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

三国之谋伐 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五十三章 曹操的立场

其实刘备并不喜欢这样的排场。

历史上他在益州称帝之后,因关羽之死发兵东吴,所过之处,皆是跟从前一样,随军与士兵同甘共苦。

但当时的情形跟现在有很大差别,当时刘备还不强大,地位也不是很稳固。

因此讲究也没那么多, 以前怎么样后来还是怎么样。

而如今他是名正言顺从刘虞手里接下来的帝位,根基稳固,势力庞大,很多东西都要讲究一个排场和礼数。

即便是他不想这样,朝廷一些官员也必须时时刻刻纠正,因为这属于礼仪的一种。

帝王得有帝王的威严。

这是一种权力, 同时也是一种束缚。

否则的话,像太常卿这样掌管礼仪和祭祀的官员,就会站出来说教他。

事实上这个排场已经算是极尽压缩了。因为按照蔡邕写的《独断》中记载, 帝王仪仗又称为卤薄。

卤薄规模分为大中小,有大驾、法驾以及小驾,即便是规模最小的小驾,也有上千人跟随,而规模最大的大驾,有数万人跟随。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备现在只有几百仪仗队跟着,已经算是汉朝皇帝出行的时候,规模非常小的队伍。

马车前面有执金吾开道,这些执金吾便是天子卫队,侍卫统领便是许褚,明晃晃钢甲耀人眼目。

在抵达曹操队伍约二十多丈处的时候,最前面的执金吾卫队左右让开,露出六驾马车。

刘备就坐在马车上, 因为有巨大的伞盖,也就是他幼年时曾说要羽葆盖车的那东西,因此他整个人都笼罩在隐隐当中,并没有被太阳晒到。

如果站在车下跟刘备说话, 由于俯视和仰视角度的问题,就会感觉到一种十分强大的天子威严,居高临下,压迫而来。

虽然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气势、威压这种东西,但上位者的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压迫力,令人喘不过气。

但刘备却并没有坐在马车上居高临下地跟曹操对视,而是缓缓站起身,向着许褚招招手。

许褚略微犹豫,扭过头看向另外一位侍从,那侍从便牵着一匹白马过来。

的卢马。

刘备走下车,他没有穿天子服袍,而是一身铠甲,腰悬双股剑,乃是将军打扮。

轻抚着一丝不染杂尘的马颈,的卢同样亲昵地用脑袋噌着刘备的手,一个翻越,便轻松跳上了马背。

虽然久不亲自上战场,但曾经的那种熟悉感还在。

“陛下......”

许褚犹豫道:“不要犯险。”

刘备笑了起来,说道:“仲康放心, 朕自黄巾以来,经历大小战不下百次,犹有何惧之?你跟在我左右便是。”

“唯。”

许褚见劝不动,只好跟随。

远处同样警惕的还有典韦,作为曾经刘备的保镖,虽然已经成长为独自领军的大将,但依然关注着刘备的安全。

几乎是在刘备弃了马车自己过去之后,典韦一时心急,直接提着两只短戟奔跑了过来。

“大兄。”

曹洪注意到远处典韦独来,怕敌人有诈。

曹操摆摆手:“无妨。”

此刻刘备坐上了的卢马,双腿轻夹马腹,的卢踏步前进。

双方距离约二十多丈,也就是五十多米,还是有点远,刘备命令仪仗队留下,自己与许褚过去。

见此情形,曹操也命令自己麾下士兵原地别动,让曹洪跟随自己,二人迅速靠近。

很快两人就在中间相会,隔了约叁丈距离,停下脚步,目光对视。

“孟德!”

刘备坐在了马上,眼中情绪复杂,看着曹操。

自十八路诸侯讨董,其中十余路诸侯在董卓逃遁关中时,全部撤离之后,他曾经以为曹操孙坚鲍信公孙瓒是最后忠臣于大汉的关东诸侯。

只有他们四个人跟着自己去了关中。

可现在呢?

除了孙坚还能维持初心以外,曹操公孙瓒鲍信,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至少公孙瓒差点和他闹翻,曹操现在已经与他对立。

天下五君,名存实亡。

相比于刘备的感慨,曹操的感慨则更加真实。目光中的复杂情绪,远比刘备多得多。

从一个白身,到如今已经是天下至尊,这样的转变,如何不能令人敬佩。

奈何双方对立,今时已经不同往日了呀。

“玄德!”

