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画雕像

三国之谋伐

经过二十多年的漫长发展,泰山学宫的学术氛围已经到了非常好的地步。

陈暮提倡实践主义。

学宫最著名的口号就是——实践出真理。

因此你可以在学宫任何一个场所,任何一间教室与大家讨论学术有关的话题。

但理论知识要化为实践,而不仅仅在于你提出一个假想。想要大家都承认你的理论设想没有问题,你得拿出实践成果。

再不济,也得有可行的实践方案。

所以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实用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思想启蒙就渐渐流行,被世人遵循为唯一真理。

而且不仅仅在于科研学术,这种态度也影响到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

现在学宫就流行两大主流流派的绘画技术。

一派是水墨画。

另外一派则是油画。

其实严格来上,水墨画属于后来居上。

是这些年左伯纸宣纸等纸业发展起来之后,才出现的一种画派。

而油画则已经传承千年之久,在周代就已经出现,主要服务于宫廷和贵族,如周王室的亭台楼阁建筑,王室与诸侯的棺椁器具等。

那时的绘画也主要以漆画、油画为主,甚至在后世我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瓷上,都已经有彩色油绘。

因此并不是说油画在我国没有发展,当然也不是说拿传承已久硬往西方油画上碰瓷。

而是表明确实我国早有油画的存在,只不过我国的画技艺术并不注重写实风格,因此最早的油画仅仅是用来做记录,一直到晋朝画技才变成艺术。

原本如果没有实用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流行,大汉最近这些年兴起的绘画艺术,或许就如同晋唐时期的画技和书法一样,以写意为主。

但在主流价值观影响下,油画这门古老的绘画技术再次被人们拾起,成为了如今绘画艺术的写实派风格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前年青州泰山学宫向洛阳皇宫展示去年一整年学宫的最新发明时,那极具真实的油画技术,就被刘备注意到。

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年代没有照相机,更没有摄影机。

油画的产生打出的口号就是贵在真实,在一个崇拜祖先的时代,百姓富裕之后,想把先祖的画像留下来进行祭祀,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时代风格的事情,属于趋势。

因此油画也逐渐流行。

段煨是中将,属于二十将军当前排比较靠前的镇西将军,他的资历比较差,是早年董卓旧部。但功劳不小,收复关中,平定西凉,以这功勋,若不是资历问题,九虎当中必有一席之地。

他跟刘备没什么太大感情,甚至都没怎么见过面。

然而毕竟是大汉地位较高的一名中将,再加上这些年刘备送走了不少老臣,段煨的陡然离世,亦是让他感慨万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就不得不考虑自己已经年近五旬,也许寿岁不久,身后之事。

首先是进行大授勋和大封爵。

于章武九年年末,确定了授勋与封爵名单,这些名录将于章武十年年初,泰山封禅时一同颁布。

其次命令将作监于西园修筑桃园殿。

原本是刘备是打算修四圣殿,被关羽张飞陈暮劝阻,最终作罢。

整个桃园殿处于林木森森的西园当中,四周种植大量桃树,引渠水流入园中,外围建有墙垣,里间有祭祀用的广场。

桃园殿里面又分为内殿和外殿两层,外殿有左右文武庙,将来刘备死后,跟随他的开国大臣们分文武排列,悬挂画像以及建立雕塑,供将来子孙后代祭祀使用。

这种情况被称之为配享太庙。

至于内殿。

自然是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四兄弟的私人祭祀区域,目前按照刘备的设想是暂时悬挂四张画像,雕塑内容的话,他还没有想好。

等到章武九年年底,桃园殿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修筑,大量雕塑家和青州最好的油画家也被选入宫廷。

在西方世界,雕塑家和画家往往被称为艺术家,社会地位比较高,能出入上流社会。

然而在东方古代社会,雕塑师和画师地位很低,当时被称为工匠,不被世人看重,因此两者肩负的社会责任也不同。

等到陈暮于泰山学宫解放思想,将艺术这個概念提出来,并且大力推崇之后,雕塑师、画师、诗人、小说家、书法家等艺术从业者地位渐高,成为艺术家。

而且不同于后世很多画画和搞雕塑的都快饿死,这个年代由于缺乏留存手段,人们更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模样供子孙后代祭祀以及瞻仰。

所以大家在慢慢接受了雕塑与油画这门艺术后,也乐于花钱去使用这门技术。

反正现在国家富裕,民间经济也发达了起来。

有钱的就选择雕塑,没钱的也可以选择油画。即便是现在这两门艺术还处于小众阶段,总归是有它的用处,至少雕塑艺术在园林和建筑业当中,永不会过时。

章武九年十一月初六,洛阳下起了大雪,千里邙山化作一条银龙,窸窸窣窣的雪花纷飞,将世间裹着一片亮丽的雪白色。

玉堂殿内温暖如春,从早上起,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四人就开始忙碌起来,精心打扮自己。

