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

三国之谋伐 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七十六章 界桥之战

轰隆的骑兵组成的洪流向着西方滚滚而去。

广袤的平原上响起闷雷般的声音,三千骑兵组成的大队,像是无数辆推土机,要将一切都夷为平地。

远处跑了一天的清河国守军在傍晚时分,再次听到了这魔鬼般的轰鸣声,顿时惊慌失措起来,各种呼喊声、兵器声、甲胄碰撞声不绝于耳。

数座城池的守军每一城人数都不多,但加起来也接近上万人。步兵其实不怕轻骑兵冲阵,他们怕的是轻骑兵远程齐射。

因此这上万人一边往西逃窜,一边都是结的防御圆阵,外围竖起盾牌,步步后退,颇为警惕。

而徐荣也不急于跟他们打,步步紧逼,不断压进,就是在慢慢地消耗敌人的体力、意志力,因而他似乎选择了一种极为愚蠢的办法,那就是一路追杀,只杀伤千余人,最终却陷入了郭图的埋伏圈。

此次领军的守军严敝远望已经轰鸣而来的敌军,冷冷一笑:“大家不要惊慌,我们身后援军已至,只要把他们引入埋伏点,监军必能让他们好看,全军结阵,缓缓后退。”

“退!”

传令兵分头出去,给各部传达指令。

经过一天的摸索,严敝也已经知道了敌人的打法,除了远射以外,绝不会强行冲阵进攻,因而放心大胆地后撤,他就不信敌人这次会忽然杀过来。

果不其然,跟他预料的一样,当双方距离不足百丈的时候,敌人就已经开始减速,然后离约五十丈外,所有骑兵都一个漂亮的转弯,以九十度角往北而去,同时无数箭矢自骑阵中射来。

一边骑马一边射箭!

作为最精锐的老兵,这些幽州涿郡的骑兵不愧为精锐之称,不仅有高明的控马技术,还有强悍的抛射能力,已经与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差不了多少。

虽然不能达到董卓吕布太史慈那种一边骑马还能一边左右开弓的水平,但比之很多南方武将,都强得太多。

三千多支箭矢噼里啪啦地落下,抛射的精髓就在于不追求精度,只追求大面积杀伤。虽然严敝已经命令士兵举盾,可依旧有上百个倒霉蛋中箭,这一路走来,他们的伤亡基本都是这个缘故。

不过严敝知道敌人长久不了,马匹耐力可比人差得多。

人能走一天,马却不能跑一天,而且短时间内连续冲刺对于马匹体力考验很大,他们能只损失千余人就撤退到此地,就是因为马匹不能长时间奔跑,往往几轮骑射后,敌人就得停下休整,恢复马力。

只要顶过了这几轮,敌人就必须停下来休整。到那个时候,也就是他们撤退的时候,同时他也知道眭元进的先锋已经过来,因此丝毫不担心敌人能吃掉他们。

徐荣指挥着骑兵们再次发起几轮骑射,也许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骑射,不能停在原地,对着敌人的阵营射箭吗?

不行。

因为骑射的时候,是处于移动阶段,属于移动靶。而如果双方都停在原地,站桩输出,那么敌人也能抛射,对于没有铠甲的马匹和士兵来说,与步兵对射显然更加吃亏。

像后来元朝时期,铁木真的蒙古大军,就是利用骑射横推了北方。根据史料记载,蒙古军会利用骑兵机动性,保持与敌人100-200米范围内,不断地进行骑射骚扰,等到步兵的阵型被射散之后,才会开始冲阵。

骑射在汉朝原本是一个极为高明的技术,史料当中,也只有吕布、董卓、刘备、黄忠、太史慈、马岱之类的人有明确记载,毕竟没有马镫,需要强悍的控马能力,才可以维持平衡在马上射箭。

但现在有了马镫之后,很多普通骑兵经过严格训练也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徐荣才充分发挥出骑射的优势,将严敝这一批人吃得死死的,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给予敌人打击。

几轮骑射下来,严敝又死伤数百人,对于他们的士气打击非常大。很多士兵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甚至在前方阵中,压力最大的那一批,已经有溃败的迹象。

被骑兵衔尾追杀了一天,是个人都会心理崩溃。好在眼看严敝控制不住局面之时,后方界桥方向,眭元进的先锋军终于抵达,赶来支援。

新的军队到了之后,就开始掩护严敝的兵马向后退。

下午约晡时末刻(5点钟),严敝的士兵从早上开始,到现在,足足六七个时辰,跑了数十里地,精气神已经到了极限,好不容易盼来了援军,纷纷松懈下来,飞快地开始往后跑。

大军在短时间内,居然呈现出了一片松散的迹象。

徐荣是什么人?

