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三十二章 清君侧

三国之谋伐 第三十二章 清君侧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三十二章 清君侧

“子归这是何意?”

十一月初,汉灵帝召见陈暮,将手中的奏折扬了扬,脸色不太好看。

陈暮连忙解释道:“臣的父亲旧伤复发,卧病在床......”

汉灵帝不耐烦道:“旧伤复发寻医问药即可,朕的尚书台还需要你这个尚书令,子归怎么能弃朕而去呢?”

“陛下有所不知,家中来信,父亲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陈暮哭诉道:“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今父亲病重,危在旦夕,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父亲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请陛下允许臣归乡奉养父亲,侍予汤药,保卒父亲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这......”

一番说辞,把汉灵帝说傻眼。

一旁的王钧也连忙说道:“陛下,子归说得是。未来子归为陛下效力之日还长,可侍奉父母之日已短。此时子归父亲病重,若是不让他回去尽孝,恐天下人耻笑,言陛下夺人家孝子之心。”

汉灵帝这下没辙了,因为陈暮这个大孝子是他给封的,也是他给宣扬的。要是阻止陈暮回去尽孝,那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脸,逼人家不当孝子,败坏自己的名声。

犹豫片刻,汉灵帝决定还是要脸,不能让自己的名声太臭,只能咬牙道:“既然如此,那子归便去吧。不过早些回来,朝廷离不开你。”

“多谢陛下。”

陈暮擦了擦眼泪,倒退着出去。

从玉堂殿里出来,他原本哭丧着脸瞬间变得面无表情。

果然。

性格决定命运,喜欢作死的人,真是没法救。

陈暮那个收税策略,其实就是将原本从百姓手里的税转嫁到地主豪强身上。

但这个税收政策并不算苛政,因为往年承平时期,汉朝一年税收大概也就在200亿上下,刨除掉开支,能剩个80亿左右。

所以汉和帝时期汉朝是很有钱的,只是打了几次大仗,数百亿钱砸下去,最后把财政拖垮了而已。

现在陈暮的策略一年下来,差不多也在200亿左右,正常维持开销,没有任何问题。

而汉灵帝就有些急功近利,想在收手之前,玩一把大的。

之前三州三州的收税,加起来搜刮豪强,每次能有200亿左右。

由于另外几州的人不需要交税,即便对于被收税的三州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但天下豪强捏着鼻子也忍了。

因为我只需要交一年的重税,另外两年不需要交税,就可以安心发育,积攒本钱。

这就是所谓的分化之计,同时也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今汉灵帝想一次性收天下田税,按照汉朝七亿亩算,那就是700多亿的钱。

这么大笔钱即便是转嫁给地方豪强,也是一笔恐怖的巨款,相当于汉庭三年的税收,让地方豪强怎么可能忍得住割肉?

要知道,豪强们可不止是在交田税,还得交人口税。

继续拿糜竺举例子,田产无数,仆从上万,总资产数亿。按照汉灵帝这么收法,每年要交的税多达数千万,估计糜竺这一年的流动资金,大概也就这个数字。

不要以为有钱人的钱是无数的,他们也需要资金周转,也需要各种拆借,需要维持生活和生意。

经常能看到几十亿的大老板忽然就破产,就是因为他们的流动资金链出了问题,维持不了生意的正常运转,最后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如果说原本陈暮的政策是割韭菜,割完一轮,再耐心等待下一轮成长起来,是一条长久之计的话。

那么汉灵帝这么搞,就是在杀鸡取卵。只关注了眼前利益,不关注未来利益。

这道命令一下,估计全天下不知多少豪强地主会破产,会支撑不住这恐怖的税收,因此而售卖土地,家财亏空。

到时候全国豪强们的动乱,可就不是黄巾之乱那种民乱可以比。

这个时候不开溜,还等到什么时候?

