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

三国之谋伐 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六十七章 远洋船队

三国之谋伐

章武三年八月,随着雍县之战结束,关中彻底平定,沮授向朝廷上书,调拨大量中低层官吏前来治理。

张飞北上西河郡,吕布不敢找他麻烦,只能继续北攻雁门。

公孙瓒兵出塞北,平定辽东,将蹋顿余孽一网打尽,同时青州无数船只载着大量官员赴任。

在泰山学宫,治理地方是考公务员必修的一门课程,陈暮对于官员的选拔,并不是依靠科举制和察举制,因为这两种制度都有很大弊端。

因此他选择的方式还是考试,即便你是从泰山学宫毕业,也得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考上之后,还得去基层锻炼才能升迁。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官员都是专业知识非常丰富的同时,还有大量的基层经验,可以迅速组织生产。

毕竟古代的官员产生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百姓想要什么,地方发展怎么规划,农业生产、商业经济、治安法制,这些都是官员们要考虑的事情。

而不管是科举制还是察举制,大多数官员都是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然后带着对治理地方一窍不通的脑子去做地方主官。

这样的官员如果聪明些,也许能够学到一些基层治理的能力。但更多的却是无能昏庸的官员,得过且过,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压迫百姓,对于治理地方毫无贡献。

因此陈暮自然要摒弃这种思路,而选择专业人才。

即,你想当官,就得努力学习做官员的专业知识,当地方法官得学习法律,当县尉要学会刑侦和体能锻炼,做县令,就得深入基层,规划一个县的未来发展。

在这样的专业培训以及严厉考核之下,技术型官员以及理论和实践型官员大量产生,一个县一个局一个部门,又有领导班子组成,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治理,使得目前大汉基层情况井井有条,生产力恢复得很快。

目前朝廷疆域并无战事,到了九月份,一个好消息传到了陈暮手里。那就是前往南美的船队已经在当地建立了驻地,大量的橡胶树种子,正在往回运输,除此之外,还有美洲的各种高产农作物。

其实从中平年间,陈暮就已经着手开始组建船队前往北美。船队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才做到这個地步,进度可以说是非常缓慢,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船队是不是已经沉没在了路上。

因为像麦哲伦环游世界一圈,不过用了一年时间。哥伦布横穿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只用了两个月。与他们相比,青州的船队都可以算是在消极怠工,毫无作为了。

但实际上并不是船队走得慢,而是陈暮嘱咐他们,不要做一锤子买卖,到一个地方就建立据点,进行驻扎,检查当地气候,搜罗地方作物,最好是能与当地土著建立沟通关系,让他们做向导寻找大汉需要的东西。

比如青州最早是从莱州湾出发,抵达了三韩半岛。于是船队就在弁韩驻扎,建立据点。位置差不多是在后世的釜山一带。

等到早些年陈暮经略三韩的时候,船队就北上到了海参崴,继续建立据点。然后一路向北,到日本的北海道,俄罗斯的库页岛,堪察加半岛,楚科奇半岛,最后渡过白令海峡,抵达北美阿拉斯加。

而这一路上光据点就多达数十个,每个据点都要有人把守,多则数千人,少则数百人,整个青州从事这项远洋项目的人数,就达数万之多,经费占比非常恐怖。

因为陈暮并不打算仅仅船队到达南美,拿到了橡胶、土豆、番薯、玉米等作物就完事,而是要占据整个美洲大陆,让这里成为大汉领土。

所以每到一个地方,船队就必须在当地寻找合适的港湾,建造船坞,同时随船的有天文地理学院的学生,绘制当地地形,了解当地气候。那些一路航行的水手算是好的,最惨的就是留在俄罗斯和阿拉斯加地区建立据点的那些人。

要知道在大汉这个时间节点,公元200年左右的世界。除了大汉和欧洲罗马帝国有完整文明以外,其余地方的人跟野人没什么区别。而且数量稀少,大多数都是跟当地野兽为伍,如俄罗斯和阿拉斯加那时遍布北极熊。

