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111章 出发

穿在1977 第111章 出发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5:18

第111章 出发

第111章 出发

2月6日,腊月19,星期日。

天气阴,5到11度,北风2到3级。

陈凡还在放广播的时候,5队的社员就已经三三两两的出发去赶集。

杨书记他们几个不讲义气,等陈凡从广播室里出来,他们竟然都走光了,只有大队保管员罗贵田还在坚守阵地。

他倒不是在特意等陈凡,而是要留下来值班。不管有再大的活动,也必须要留人值班,这是大队部的规矩。

陈凡带好自己的东西,一溜烟跑回家。

这时姜丽丽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妥当,就等他回来出发。

陈凡将水壶递给她,“帮我装满水。”

又问道,“队里人都走了吗?”

姜丽丽茫然地摇摇头,“我没出去过,就7点半的时候,听见前面有好多人在说话,应该是已经走了。”

7点半有广播报时,所以她记得很清楚。

陈凡“哦”了一声,“行,那我去借骡车。”

说完转身就跑。

真是见了鬼,上次杨队长就说要借板车给他,昨天他还特意去找了管车的刘师傅,该不会没等自己,都跑光了吧?

一路往村里跑,先去杨队长家里看了看,好嘛,门上一把锁,估计一家7口都赶集去了。

其他人家也差不多,即便有没去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老大爷,那些年轻人,还有小孩子,甚至是不能动的小北鼻,也统统都不在,除了去赶集,就没第二个可能。

再想想那天杨队长他们说的话,陈凡有点头皮发麻,刘会计他们是严重低估了老百姓赶集的热情,如果其他地方都是这种情况,今天赶集的人,恐怕要远远超过2万人呐!

一路跑到牲口棚,陈凡一看,一颗心顿时放回肚子里。

骡马和两头大水牛都在,五架板车也都在工具房里放着。

陈凡大声喊道,“刘师傅、刘师傅?”

那刘老头儿一声吆喝,“来咯。”

说着推门出来,后面还跟着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冲着他笑。

陈凡猜测应该是刘老头儿的老伴儿,便笑着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随即看着刘师傅,正要说话,就听见他说道。

“其他人都去赶集啦,他们就一点小东西,自己提着就能走,也就没人用板车,要不是你要用板车啊,我也跟他们一起去咯。”

陈凡赶紧笑道,“谢谢刘师傅,待会儿我请你吃甲鱼肉。”

刘师傅仰着头哈哈大笑,“你要请我别的,我还不要,说请我吃甲鱼肉,那我就不客气了,别人弄的甲鱼,比伱弄的就是差了点味道。”

说着走到工具房,先后拉了两架板车出来,嘴里还在念叨,“他们是一辆板车都不用,你一个人就要两辆,我倒要看看你带些什么东西。”

陈凡呵呵直笑,“您待会儿就知道了。”

刘师傅又牵了骡子和驴出来,把车套上,转过身笑道,“行,我就跟你去看看。”

然后自己驾着骡车,让陈凡牵着驴子,晃晃悠悠出了牲口棚。

陈凡拽着缰绳跟在后面,笑着问道,“刘师傅,上次你说要教我赶车的呢,还教不?”

刘师傅坐在车板上,回头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你还真想学赶大车?行啊,你想学我就教你,就看你有没有这个天分。”

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赶车啊,不能瞎赶,他有一套秘诀,甩鞭、赶车、驱马,都有很多的讲究。如果不懂秘诀,要么是赶不动,要么呢,控制不对牲口,搞不好还要把自己弄伤。

要想学赶车、当车把式,第一步就要学认识车套、马具,还要学怎么喂养马、怎么套车、怎么捆绑货物,这一套工作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却难得很,我是跟着师父学了3年才出师,……” 陈凡跟在他后面,认真听着他吹牛,怎么赶车、驱马的干货内容是一点都没讲。

不过他也不着急,从这里到甘家村5队,路上时间多的是,到时候再慢慢聊呗。

况且这些东西听了也能加深印象。

不一会儿到了知青点,将两套车都拉进院子,刘师傅看着姜丽丽旁边那堆成山的东西,不禁目瞪口呆。

他转头看了看陈凡,“你怕不是要搬家啊?”

6床棉絮、4只木桶、2只箩筐、1只木盆,这也就算了。

旁边还有一口大铁锅和一个“土灶”?

就算是搬家,那也没人带灶的啊?!

至于那一大堆用棉纱布包着的东西,棱角突出,也不知道是些什么玩意儿。

这么多的东西,难怪要两架车。

恐怕连两架车都有点悬。

陈凡嘿嘿笑道,“我昨天杀了10只甲鱼,做熟了想在集市上试着去卖。”

“卖甲鱼肉?”

刘师傅瞪大眼睛,“这东西也能卖得出去?要是没人买呢?”

陈凡对他的话也不见怪,哈哈笑道,“要是没人买,我就请你吃肉,吃到饱。”

刘师傅一听顿时乐了,“你这话啊,让我是希望你卖出去好呢,还是不想你卖出去好?”

说笑的功夫,三人便往车板上搬东西。

这回是刘师傅做指挥兼主力,陈凡就负责搬比较重的,姜丽丽在边上打下手。

装着腊肉、腊鱼的两只箩筐放在车尾,前面铺上一块土布,再将6床棉絮搬上去,这就占了一架车。

那个直径约五十公分,外面裹着黄泥、里面其实是竹板的一次性土灶,也放在另一架车的车尾,从后面猪屋搬出来的大铁锅搁在上面,再将那个棉纱布包放在锅里。

4只木桶放在车板中间,其中两只是满满的甲鱼肉,用土布盖着,可以防止灰尘吹进去。另外两只桶里面却是一只只的“竹碗”。

包括放在锅里的那一大包,也都是竹碗。

前几天陈凡冥思苦想,如何解决餐具的问题,甚至产生过将知青点的碗带过去的想法,后来还是被他自己否定了。

这年头的碗虽然算不上多金贵,可最便宜的陶碗也要一两毛钱一个,瓷碗就更贵了,带这么多碗出去,要是不小心哐当掉,那真的要赔死。

想来想去,等陈凡看见床底下那只泡过闹钟零件的煤油竹筒,不禁骂了自己一声猪脑子。

村子东边就有一片不小的毛竹林,那粗壮的毛竹分明就是最好的碗。

正好,之前出去教杀甲鱼的时候,队里给陈凡记了50个工分,他便去找杨队长,用10个工分一根毛竹的价格,买了5根毛竹,

刘会计账本里的陈凡名字下面,再次归零。

陈凡将毛竹拖回来,一根长毛竹有18到20个竹节,正好锯成96个碗,又用竹枝做了100多根竹棍。

条件简陋就别要筷子了,一人发根竹棍扒拉着吃吧。

……

将所有东西搬上车,两人拉着车出了院子,姜丽丽锁好院门,便一起往公社的方向走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