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485章 最后一样

穿在1977 第485章 最后一样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25:18

第485章 最后一样

第485章 最后一样

在办公室里跟他们扯了一阵,之后去后院的广播室,把纪念品给张翠娥和张秀月,当然,两人的东西稍微有点区别。

给张翠娥的价值更高些,毕竟是自己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徒弟,不一样的。

从大队部出来,陈凡没去牲口棚取马,而是拐去了卢四爷家里。

卢四爷依然住在自己的小窝棚里面,墙上糊的泥巴有些地方显得比较新,应该是不久前补的。

茅草棚就是这样,墙体薄、也不太结实,尤其是住久了的老房子,一年四季都要糊墙补屋顶,就没几天安生的时候。

几年后,这种屋子一般都用作赶鸭佬临时休息用的窝棚,不会有人用这种屋子当家住。

事实上,整个卢家湾,也只有卢四爷的家是这种窝棚,其他人家最次的都是土墙屋。

陈凡走到屋门口,大门敞开着,冷锅冷灶,去年陈凡送的炭炉也放在一旁没有用。

他动了动耳朵,转身就往屋后走。

等走到屋子后面,只见卢四爷慢悠悠地站在梯子上,将一小捆稻草细细地塞进屋顶的漏缺里面。

陈凡抄着两手走上前,抬起头说道,“四爷,您这破房子还补什么呀,干脆把行李一卷,到我那里去。诶,不是我吹啊,去了我那边,一天到晚都有人伺候着,冷了有人添衣、饿了有人做饭,还不用干活儿上工。

万一您要是闲不住,正好,我那屋后面还有个牲口棚,里面有两头大花猪,看着可肥了,过几年就能杀了吃肉……啊不是,我是说另外还有两匹马、两只羊、一群鸡和三只大熊猫,你可以伺弄牲口啊。

再不行,我打算开春在屋后再开两垄菜地,

哎呀您是不知道,今年高考咱们村成绩不是还可以吗,好家伙,这点事情都别人惦记上了,以往叫都叫不来的知青,据说一下子给安排了16個,把知青点住得满满的。

我原来在知青点辛辛苦苦养的牲口、开的菜地(姜丽丽杨菊黄莺刘丹表示???)全都要让出去,只能重新开地。

哎呀我说老爷子你慢点儿,……”

他看着卢四爷慢悠悠地往下爬,赶紧上前扶着梯子,等人落到地上,才舒了口气。

卢四爷拍拍手,抬起头看了看自己铺的稻草屋顶,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转头看着陈凡,呵呵笑道,“不去。”

陈凡抿抿嘴,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果断干脆。

他将梯子搬着斜靠在后墙上,这里屋檐比较宽一点,墙上挂了不少农具,勉强可以遮风避雨吧。当然是小雨,大风大雨就跟露天放着没两样。

放梯子的时候,嘴里还不停,“行,不去就不去,我说你怎么就那么犟呢。”

放好梯子,拍拍手转头看着卢四爷,“那我给您在旁边修个小砖瓦房怎么样?”

卢四爷摆摆手,把屋檐下的稻草归置整齐,才背着手往前面走去,“用不着,我这屋子还挺好,不漏风、不漏雨,这搁老时候,村里好多人家不都住这种屋子。”

陈凡快走两步跟在他身旁,顺手抓了把雪洗手,“您老这话就叫抬杠。老时候是什么时候?最起码也是建国前吧,那时候是什么条件?现在又是什么条件?

队里12个水位观测点都建成了砖瓦房,如果算堤面以下的斜坡部分,那还是两层小楼房呢,结果您还住个茅草棚子,那不是惹人笑话吗。

尽最大的努力去过最好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不能说有条件了还故意过苦日子,那不对,就没这个道理是不是。”

卢四爷转头瞟了他一眼,“呵,你就想说我矫情呗。”

陈凡咧嘴笑道,“矫情算不上,顶多叫顽固不化。”

卢四爷翻了个白眼,不想理他。

陈凡突然眼珠一转,又快走两步,小声问道,“那您偷偷告诉我,是不是您那些个宝藏都埋在这屋子底下,所以离不开人?”