整日裹着棉被蹲在据点,要么在海边捕鱼为生,天天看北极熊龇牙。要么和当地那些不穿衣服,包裹着熊皮鹿皮的野人整日厮混,嗷嗷叫着,往往要过一两个月才能等到新的补给船队过来,日子那个叫惨。

但高风险就意味着高回报,虽说被派到俄罗斯极东地区零下数十度的北极圈日子过得很惨。可收入高呀,过去开荒据点的人待个几年,回来就是大富豪,因此青州贫民为博富贵,开荒名额就连托关系都不一定抢得到。

在阿拉斯加建立据点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开拓船队到了北美,一路南下,过亚历山大群岛、夏洛特皇后群岛、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矶、墨西哥,最后到达哥伦比亚,巴西之类的地方。

船队的任务不仅是要建立据点那么简单,还要了解当地的人文习俗,寻找地方特产,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路途上还有可能遭遇危险,如台风、暴风雨、龙卷风等等。

虽然青州船队走的是沿海相对安全的航线,但意外还是不能避免。十多年来,因为各种原因死在路上的就不知凡几,最多的就是因为水土不服生病。

要知道,陈暮自己也深知远洋航行有多危险。因此他招募的水手基本都是曾经做了多年海贼投靠青州之后,重新进行训练的士兵。

如领航船队的船长便是徐州海贼薛州,还有登莱海贼郭祖,公孙犊等,都算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了。

结果路上郭祖的船队就遇上了暴风雨,一只大船沉没,死了不少人。

由此可见海运的凶险程度。

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薛州的领航船队终于抵达了南美,于巴西建立据点一年之后,郭祖和公孙犊等人陆续抵达,开始搜罗需要的东西。

每艘船都装了数十颗橡胶种子,三十多艘远洋大船浩浩荡荡北上,再次向着北美方向启程。

等过了半个月,到了中美墨西哥据点的时候,船队开始补给。

这里是后世墨西哥的科利马州,沿海地带全是高耸起伏的山区,唯有冗长的海岸线有一片巨大的平原,上面栖息着一些印第安人部落,或者说是玛雅人部落。

此时的玛雅人正处于前古典期,没有文字,没有宗教、礼仪、习俗,只有部落文明,以农业和游猎为生,玉米就是他们的主要粮食。

船队到达科利马州之后,由于这里海岸线上分布着大量的沙地,因此被随船的官员命名为沙海州。

不过沙地也只是仅限于海滩,更深的地方有广袤的平原,十分富饶。

薛州的船队北上,抵达了沙海州的据点,后世墨西哥科利马州曼萨尼约港口,他们与当地人已经建立了不错的友谊关系。

过程有些类似于五月花号事件,不过区别是他们船队抵达这里的时候,刚好遇到了大风浪天气,船队没有经过小船牵引就被迫往没有建造船坞的港口靠岸,结果搁浅,是当地部落帮忙才脱离困境。

为了感谢当地玛雅人,随船的官员大方地宣布,以后这些人将成为大汉的荣誉子民,将来大汉开发美洲的时候,这里的部落人将会得到最好的待遇。

当然。

玛雅人啥都不懂,因为此时的他们还没有文明,没有王国,也没有文字,神权时期要再过两百年才会有,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被纳入了统治,在得到了汉人的食物和酒水馈赠之后,欢天喜地像是过年一样开心。

汉人到这里建立据点,利用先进的农具开始耕作玉米、土豆、红薯、西红柿等,反正当地人种什么,他们就种什么,由于经常从秘鲁挖鸟粪,所以产量极高,日子过得很滋润。

这一日船队抵达沙海州,补充食物和淡水。

青州远航船队可不像楼船那样能坐几千人,即便再精进造船业,每艘船大小也都跟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船只差不多,顶多就是比黑珍珠号大一点而已。

所以就必须得以量取胜,一支船队两三千人,船只有二三十多艘,每艘船几十上百人。再加上还得带橘子补充维生素,再带当地特产回去,食物和淡水存放就很有限,不得不每到一个据点就补充食物和淡水。

