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653章 现成的成绩

穿在1977 第653章 现成的成绩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02

第653章 现成的成绩

中午饭自然是在陈凡这里吃,难得陈师傅亲自下厨,张队长几人连饭都多吃了两碗。

吃完饭之后,陈凡提了一块大黑板出来,挂在外墙的钉子上。

张队长四人则一人端着一个茶杯,手里夹着烟,齐齐坐在风雨廊的条凳上,等着陈老师上课。

这块黑板还是当初姜丽丽她们都还在的时候,陈凡给她们上课的时候用过的,也是他自己做的,质量只能说还可以,别要求太高。

现在正好拿来画图。

先画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陈凡边画边说道,“南湖公社四面环河,呈金字塔形,上头尖下头方,中间一条腰线,就是公社所在地。

公社以北的尖头,就是咱们的卢家湾,其他四个生产队都在公社的南边。”

不一会儿图画好,陈凡拿粉笔敲了敲黑板上的某个地方,“现在副业公司都在卢家湾的这一块,也就是紧挨着大队部的位置,每天早上各个小队都要把禽畜送到这个地方。

同时呢,其他四个大队也在跟我们合作,他们同样要送货过来,要么走西边的河堤,要么只能穿过公社仅有的那一条路,从货运的角度来说,把副业公司迁到公社指定的区域,对各方面都有利。”

张文良立刻举手。

陈凡拿起小竹棍指了他一下,“这位同学请说。”

张文良抽了口烟,紧皱着眉头问道,“换了地方,我们自己不就更远了吗,还有水运,以前到7队码头就够了,现在要多开十分钟的船,要到公社码头停靠,远了不少啊。”

陈凡微微一笑,“那每天宰杀的气味好闻不?那么多的鸡毛、鸭毛、鹅毛的味道好闻不?

养殖场和熟食作坊虽然不是挨着一起,可离得也不远,以前规模小也就罢了,现在已经翻了几倍,以后还会越来越多,你打算怎么处理?”

张队长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所以说,公社的要求来得正好?”

陈凡耸耸肩,“也不能说正好,所有的副业公司都要重新规划,可也不一定要搬去镇上。卢家湾5000多亩地,除去3000大几亩的水田、两三百亩的居住区,几百亩分散的旱地,可以利用的地方其实也不少。

我原来想的是,把这些地方都利用起来,将副业公司分散到各个小队,并按照不同的类别集中处理,让每个小队都有自己的拳头产业。

比如6队有自己的陶器厂,他们就可以重点往这方面发展,最后形成特色各异、百花齐放的格局。”

叶树宝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满脸激动地说道,“好好好,这个好。”

他一把抓住张长江,“老张,你想想看,到时候5队主要搞养殖、6队主要搞陶器,我们7队就有码头,可以把熟食厂和正在筹备的食品厂,都放在7队,东西做好就直接拉上码头,比现在从5队拉过去可方便得多!”

张长江不太乐意,“凭什么把养殖场留5队,把食品厂放7队?就不能把养殖场挪到7队去,让你们天天闻臭气。”

叶树宝咂咂嘴,“搬养殖场也行啊,我不挑。诶什么时候搬?”

张长江张张嘴,愣了两秒,随后两眼一翻,“呸,你个坏东西,养殖场、食品厂都是5队的,干嘛要搬?”

叶树宝很无辜,“不是你自己说的把养殖场挪到7队去的么,还让我们天天闻臭气。”

肖烈文看不下去了,“你们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一个是大队长、一个是副大队长,还往自己小队争东西,像什么样子?”

说着还摇摇头,一脸的嫌弃。

随后扭头看向陈凡,拿旱烟杆指了指他,“别理他们,你继续讲。”

这时陈凡也点燃旱烟抽了起来,见他们都不闹了,才笑呵呵地说道,“把副业公司留在小队里面,是我以前的想法,好处就是所有东西都在内部,不用跟别人商量,有任何问题我们自己就解决了。”

顿了一下,他抽了口烟,转身看着黑板,“但是呢,把副业公司搬到镇上,也有好处。”

肖烈文叭了两口烟,“什么好处?”

张长江左右看看,“昨天到公社开会,钱书记他们倒是说了一堆话,说什么给政策、给资源,我们也不太懂这些东西。你说的是不是这个?”