原本他仅仅只是打算将这些人驱赶走,对于西面战场来说,主要精力是放在骚扰敌后上,比如袁绍在南面布置的守军,给正面战场缓解压力。

但敌军忽如其来的松懈,让他敏锐地意识到了机会,忽然做了几个手势,传令兵便分头出去传达指令。

“什么,两翼绞杀?”

王丹听到这个指令,有点不想象自己的耳朵。

原本他们是三千骑兵对人家**千步兵,优势还算明显。但等到敌人援军来了,已经形成不了优势,居然这个时候选择两翼突进,这不是违反常理吗?

在敌人弱小的时候不进攻,偏偏等到敌人援军来之后再进攻,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都督说了,此时敌人阵型大乱,正是绞杀之时。”

传令的是徐荣一名亲信,目光颇为冷淡。他们跟随徐荣多年,早就知道徐荣的能力,对于质疑自己主上之人,他们从来没有什么好态度。

现在徐荣的官职只是鹰扬校尉,但有个临时职务,叫做督军,也就是俗称的都督,这也是为什么他明明与王丹李波平级,却能领导他们,成为西路军统帅的缘故。

王丹听了脸色微微有些难看,过了片刻,才咬牙道:“我知道了。”

很快传令兵分别传达给几个骑兵统率。

众人分成数股力量,陡然分散而开,三千人,左边三股,右边三股,总数约为每边一千五百人左右,猛地催促马力,开始提速。

那边严敝还在庆幸死里逃生,眭元进则是打算徐徐掩护着严敝后退,慢慢地往身后几里外的埋伏点方向撤去。

埋伏点处于一片丘陵之中,四周有不少小山高坡,只要他们引骑兵进去,左右坡上的弓弩齐射,保证能让这些人喝一壶。

等到机动性最强的骑兵解决,那进入清河国的步兵,便成了待宰的羔羊。

想到这里,眭元进一边催促着士兵后撤,一边远望敌情。

下一秒,他的瞳孔就缩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敌人根本就没有从正面继续衔尾追击,而是忽然提速,绕道了侧翼。

原本绕道侧翼也没什么,他带来的士兵都有盾牌,皆可以抵挡。

可问题是现在随着严敝军松懈,原本密集的防线松散开来,很多士兵已经在开始往后撤,整个旷野上,散落着大量往西面界桥方向去的守军,他带来的士兵,根本不可能全部防住。

“坏了。”

眭元进一拍大腿,扭头看向远处。

就看到敌人骑兵陡然分散加速,因为离得根本不远,不到七十丈,顷刻间就完成了分袭,绕过前面的自己本部人马,已经对身后的严敝部发起了猛攻。

严敝部数息之前还沉浸在安全的氛围之中,下一刻就忽然被骑兵杀入阵内,顷刻间人仰马翻。

第一排的长矛从军阵中如筛子般剔过去,将阵型分隔,紧接着后几排的骑兵挥舞着斩马刀,不断收割着人命。

突如其来的进攻打乱了严敝部撤退的节奏,恐慌开始蔓延,在旷野上无数人如蚂蚁一样四散奔逃,将整个后阵搅成一锅粥。

面对这种情况,不管是严敝还是眭元进,都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军兵败如山倒,开始往西面埋伏点溃败。

骑兵紧随其后,驱赶着溃兵进入了那片高矮坡下。

远处坡上,郭图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前面如此废物,原本是计划把敌人引诱进埋伏点,步兵可以按照计划进入左右两侧丘陵形成的谷间。

步兵可以往坡上爬,骑兵可不行。到时候正面攻坚变成佯攻,坡上的弓弩手一顿齐射,就可以让这群骑兵葬身于此。

然而溃败的步兵打乱了他的一切节奏,现在如果放箭的话,那山下可是有严敝与眭元进两部总计一万五六的人马,这是他的一半部队,怎么敢下定决心放箭?

“可恶。”

郭图恶狠狠地道:“严敝与眭元进干什么吃的,居然能让区区三千骑兵击败?”

淳于琼焦急道:“监军,先别管他们了,想个办法。如果让溃兵将我们本部冲散,敌人骑兵与步兵一同杀过来,我们就彻底失败了。”

由于派出去的斥候经常被敌人骑兵绞杀,因此他们还并不知道徐荣的身后并没有步兵,只当是骑兵为先锋,步兵在后。

现在自己一方的前军被击溃,那么原计划就彻底失败,因为这些前军如果按照之前计策,是要通过两侧丘陵道路,开始往坡上走,陡坡上有一些森林树木,可以借此甩开骑兵。

可现在撤退成为溃败,士兵就无法进行有组织地撤入两侧山林里。一旦他们继续往西跑,就会对他们原本埋伏的士兵造成威胁,反而将这些人全部冲散。

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时间,郭图和淳于琼陷入了两难境地。

历史无数次以少胜多,往往都是前军被击溃,然后连累中后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淝水之战,谢玄领北府兵过河,击溃了苻坚的前军,然后大喊秦军败了,前军溃败再加上气势受阻,导致苻坚的中军后军一片大乱,从而全线崩溃。

作为一名优秀的帅才,徐荣同样发现了击溃郭图淳于琼前军的契机,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绕到后方,袭击了松散下来的严敝部,连累眭元进也阵脚大乱,被他们驱赶着开始往这边撤退。

现在难题反而摆在了郭图的面前。

他该怎么办?

