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在1977 > 第673章 各自忧郁

穿在1977 第673章 各自忧郁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18:02

第673章 各自忧郁

12月11日,星期一,农历11月12?

陈凡窝在炕上睡得正香。

自从不用早起锻炼之后,这还是头一次睡懒觉,果然赖床的快乐,是早起的人想象不到的。

蒙着被子呼呼大睡,也不知道时间到了几点,陈凡迷迷糊糊地听到玻璃窗敲动的声音,似乎还有人在喊自己?

他眼睛都没睁开,只是动了动耳朵,便听见是有人在卧室外敲窗户。

听声音,好像是老何?

直到这时,他才清醒过来,掀开被子、裹上棉大衣起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果然看见何青生那张老脸。

还张着嘴大呼小叫,“几点了,还在睡?”

陈凡眨眨眼,“几点了?”

何青生顿时满脸无语,抬起手腕、将手表对准他,“快11点了都。开门。”

说完就往前走去。

陈凡打了个哈欠,顺手将窗帘拉上,嗯,这样可以保温。

随后趿拉着走出门外,将大门打开。

何青生哆哆嗦嗦地走进来,嘴里还在嘀咕,“下雪不冷化雪冷,今天雪倒是停了,还出了太阳,结果比前几天还冷。”

等他跟着陈凡走进书房,又瞬间舒展开,左右看了看,“你房里怎么这么暖和?”

陈凡走到书桌后坐下,拉开抽屉拿出一包烟,抽出一支递给他,再将紫檀木烟灰缸往外推了推,“盘了个炕,肯定暖和。”

何青生拉开椅子坐下,看看眼前的烟灰缸,再扭头看看那个几乎跟小房子一样面积的大炕,一口老槽堵在喉咙口,不知道该从何吐起。

陈凡点燃烟,又将火柴推到他面前,问道,“怎么啦?”

何青生晃了晃脑袋,沉吟两秒,问道,“你什么时候找人盘的炕?”

陈凡抽着烟,“找黄经理啊,哦,就是原来房管所的黄天志,他现在调去了建筑公司做项目经理,我们这里、还有隔壁那个正在施工的小区,他就是负责人之一。

我请他帮忙,半天就盘好了,非常好用。”

何青生点燃烟,“待会儿我去找他,给我家里也盘一个。”

说着拿起烟灰缸仔细观察,放下后,抬头看着陈凡,“别跟我说,这烟灰缸也是紫檀做的?”

陈凡嘿嘿直笑,“那可不,一千好几的家具钱,不用紫檀、对得起这个价?哦、对了,……”

他说着拿过桌角一个小木盒,轻轻一拨,盖子打开,里面赫然是一盒香烟,“这儿还有个紫檀烟盒呢。紫檀防潮,湖边湿气重,存放香烟不潮。”

何青生已然无语,过了片刻,才摇头叹道,“要说钱,我们这些人也不差钱,可像你这样敢外露的,却一个都没有。”

陈凡哼哼两声,眼里满是忧愁,叹着气说道,“我也不想啊,可高桥出版社前前后后给了我三十万美元的稿费,不拿点出来花,我怕被人惦记。”

最离谱的是,现在竟然不用交税,这钱就成了净收入,让他多少有点不好意思。

嗯,虽然我国早在五几年就初定税法,其中就有稿酬收入这一项,可是几十年来,就没人收过。

对,不是没人交,是没人收。当年刚颁布税法的时候,真有不少老作家主动去缴税,可是税务部门的人愁眉苦脸地商量了半天,最后告知他们,这个稿酬收入的税要怎么收,还没有定细则出来,所以暂缓。

然后一直到现在,就没人交过这个税。

直到90年代,国家整顿税务、强调要征收个人所得税,才将稿酬收入计算在内。

所以陈凡想交这个税,都不知道去找谁,更加没有人来找他。

何青生听他说收入,不禁眉头微皱,看着他说道,“可我怎么记得,你买这座房子,还有这满屋子的紫檀家具,没有花钱呢?好像是在单位记账,用工资奖金抵扣的吧?”

陈凡干咳了一下,正色说道,“这个不重要,别人不知道就行。”

何青生无奈地摆摆手,看着他说道,“你也别担心有人惦记你的钱,只要他们还想着赚外国的稿费,就没人敢得罪你。

所以呢,你还是赶紧收拾收拾,去京城跟你老舅谈好,再说服你表姐同意跟我们合作,只要让大家都能看见赚钱的希望,赚钱的人也多了,谁还惦记你那点三瓜俩枣的?!”