按照刘备的意思,在授勋的时候,要进行功劳分级。

最高级别的特等功臣不仅会授予大汉帝国勋章,还有勋爵、功爵、封爵、散阶等等奖赏。

至少像关羽张飞陈暮,除了帝国勋章以外,勋爵为正一品大柱国,正一品荣禄大夫,功爵为通侯,封爵为公爵,还有军衔是大将。

功劳分级是个得罪人的活,因此交由内阁以及三公九卿共同排序。

最后列出名单来,由刘备批示,哪怕分级时有些令人不满,因为是集体决定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在开国特等功臣以及一级功臣当中,这些人将享受画像以及雕塑,配享太庙。

第一批名录里。

特等功臣只有三个,关羽张飞陈暮。

本来按照资历和功勋来说,典韦应该也能排进去。

不说别的,单说他那一身伤疤,乱军当中为救刘备多次受创,就足以列入其中。

但典韦自己推辞掉了。

于是典韦位列武官一级功臣之首,封从一品上柱国,从一品光禄大夫,功爵为关内侯,封爵为侯爵,军衔为上将。

文官一级功臣之首为沮授,从一品上柱国,从一品光禄大夫,关内侯,侯爵,军衔为上将。

按理来说,文官应该没有军爵。

但沮授他们这些人在军队里面也有职务,是为大将军军师,属于参谋部成员,因此同样应该也有军队授衔。

而军师级别要比主将低一级,所以往往大将军军师授衔上将,上将军军师授衔中将,依此类推。

目前整个第一批用于泰山封禅的授勋名录当中只有七个人。

关羽、张飞、陈暮、典韦、沮授、张辽、荀彧。

本来按照资历来说,太史慈应该也有姓名,因为他与典韦属于前后脚。

典韦是在黄巾之乱加入,于公元184年中旬,就跟刘关张结义前后时间只有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

而太史慈是在刘备讨伐黄巾之后的担任济南相时加入,与典韦也就差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奈何太史慈前中期被陈暮用来当跑腿的,参与的战争不多,资历是够,功劳不足,导致没办法入选名单。

至于张辽。

他资历其实比不过太史慈,但他功劳实在太大。

与袁绍之战,阵斩淳于琼,阵斩高览,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北上攻打鲜卑,驱除西部鲜卑三千里,燕然勒石。

所以威名赫赫之下,张辽若是不入选第一批名单当中,恐怕万胜军的将士们也不会服气。

不过诸多功臣们也不急。

因为谁都知道这只是第一批名单,以后第二批第三批都会陆陆续续补进。

以太史慈的资历和功勋,即便不是第二批名单当中的榜首,至少也是前三,所以没有入选第一批名录他也不恼。

在确定了第一批名单之后,刘备就立即命令雕塑师和画师紧锣密鼓地开始为名单雕塑和绘画。

其实原本第一批名单是有十多个人的,像太史慈、牵招、高顺、臧霸、田丰、荀攸、赵云、黄忠等人资历和功劳都不算差,乃是讨董之前就加入,至少应该在名单里。

但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都是个技术活,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人员太多的话,即便是技艺最好的艺术家也不可能迅速完成任务。

因此只好先确定功劳最大的几人名单,将来再依次排序。

而且名录里其实也有一些明明功劳很大,却没办法加入其中的功臣,比如早已经去世的阎忠。

作为最佳卧底,阎忠一直以来是陈暮心中最好的无名英雄。

可是无名英雄见不得光。

所以也没办法,只能将一些功勋补偿给阎忠的子嗣。

以至于当时不少人纳闷,为何一个青州隐居的隐士,加入刘备阵营没几年就病逝的人,为何子嗣会得到如此多殊荣?

