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 第945章 落幕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第945章 落幕

作者:杨老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2 21:06:25

耶律太后担心慕容奇继续掌权,会说话不算话,依然将她交给杨枫。

慕容奇呢,则是担心耶律太后掌权之后会对他报复,甚至于将他交给杨枫,给澹台灭楚报仇。

两个人,谁也不相信谁,所以这场内乱根本结束不了。

大荒国彻底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慕容奇和耶律太后斗得不亦乐乎,可那些世家门阀着急啊。

杨枫每攻克一城,就会先收拾世家门阀,极少有人能躲过燕军的屠刀。

更让这些世家门阀吃不消的是,滑军、启军和陈军所到之处,跟燕军几乎一模一样。

不用问,肯定是杨枫的命令,滑王、启王和陈王不敢不从。

这就相当于,是四路燕军齐头并进。

对于世家门阀呢,他们的覆灭速度就变成了四倍。

这些世家门阀,哪有等死的。

以至于,还没等燕军或者其余三国的兵马来到,各个城池中的世家门阀就卷起铺盖走人了。

世家门阀撤退,那些普通百姓对四国联军简直是夹道欢迎,大荒国的覆灭速度再次加快。

听起来,觉得这事太不可思议。

毕竟大荒国是一个大国,哪能这么轻易就被一步步蚕食了呢。

实际上,确实如此。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后世的历史上,李自成之所以能那么快就从陕西打到北京城,民心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这句歌谣,可不是随随便便唱着玩的。

李自成的大军每到一个城池,就会有当地的百姓,乃至贫苦出身的士兵,里应外合,配合李自成的兵马,将城池拿下。

而李自成拿下城池之后,跟杨枫做法没什么两样,先杀贪官酷吏和地主豪强,然后再将他们的田地分给普通百姓。

李自成也不是什么都不取,那些贪官酷吏和地主豪强的钱粮,都被李自成得了。

若不是李自成没有意识到吴三桂的重要性,若不是李自成对清军的战斗力没有足够的认识,若不是势力扩张太快以至于没来得及彻底消化,李自成或许也能成就一场霸业。

杨枫吸取了李自成的失败经验。

首先,他注重热兵器的研发。

虽然速度不快,但经过几年的时间,终究还是研发出来了,在战场上就能占据相当的主动性。

其次,杨枫的治理手段,比李自成更加高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彻底占有占领地。

方法很简单,就是每占领一城之后,就地征兵。

这些新招募的兵马,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为了保卫胜利成果,自然是勤加训练,打仗时更是毫不怕死。

又因为这些士兵都是穷苦出身,如今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自然就不会有任何野心。

最后,跟李自成没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根据地相比,杨枫在扩张之前,燕州就已经稳如泰山了。

进可攻,退可守,使得杨枫可以完全放开手脚。

哪怕是吃了败仗,也不当紧。

而李自成却是,兵败之后,无处可去,导致了最后的彻底失败。

历史上,就算是项羽,败得一塌糊涂,只要他肯过江东,未必不能东山再起。

江东,就是项羽的大后方。

终于,随着一封封败报传来,所有的世家门阀都无法再淡定了。

一旦四国联军逼近大荒城,他们还能躲到哪里去。

于是,世家门阀为了自己的利益,全部支持耶律太后。

几乎一夜之间,慕容奇成为了孤家寡人。

慕容奇见势不妙,立即就想脱身。

可惜的是,慕容奇终究还是格局太小,竟然还想着将家眷,以及家里的钱财全部带上。

以至于,还没等慕容奇收拾完毕,府中就有人告了密。

当慕容奇收拾妥当,他的府邸已经被禁卫军团团包围。

一番最后的负隅顽抗之后,慕容奇的家兵被尽数杀死,慕容奇也成为了俘虏。

大荒国的内乱,彻底落下了帷幕。

但是,损失实在太大了。

这个时候,四国联军已经占领了大荒国差不多十分之一的疆土。

虽说只是十分之一,但人口占比却是大荒国的六分之一。

因为大荒国的北部寒冷,居住的人少,南面的人口密度相对大很多。

擒了慕容奇之后,耶律太后立即派人去见杨枫,说是愿意将慕容奇交给杨枫任意处置,希望杨枫能看在大荒国与燕州的盟友份上,立即停止进攻。

耶律太后心里也明白,若想让杨枫将吞到肚子里的肉再吐出来,绝无可能,只求杨枫能停下进军的脚步就行。

杨枫起兵的理由,就是为澹台灭楚报仇。

如今,大荒国将慕容奇抓了,送给他,任由处置,那么杨枫确实也没有了继续进军的理由。

天下大义,凡事都逃不过一个理字。

不然,就是侵略。

大楚国,毕竟也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数千年之久,杨枫在后世也是如此。

虽说,杨枫对此很是讨厌。

什么叫人家打你一巴掌,道个歉,这事就算了。

特么的,必须要打回来。

什么叫君子动口不动手。

特么的,必须是该动手时就动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啊。

后世历史上,大宋为什么积弱,就是文人当权。

大唐为什么鼎盛,唐军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厉害啊。

成吉思汗为什么能打到欧洲,靠两片嘴嘴唇嘛,人家靠的是蒙古铁骑啊。

满清为何能入关,能击败大明和李闯,靠的也是满洲八旗军。

李自成是很得民心,但在绝对的武力跟前,依然必败。

满清入关,无数汉人反抗,结果又怎么样呢?

所以,民心是必须的,强军也是必须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才是王道。

接到耶律太后的书信,杨枫思考良久,决定退兵。

不过呢,杨枫给耶律太后的回信中,却是提了一个条件,让耶律太后亲自到柳城,面谈退兵条件,并当场签订条约。

这个条约,后来就被称为柳城条约。

杨枫退兵,并不意味着战事的彻底结束。

明面上的战事结束了,但另外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耶律太后接到杨枫的回信之后,也思虑良久,答应了杨枫的条件。

燕州与大荒国的第二次战争,落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