“放肆!”

曹操一开口,许褚拔出刀来大怒道:“敢对陛下不敬?”

曹洪也连忙拔出刀来与许褚对峙。

刘备说道:“仲康,不得无礼,孟德乃是故人,故人相交,称呼表字无妨。”

古代皇帝的表字流传其实极少,除了那些打江山的皇帝以及李煜字重光有明确记载外,大部分皇帝都没有表字流传。

这是因为皇帝身份尊贵,常人不可能称呼他们的表字,且还有一些原因,如很多皇帝年龄很小就继位,没有举行冠礼,自然也就没有取表字。

因此像刘备这样有表字的皇帝其实很少,而作为皇帝,是不可能被人以表字称呼,要说天子、陛下、国家之类的尊称。

所以曹操称呼刘备的表字而不是陛下,是对皇帝的大不敬,许褚自然愤怒。

曹操冷眼看着刘备举动,没有说话。

等刘备制止了许褚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说道:“玄德邀我来阵前一叙,不是想在我面前摆天子威风的吧。”

“自然不是。”

刘备摇摇头道:“我来邀故人相聚,自然是希望能够说动孟德,即便不能说动,叙叙旧也好,因为大战开启,便是不死不休。”

“哦?”

曹操来了兴趣,笑道:“玄德打算如何说动我?”

刘备目光真诚地看向他道:“当年讨伐董卓,袁绍袁术等关东诸侯畏惧不前,唯独孟德文台等人跟随,此乃忠义之事,为何到了今日,尔等要反叛朝廷,割据一方而称诸侯呢?”

曹操沉默片刻,说道:“玄德不也是曾经割据,后来篡夺天子之位吗?”

“我这是先帝传位于我!”

刘备面容刚毅,两撇八字胡随着他的话语而不断上下抖动,严肃说道:“难道孟德也以为我是那种逼迫天子的小人?”

曹操默然,过了许久才道:“我虽然不知道先帝为什么传位于你,但我确定必是陈子归设的计策。”

刘备认真说道:“或许吧。但我绝没有逼迫过先帝,若是我有逾越之举,满朝文武都不会臣服于我,难道孟德信不过我,还信不过满朝老臣,信不过文先公,子柔公,颖伯公他们?说到底,也只是因为你已经变了,变得为一己私欲了。”

曹操怒然道:“对,我是变了。凭什么,凭什么你刘玄德不过是白身出身,就可以夺得天下。我家时代官宦,就不能够有所作为?大丈夫处事,就该驰骋宇宙,纵横寰宇,终日蝇营狗苟,与朽木腐草何异?”

刘备也怒道:“曹孟德,你世食汉禄,本就应该报效国家。现在却变成这样,割据一方以为雄,实则草寇尔。枉为汉臣,枉食君禄。当年你讨伐董卓,亦是忠义之辈,而今你再看看你自己,大丈夫处事,无始终者,又何德何能称之为英雄!”

曹操冷笑道:“我用不着你来说教。”

刘备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现在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当初陈暮说过,曹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迟早有一天会犯上作乱。当年不信,现在又怎么会不知道了呢?

可心中的那点义气,天下五君时的豪气,依旧留存在他心中,挥之不去,彷佛变成了一个执念,他希望曹操能够依旧忠心朝廷。

毕竟,那时候的他们,意气风发,每一个都梦想着迎回皇帝之后,治理好这个已经破败不堪的国家。

所以他很愤怒,愤怒于曹操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虽然感情不似关张陈那样同生共死,但亦是多年知交,从黄巾起义就曾经共同并肩走战,为何要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胸膛起伏不定,过了许久,刘备才平静下来,缓缓说道:“是我过激了,孟德,我向你道歉。”

曹操亦目光平静道:“谁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刘备摇摇头,似乎要把脑中繁乱的思绪抛之脑后,过了片刻,轻声说道:“孟德,离别之前,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你说。”

“我想知道,你的志向是什么?”

“我的志向?”

“是啊。”

“玄德的志向是什么,我想先听听。”

“我的志向吗?”

刘备目光望向远方,轻松喃喃道:“我曾经听四弟说过,人生大丈夫,死不足惜,最怕的就是没有远大的志向。我已经是帝王,剩下的,便是一统华夏,让大汉子民吃得饱,穿得暖,足矣。”

“当年的我,又何尝不是这样?”

