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808章 那不是自救,是自杀

铁勒王府。

其实就是杨李原本的郡王府,只是换了一个匾额而已。

金灿灿的“铁勒王府”四个鎏金大字,让杨李感觉到了无比的压抑。

杨李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已经一个时辰了。

铁勒王的事情,杨李还没能完全接受,准确说是他并不想接受。

但是,圣旨已下,杨李又不能拒绝。

什么叫圣旨?

就像是后世的单行道一样,一旦驶入进去,是绝对不能调头的,不然就会受到惩罚。

收回成命,可是可以的。

可若是圣旨一旦下达,就再也无法收回了。

就像当初杨枫接旨去燕州,杨显也很意外,但却又不能收回圣旨,只能赏赐给他一把秋水剑防身。

最新的圣旨,刚刚拟好,知道内容的人,只有杨钦与欧元开。

因为当时杨钦喊欧元开过来商议的时候,把楚风殿的所有人都清出去了,这也是杨钦让欧元开亲自拟旨的原因。

所以,杨李还不知道,他这个铁勒王不是执掌整个铁勒,而只是五分之一的铁勒。

杨李此刻的心情,非常纠结。

他想起了父亲杨铮。

一开始的杨铮,在祖父杨显平定天下的战争中,存在感不强,远不如杨钦、杨铭和杨错的功劳。

但因为是长子,所以杨铮被立为太子,也因此引起了杨钦三人的不满。

成为太子的杨铮,只好酒色,不但引起了杨显和独孤皇后的不满,也给了晋王杨钦机会。

被废之后,杨铮颓废之极,借酒消愁了好久。

当失去过,杨铮才明白太子之位是多么珍贵,当初为何没能好好珍惜。

以至于,当被证清白,当感觉着独孤皇后和杨显之死疑点重重,杨铮的野心陡然大爆发,准备跟杨钦争一争九五之尊的位子。

只是,杨李对他的父王杨铮太了解了。

用以前杨显怒骂杨铮的话来形容,实在是太贴切了:志大才疏、德不配位。

杨李很明白,以杨铮的能力,别说是跟杨枫争位了,他的三个弟弟哪一个都比他强。

耿春秋和武云峰都不愿再回来辅佐杨铮,使得后者恼怒之极,却又无可奈何。

杨铮是局中人,不明白耿春秋和武云峰是不看好他,可杨李心里清楚啊。

昔日的太子,今天的雒王,手中没有兵权,怎么翻盘?

只靠着独孤皇后和皇帝杨显死得蹊跷?

就算杨铮能找到证据,然后呢?

秦王杨铭、冀王杨错,他们都手握重兵,不会趁机兵临雒阳吗?

还有燕王杨枫,本就跟杨钦父子不和,却跟杨显祖孙情深,难道不会趁此机会凭借昔日的皇太孙之位登基称帝吗?

或许,杨铮还有杨李执掌的铁勒之地。

但杨李心里清楚,杨枫是绝对不会放权的,因为那些地盘是他亲自领军打下来的。

所以,杨铮所做的一切,或许只会给别人当嫁衣。

历史上,多少皇家争权的最后,都是血流成河,满门受戮。

杨铮一旦争位失败,不管是谁上位,都不会允许他活着,也不会允许他的子孙活着,这就是皇权道路的残酷。

杨李还明白,他劝不动杨铮,熄不了杨铮的野心。

所以,杨李现在能做的,只有自救,然后救杨铮,救所有的家人。

投靠杨钦?

那不是自救,是自杀。

秦王杨铭和冀王杨错这两个叔叔,杨李也不放心。

只有杨枫,杨李对他信得过。

杨李了解到的,都是以前的那个杨枫。

而穿越后的杨枫,杨李接触不多,但杨桐和他常有书信来往,所以杨李对杨枫也算是颇为了解。

所以,杨李信得过杨枫,他决定投靠杨枫,为甘水宫谋一条生路。

有杨李和杨桐的效忠,哪怕日后杨铮跟杨枫争夺皇位失败,杨枫看在他们弟兄俩的功劳上,看在曾经的亲情上,或许会放杨铮一条活路。

毕竟,斩草除根的思想,在各国历朝历代的皇权争霸中,被得到很好的传承。

想通之后,杨李立即写下一封书信,派出心腹,快马送往燕州,交给杨枫。

只是,杨李想不到的是,杨钦准备将铁勒的六十二个郡划分为五个州,杨李只是其中一个州的藩王。

杨李刚派出信使,就有太监来到,给杨李下旨,命他明日一早动身,前往铁勒州就藩。

晚上,杨铮在甘水宫为杨李饯行,对他叮嘱了很多的事情,杨李都一一记下。

其实,主要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暗中积蓄自己的实力,掌控一定的兵权。

第二部分,尽量往燕州本土,最好是燕王府,安插耳目,关注杨枫的情况。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杨铮的野心在膨胀着。

尤其是,在调查独孤皇后和杨显之死的事情上,杨铮更是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人手。

杨铮天真地认为,一旦证据到手,杨钦必倒,他这个先皇的嫡长子,曾经的太子,就可以顺利登基称帝。

除此之外,杨铮还在幕僚的建议下,频繁跟雒阳一些手握兵权的将军接触,希望在杨钦弑父夺位的证据公开之后,能获得他们的支持。

尤其是,高句丽国战事结束之后,杨铮就更加坚信这一点了。

因为高句丽国战事的转折点,就是高树汐弑父篡位的证据被曝光,使得高树汐众叛亲离,高树泓几乎在一夜之间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所以,杨铮认为,同样的事情,在大楚国也是可以重演的。

只可惜的是,杨铮忽略了一件事情,高句丽国的争权更迭给了杨铮极大的动力,又怎么不让杨钦更加小心谨慎呢。

杨钦和欧元开不止一次地从头到尾地梳理了这两件事情,确保不会有任何证据会被遗漏,没有被清除掉。

尤其是,欧元开的智谋,绝不在诸葛先、耿春秋、萧奇峰等人之下,说是事无巨细绝不为过。

所以,杨铮想要找到证据,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某一两个人能站出来指证,事情才会对杨钦不利,却也不能因为一两个人证就直接认定杨钦弑母弑父。

第二天一早。

杨李在杨铮夫妇的目送下,离开了雒阳城,北上铁勒赴任。

元氏是万般不舍,但毕竟是皇帝的圣旨,她也只能是含泪和不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