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

三国之谋伐 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三十三章 拉开序幕

临近三月,温暖的阳光挥洒在大地上,给予世间勃勃生机。

洛阳东面门户,荥阳,已经被讨董联军占领。

荥阳县衙中,各路诸侯召开大会。

“诸位请看,洛阳乃天下中枢,虎踞龙盘之地,西南北三面环山,便是这东面,也是十分险要。”

陈暮戴着进贤冠,长袍飘飘,在地图上将各个关隘要口标注出来,以做讲解。

不要以为陈暮的地位不高,实际上,如果论起官职来说,这里很多诸侯的身份都比不过他。

因为他曾经做过尚书令,位居中央,执掌天下政务。虽然只是千石,可位卑权重,乃是三独坐之一,仅次于三公九卿。

而这里很多诸侯都是刺史太守,要是在天下承平的时候,这些诸侯还得看他脸色,尚书台可是有两千石曹,专门管各地太守国相事物,拥有罢免他们的能力。

更何况青州大军最多,势力最大,因此这里的诸侯没人敢小瞧他,哪怕陈暮才二十三岁,就在这里指点江山,众人亦是当他年少有为,一世聪慧。

“东北面平津、孟津二关便不消多说,这虎牢关也是厉害得紧,北面是大河,南面是少室,处大河与大山之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黄河在汉代被称为大河,少室就是嵩山,而虎牢关,其实就是修建于黄河与嵩山之间的一座城镇,名字叫做成皋县。

所以虎牢关,又被称为成皋关、汜水关。

至于老罗说的华雄守汜水关,吕布守虎牢关,实为虚构。

因为这二关,本来就是一个地方。

陈暮并没有被三国演义所误导,他久居洛阳,很清楚洛阳的地势有多险要,可以说,没有成倍于敌的大军,几乎不可能攻入洛阳,因此就得进行兵力上的布控。

“不过相比于洛阳南面的广成、太谷、伊阙、轘辕四关,东面的虎牢关算是最好打的一关,因为其它关隘都在山川与河流之间,像大谷关和轘辕关就是两条山道,只能容纳一两万大军进攻,我们的人马再多,也无法悉数展开,若是强行进攻的话,就如同添油战术,去一批死一批,可谓兵家大忌,必不可取。”

陈暮面对天下诸侯,侃侃而谈,继续说道:“唯有虎牢关地势较为开阔,可以同时容纳我们二十万大军进攻,相当于攻城,只要攻破了成皋县城,后面就是一马平川,联军可以过巩县、偃师,进入洛阳,而不需要再攻破其它关卡。”

如果打开谷歌地图,看洛阳的地势就会发现,这个地方确实是天下易守难攻之地,十分险峻。

北面是邙山山脉,西南面是伏牛山脉,东面是嵩山山脉。

唯一的平原地区,就是东北面河内郡的豫北平原,也就是后世的焦作、新乡一带,可以适合大军进攻。

但可惜的是这里有一条黄河天堑做屏障,又有平津和孟津二关做隘口,讨董大军即便想要渡河,一没有船只,二会被半渡而击,可谓千难万难。

因此剩下比较好攻打的地方,确实只有东面的虎牢关。

也就是从郑州市攻入荥阳市,再从荥阳市,打到巩义市,接着继续打到偃师市,最后进入洛阳市这么一条路线。

因为虎牢关其实就是成皋县城,挡在黄河与嵩山的界口,过去之后,后面的地形就会开阔许多,而其它关隘则完全是两山之间的山道,除非联军都各个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不然不可能破关杀进去。

陈暮继续说道:“所以我认为,我军主力,应该以虎牢关为主,然后再派出数股迂回力量,佯装主力,一股绕道少室山,进攻轘辕关。一股沿洢水,取伊阙关,最后一股自少室山西侧,攻大谷关。分散董军兵力,为主力赢得时机。”

刘备点点头,他曾经做过河南尹,自然也很清楚这些关隘的险峻,便环视众人说道:“诸位,我军兵力两倍于董卓,若能分散董卓兵力,则是大功一件,我必当请奏天子为诸君请功,谁愿意打轘辕伊阙大谷三关?”

当下众人互相对视,很快就有张超张邈这对好兄弟站起来道:“我兄弟愿打轘辕关!”

刘岱桥瑁也道:“我们去伊阙关。”

袁遗陶谦道:“我们去大谷关。”

孙坚之前从酸枣出发,进攻荥阳,占据了荥阳县城,为后方大军扫清障碍,如今又站出来道:“我愿为大军先锋,向虎牢关进发。”

“好。”

刘备大喜:“众将听令,张超张邈二位带本部人马打轘辕关,刘岱桥瑁二位带本部人马打伊阙关,袁遗陶谦二位带本部人马打大谷关,文台领本部人马为先锋,往成皋出发。如今董贼还在为祸天下,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切就拜托给诸位,请诸位务必用心。”

“唯!”