陈凡轻轻点头,“第一个好处确实是这个。”

他转过身来,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慢条斯理地说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上面对集体性质、尤其是生产队主办的副业单位,并没有明确的管理政策。

生产队的副业公司,一年能赚多少钱,要怎么收税、交给公社多少钱的管理费,生产原料是自己解决、还是公社协调,都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

而这个标准一般是由公社来制定,税收比例高一点或者低一点、管理费是一成还是三成?生产原料是公社通过商业局走批文、还是自己想办法去找路子买?

这里面一进一出的利益,恐怕要相差好几倍。”

肖烈文瞪着眼睛,“我们办副业,从头到尾可没有找公社买过原材料啊。”

陈凡呵呵笑道,“嗯,是没有买原材料,那公社有没有提供过帮助呢?”

肖烈文顿时卡住了,吱吱唔唔地说道,“反正什么买啊、卖啊,他们是帮不上忙,就是建厂房、买建筑材料的时候,倒是没有为难过。”

陈凡嘴角微抽。

那叫没有为难吗?别看只是一个小公社,镇上的企业单位也要接受生产任务的,现在卢家湾可以说是镇上几家相关单位最大的客户,比如说年初建房子时,其他不少生产队都买不到钢筋水泥,原因就是一大部分都被批给了卢家湾。

这已经是很支持了好吧。

但是话不能这么说,谁都想多占点好处,当然要帮亲不帮理。

陈凡便笑道,“嗯嗯,所以要是搬过去,就要跟公社好好谈,看看他们说的给支持,到底是什么支持。还有管理费比例、税收政策,都要谈清楚。

到时候你们就拿我说的那套话去谈,说我们完全可以把各种副业分散到小队,但是应公社的邀请,才愿意去谈,可要是条件不到位,……咳咳,就算是大队领导,也没办法跟全大队的社员们交代呐!”

肖烈文几人都抿着嘴相视一眼,纷纷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过了几秒,张长江咧嘴笑道,“这方面我跟老杨比较擅长,以前好多东西都是我们哭回来的,这个事我跟他一起去谈,肯定不会吃亏。”

陈凡惊讶地看了他一眼,没想到看上去老实憨厚的张大队长,竟然还有这本事?!

下一秒,杨书记的声音便远远传来,“老张你又在说我什么坏话?反正我听见你在说老杨,休想狡辩。”

几人齐齐转身看过去,只见杨书记背着双手,缓缓爬了上来。

张长江当即笑骂道,“你怕不是属狗的吧,隔这么远都能听得见?”

杨书记站上平台,喘了两口气,在原地转了一圈,才继续往他们走去,同时说道,“你才是属狗,也不看看这里的环境,地势高不说,还两面有树林,两面空旷,说个悄悄话、恐怕5队都能听得见,何况你个声音比喇叭还大,听不见那叫耳聋。”

张文良早已让出位置,坐到最边上,“爸,他们都走啦?”

“嗯,吃完饭就走了,一看就是想来打秋风,学个屁啊学。”

杨书记嘴里嘟囔着、迈腿直接跨过条凳,坐在他让出的位置上,昂起头看着黑板,“这是在干什么?”

肖烈文拿烟杆指了指,“昨天钱书记说的那个事,小陈在出主意。”

“哦。”

杨书记恍然点了点头,转而看向陈凡,“你怎么说?”

陈凡将刚才说的话,简单重复了一遍,随即继续说道,“如果按照公社的要求搬过去,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找他们要政策、要资源。

第二个好处,是从单位发展本身来说。”

他敲了敲烟灰,指向公社规划的那片区域,说道,“在国外啊,这种把工厂单位集中在一起的地方,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工业区’。”

张文良忽然反应过来,问道,“是不是云湖北边、机械厂和棉纺厂在的那片地方一样?”

陈凡点点头,“没错,虽然云湖没有正式用这个名字来命名管理,但是在事实上,那里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工业区。”

当然,只是相对成熟,还远远没有达到真正成熟工业区的标准。

一个成熟的工业区,首先就要有专门的管委会、来处理园区的所有问题。

其中包括完备的基础设施,即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招商时常说的“三通一平”说的就是这个。

此外还有能源、安全、环境、企业服务、土地和房产、设备设施等。

如果让卢家湾自己来搞,别的不提,与企业服务相关的东西,就能把人跑死。

若是换成公社来出面,立马颠倒过来,是服务送到家门口,什么事都好谈。

比如之前用电的问题,就不需要卢家湾自己去跟青山公社谈合作,让南湖公社出面,一样能解决。

没办法,之前就说过,现在的公社是“三级所有制”,小队负责生产、大队负责协调,公社才是基层单位的行政管理所在。

也就是说,只有公社才具备行政职权,生产大队只有协调生产和提供产出的义务,没有索取的权力。

哦,也不能这么说。

当收成不好的时候,生产队还是可以索取救济粮的。

所以从理论上讲,公社对管辖范围内的生产队,可以用“予取予夺”来形容,而且合理合法合规。

当然实际情况下不会这么去做,毕竟谁都怕被打闷棍呐!

