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国之谋伐 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论英雄

其实陈暮知道曹操这一趟来青州想干什么。

他名为探视看病的戏志才和避祸的曹嵩,实际上是想来弄占城稻。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你陈暮难道真是神仙,这么能掐会算,凭什么会知道曹操想要水稻?

陈暮当然不是神仙,也不可能知道曹操在想什么。

但用脑子好好想想,看一看曹操现在的困局,就能知道为什么他急需占城稻了。

吕布偷袭兖州,霸占了兖州最为繁华的三郡之地,实力得到增强。

而曹操老家被偷,物资和兵力以及兵员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目前又跟吕布打了个两败俱伤,可谓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怎么个惨法?

别看他还占着小半个兖州和半个徐州,地盘加起来似乎还有一州之地,可全部人口不足一百五十万,麾下士兵不过两万,将不过十人,粮草也很少。

山阳、东山、任平、鲁国、济北等几郡国就不用多说,本来就是小郡国,人口鼎盛时期只有山阳郡有六十万,其它郡都是十多万到二十万的郡国,一郡之地还不如临淄县人多。

再加上现在多年战乱,这五个郡国人口拢共不知道有七十万没有。

而地盘比较大,田地比较多的徐州南部也是如此。

和帝时期彭城广陵下邳三地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万人,但经过笮融劫掠,百姓生活没有着落,很多都往北迁移跑到相对安稳的东海国与琅琊国,或者南下去了扬州。

战乱加上饥荒瘟疫迁移,三郡人口也锐减大半,加起来估计同样不足七十万。

只能说,幸好曹操这次没有屠徐州,不然的话人口会更少,真正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到了这么惨的地步,曹操已经没法再继续出兵征讨吕布,只能先修养一番再想办法。

那怎么才能恢复元气呢?

当然是要手里头有兵有粮,治下人口尽快恢复。

而且这样残破的情况下,想要短时间内恢复治理是不现实的事情,即便休养生息,也最少得两三年才能变得稳定,再等个四五年,才能有对外扩张的实力。

如此一来,曹操就只有三个选择,一是老老实实经营半个兖州和半个徐州,慢慢发展,等到河北局势明朗,再被刘备南下吞并。

二是再一次厚着脸皮来找刘备借物资,不过可一可二不可三,,一次两次还行,第三次人家也不会愿意。

何况借来的物资毕竟不是自己的,消耗完之后还是得面临生产不足的问题。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来找刘备借物资的概率,不说刘备会不会愿意的问题,曹操自己也拉不下这个脸皮来。

那么第三个选择,自然就是提升自己的生产力,青州有占城稻的消息不算秘密,很多人都知道,曹操自然也清楚。

陈暮觉得,很大概率,他会选择第三条。

因为利用高产的占城稻,取代淮南地区低产的普通水稻,属于大势所趋。

曹操要想尽快恢复元气,只有这一条道路可以选。

广陵郡,就是后世的江苏北部,广陵县城,就是后世的扬州市。

由于地处于淮水南部,湖泊江河极多,水系繁杂,这里的百姓种植的都是汉朝的本土水稻,生长周期极长,一年只能一熟,产量无法与占城稻相比。

占城稻在青州只能种二三十万亩,可到了徐州江淮等地,就能种千万亩。

以亩产比粟麦高约三分之一的产量,江淮等地若是全种上占城稻,一年下来,总体产量将会大大提升。

如此原来可能要休养生息好几年,用占城稻以后,恢复治理的时间将会缩短一半。

只需要两年的时间,曹操就有足够的粮食应对敌人,到第三年,粮仓充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能够大肆征兵,东山再起。

所以并不是陈暮算到了曹操在想什么,而是算到了曹操目前困局,最优的解法。

换一个大家都明白的说法,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有时候站在敌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你会发现,有些难以理解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变得十分通透。

至于陈暮为什么装醉,也很简单。

到时候刘备询问他给不给的时候,该怎么回答?