陈凡靠在椅背上,掸掸烟灰,笑道,“下午两点多的飞机,我去再早也没用啊。”

他看了看旁边书架上的小座钟,嗯,这个是他自己去百货商店买的,纯粹是为了好看,顺便可以看看时间。

现在正好11点整,他转过头说道,“还有三个多小时,我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就够了。待会儿洗脸刷牙,还能自己做顿饭,省钱又健康。”

何青生无奈地摇摇头,“你还真是一点都不着急。”

随即说道,“我老伴儿正在做饭,待会儿你也别自己做,就去我那里随便吃点得了。”

陈凡直接摇头,“不了,你们两口子带着孙子阖家团圆的,我去不合适。反正也不麻烦,随便弄点就行。”

见他没同意,何青生也不再多劝,默默抽着烟,想着“文化出海、创汇”的问题。

经过小半年与高桥英夫打交道,他对这个事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心得。

一般来说,国内严肃占主流,以追求性和艺术性为主,通过故事和人物的塑造,深入挖掘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探讨。

与那种追求好玩、好看,甚至是赚钱的通俗相比,牢牢占据着高地。而通俗只能“在夹缝中求生”,默默的赚钱。

咳咳,虽然话不好听,但这就是事实。

严肃作品,能卖到10万册以上,就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成绩,堪称精品。即便是各大省刊的杂志,每期销量也不过在3、50万左右。

而刊载通俗的《故事会》,每期销量都在百万以上,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再去看看小本子的图书市场,与国内情况基本相似。

所以在“文化出海、创汇”的背景下,这一个项目,可能要拆分成两个问题来看待。

文化出海应该怎么做、创汇又应该做什么?!

想到这些问题,他就忍不住头疼。

就在这时,陈凡忽然说道,“对了,有个事儿,要提前跟你通个气。”

何青生抬起头、看着他,“什么事?”

陈凡仰头一声长叹,晃了晃脑袋,颇有种天不生我陈先生、文坛万古如长夜的感叹,“昨天我不是去交作业么,老师认为我天赋异禀、学识渊博,所以想让我留校任教,……”

“啥?”

不等他说完,何青生便一声惊呼打断他,“你?留校任教?”

陈凡抿着嘴轻轻点头,“是的。”

何青生眼角抽动,满脸诡异地看着他,“我跟你说,有什么意见你可以直接提,没必要这个样子。哦,还有,前天你提出增加人手的要求,小许那边已经让小段补充了一份文件,我签字同意了,等你回来补个签字就行。”

说着抽了口烟,手指在桌上敲动,“总而言之,你安安心心的把外联部给我做起来,事成之后,我会安排小段接手外联部主任,你就跟老谭一样,当个吉祥物就成。

到时候也遂了你的心愿,那话怎么说来着?”

何青生视线上瞟,陷入回忆中,“哦,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是这么说的吧?”

陈凡面无表情看着他,“所以,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何青生呵呵两声呲笑,“你让我怎么信?4月份才入学,这才12月,你就跟我说徐老要安排你留校任教,而且你还是读的研究生。

一个研究生最少要读三年,更别说徐老要求特别严格,现在你说这话,换成你自己,你信不信?”

陈凡幽幽叹了口气,“我也不愿意相信,可是,天才如我,偏偏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又恰逢学校师资不足,所以得到这个机会,应该也很合理吧。”

听到这话,何青生呆住了。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这个不仅仅是江大的问题,也是全国大部分高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没办法,前些年好多老教授、老讲师,由于身体欠佳而陆续去世。

咳咳,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身体欠佳,但去世的原因肯定是这个没错。

再加上这些年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或者说没有,那么出现人才断代,也就非常合理。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陈凡真的能够通过徐老的考核,……所以他说的是真的?

何青生瞪大眼睛,“你没开玩笑?”

陈凡瞟了他一眼,默默抽着烟,“我敢拿老师开玩笑吗?”

何青生顿时傻了眼,“那怎么办?”

随即又赶紧问道,“你同意了?”

陈凡耸耸肩,“那倒是没有。老师说就算要留校,也要到明年9月份才会开始工作,所以他让我好好考虑。”

何青生这下眉头皱得直打结。

刚开始把陈凡拉进省作协,还给了他一个外联部欧美分部主任的位置,首先呢,是陈凡作为省里的文坛后起之秀、甚至是一枝独秀,拉他入会是必然的选择。

至于那个分部主任,其实是当时没人敢接手,毕竟他们又不是外交系统的人,可以理所当然奉命行事。

作协的都是一帮子文人,只不过是跟着总会走,才设立了这个部门,那时候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会不会还来一次倒春寒?!

所以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可能,也没人愿意跟欧美沾边,哪怕是一个没有任何行动的虚设部门也不行。

可是没人也不是个事儿啊,何青生是左思右想,直到他想起陈凡,觉得年轻人应该胆子大一些,便试着去劝说,这才忽悠陈凡上了船。

这事要说他故意坑人,其实也不至于,当时他甚至已经做好自己兜底的准备,不过那是没有办法下的办法,能有人顶上自然最好。

万一真有个万一,分会也是跟着总会的步伐走,锤子落不到分会头上。

回头他这边再左右腾挪一下,还是很有把握,能把陈凡给摘出来,至少保他平安回去。

却没想到,陈凡进了作协机关之后,竟然做得有声有色,还打通了与国外交流的渠道。

现在可不是一年前,很多事情都已经明朗。

就拿欧美分部来说,这一年上级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可不少,尤其是西方大哥美国,与国内频繁往来,甚至还答应了国内派遣留学生的请求。

派遣留学生,这个态度已经足够明显了吧!

