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314章 邺城之事

蜀汉之庄稼汉 第1314章 邺城之事

作者:甲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2:50

第1314章 邺城之事

在一片歌舞升平中,季汉悄然地完成了一系列的人事替换,甚至暗中厉兵秣马,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而季汉太行山东面的对手,同样也是觥筹交错。

邺城内,太傅别府,司马懿正在招待宾客。

这些宾客,大多是来自河北,也有来自南边的青徐等地。

这些人,大多是来自郡望之家,比如说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及博陵崔氏等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者,莫过于前廷尉卢毓。

卢毓乃是卢植的幼子,十岁丧父,后两位兄长也因为战乱而死难。

卢毓以一己之力养寡嫂孤兄子,以学行见称。

曹丕听闻卢毓之名,召其署门下贼曹,后面又被清河崔氏的崔琰举为冀州主簿。

历经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多次在地方和魏国朝中任职,不但深得地方百姓爱戴,而且在朝中颇有声望。

就连曹叡也经常询问他的意见,并且让他担任选拔官员的吏部尚书。

谁料到了曹大将军辅政掌权,嫌卢毓碍眼,不方便自己控制尚书台,于是就把卢毓调作尚书仆射,同时让何晏担任吏部尚书。

“台中三狗”祸乱朝纲,卢毓自然是看不过眼,屡屡加以指责。

曹大将军越发地烦他,干脆把他调出尚书台,出任廷尉。

随着台中三狗越发势大,得罪过他们的卢毓自然逃不脱报复。

何晏寻了个机会,特意写了一篇长长的奏疏,弹劾卢毓,又指使有司先行收了卢毓的印绶,然后这才上奏。

可见台中三狗的威势,与先斩后奏相差无几了。

而何晏这等行为,居然还得到了曹爽的支持。

卢毓就这么被免官贬为庶民。

卢毓算得上是魏国的四朝老臣,在朝中的声望本就不低。

如今被这么对待,自然是被许多人同情。

这几年来,卢毓看着曹大将军从辅政开始,除了最开始的那几个月还有点人样,后面越发荒唐。

早已是从怒其不争到深深失望。

这一次被如此莫名免官,让他对许昌终于不再抱一丝希望。

于是他收拾行李,离开许昌,欲归老家。

谁料到才北渡大河,就看到早早在河边等候的司马太傅。

这些年来,从邓艾到孙礼,再到傅嘏,乃至郭循,司马太傅爱才好士之名,早已是传遍了朝野。

看看对自己以礼相待的司马太傅,再想想对自己弃如敝履的曹大将军,卢毓差点就老泪纵横。

原本想要归乡养老的他,根本没有办法拒绝司马太傅的盛情邀请,于是就来到了邺城。

“卢公,”司马懿向着卢毓举杯,“此次归乡,可有何打算?”

卢毓连忙举杯还敬司马懿,喝了一口酒之后,这才摇头叹息:

“有劳太傅关心,某已至花甲之年矣,年老体衰,归乡除却养老,尚能作何?”

司马懿闻言,脸上故作不悦:

“卢公这是在暗讽吾耶?吾已六十有五,比卢公尚虚长数岁,难不成现在就辞归故里?”

卢毓一听,连忙起身道歉:

“是某失言,太傅乃大魏柱石,安能屈尊与某这等野老相比?”

司马懿哈哈大笑起来,跟着站起身来,扶着卢毓一起坐了下来:

“卢公,我不过是戏笑耳!想当年,满伯宁(即满宠)年近八十,欲请骸骨,犹被先帝比之廉颇马援而不许。”

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司马懿脸上的笑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感慨之色:

“今卢公不过刚至六十,安能自称年老?且国家正值危难之时,大魏正是最需要像卢老这等刚正老臣的时候啊!”

卢毓听到前半段,本欲与司马懿同笑,哪知道再一听后半段,脸上顿时就是一暗!

“竖子误国啊!”

司马懿仿佛卢毓心中所思,他饮下杯中之酒,重重地把酒杯放到桉几上,长长地叹息道:

“小人误国啊!若非朝中奸侫小人,卢公何至于此?而吾,又何至于拖着这病残之躯,以抗强贼?”