这就体现了陈暮的高瞻远瞩,建立据点的根本目的,便是多储存食物。如北极圈一带渔业资源丰富,以汉人的打捞技术,再加上食盐管够,腌制大量鱼肉给船队补给。

而到了美洲之后,玉米和土豆早在三千年前就是玛雅人的主粮,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产量比玛雅人还高,完美解决了食物问题。

船长薛州,以及领队的官员裴潜在船队到达沙海州之后就下了岸。

历史上裴潜是曹魏官员,他的儿子是著名地理学家裴秀,此时由于战乱的关系,他的家族河东裴氏搬迁至青州,裴潜十多岁就考入了泰山学宫,今年年近三十,乃是航海司的一位主事。

曼萨尼约港口目前只有简陋的一个船坞,用木头制作了停船的港口,在海边则密密麻麻建起了数十座木质房屋,由汉人建立据点,让玛雅人帮忙打工砍树做的。

这个据点现在有两百多人,从事农业、游猎、畜牧、地理探索以及人文记录等工作。据点有一名聚长,相当于村长,带领一行人前来迎接。

那村长大概三十多岁,是航海司的一名司卫,他皮肤黝黑,饱经沧桑,见到裴潜和薛州下船,过来行礼道:“主事,船长。”

“赵聚长辛苦了。”

裴潜慰问了一句,环顾四周,颇为轻松地说道:“咱们奉司命的命令,穿越了无尽海洋和大陆,终于完成了任务,即将回归。赵聚长可有信件托付于我,送给家人?”

赵聚长连忙说道:“咱们全聚二百三十一口,都已经写好了信件,搬到了船上,多谢主事记挂。”

“那就好。”

裴潜笑着点点头。

众人在赵聚长引领之下,进入村落。

补给三十多艘船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搬运完的,所以得在这个村落停留几日。

进入村落,就看到远处玉米田中高高耸起,令人欣慰。

赵聚长得意道:“司命说过,大汉乃是全世界最鼎盛的帝国,而其他地方的人,如同野人一样,茹毛饮血,咱们到了沙海州已经有一年时间了,用鸟粪沤肥,那玉米和土豆产量是当地人的数倍不止,粮食堆积如山呀。”

裴潜点点头,赞许道:“做得很好,你的功绩我会上报朝廷。不过司命关于与当地人交往的准则还是要牢记,要多看司命写的书籍。司命说,未来大汉需要无数的人口,这些人以后都会是大汉的子民,不要瞧不起这些野人,几十年后,他们就会如你我一般,说汉话,学汉字,明白吗?”

赵聚长忙道:“这一点请主事放心,我一直秉承着司命的命令,我们已经与那些部落野人交往了一年有余,互通语言,教习他们文字,他们部落缺少食物的时候,我们也会给予他们吃的。”

“这个可不行。”

裴潜皱起眉头:“忘记司命所言了吗?如果无条件给他们吃的,他们就会形成惰性,要融入当地,要领导当地,我们要让他们心悦诚服地奉我们为首领,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你不懂吗?”

赵聚长被上官呵斥,吓了一跳,立即辩解道:“主事,我们并不是赠与,是交换。”

“哦?”

裴潜问道:“换了些什么?”

赵聚长说道:“是当地人的神药,乃是一种草叶子,可以治疗外伤,吸入后可以治疗内病。”

“还有这种奇物?”

裴潜惊讶不已。

赵聚长笑道:“主事不信,请看。”

说着指向不远处。

就看到一座木屋下,一年轻小伙手中拿着一个长杆,往里面塞入一些干草叶,点燃之后,开始吞云吐雾,整个人脸上的表情,充满了享受。

裴潜见到这东西,虽然不明白它的具体功效,但想起陈暮曾经说过,沿途看到当地人用的奇特物品,就尽量带回来。

因为那些东西往往都是已经经过当地人实验而证实是有用的,像土豆玉米,都是玛雅人挑选种植。

所以得知这草叶子可以治病之后,裴潜以为是某种中药,便说道:“弄些种子,装上船去,再把种植方式,使用方式都一一记录在案,务必要详细。”

“唯!”

赵聚长拱手行礼,表示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