果断下令撤退,还是不顾前军生死下令放箭?

要知道,弓弩的射程并不是很长,大概在五十米到二百米范围内。

前军正处于溃败,人家有骑兵机动优势,只需要与他们的前军保持在二百米范围外,就算郭图下令放箭,射死的也就是严敝部和眭元进部,根本伤不到后面的骑兵。

可如果不放箭的话,那等到溃兵将自己原本阵型冲散,那也用不着放箭了。直接变成大溃败,二百米距离,人家随时能提速追上来。

到时候瞬间变成骑马与砍杀。

总结来说,就是这场战争肯定是败了。至于怎么个败法,就是郭图自己选择。

但能够让他选择的时间已经很少,短短数分钟,前军就已经跑了过来。

片刻后,他叹息一声说道:“良谋失利,罪在先锋!计略周详,怎奈指挥不当呀!”

淳于琼不蠢,顿时明白郭图要把罪责推给前面的严敝和眭元进,马上接过话茬道:“若不是严敝和眭元进的错误,此战我们早就胜了,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向明公状告他们的罪责!”

“撤军!”

郭图倒也果断,直接下令撤退。

现在埋伏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溃兵会把他们埋伏的士兵给冲散,到时候就从前军小溃败变成整体大溃败,还不如及时收手,保存实力。

当下远处丘陵高坡上,成群的弓弩手纷纷往后撤,前面丘陵隘口原本设置的守军也纷纷逃离,往西界桥而去。

徐荣派兵衔尾追击,一路砍杀,杀伐无数,随军的功曹都已经没法去帮他们清点战功。

因为骑兵所过之处,几近寸草不生。士兵们的手都砍麻了,只需要不断地挥刀,挥刀,就是一个个人头飞起,像是噶韭菜一样,整个大地上充斥着血腥与杀戮。

最终双方一追一逃,郭图部死伤惨重,跑到了界桥附近。因地势开阔,再跑的话就只能继续溃败,郭图下令原地结阵防御。

徐荣几轮骑射,再次射伤一部分敌人之后,就下令以骑兵小队形势分散,追击被冲散的敌人。

如果他的身后有那七千步兵,徐荣倒是可以想办法吃掉郭图部队。

但他只有这三千骑兵,就没必要和郭图主力部队再纠缠了。

今日以三千对阵郭图三四万人,杀伤俘虏上万,失踪践踏者不计其数。

这是个了不起的战绩,足以震动天下。

夕阳彻底落下,天黑了,从晡时末刻到如今黄昏三刻,短短两个时辰,徐荣就完成了一场大胜。

真正死在骑兵队手里的就有七八千人,每人砍杀那么两三个人,还是非常轻松。

再加上跑散的,被自己人践踏的,原地跪下投降的,郭图带出来的将近四万人马,如今只有一半回去,可谓是大败而归。

临近夜幕,骑兵们开始分散归队,个个举着火把,手中的斩马刀全是干涸的血液,押赴着俘虏往回撤离。

徐荣脸色严峻地看着士兵们井然有序地听从他的指令。

指挥这支部队还是让他十分得心应手,当年他指挥的是董卓最精锐的西凉铁骑,现在则是最精锐的幽州骑兵,不管是战术套路,还是士兵个人素质,都让他很满意。

要是一支普通部队,即便大胜,或许也没有那么大的战果。

王丹气喘吁吁地过来,满头大汗地对徐荣说道:“都督,清点过了,俘虏约四千余人,要如何处置他们?”

徐荣狭长的眸子划过一道狠厉,犹豫着要不要全杀了,这样不仅能杀伤敌人有生力量,还能极大地震慑敌军,以及增强自己军队的士气。

最关键的是如此杀伐果断,必能铸造一支铁军。敌人闻之丧胆,自己人则信心百倍。且还可以让自己这个“无名之辈”,瞬间名满天下,进入各方势力的眼中。

但犹豫片刻,还是摇摇头道:“四将军曾经说过,青州缺乏劳动力,能俘虏,就尽量别坑杀,抓回去种地都好。”

额.....我可没说要坑杀。

王丹只觉得背后发凉,察觉到了自己这上司还真是个狠人,当下再也不敢露出之前的轻视,恭恭敬敬说道:“遵命!都督,现在我们是该原地休整,还是连夜回甘陵。”

“回去!”

徐荣大手一挥,冷声说道:“此战还未结束,我必要将袁绍后方搅个天翻地覆!”

“唯!”

王丹心悦诚服,再无异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