陈暮卸掉了尚书令的职务,从汉灵帝那里出来,马不停蹄地回家。

只是没想到刚到家门口,就被荀和与荀彧二人堵住。

看到他们,陈暮无奈地苦笑,让他们进去。

荀和脸色铁青,刚一进门,还未落座,便直言不讳道:“说吧,陈子归,此事便是你蛊惑的吧。”

陈暮收税之法虽然瞒过了大部分人,但对于聪明人来说,是想瞒也瞒不过的。

以张让赵忠那智商,估计也想不出这么妙的招来。

陈暮家周围都住满了人,包括典韦他们这些护卫,不过家里却没有奴仆,只能自己烧水沏茶。

刘备其实也跟他住一起,只是刘备才刚来洛阳担任河南尹,今年河南出现了蝗灾,陈暮就把他支去各地巡视去了,现在在外地出差,还没回来。

古代就是这样,别看一郡之地好像也就那么大点地方,可要是骑马跑一圈,一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跑完。

沏上茶,陈暮这才坐下,三人围在炉边,气氛有些不太好。

“尚书令,到底是怎么回事。”

荀彧也开口问道。

陈暮连忙撇清关系:“从今日起我已经不是尚书令了,我辞职了。”

荀和一脸黑线:“你这是要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拿卓茂的话讽刺我?

陈暮又不是没读过书,当然知道云台三十二将之一卓茂。

这句话的意思在后世翻译就是,你这么牛,咋不上天呐?同时也在讽刺陈暮要金蝉脱壳,瞒天过海的意思。

陈暮知道荀和有点生气,老老实实道:“我承认,此计确实是我所献,但今年我是劝过天子,让他放弃再收田税,而是恢复旧制,可惜天子过于贪婪,不听我之言。”

荀和没好气道:“所以你便打算逃之夭夭?”

“现在群情激愤,百官每日都在上书,有些人已经开始在抨击宦官,要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是我献策,我恐怕就要当晃错了,再不走更待何时?”

陈暮反问。

晁错怎么死的?

还不是他削藩触动了藩王利益?

汉景帝自己就想削藩,结果眼看藩王们闹事,就把晁错抛出去当替罪羔羊。

虽然汉灵帝不一定是汉景帝那样的人,但鬼知道他怎么想?

现在汉灵帝自己触怒了天下豪强的利益,眼看乱子就要出现,这个时候不走的话,说不好就是下一个晁错。

荀和冷笑一声:“你就不怕我将此事宣扬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是你蛊惑了陛下?”

“对不起,我一概不认。”

陈暮昂起脑袋,冷冷回道:“造谣谁不会啊,你当初放过张让,我明天就去放出消息,说是你与张让达成交易,此策也是你献的。你看那些世家是相信我这个与人和善之辈,还是相信你这个身为党人,却放过张让之辈。”

荀和有点懵,说道:“你就不怕群臣去找陛下对峙?”

陈暮轻笑道:“陛下和张让都只认钱,你信不信,我只要交一笔钱给陛下与张让,明天全天下人都会知道是你献策给陛下的,这等名留青史的好事,公舒先生可不要推辞,也不要谢我,都是我该做的。”

汉灵帝和张让这两人,是真的可以用钱摆平。

何皇后毒杀了汉献帝刘协的母亲王美人,要知道王美人可是汉灵帝最宠爱的妃子,当时汉灵帝差点没气炸,准备将何皇后给废掉。

结果何进与宦官们一起凑了一笔钱,居然把这事给揭过了,别说废后,连一点惩罚都没有。

还有张让,只要你出得起价,他的尊严都能买。

张让权势最顶天的时候,每天门口停着数百辆车子,上门的人数以千计。

结果孟佗花钱,不仅张让亲自迎接,还让张让府邸中的监奴抬着他的车子进门,走的时候也是张让亲自送到门外,可见只要花钱,就没有汉灵帝和张让不能办的事。

把锅甩给荀和,对于陈暮来说,还真不是难事。

毕竟荀和要想造谣,哪有皇帝一道旨意那么快,只需要一道嘉奖令,保证荀和成为天下豪强人人嫉恨的众矢之的。

“你!”

荀和都快被陈暮的无耻给惊呆了。

真的。

作为一个正直的党人。

他是真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之人。

不过陈暮倒有分寸,知道不能再刺激荀和了,说不好荀和真会跟他同归于尽,便喝了一口茶,平复心情道:“公舒先生,今日上门,不是来兴师问罪的吧。”

荀和跟荀彧上门来,倒不是替那些豪强世家地主出头,而是汉灵帝忽然来这么一出,破坏了荀和原本的计划,让他有些烦恼。

见陈暮转移话题,荀和这才强忍掐死他的心情对荀彧说道:“文若,你去门外等候片刻。”

荀彧知道可能有些话他不能听,点点头道:“嗯。”

等他出去,荀和才咬牙道:“陈子归,你到底什么意思,你可知道,陛下这么做,是在为自己掘墓?”