却不知道他的名字无人知晓,他的功绩与世长存,即便是在整个军情司当中,阎忠的影响力也很大。

还有一位像侯栩,也是军情司的建立者之一,却也只能隐藏在黑暗里,见不得光。

不过这些都只是题外话。

目前第一批名录是为了给泰山封禅做准备。

封禅结束之后,给其余功臣画像以及做雕塑的事情,也会继续去做。

所以这项工作会持续很久。

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四人这些日子,每天的工作就是站着不动。

穿上威严的衣服,做好姿势,给画师和雕塑师当模特。

今日继续站着。

他们并没有穿龙袍或者官服。

刘备穿着一件灰色丝绸长袍,肩膀两侧有云肩,下领处用红线绣了祥云,领口扎着两条红色长巾,两臂露出白色丝绸长衣,用护臂扎紧,头顶长冠,腰上悬着双股剑。

关羽则穿着绿色长袍,云肩也是绿色,脚上蹬着黑色绛丝履,长须飘飘,青龙偃月刀竖握着站在刘备的左后方,仅次于一个身位。

张飞则是穿着一件黑色丝绸长袍,披了件淡黄色坎肩,络腮胡如针般耀眼,手中丈八蛇矛倒握,站在刘备右后方。

在张飞右手边就是陈暮,一身蓝青色儒服,腰间挂着学子剑,下颌山羊须,手中拿着羽扇。

四个人站直而立,一动不动。

他们面前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画师以及一位五十多岁的雕塑师。

雕塑师往往都是由雕塑工匠而来,带了两个徒弟在旁边当助手。画师则不同,因为油画是最近十年才兴起的东西,所以真正以这门技术当职业的人较少,画师比较年轻。

每天四个人在处理公务之后,都要抽出约一个时辰的时间来给雕塑师和画师当模特,今天已经是第十八天。

雕塑师早就做完了,他是先用黄泥塑造模型,然后每天四人观察神态,进行局部微调,一直等到调整到完美的地步,最后就烧制成雕塑,铸造成铜像。

其实在华夏古代之所以没有雕塑师这个职业,主要也是因为人形态的雕塑陶俑往往都是陪葬品,不吉利。

而如今思想改革,人形雕塑被大汉丞相提出可以拿来纪念功勋人物。

因此雕塑师这个职业也站了起来。

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那画家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画笔,向刘备拱手说道:“陛下,丞相,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小人画好了。”

“哦?终于好了?”

四人总算是能够活动活动筋骨,听闻此话,连忙过来观看。

那画布非常大,用三个架子支着,横着长有三丈,也就六米都长,宽有接近四米,背景是一个高台之上,四人挺拔而立,面貌威严,栩栩如生。

“不错,一模一样。”

刘备夸赞道。

陈暮笑道:“油画注重写实,更容易画出真实样貌来。不过你这光影没有处理好呀,人物没有阴影层次,少了几分艺术感。”

画师只觉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连忙跪下道:“不愧是丞相,小人对光影已经研究了数年,奈何此技艺非同一般,小人摸索数年也不过是略懂一些皮毛,因而画时不敢追加光影,怕出了差错。”

陈暮摆摆手道:“无妨,起来吧。油画虽然在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但作为画技亦是这些年才出来,你们都算是前人,画技不精也正常,以后努力摸索,为后人铺路就是。”

“多谢丞相。”

画师擦了擦汗站起身,没有想到丞相就连油画当中的光影都知道。

殊不知陈暮当年在美利坚读过研,在华尔街上过班,由于不少客户喜欢油画雕塑等艺术品,为了拉近与客户的关系,他也要对这些东西有一定的品鉴能力。

所以一眼就看出来这画师所画的画像几乎没有光影处理效果,人物缺少层次,在后世即便是一名普通美术生都比这个要强。

不过也没办法。

油画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艺术形势,这名画师已经是青州油画学派当中的佼佼者,逐渐发现了画中光影层次。但因为是给天子画画,怕出了差错毁于一旦,所以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意犯错。

没有添加光影效果,也是人之常情。

只能希望等将来他们对光影研究更上一层楼的时候,能画出更好的人物肖像画来,以增强人物神态以及人物艺术感,为后人留下他们珍贵无比的模样肖像。

看了那油画,又看旁边那雕塑。

雕塑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雕塑师会自己用木雕刻出模样,回去再用石雕,最后再用铜雕。

几个人就看到雕塑师手中的约一寸高的木雕已经是惟妙惟肖,只是因为没有涂上颜料而导致人物表情神态有些失神。

简单来说就是缺少了灵魂和气质,没有那一抹威严。

但技术还是很好,等将来上色,制造成陶俑以及铜像的时候,应该会有一定差异。

四兄弟看了都很满意。

除了四人合画以外,每个人还有单独的画像。

另外还有统一合像。

大大小小要画十几张,包括张辽典韦沮授荀彧等人在内,这些天都要当模特。

一直到了章武九年十二月底,这些画才彻底画完。

章武十年,也就是公元210年。

整个大汉的新年是在一片欢天喜地当中度过的,洛阳城中开始燃烧烟花炮竹,城内大小商铺热闹非凡。

从年初刘备于祖庙当中祭祀了汉朝历代皇帝之后,全朝廷就开始为泰山封禅做准备。

封禅这件事也是个大工程,秦始皇时候比较简单一点,到汉武帝时期工程量就开始增加,要修建大量的新建筑,还有各种仪式。

等到光武帝时期,封禅就更加盛大。

史料记载,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余人整修山道,驺骑3000余人在登封台上垒方石。十五日开始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东南方燔柴祭天。礼毕,乘辇登山,至岱顶少憩后更衣行封礼。

从最开始秦始皇路过泰山,刻石记功。到汉武帝封禅泰山,修筑祭坛,祷告上苍。再到光武帝时期修整山道,垒砌石土,工程量一个比一个大。

到了刘备这里同样也不能小,先派人从去年开始就在泰山修整道路,在山顶建造祭坛。

从今年年初准备出发,大小官员数百人,再加上随行护卫,总人数上万,一路浩浩荡荡,沿途各州郡县盛迎,洒水净街,抽调民夫修整道路,不仅耽误了运河工程,还给百姓增加负担。

一直到章武十年一月二十一日,刘备抵达了泰山脚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