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

三国之谋伐 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锋

左冯翊,阳陵,长陵一带,散落着大量的西凉军队。

跟东面灞桥战场的徐荣军不同,现在这些军队都得不到赦免,朝廷下诏书命令他们解散队伍,一时间人心惶惶,所有人都惴惴不安。

三月初,阎忠按照陈暮的指示回到了长安,找到了武威姑臧老乡王方,在他的带领下,先找到了贾诩。

贾诩现在并不是李傕郭汜的手下,而是早前被董卓封为讨虏校尉,跟随牛辅。

后来牛辅与朱儁战于安邑,当时牛辅是派李傕郭汜贾诩三人出征,结果被朱儁的十多万大军杀得大败,贾诩也被解职回长安。

等到牛辅兵败于左冯翊,被张飞斩杀之后,董卓又重新启用贾诩,为折冲校尉,现在正在王方的军中。

看贾诩一直担任的官职就知道,别看是个校尉,实际上就是杂号校尉,地位很低。

不过别人不知道贾诩的才华,阎忠却一清二楚。

早在二十年前,那个时候阎忠三十余岁,为西凉名士。贾诩也不过是初生牛犊,二十岁出头。

那时两人初一见面,阎忠就认为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可见阎忠眼光不错。

而现在当今之天下大势,阎忠也打算找贾诩聊一聊,听听他的意见。

长陵,王方军营之中。

贾诩这个时候正愁眉苦脸,双手笼在袖子里,坐在自己的军帐中冥思苦想。

外面士兵来报,说道:“校尉,王校尉来了。”

“嗯,请他进来。”

贾诩点点头,凉州军内部又有派系区分,武威姑臧人势力尤其大。

可现在牛辅李蒙惨死,董越被俘,段煨过于多疑不可信,胡轸大权旁落,姑臧人的势力大幅度削弱,贾诩已经没有依靠,就只能依仗王方的兵马。

王方带着阎忠进来。

当贾诩看到已经年过五十,笑眯眯的阎忠时,站起来又惊又喜道:“诚汉先生,你没有事?”

“文和惜命,我更惜命,见太师惨死,怎么可能会不逃呢。”

阎忠笑了笑。

其实不止是他,李儒也跑了,投靠了李傕,现在正在李傕帐下。

贾诩忙道:“快请坐。”

二人坐下。

士兵端来酒水。

贾诩又给他们倒上酒。

王方说道:“诚汉先生,你为太师谋主,能够逃出来真是太好了,如今长安形势不明,我等也不敢贸然轻动,还得需要你指一条明路才行。”

阎忠端起酒杯,缓缓说道:“不急,我此番前来,便是想找你们来商讨一下,我凉州人之将来,应何去何从。”

“还请诚汉先生指明。”

王方说道。

阎忠却看向贾诩,轻抿一口酒,微笑道:“文和,你来说说吧。”

贾诩沉吟道:“此时长安态度不明,我等绝不能轻动。但我在你们来之前,我也已经想过,此时此刻,若什么都不做,必为鱼肉任人宰割,所以一定要联合起所有力量,先抱团在一起,再做计较。”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嗯。”

阎忠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你继续。”

受了阎忠的鼓励,贾诩便又道:“然而如今兵力最多的李傕郭汜二人态度琢磨不透,如果我是朝廷决策者,必然会选择拉拢他们。所以我们应当继续以姑臧为号召,先将同乡聚拢起来,以图自保,由诚汉先生统一指挥,方能保全我等性命。”

这家伙还是跟以前一样贪生怕死呀。

阎忠心里跟明镜似的。

现在他们不知道朝廷的态度,也不知道李傕郭汜他们会怎么选择,关东军又在虎视眈眈。

董卓死之后,没有了一个统一指挥,长安周边西凉军兵马各自为政,散乱一团,没有了一个整体,很容易就被各个击破。

所以在趋于自保的情况下,贾诩认为,应当先以姑臧人为核心,自己组建一个小圈子,来形成自保的力量。

这在现在混乱的局势之中,确实是一个既保守又非常聪明的办法。

至少抱团取暖,有了力量,再等待局势而行动。

最主要的是贾诩并不是以西凉人为号召抱团,而是以武威姑臧人的身份号召抱团。

一来这样不容易成为一个太大的目标,而遭到针对。

二来人一多,反而容易乱,以同乡的身份聚集,才更加方便行事。

毕竟之前也说过,汉朝两大特色,一个同乡,一个同族。

如果能够把武威姑臧人的军队聚拢起来,也许不会特别强,但自保肯定是绰绰有余。

所以阎忠赞许地道:“文和之言,确实是老成之见。”

王方便说道:“那我们是不是要派人去联系胡将军与段将军?”

“不可。”

贾诩摇摇头道:“胡文才与段忠明正在与关东军对峙,他们不能轻动,只能找别人。”

“谁?”

“梁兴与张横。”

“他们?”