给,曹操见陈暮给的那么痛快,以他多疑的性格,必然认为其中有阴谋。

不给,那么就失去了一个向淮南地区输送占城稻的机会,而且让曹操实力难以恢复,不能尽快形成战斗力。

现在孙坚袁术刘表刘繇等人在扬州荆州等地脑浆都快打出来,再掺和进去一个曹操,让南方更乱,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势力,才符合青州的利益。

所以为了不让曹操和郭嘉生疑,就得给一个陈暮没有反对的合理解释,比如回忆起从前,真情流露,酒喝多了醉倒。

但哪怕能糊弄过曹操,可不一定能糊弄得过郭嘉,因此陈暮后面还得安排后手。

刘备将曹操一行人安排在了泰山学宫当中空置的房间里。

青州什么建筑物都可以简陋,唯独泰山学宫这所目前全大汉最顶尖的书院,是整个青州最豪华的地方。

此地原来是选取了一家当初谋逆造反的豪强庄园改建,占地大概只有数百亩,主要是郑玄在这里教授儒学,当时慕名而来的学子就已经多达数千人。

后来随着天下学子越来越多,以及泰山学院秉承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原则,开设各类课程,化学院、物理学院、数学院、天、地理学、经济学、医学等等院校,广纳天下人才,恢复当年稷下学宫的盛况。

再加上从洛阳搬来的董卓焚烧宫室之后残留的无数皇宫珍藏的书籍古卷,为了容纳这些学生、书籍、院校,学宫屡次扩建,从最开始的数百亩,到现在已经占地五千亩,规模日益壮大。

汉朝一亩地比较小,约等于后世465平方米,后世一亩地等于1.44汉亩。所以换算下来,目前泰山学宫的面积应该是3500市亩,相当于后世半个北京大学,两个故宫。

如果从泰山上俯瞰下去的话,就会看到茫茫一眼望不到头的宫殿群,最外围是一片大理石砌成的广场,站在广场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高高的牌楼,牌楼上方,苍劲有力地写着四个大字“泰山学宫”,落款是蔡邕。

泰山学宫原来是有围墙的,毕竟曾经是个庄园。事实上现在也有围墙,自牌楼过去之后,就是由水泥修建的林荫小道,一路走进去,便是围墙大院,占地数百亩,此地便是学宫人数最多的儒学院。

郑玄不仅是泰山学宫的学宫祭酒,同时也是儒学院的院长。如今儒学院学生人数超过三万,光院外的宿舍殿群就占地千亩,雕梁画栋,阁楼林立,斗拱飞檐,美轮美奂。

其它学院则设立于儒学院后方,刘备就是将曹操安置在了儒学院北侧靠近泰山坡上的一处宫殿内,此处平时并没有人居住。因为这出宫殿修起来最初的意义,是给刘备关羽张飞陈暮四兄弟的一处泰山别院,可以理解为行宫,偶尔兄弟几人去泰山踏青时住在此处。

此地茂林修竹,围墙高苑,几处殿落连成一袂,又自泰山上引来一泓池水,绕着后园流淌。正逢春日,花园中各色鲜花绽放,青青草地间冒出新芽,假山立于院内,参天大树置于庭中,中央有一亭阁,最后池水汇入亭阁边,流入荷花池里。

曹操与郭嘉起了个大早,这已经是到青州的第五天,他们来的第一天跟刘备陈暮喝了个烂醉如泥,然后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就去看了曹嵩和戏志才。

曹嵩有些乐不思谯,待在泰山下冬暖夏凉,颐养天年,日子也过得舒坦,见到曹操,虽然高兴,但表示不愿意跟着他回去。

至于戏志才经过华佗的徒弟吴普的治疗,已经有所好转。而且他运气不错,上个月华佗从外地云游归来,听闻有个伤寒病人,顺手给他看了一下,发现还有得救,便开了剂药方,服用过后见效神速,已经能下地走动,估计再修养一个月,就能跟着曹操回山阳。

到第五日,曹操和郭嘉打算去泰山学宫逛一逛,他们听说泰山学宫新创造出来某项格物新学,据说乃是穷天地之理的学问,比之先秦诸子百家之说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好奇想去了解了解。

哪料到还未出门,就看到门外一大堆人正在进来。

来人正是刘备和陈暮,就看到他们让侍从举着托盘,托盘内有各种瓜果点心,还有一瓶瓶的美酒。

“孟德兄,今日又来叨扰了。”

刘备进来的时候见到曹操和郭嘉两人也打算出去,纳闷问道:“矣,孟德兄这是要准备去哪啊,怎么没有唤我一声,我好陪同一齐去。”

曹操便说道:“玄德日理万机,恐耽误大事,因而只是想与奉孝去山下走动走动。”

“哦。”

刘备就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同去,刚好领孟德兄看看这泰山学宫,听闻孟德素来喜爱蔡公,如今蔡公正在学院,可去拜访。”

曹操确实很喜欢蔡邕的文采,听说要去拜访蔡邕,当即高兴道:“如此最好,我正愁不知如何才能拜访蔡公呢。”

轰隆!

