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864章 鱼目混珠之计?

连诸葛先都说了,胜算不超过五成,可见燕州一旦割据自立之后,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吧。

当然了,胜算不超过五成,并不是说燕州一定会败。

诸葛先是按照双方的人口、经济、兵力、粮草等等各种硬件条件来测算的。

可如果一旦开战,各种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例如,对方的联盟不一心啊,某一国出现起义啊,燕军的战略计划被泄露啊等等,都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杨枫听了,没有发表意见,而是望向其余人,问道:“你们呢,都发表一下意见吧。”

耿春秋第二个开了口:“启禀王爷,卑职也觉得,云润言之有理。”

“卑职倒是有一计,只是不敢确定,是否能施展。”

杨枫听了,问道:“可是全歼之计?”

耿春秋眼神中闪过一抹钦佩之色,点了点头:“王爷英明,正是此计。”

全歼之计,十分简单。

大楚国出兵倭岛,自然须得经过海路。

燕军的水军能够全歼倭国的水军,自然也能全歼大楚国的水军。

只要大楚国的水军被全歼,大楚国增援倭国的计划自然就会落空,倭岛之战依然还是一场内战,有利于杨枫的倭国灭族计划。

而且,因为是全歼,杨钦是不可能知道,全歼大楚国战舰的是燕州水军。

哪怕就算杨钦能够猜到,但没有证据加持,杨枫完全可以死不承认。

这一计,看起来是天衣无缝,实际上却是有一些破绽的,也可以说是杨钦的破解之法。

例如,杨钦下旨,任命司徒南,或者司徒寿,或者萧广元,或者萧瑜,或者石万钧,为督军之职,杨枫就没办法再施展这一计策了。

杨钦或许没有这样的谋略,但欧元开绝对会有。

计三六微微一叹:“倭岛之争,我燕州绝不能丢,不然,我燕州便会处于三面包围之中,无法全力与大楚国和大荒国一战。”

“若实在没有两全其美之策,只能让汉州水贼降而复叛,重回长江,攻打汉州。”

“甚至于,汉州水贼南下长江之时,可以与大楚国水军遭遇,毁其运输船,再歼灭几艘战舰,以灭楚军的威风。”

汉州水贼降而复叛?

着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尤其是,毁掉大楚国的运输船,再歼灭几艘战舰,足以能让楚军胆寒。

只要没有了运输船,楚军就得饿着肚子赶海路。

大海中,跟陆地上可不一样。

陆地上行军,就不一样了,缺乏粮草的情况下,可以就地征粮。

若是在敌国境内,还可以就地抢粮。

海里自然就不行了。

甚至于,如果能让楚军知难而退,东瀛国之危自然也就能解除了。

其实,耿春秋与计三六的计策都是和楚军交兵,只不过一个是全歼,一个是逼退。

云翼没有开口,武云峰也没有开口,因为他们想不出第四个办法。

王元龄一言未发,因为在谋略这方面不是他擅长的,他擅长内政。

倒是高雏凤,突然开口了:“启禀王爷,卑职倒是有一策,或许能够延缓大楚国出兵倭岛的时间。”

高雏凤参与这样的议事,已经是第三次了。

之前的两次,高雏凤没有发过言,只是杨枫给她分派任务。

没想到,诸葛先他们都束手无策,高雏凤却说有办法。

立即,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高雏凤的俏脸上。

高雏凤忍不住俏脸一红,微微垂目。

杨枫望着高雏凤,忽然心下一动,脱口问道:“高大家,你的意思,莫非是要动用那股势力?”

虽然高雏凤成了杨枫的下属,但杨枫称呼她为高大家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

高雏凤也看了杨枫一眼,点了点头:“王爷英明,卑职正是此意。”

那股势力,自然就是前齐的残余势力。

知道这事的,除了杨枫和高雏凤之外,还有被杨枫最为信任的诸葛先。

其余几个人,就像是听天书一样了。

杨枫沉吟了一下。

让前齐的残余势力突然造反,攻城掠地,一定能让大楚国乱起来。

大楚国有了内乱,杨钦势必只能是派兵镇压,自然就没有余力再相助倭国,或者说是派兵不多,无法扭转倭岛的战局。

这么一来,杨枫的目的就达到了。

可前齐的残余势力一定不能成事,一定会被镇压下去。那么等杨枫彻底跟大楚国决裂的时候,这一路奇兵就不存在了。

大楚国不乱,与大荒国合兵之后,燕州的压力自然就会倍增。

可以这样说,高雏凤的这个计策,算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能帮杨枫暂时度过眼下的难关。

可若是前齐的残余势力因为准备不足,不堪一击,或者叛乱的时间较短,大楚国还是可能继续向倭岛派兵的。

诸葛先察言观色,能看出杨枫并不想同意,便拱手道:“启禀王爷,卑职还有一个办法,叫做鱼目混珠之计。”

鱼目混珠之计?

杨枫听了,不由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妙哉,妙哉啊。”

什么叫鱼目混珠之计呢?

就是往倭岛偷偷派兵,但却穿上东瀛国的军服,就可以冒充东瀛**了。

至于一旦俘虏之后,他们可以谎称自己是以前倭军从海州劫掠的百姓,被逼参军的。

倭国寇边,以高句丽国为最多,海州自然更是首当其冲,所以这个理由也是能说得过去的。

这么一来,有了高句丽军的暗助,纵然大楚国派兵,倭岛的局势只怕还是不胜不败的局面。

除此之外,杨枫还打算再派一个人过去,帮助东瀛军出谋划策,以免楚军中有谋略厉害的军师存在。

这个人选,杨枫也已经定了下来,非耿春秋不可。

计三六去,杨枫不太放心,毕竟这家伙太贪生怕死了。

诸葛先呢,杨枫倚重他的地方太多,不能派出去那么长时间。

武云峰、云翼等人,则是不擅长行军打仗。

于是,杨枫立即下令,让耿春秋立即赶往高句丽国,调拨十万兵马,南下倭岛。

至于那些前齐的残余势力,杨枫让高雏凤给他们传令,让他们继续积攒实力,等待着燕州与大楚国对决的时机再发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