曹操深邃的目光看向天边,四十八岁的曹操就坐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去,满眼都是自己二十岁的身影。

出身于官宦世家,年纪轻轻就以孝廉入仕。

曾悬五色棒以治法律,也曾上书朝廷劝谏天子,后领禁兵以讨黄巾,也有过一怒而刺杀董卓。年轻时一门心思想报效国家,等到自己握有一块领土,不知道什么时候,心思就已经变了呢?

变得争权夺利,变得想要往上攀爬,在这乱世当中,朝廷崩溃已成定局,前汉末年的景象再次重演,世祖光武皇帝能够振兴大汉,自己,又何尝不能够做到那一步。

只是奈何,既生我曹操,又何必生你刘备?刘氏江山已经四百年,到了今时今日,先有高祖打下江山,又有世祖中兴大汉,现在再来一位刘姓。

难道这天下注定归你刘姓,凭什么不能轮到他袁氏,又或者我曹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怕谁都会死,亦要死得壮烈!

曹操的表情复杂,难掩心中的情绪,长呼一口气道:“玄德,我最后再称呼你为一句玄德。当年洛阳同席,天下五君,我年长几岁为兄,你为弟。你或许也很失望明明那时我如此忠于汉室,而如今我却此般,你道为何?”

“为何?”

“因为我见这江山破败,所托非人。那桓帝康帝,本就是无能昏君,闹到今日这般田地,他们难道没有错?”

“这一点我不否认,二位先帝确实有错!”

“我世食汉禄,本该报效朝廷。但朝廷又什么时候需要过我报效?当年宦官乱政,我上书劝谏,反被呵斥,那时我就已经对朝政心灰意冷,对朝廷失望至极。”

“所以呢?”

“所以我才起兵讨伐黄巾,除掉董卓,想要匡扶汉室,看看这大汉新的天子,是否能够能有所作为,不像之前的昏君一般,只知道勒索钱财。”

“孟德的意思是,伯安公让你失望了,我让你失望了?”

刘备的目光愈发寒冷。

从法理上来说,刘虞是光武帝长子的后代,同时也是太子的后代,可谓是嫡子嫡孙,继承大汉皇室名正言顺。

而刘虞又把皇位让给了他,哪怕世人颇有微词,但它存在程序正义,那就是合法的。

如果曹操依旧是朝廷忠臣,就应该效命于他才对。可现在却拥兵自固,派大军与他抗衡,就说明曹操已经没有了忠君的思想,要与他叛乱到底。

这是刘备无法容忍的事情。

若是曹操是因为别的而叛逆,未尝不能说服于他,就像公孙瓒那样,最终和平解决一切问题,谁也不希望大战一起,生灵涂炭。

可现在曹操不承认刘虞和他刘备,那就意味着曹操已经生出叛逆之心,认为皇帝人人可做,要学陈涉吴广张角了。

虽说刘邦亦是平民打下的江山,但大汉四百年,根深蒂固,哪怕如今已乱,可朝廷还在,正统也还在!

那么在道义上,曹操就不是因为朝廷的失责而要起兵纠正朝廷的过错。而是想要自己当皇帝,这就是与刘备朝廷的在根本上形成对立。

简单来说,如果双方是因为某些分歧,比如朝政、军事以及其它方面的原因,那么都可以商量。

曹操只要同意归顺朝廷,升官加爵,让他征战四方,都可以谈。

可要是曹操并不是这些分歧,而是认为大汉应该要灭亡了,还不如学刘邦那样重新创造乾坤,自己再建立一个别的朝代,那双方就完全处于立场分歧,无法相容。

正如和联胜只有一个龙头,一旦其中一个候选人要搞新和联胜的时候,那自然就成为了所有人的公敌,因为谁也不会允许分裂。

然而面对刘备的询问,曹操许久没有说话。

刘备就这样看着他。

他也看着刘备。

只要曹操说自己是想当皇帝,那么这场战争,就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

但曹操目光深邃,只是看着,过了很久,才缓缓说道:“玄德,你治理这江山,很好,我从未对你有过失望.......只是.......”

只是我终究迈不过那道坎呀。

这一刻。

曹操的心情,无比复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