说到这里,司马懿握住卢毓的手,有些动情地说道:

“吾与卢公,年纪相差不远,侍奉武皇帝的时间,也是前后之间。吾等这些老臣,随武皇帝征伐天下,又随文皇帝开创基业。”

“而如今,却是被那些后进竖子所欺,看着他们败坏大魏的基业,吾每每思及此,简直就是痛彻骨髓!”

“卢公,大魏的基业,也有我们这些老臣的心血啊!吾等不久之后,有何脸面去黄壤之下见武皇帝?”

司马懿声情并茂的说辞,一下子就打动了卢毓。

他在许昌那边的遭遇,本就积郁满腹的委屈和不愤。

此时被司马懿言辞挑动之下,终是忍不住地放声大哭起来:

“武皇帝啊,你若是黄壤之下有知,且看看大魏吧!”

两人这一哭开,在座的众人,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皆垂泣不语。

就在司马懿等人放声大哭的时候,大厅门口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被脚步声所惊,不少人连忙止住哭声,抬头看去,想要看看是谁,胆敢在太傅的宴会上如此放肆。

但见一老妇,正风尘仆仆地大踏步进来。

老妇看起来五十有余,身上的衣物因为长途赶路,显得有些污秽不堪。

但在座的人,却是无人敢轻视之,反而是纷纷站了起来。

妇人目光凌厉,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卢毓身边的司马懿,面带悲容地开口问道:

“你都知道了?”

司马懿看到妇人,惊得连忙放开卢毓的臂膀,站起来直愣愣地盯着对方:

“什么?”

原来这老妇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太傅的元配张春华。

张春华抹了一把眼泪:

“你在这里哭泣,难道不是已经知道子元(即司马师)的事了?”

看到原本在洛阳的元配突然出现在这里,再听到她提及儿子司马师,向来沉稳的司马懿,心里顿时就是一慌。

他的潜意识里,拒绝把事情往进一步去想,只是麻木地问道:

“子元?子元出了什么事?”

张春华没有回答,反而是伏地放声大哭起来。

司马懿的身子晃了晃,跟着跌坐下去,目光呆滞,久久不语。

在座的众人,皆是不知所措。

坐在司马懿身边的卢毓,看着太傅夫妇两人,一个嚎啕大哭,一个呆若木鸡。

他似乎猜到了什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太傅?”

这一声,终于把司马懿唤回神来,他目光呆滞地看向哭泣不止的张春华,又看向卢毓,涩声道:

“卢公,我可是醉了?”

卢毓不忍言。

司马懿得不到回应,眼中渐渐地露出绝望之色。

他的耳边,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醉什么醉?子元,子元已经伤重不治,去了!”

这一句话,终于让司马懿最后一线希望彻底破灭。

“子元啊!我的儿啊!”

司马懿前面谈及国事,只是流泪。

但这一次,他是一下子就泪涕齐流,胡须很快就沾满了亮晶晶粘乎乎的水光。

“儿啊,我的儿啊……”

司马懿哭着哭着,又用力捶着自己的胸口,最后几近气绝,晕倒在地。

这一场宴会,因为张春华的到来,不欢而散。

待司马懿醒来时,发现自己已是躺在榻上。

身上的衣物换成了舒适的贴身睡衣,脸上和胡须也应该是被人细心清理过了,让他感到一阵干净清爽。

在醒来的一瞬间,就能让他全身上下感到这般舒适的做法,只有一个人能做到。

这个人肯定不是正室张春华。

而是眼下最受司马懿宠爱的姬妾柏夫人。

“阿郎,你醒了?”

伴随着轻柔的声音,司马懿闻到了自己最喜欢闻的香料味,这也是柏夫人身上的香料味。

“我睡了多少时日?”

司马懿开口问道。

“睡了近十个时辰,”柏夫人弯下腰,轻柔地抱起司马懿的脑袋,然后把柔软的绒垫放到司马懿的头下。

“阿郎要不要先喝些热汤暖暖肠胃?”

“嗯,好。”

喝了酒,又睡了这么长时间,让司马懿感受到身体确实有些虚弱。

几口热汤下去,不但暖了身子,也暖了心窝。

这就是他为什么宠爱柏夫人的原因。

不但貌美温柔,而且善解人意,什么也不用说,她就会提前准备好自己想要的一切。

哎,人老了,最是需要体贴和慰藉了,也是最难抵挡这样的体贴和慰藉了。

特别是在痛丧亲儿的情况下,司马懿感觉自己只有在柏夫人这里,才能稍稍缓解悲痛之情。

可是这份温馨,很快就被一个声音打破了:

“阿郎醒了么?感觉如何了?不要紧吧?”

