兵马。

接下来,澹台灭楚一旦得知骑兵战败,自己的粮道会暴露在燕军的铁骑之下,极有可能会选择立即撤军,返回大荒国。

所以,接下来杨枫会利用骑兵的优势,再次给予荒军一次重创。

而且,杨枫还会派出大量的斥候,封锁匈奴草原与大荒国之间的联系,使得澹台灭楚无法与耶律太后取得联系。

到那时,一旦澹台灭楚战败,耶律太后定然会震怒之极,或许会废掉这位能征善战的大将。

杨枫的谋略,可谓是环环相扣,高明之极。

匈奴草原上,大战正在进行着,而在远处的雒阳,楚风殿中,也有一场大战正在上演。

皇帝杨显和独孤皇后坐在龙椅和凤椅上,皆是一阵头大。

下面,站着两个人,皆是怒气冲冲,像两只斗鸡一样,彼此不让。

这俩人,不是别人,正是左卫大将军石万钧和并州刺史独孤旬。

这俩人,一个在京畿之地带兵,一个在并州之地理政,按说是井水犯不着河水的,可偏偏就呛起来了。

若非是在杨显和独孤皇后跟前,若非独孤旬是独孤皇后的侄子,恐怕石万钧就已经忍不住要动手了。

事情的原因,说起来应该怪皇帝杨显。

前不久,杨显为了嘉奖杨枫,下了一道圣旨,让燕军王府的妃妾编制比照亲王。

杨显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暗示一下自己的心思,有意立杨枫为皇太孙。

第二,增加燕军王府的妃妾编制,方便杨枫联姻,稳定燕州的局势。

本来呢,这事也是没什么的,代表着杨枫的圣眷正浓。

可石万钧兴奋了,认为这是他闺女石青珺的绝好机会啊。

圣旨之后,燕军王府就多了一个侧妃。

石青珺是石万钧的女儿,还是嫡出,绝对配得上这个侧妃的身份。

于是呢,石万钧就屁颠屁颠地跑回雒阳,向杨显和独孤皇后求旨赐婚了。

可谁想到,石万钧来到楚风殿,独孤旬先他一步到了,也向杨显和独孤皇后求旨赐婚呢。

幸好,杨显和独孤皇后还没答应,不然石万钧铁定会抱着脚脖子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