二人正准备结伴一起去拜访蔡邕,正在此时,天空忽然一道霹雳,紧接着下起了雨。

众人见形势不对,立即抱头往前方宅中跑去。

来到屋檐廊下,就见到雨点初时还很小,但越下越大,很快就变成中雨,而且有往大雨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两日天气一直阴云密布,因为已经是二月早春,春雨连绵,忽然下雨倒也不稀奇。

见到此景,刘备遗憾道:“我出门时没有带伞,看这架势,雨怕是一时半会不会停,孟德兄,还是过两日再去探视蔡公吧。”

“嗯,天公不作美呀。”

曹操点点头。

虽然青州出产油纸伞,但古人还是不喜欢雨天出门,因为雨天地滑,特别他们还是在山上,地面泥泞难行,哪怕举着伞下山,稍有不慎就有脚滑摔倒的危险,因而安全起见,还是不能出去。

陈暮就笑着说道:“今日本来就是来找孟德兄饮宴的,既然下起了雨,那就不如继续饮宴如何?”

“甚好,我观后院那亭不错,就在亭中如何?”

曹操也甚是欣喜。

魏晋时期的坐谈之风,其实在汉末就十分流行。

因为这时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平时富人的娱乐活动,除了生孩子造娃以外,就是饮酒作乐,欣赏歌舞。

何况现在下雨出不去,刚好一边喝酒一边畅所欲言,没准还能从刘备那捞点好处呢?

一行人便通过檐下回廊来到后院亭中。

这院子曲径通幽,花圃中长满了奇花异草和碧绿的青竹,穿过拱门之后,有一条小桥直通荷花池中央的亭内,这桥与回廊连接着,上方有斗顶,铺了瓦片,倒也不用担心淋雨。

雨水顺着瓦片滴落,滴滴答答在地上汇聚成溪流,然后流入了池塘内,池塘中荷花虽然未盛放,但荷叶青青,有青蛙坐于叶上,叶下还有金色的鲤鱼在游。

四人坐在了亭中,侍从们将准备好的果脯点心酒水摆上,然后缓缓依次退出去,整个亭内,就只剩下刘备曹操陈暮郭嘉四个人。

刘备举起酒杯,指着这庭院对曹操说道:“孟德兄,不知我这泰山小院,还住得惯否?”

曹操也举起酒杯,笑呵呵地说道:“风景十分别致,似有江东之风。”

“孟德兄好眼力。”

陈暮竖起大拇指:“此院乃是江东名家鲁昉打造,他曾经为康帝建造过林园。”

“玄德纳天下之才,令人艳羡呀。”

曹操随口应了句。

“呵呵。”

刘备笑了笑,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众人齐齐饮酒。

开头的闲言碎语之后,陈暮的目光忽然瞥见院中一颗梅树,正是二月,梅子才刚刚结果,还未长出青梅,至于成熟就更不用提,要到五月以后。

但他看到这颗梅树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像是有一道光一闪而过,这个场景......怎么看怎么好像有点眼熟?

青梅煮酒?

好家伙。

陈暮转头看向曹操,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

历史上,老曹你吓过我老哥小备备。

现在。

也是该吓吓你的时候。

当下,陈暮故意沉吟了一会儿,咳嗽一声。

众人纷纷目光看过来。

就看到他微微一笑,说道:“前些日子孟德兄来青州,我们一起饮酒,回忆过去,今日,也该说些别的事情了。”

“哦?”

刘备不解道:“说点什么?”

陈暮转头看向曹操,微笑道:“自然是该说说今时之天下也,孟德兄久历四方,连这江东之风的屋院都知道,必知当世英雄,不如请为弟言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