弄不好建交就是这一两年的事。

所以这时候的外联部,不再是人人避讳的禁地,反而成了一个香饽饽。

这次作协正式选出第三届主席团和理事会,其实是有人想接手这个外联部的,但是都让何青生给挡了回去。

一方面,不能说紧急的时候拉人来填坑,等有了好处又让人挪位置,全天下就没这个道理。

另一方面,陈凡也确实是负责外联部的最佳人选,至少目前如此。

之后他才和谭庸一起发力,用函授中心和《青年》杂志社作为代价,给陈凡换来这个副主席和副理事长。

要不然的话,以陈凡的资历,就算立了大功,升一级到外联部主任,也就差不多够了,哪有连升两级的道理。

那都是用资源换回来的,正好陈凡他自己也不稀罕这些资源!

事成之后,何青生还做着美梦。

先让陈凡在外联部做出成绩来,再把外联部也让出去,给他换另一批资源回来。

若是他的工作有成就,以后还能往上推一推、说不定最终有机会进部。

到那个时候,他老何也心满意足了。

培养一个文坛领军人物出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计划才刚刚开始,竟然就有人来抢人了?动手的还是骂不得、碰不得的徐老先生。

虽然陈凡说的是要好好考虑,但徐老师都发了话,又是江大这样的部属高校、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这个好好考虑,怕不是考虑要怎么讲课吧?

这一刻,何青生眼里失去了光,他在心里想着,自己要不要去徐教授面前哭天抢地,求求放过?!

……

陈凡可不知道何青生有这么多的心理活动,他想的是,要怎么选择,才能既不让老师感觉不爽,又不影响自己的咸鱼大计。

如果按他自己的想法,做个谭庸这样的吉祥物、才是最佳选择。

什么外联部、什么大学教授,那都是浮云。

要名气,他有了;要地位,不用太高,现在这个完全够用;要钱,他现在钱多得花不完,而且随着新时代即将开启,以后钱只会越来越多,在致富的道路上,他将一骑绝尘、永远不回头。

那他还折腾个什么劲?

做贡献?

发展卢家湾、汽车厂、机械厂,不都是在做贡献么,咱也没有吃干饭呐。

平时闲云野鹤,关键时刻推一手,公私两便,这就是陈凡的理想生活。

可若是进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不仅要上课,以后多半还要带研究生、做课题,这种事还不能假手他人。

想到那种忙到飞起的日子,陈凡就有点抑郁。

于是,书房里面,两个人相对而坐,各自忧郁。

……

片刻后,两人齐齐叹气。

听到对方的叹气声,两人才回过神来。

陈凡赶紧将快要烧手指的烟头扔掉,重新拿出两支,点燃后说道,“何叔,我记得老师刚说的是,让我去大学兼职做个老师,这年头不都是专职吗,怎么还有兼职老师的?”

听到这话,何青生忽然两眼放光,看着他说道,“徐老真是这么说的?”

陈凡点点头,“是这么说的,他说当老师也不影响在作协的职务,不过老师也说了,最好让我把工作转过去,专心教学和研究。”

何青生呼出一口长气,抽了口烟,笑着说道,“既然这样,那我的建议,你还是先考虑做兼职教授吧。”

顿了一下,他解释道,“二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以出版社编辑的身份,做了大学兼职教授,开了校外人士进学校做教授的先河。

之后大部分有名气的作家,都被邀请过进学校讲课,其中有一部分也被授予了教授职称,只不过这种风气,后来被外力打断。

学校连专职教授都无法安稳,哪里还顾得上兼职教授呢?!”

他掸了掸烟灰,看着陈凡笑道,“你刚才说这事,我还以为徐老要你调单位、做专职老师,既然他提到了兼职老师,你不妨先试试。

要不然以你现在的级别,学校最少也要给你评一个正教授四级的职称,否则就是降级调用,调用不说升级、最少也是平级,哪有降级的道理。

可你年纪太轻,评教授职称多半会带来争议。

但是在作协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呢,我的意思就是这样,先做个兼职老师,看看以后的情况再说。”

正教授分为四级,四级就相当于副厅待遇,三级对应厅级,一级对应正部。若是陈凡真答应去学校,有他老师看着,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弄不好升级比在作协还快。

不过,只要不是立刻调换单位,就有回旋的余地,至于以后的事情,船到桥头自然直,当然是以后再说。

听完何青生的解释,陈凡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他之前还真不太了解这方面的东西,即便徐教授说了可以兼职,也不明白里面的门道,现在才清楚原来早有先例。

那他选择的余地就大了一些。

随即抬起头笑道,“你说的我记住了。现在距离下决定还早,到时候再说。”

何青生点点头,“这事确实是要认真考虑,不过在我来说,肯定是希望你留下来的。”

陈凡哈哈笑了笑,“明白,我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走人。”

抽完这支烟,何青生便起身告辞,离开时还不忘交代,“早点过去,别误了飞机。”

陈凡挥挥手,“耽误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