陈暮笑了笑:“公舒先生,这里没有外人,你我也该知道,明年陛下就要龙殡归天。陛下年末收税,必然无数豪强不满,天子在的时候应当还无事,一旦陛下出事,则万事休矣。”

“既然你知道,为何还不劝住?”

荀和也是个智力最少80的猛人,也隐隐能明白天子收税意味着什么。

陈暮叹道:“劝不动啊,陛下那掉进钱眼的性格......”

说真的,陈暮也是读过史书的人,上下五千年,就没有见过比汉灵帝更贪财的皇帝。

后来他曾经闲得无聊,还某度搜过“最贪财的皇帝”,结果文章全是他.....

当时陈暮还无语,怎么当皇帝还这么贪财。

后来才知道,汉灵帝小门小户出身,小时候穷怕了。

再加上他那母亲也是个吸血鬼,童年不信加上母亲教唆,养成了现在视钱如命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又贪财又懒惰又喜欢享乐喜欢女人,虽有权术,但命不长。

顶多算是个短命版的嘉靖帝,这怎么扶得起来嘛。

听到陈暮的话,荀和也是无奈,屋内陷入沉默,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道:“陛下明年真的会死吗?”

在这一瞬间,荀和都有些不希望汉灵帝会死了。

不要以为荀和是坏人,他是拥护大汉的,如果不拥护的话,也不会想着除掉宦官,希望天子贤明。

所以他很清楚,如果天子明年死了的话,那天下就会大乱,江山社稷瞬间崩塌。

倒不是说荀和智力已经高得吓人,能算到这一幕。

而是他站在知道汉灵帝会死这一角度去思考问题,不然就算再聪明的人,也只能估算,天子这么收税会引起动乱,乱子多大,到什么地步,那就非人力所能清楚的了。

陈暮摇摇头:“除非现在陛下就开始养护身体,不再吃虎狼之药,也不再贪图享受,每日像我这样勤奋锻炼,修习五禽戏,多养生,不然的话......”

“那......”

荀和脸色更难看了,说道:“如今我应当如何?”

陈暮轻笑道:“公舒先生不是早有打算了吗?为何还来问我?”

荀和翻了个白眼,当初陈暮是建议他等汉灵帝一死,就立即拥护刘辩登基,然后让何进派兵进宫诛杀宦官,消灭宦官势力。

到时候党人就可以通过控制何进来控制年幼的皇帝,他们这些清明之人就能顺利施政,还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可现在天下都要大乱了,他们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天下,可不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天下。

所以荀和今日来找陈暮,也是希望能从他身上得一个好办法。

毕竟陈暮自己看不出来,但在外人眼里,他是真的猛。

灭黄巾,剿叛乱,治理青州,坐镇尚书台,将天下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简直是萧何张良陈平在世。

这样的一个人才,包括荀和自己,以后如果何进掌权,也是打算向何进举荐陈暮的。

因此这才找上门来问计。

见陈暮颇有点打太极的意思,荀和不满道:“陈子归,我之计策已被陛下打乱,且都是因你之故,不要再装糊涂,赶紧说说。”

“这个嘛......”

陈暮迟疑道:“破局之法,倒也不是没有。”

荀和忙道:“是何良策?”

“只是......”

陈暮吞吞吐吐,一点都不痛快。

荀和有点生气了,将腰间的剑抽出来,往旁边一摆:“陈子归,再不说句痛快话,休怪老夫无礼,大不了同归于尽。”

靠。

汉朝的士人怎么个个都这样,王朗就算了,随便一个荀家人也是喊打喊杀的,都是读书人,就不能文明点?

陈暮心中腹诽,但考虑到自己那可怜兮兮的武力值,只能无奈道:“此法便是顺应天下之法。”

“如何顺应?”

荀和问。

陈暮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来:“清君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