当下,众人领命而去,六路诸侯带本部人马,总计约五万多人,佯攻洛阳南面三关,给洛阳董军制造压力。

另外十五万大军则为主力,孙坚八千丹阳精兵为先锋,从荥阳出发,直取成皋县。

讨董大军展开了进攻,战争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而就在联军准备正是进攻的时候,此时洛阳的董卓在做什么?

他在往虎牢关去的路上。

历史上董卓非常畏惧关东联军,甚至都没有跟联军硬碰硬,就已经逃跑。

双方之间,总共就打了两仗。

一仗是在虎牢关外的汳水附近,当时听说董卓逃窜长安,关东群雄在虎牢关面前依旧畏惧不前,曹操就去追击,被徐荣在汳水击败。

另外一仗则是在大谷关与阳人城,当关东群雄畏惧不前的时候,孙坚从洛阳南面进攻,在阳人城大败吕布胡轸,斩杀华雄,北上进攻大谷关,眼看就要杀入洛阳,因为袁术不给粮草而败退。

接着第二年,孙坚继续进攻,在洛阳先帝陵墓前,打败了董卓,最后才被徐荣击败。

所以真正的讨董联军,实际上是虎头蛇尾,关东群雄除了曹操和孙坚与董卓正面交锋过以外,其他人几乎跟摇旗呐喊没有什么区别,根本没有老罗写得那么精彩。

而如今董卓虽然有迁都西遁的意图,但却是打算借关据守。

究其原因,是因为如今他的兵力比历史上雄厚得多,得了南北二军以及关中群雄的部队,总兵力接近十万,已经有底气与联军一战。

因此探得联军主力已经在成皋县以东五十里外的荥阳县之后,作为沙场老将,董卓很快明白,东面的虎牢关必然是主要战场,所以早早地布下重兵防御,大军集结于此。

实际上不仅是西面和南面,西北面董卓也得派兵,因为并州处于一片泥潭之中,朱儁的官军与鲜卑打得不可开交,并州百姓过得十分艰难,就有黄巾余孽在并州白波谷宣布起义,聚众十万,联合南匈奴首领于夫罗,进攻河东郡。

董卓担心白波军与关东联军联盟,就派董旻李傕郭汜带领两万人守住平阴、孟津、陕县一代,也就是小平津和孟津二关把守。

看地图就知道,河东郡虽然在洛阳的西北面,也就是山西临汾地区,但要渡过黄河,爬过太行山、伏牛山、邙山等山脉,才能威胁到洛阳。

因此只要控制住往西去长安的交通要道,董卓其实是有退路可言,并不需要担心被白波军偷了屁股。

至于南面三关,董卓同样派遣三万人,各有一万人马,将三关牢牢把控住。

因为这三关不像虎牢关一样是座城镇,而是真正山隘口。

像大谷关和轘辕关,都在嵩山山脉里面,是两条山之间的一条山道,跟剑门关的地形一样,只是地势没有剑门关那么险要而已。

而伊阙关则在后世的伊川县以北,夹在嵩山山脉与伏牛山脉之间,地形看似还挺开阔,但这里有条河,洢水。

洢水是竖着流淌,所以除非联军乘船北上,不然就只能从河边去,还是要被关隘卡住。

所以从这三关进攻,别说二十万大军,就算五万大军去打,都会因为地势过于狭窄而摆不开阵型。

只需要派遣一万大军,就能抵挡住十万大军的进攻,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从南面进攻实在是太险要,董卓也很清楚,只要联军不傻,不可能把主力进攻点放在南面。

因此他只派牛辅董越胡轸等人带少数人马,就可以将这三关牢牢控制。

当然,说是难以攻破,其实是一个理论概念。

一旦被攻破的话,战略损失就极大,联军就可以从三关进入洛阳地区,然后再两面夹击虎牢关,到时候董卓就彻底会失败。

那么董卓明知任何一关被攻破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为什么还要选择迎战呢?

原因很简单。

还是实力的提升让董卓的内心开始膨胀。

历史上董卓并没有太多兵马,拢共不过四五万人,面对联军以及白波军的威胁,不得已只能退守长安,学秦国占据关中来虎视天下,静观天下之变。

而如今董卓总兵力有十万,再加上洛阳八关地势之险要,完全可以凭借地利进行防御,不用担心被攻破。

这让董卓产生了一种可以击败联军的错觉。

于是立即调兵遣将,进行防御。

这次排兵布阵,董卓也是有所准备,很有讲究。

首先是西北面的陕县是以后逃亡长安的退路,必须由最亲密的人镇守。

那么谁是董卓最亲密的人?

自然是亲弟弟董旻。

而南面三关虽然险峻,可也十分重要,仅次于西面的退路,不仅要亲密之人,还得有一定军事能力的人去才可以。

于是他就让不可能背叛的女婿牛辅,以及最早跟随自己的老将胡轸段煨去镇守。

最后主力方向,则由他亲自率领五万大军去虎牢关迎敌。

这样洛阳城内,反倒是空虚下来,只有数千城门士兵把守,不过董卓任命自己大哥的儿子,亲侄子董璜为城门校尉,留在了洛阳,牢牢把持着朝政。

如此布置,董卓这才放心大胆地率领大军亲自赶往虎牢关驻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