“嗯。”

“那我即可派人去。”

王方急匆匆地出去。

梁兴与张横是当初董卓招募的关中豪强之一,现在驻兵在右扶风。

但他们二人却也是武威姑臧人,加上王方,每人都有几千兵马,合兵有一万多人,勉勉强强可以自保。

等王方走后,阎忠才笑眯眯地看着贾诩,没有说话。

贾诩被他盯地有些发毛,不明所以,但他还是沉得住气,阎忠不说话,他也不说话。

两个人跪坐在帐内,喝了一会儿酒,过了片刻,贾诩还是忍不住问道:“诚汉先生,难道诩之言,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没有,很对。”

阎忠称赞道:“胡轸兵少,又不如徐荣军事能力,且位置尴尬,拉拢毫无意义。段煨为人多疑,地位不低,我们叫他来,必然恐我们夺他兵权,所以也不行。只有梁兴张横这些人兵少又急需要抱团,且地位不高,容易服从我们的命令。”

胡轸段煨虽是姑臧人,但官职是五官中郎将,且还是最早跟随董卓的人,资历很高。

所以让他们过来听从阎忠的指挥调度,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而要是真的把他们叫过来,甚至可能会引狼入室,生出祸端,将王方梁兴张横这些人的兵权给夺了,生出内讧,那就是件天大的坏事。

而王方梁兴张横这些人高低不过是校尉,阎忠则是董卓的谋主,在西凉人中威望很高,隐隐是武威姑臧人的领头羊,王方梁兴张横这些人来,因为兵少职位低,才会服从他的调派。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贾诩也确实是一个洞悉人心的高手,能够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差异与地位差异,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听到阎忠的赞同,贾诩这才放心下来,他还以为自己算漏了什么东西,便叹气道:“我这样做,也只是为图自保而已。听说长安那边下令让关东军继续进攻我等,这说明长安对我们的态度恐怕不会太好,如果关东军真的进攻的话,我们恐怕只能从右扶风逃回西凉去了。”

“逃回西凉?”

阎忠冷笑一声:“你不会觉得回西凉,跟韩遂马腾那帮人搅和在一起,会有个光明的未来吧?”

“那又能怎么办?”

贾诩苦笑道:“前狼后虎,可谓绝境之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听到贾诩的话,阎忠又开始佩服起陈暮来。

阎忠自己也自诩为一个聪明人,贾诩就不用多说,同样也是个聪明人,能够看透局势,找到一条最佳的出路。

然而陈暮此人,却像是生而知之一样,像是什么都知道。

别人走一步算一步,那是因为局势不明朗,需要等到事情清晰,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所掌控之后,才能做下一步的判断。

而陈暮却一步算十步,在派他来之前,就好像已经知道了长安那边的打算,言之凿凿地告诉他自己要做什么,接下来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怕。

想到这里,阎忠眯起了眼睛,说道:“文和,你对当今天下之大势,如何看待?”

天下大势?

贾诩脸色严肃起来,摸索着下巴,古怪地看着阎忠。

在西凉军生死存亡的关口,问我天下大势?

如今最紧要的,难道不是生存吗?

莫非?

想到阎忠向来老奸巨猾,贾诩试探道:“诚汉先生的意思是?”

“我是问你,方今之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吗?”

阎忠语不惊人死不休。

贾诩稍加思索,缓缓道:“依先生之意,莫非是末世将至?”

“不错。”

阎忠点点头,正欲继续说下去,忽然惊醒过来,看着贾诩嗤笑道:“文和啊文和,差点被你带进沟里去了。是我在问你,结果变成了你问我了。”

贾诩的小心思被戳穿,脸皮却是极厚地说道:“诩才疏学浅,又怎么能比得上先生呢?”

这小子贼得很呀。

阎忠眯起眼睛,心里冷笑。

贾诩这厮真是谨慎得离谱,不见兔子不撒鹰。

无论怎么问,都装聋作哑当糊涂人。

陈暮说得没错,这种人要想从他嘴里听到两句真话,得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才行。

而就在阎忠心里思考的时候,贾诩也在思索。

阎忠忽然问起他天下大势,在明知眼下不是过问天下大势的时候,是生死存亡的时候,还这么问,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莫非是他根本不担心眼下的生死,因为他已经提前找好了下家?

那么他的下家能是谁呢?

王允?

不可能,那个家伙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刘备吗?

听说刘备嫉恶如仇,与西凉军打生打死好几年了,不太可能会接纳西凉人。

莫非是荆州南阳的刘表?

从长安过武关倒确实能去南阳,不过刘表这人自诩清流,现在正和袁术打得水深火热,阎忠想要逃离长安,刘表不可能有兵力来接应他。

剩下的,似乎就只有韩遂马腾,或者刘焉这些人了。

只不过这些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人,如果孤身一人前去投奔,一者不会被重用,二者可能会被谋害。

难道阎忠是打算带着王方他们一起去?

顷刻间。

贾诩在自己脑海里便已经思索了无数种可能。

但他绝对没有想到,刘备或许不会接纳他们,可在刘备之下,还有另外一个心思深沉之人,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对阎忠抛出了橄榄枝。

为了今天的计策,而早早埋下了伏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