听着这一连串的声音,司马懿眉头就是一皱。

而进入房内的张春华,也看到了屋中的一幕。

想起自己的儿子正是因为这个男人派去领军,这才受了重伤,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

而他呢?

躲在邺城享福!

自己前日刚到的时候,他正和众人在饮酒作乐。

今日刚醒来,又在享受美色。

张春华受丧子之痛,本已是情绪颇为不稳定。

只不过她终不是普通女子,故而尚能勉强控制自己。

但眼前这一切,彻底击溃了她的心理,让她忍不住地尖叫出声:

“司马仲达,汝有何脸为人父!”

“禽兽失子,尚知悲鸣,汝比禽兽不如!”

司马懿被张春华这般叫骂,顿时又惊又怒:“你在胡唤些什么!”

他一边说着,一边欲撑体而起,谁料到才起了一半,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阿郎,你没事吧?”

柏夫人看到司马懿脸色不对劲,连忙抱住他的身子。

谁料到柏夫人的这个动作,更是让张春华犹如火上浇油一般:

“什么阿郎,你这个贱人,阿郎也是你能叫的?”

靠在柏夫人怀里司马懿,伸出手指颤巍巍地指着张春华,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大喊一声:

“滚,你给我滚!我不想见到你这个老物!”

“以后没有我的许可,不许踏足这里!”

张春华也不知是被司马懿吓住了,还是没有想到他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一下子就呆愣在那里。

司马懿看到她这个模样,心里闪过一丝后悔,但一看到那张松驰而衰老的脸,又是一阵厌烦:

“你这个老物,当真是可憎,你且看好你自己就行了,就不用劳烦你过来看我了。”

张春华一听,顿时又是羞愤又是恼恨,恨不得要吃人的目光在司马懿和柏夫人身上扫了一眼,转身恨恨离去。

“阿郎,你这样,会不会……要不,妾去向女君道个歉吧?”

在张春华离开后,柏夫人这才敢开口,有些花容失色地小心询问道。

“此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去道歉做什么?”

司马懿躺在柏夫人的怀里,闭着眼,缓缓地说道,“不必去管那个老东西。”

“可是,可是子元……”

“子元之事,我自有打算,你不要操心。”

司马懿睁开了眼,眼中没有焦距:

“洛阳乃大魏国都,如今处西贼兵锋之下,邺城乃大魏开国之地,虽有太行天险,但谁能保证就一定能挡得住西贼?”

“可恨国危至此,大魏仍有些人,以私利为重,视外贼压境而不见,却视吾为生死之敌。”

“如今,吾儿领军与贼作战,重伤而亡,谁还敢说吾别有用心?”

说到这里,司马懿又闭上了眼,长长地叹息道:

“子元已去,我就算是哭瞎了眼,又有何益?还不如豁情散哀,好好想一想,如何保家全国。”

柏夫人低下头,看着司马懿哀容未尽,疲惫而苍老的脸,忍不住地问道:

“阿郎,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什么?”

“西贼,汉国那边,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司马懿勐的睁开眼,目光锐利,但很快又全尽散去,甚至重新闭上了眼:“没有,至少目前没有。”

“前日的宴会你也看到了,皆是河北大族的人,还有南边,也有人对吾寄以厚望。”

现在不说什么要平灭西贼了,就算只希望能挡住西贼,让西贼不要再东进,就已经有这么多的家族支持自己。

而自己呢?

连儿子都搭进去了。

如果就这么半途而废,不说为天下笑。

光是那些支持自己的人,现在对自己多厚望,日后就有多恨自己。

就算是司马懿老谋深算,但一想到关东这些大族反噬的后果,也是禁不住地有些心惊肉跳。

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从进入邺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不打到没有一丝希望的那一刻,司马氏身后这些关东大族,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放弃的。

“那,洛阳那边,如此危险,要不还是让子上到邺城这边来吧?这样也能让夫人安心。”

“不必。”

司马懿断然拒绝:“我说过,我自有打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