陈凡把副业公司搬去公社的利弊,好好地跟他们分析了一遍,随后说道,“除此之外,在这个工业区里面,我们也要对副业进行区分管理。

比如说,服装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布料和羽绒粉尘,就不能和食品厂靠得太近,这就涉及到工厂的布局。

然后呢,虽然不同种类的工厂、放在一起可能很不方便,但是如果规划得当,也能有利于提高效率。就像一只鸡,从养殖场出来后、就进屠宰场,完了鸡肉去熟食厂、鸡毛去羽绒厂,再各走各的路,……

这个呢,就叫做上下游企业协作。”

陈凡花了一个多小时,滔滔不绝讲到口干,干脆去厨房煮了一锅绿豆汤。

等把锅搁在煤炉上,转身回来,便看见杨书记问道,“所以,你的意见最后是搬,还是不搬?”

陈凡看着他面无表情,再看看一脸认同的张队长几人,心里直犯嘀咕。

我刚才都讲了啥?

你们自己就一点意见都没有的吗?

下一秒,杨书记几人便仰头哈哈大笑。

张文良拍拍陈凡的胳膊,顺手从他兜里掏出过滤嘴玉兰,眼里竟然还有几分嫌弃,“怎么不是中华?”

抽出一支叼在嘴里,将剩下的半包揣进裤兜,说道,“既然你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就尽快筹划搬过去。”

张长江止住笑,搜出张文良兜里的烟,自己拿了一支,剩下的转手给了叶树宝,说道,“明天我们再去公社谈,等谈好条件,就准备搬家。”

杨书记接过叶树宝递来的烟,点燃后说道,“正好,食品厂还没开始建,要不然还是个麻烦事。”

肖烈文还是抽自己的旱烟,“年初建房的时候,我们自己还组了几支建筑队,结果现在只有6队的装修队还在,正好趁这次机会,把建筑队再组起来,省得还要给镇上的建筑队掏钱。”

说着还很是愤愤不平,“本来那建筑队就是我们村里的,被公社上硬要了过去,也不说给点好处。”

张长江,“官大一级压死人,能怎么办呢?反正这次风水轮流转,我们卢家湾的副业公司,他们拿不走,反倒是公社求上门来,找我们把副业单位都搬过去,看我不好好宰一刀!”

最后由杨书记做总结发言,“这个事就这么定了,明天我们去谈。”

他转头看向陈凡,“你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陈凡咂咂嘴,看了一圈众人,嘿嘿笑道,“我的意思是,先不急着搬。”

几人闻言一愣,纷纷面面相觑。

肖烈文不解地看着他,“为什么不急着搬?”

张长江,“你之前都还说,服装厂、食品厂都要抓紧,早一天建好、早一天赚钱,怎么现在又不急了呢?”

杨书记似乎想到什么,脸色微微一变,看着他问道,“不会是棉纺厂那边,羽绒服面料生产线出了问题吧?”

叶树宝还想加入进来,可是想想也没想到问题,便眼巴巴地看着他。

陈凡微微一笑,说道,“你们不是说,钱书记他们想要成绩么?既然这样,再有一个月京城那边就要开会了,不妨再等一个月,看看会议结果如何。

如果跟很多人想的一样,要确定抓经济、定政策,那等会议开完,再正式对外宣布,要在南湖公社成立‘卢湾工业园’,这个,算不算现成的成绩?!”

听到这话,杨书记几人都两眼发光。

张队长眯着眼睛喃喃说道,“这不算成绩,那什么算成绩?!”

肖烈文咂咂嘴,“好家伙,这是要搞‘首义’啊。”

叶树宝,“最起码也是云湖地区的‘首义’。”

张文良左瞧瞧、右看看,眼里有些不解,不就是一个生产队副业工业区,还“首义”?至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