卢四爷猛地停下脚步,转过身指着他,过了两三秒,才说道,“你可以挖着试试,说不定就找到了呢。”

陈凡看了他几眼,随后嘴角一撇,“挖坑多累,我才不干这种蠢事。”

两人走到屋前,他毫无征兆地弯腰抄起一只正在觅食的公鸡,嘿嘿笑道,“小明,今天中午就吃你了。”

卢四爷到角落里的水龙头处洗了洗手,头也不抬地说道,“小明已经在半个月前被你吃了,这只是小红,你两个月前拿来的,还是只仔鸡。”

陈凡看了看小公鸡的羽毛,“伱为什么跟小明长得那么像?”

小公鸡,“喔喔喔……”

陈凡走进房里,先拿了只大碗,又拿起菜刀,转身回到门口,当即手起刀落,“别喔了,我又听不懂。”

随后泡热水炫毛一条龙。

同时还不忘聊天,“说真的,您那些东西,也值不了几个钱,已经吸引不了我啦。”

他转身看着拉了把椅子坐在门槛里面的卢四爷,嘿嘿笑道,“您知道今年大队部工分值多少钱么?”

卢四爷慢悠悠地在腿上卷着烟卷,摇摇头说道,“我的工分在小队,大队部的工分值多少,跟我没关系。”

前文说过,现在实行的是分产到组,也就是以小队为核算单位。

所以小队和大队的工分是不同的,甚至就连小队与小队之间,也有一些差异。

只不过在陈凡搞事之前,整个卢家湾大队的生产情况都差不多。

人均土地量相当、亩产量相当、农业总产量相当、副业有约等于没有,所以各个小队之间,工分价值相差不大。

今年就不同了,在农业之外,副业做得是风生水起,这收入一增加,就不可避免地会将差距拉大。

当然,以卢家湾现在的情况而言,这个差距再大也有限。

但是大队部不一样。

除了各个小队上缴的财物,所有的副业公司都是挂在大队部名下,而且因为之前的各个环节已经做了利润分割,所以获得的利润可以不用再分给小队。

那么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和预留款,再给上级上缴任务款之后,剩下的可分配利润就很可观了。

陈凡迅速拔毛,转头看了卢四爷一眼,笑道,“您呐,还真就是无欲无求了,连这个都不关心。”

他低着头说道,“今年大队部的工分,差不多是一分3块钱。”

卢四爷闻言顿时愣住,过了两三秒,才反应过来,赶紧问道,“先说清楚,是一个工3块,还是一个工分3块?”

这中间的价值差了10倍,不能不搞清楚!

陈凡头也不抬,笑着说道,“您没听错,就是一个工分3块,一个工的话,那就是30块,比初级工一个月工资还高。”

卢四爷不禁瞠目结舌,“你搞的那个副业,真有这么赚钱?”

去年大队部的一个工才值6毛5分钱,也就是一个工分只值6分5厘,相当于半斤米,今年却一下子增加了4、50倍?

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陈凡三两下把鸡子处理好,又开始处理鸡杂,他拿起一根棍子穿鸡肠,同时说道,“其实没什么可奇怪的,在整个物价体系中,最低的就是粮食和蔬菜,以前卢家湾只靠地里出产的东西生活,虽说吃饱饭不成问题,但钱是想都不要想。”

他说着转头看向卢四爷,笑容逐渐转淡,轻声说道,“养殖场、熟食加工、熟食店这些副业,看似与农业紧密相关,其实收入差距特别大。

就拿鸡子来说,一只成年鸡养半年,每天就撒点谷糠,就能卖两块五,做成烤鸡、卤鸡能卖5块,这等于用做一顿饭的功夫,把价格翻了一倍。

这还是咱们不能直接开餐馆,否则培养几个厨师出来,将两块五的鸡剁了炒熟,最少也能卖8、9块钱,要是多加点配菜,分成两三盘,或者弄成一锅炖鸡,那就能卖12到15块。”

不一会儿将鸡杂处理好,装在鸡肚子里面,又舀了半盆清水清洗干净,将脏水泼掉,陈凡端着盆子往里走,继续说道,

“您看看,一只鸡从养到吃,鸡苗只值几分钱,到了嘴里却能值最多十几块,而咱们农民只能赚最开始的那两块钱。所以说,大队部的高工分价值是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他拿出砧板,将鸡子放上去,挥刀便剁,“所以李先生才要消灭剥削阶级,把所有环节的利润都变成公有。现在副业都掌握在生产队手里,利润自然也就变成生产队的,赚再多钱都是为社员们服务。”

剁剁剁剁剁……

很快一只鸡便变成小鸡块。

从墙角的袋子里翻出几个洋芋,洗干净剁成块,不一会儿,一窝洋芋焖鸡便搁在炭炉上,随后又洗锅烧灶煮了半斤米。

忙完这些,陈凡才拍拍手,“好了,焖上半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卢四爷还坐在门口抽着旱烟,他拉了把椅子坐在门框另一头,咧着嘴笑道,“四爷,要是当年您也支持佃户们养鸡,然后在云湖开了烤鸡店,说不定比收租赚得还多。”

听到这话,卢四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滚。”

臭小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虽然风波已经过去,他还是不想提当年的事。

不过,沉默两秒后,卢四爷还是呼出一口长气,摇摇头说道,“不一样的。老话说的好,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一场鸡瘟下来,所有心血付诸东流不说,还有可能传染给人。

再一个,那时候讲究‘河有河道、山有山道’,各行各业都有‘行头’把持着,不是说你想做什么生意,就能做什么生意。

小的哪怕在码头上摆个小摊子,都得给码头上的地头蛇交钱,那些人可都是扒皮喝血的,大的更是要拜谒当地行首,话说当年饭馆业的行首好像就是望江楼以前的老板来着?

反正就是麻烦得很,即便能顺利开业,也有各种限制、各方孝敬。哪像现在,打个申请就能去做。”

他抬起头看着陈凡,笑道,“而且相对于大地主,当年卢家那五六千亩水田,还真不够看。

我们啊,顶多也就是在孤峰县粮食行会里能说上几句话,云湖市里那都是从省城、甚至从京城来的大粮商和市里本地的粮商把持,别说去那里开烤鸡店,能把粮食多卖几个钱,就不错咯。”

陈凡眨眨眼,心里想着,所以之前张文良他们说的开家店千难万难,相比旧社会,已经好了很多咯?

聊了几句,卢四爷照旧开始考察陈凡的“课业”。

他自己学的杂,教的便也杂,从琴棋书画到戏曲歌舞,从围棋象棋到麻将牌九,好多陈凡穿越前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都能从卢四爷这里学到。

两人先下了两盘盲棋,又聊了两段中医病例,等到屋子里满是炖鸡的香气,陈凡正要去拿碗筷准备吃饭,卢四爷却将他叫住。

“小凡呐,你学东西太快,我那点微末本事,都快被你掏空了。”

他说着一手扶着椅背,卖力地撑住站起来,慢腾腾地往房里走去,“最后就还剩一样,把这点东西教给你,我也就没得教了。”

陈凡眨眨眼,迅速跟在后面,“什么东西啊?”

卢四爷也不说话,走到房间里的书桌前,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几本一看就很旧的书,放在桌面上。

话说老爷子的书都挺旧的,不过保养得都还不错,属于收藏级的质量。

陈凡上前拿起一本翻了翻,抬起头看向卢四爷,“《古玩指南》?”

啥意思?让我对着书学习怎么鉴宝?

那不是开玩笑么!

古玩这一行,学再多书面知识都是虚的,两个一模一样的摆件放在你面前,你看过几本书,就能辨别出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扯呢,那必须要经过成千上万的“过手”,将知识化作经验,才能上鉴宝场上走一走。

而且哪怕看准了,也只能说是自己的一点浅见,而不能轻易下断言。

否则的话,会有比真货多几十、几百倍的假货教你怎么做人!

卢四爷扶着椅子坐下,笑着点点头,“盛世的古董、乱世的黄金,如今风波过去,只要风向不变,我估计很快就会迎来古玩交易的盛世。

前些年的时候,有很多古玩流落民间,其中大部分掌握在不识货的人手上,若是哪天出现在你面前,你却不认识,那不是太可惜了么。”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