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个圈套

三国之谋伐

从青州到洛阳的固定路线就是途径兖州。

沿途荒郊野岭,百里之内无鸡鸣,原本沟通冀州兖州边境的繁华官道此时荒无人烟,长满了杂草。

偶有迁移的百姓,远远见到这支队伍,也是迅速避让,慌不择路地往周围荒地里跑。

在这样一个吃人的乱世,军队远远不能给百姓带来安全。有的时候,官军比那些藏在山里打家劫舍的盗匪更加可怕。

既然到了兖州,自然就要拜访曹操。从阳平黄河渡口过河,河对面就是当年皇甫嵩击败东郡黄巾卜己,以及后来曹操扬兵北上,击败袁绍守军的仓亭。

历史上黄河以北几乎都是袁绍的地盘,东郡只有黄河以南的部分归属于曹操,但此时由于青州军的威慑,东郡黄河以北遭到了两家瓜分。

东北面的博平、聊城、乐平、发干、阳平等地在青州军的手里,而西南面的东武阳、顿丘、阴安、卫国等地在冀州军手里。

曹操则是占据了黄河以南七县,大家划河而治,同时阳平因为与东武阳极近,成为了双方对峙的前线。

只不过这里毕竟不是主攻方向,冀州也不可能在青州布置的黄河漯水防线区域与敌人决战,因此三方只是各派了数千人对峙而已,并没有大举屯兵。

从阳平过河,抵达仓亭之后,就到了曹操的地头。此地最近的县城是程昱的老家东阿县,不过东阿在仓亭的东面,陈暮是要往西南方向顺着黄河的上游走,因此就不需要路过东阿。

仓亭就是后世的阳谷县,此时还没有聚土凝城,周围也只有数个乡,但随着战乱而早已人烟稀少,远远看过去,一座座村庄满是荒芜残败的景象,正是午后饭点,炊烟很少,很多房屋早就已经坍塌,新坟旧坟遍地。

乱世人为蝼蚁,这样的景象不仅是在兖州,在豫州、扬州、关中等处于战乱地区的乡野到处都是。除了冀州青州荆州以及益州四地这几年稍稍稳定以外,其它地方早就已经一片凋零,宛如人间炼狱。

顺着长满杂草,仅仅还能依稀看到大量车辙脚印的官道一路南下,到天黑的时候,已经临近秦亭。此时此刻,秦亭之内,甄城县令率领城中大小官员在此等候,早早地前来迎接一行人。

仓亭属于东阿境内,秦亭则属于济阴郡甄城境内。两地本来就离得不远,陈暮这边过河,自然要跟曹操留在仓亭的守军打招呼,守军自然也会快马加鞭向曹操禀报此时。

只不过曹操把自己的治所从濮阳迁移到了济阴定陶,从仓亭过去有三百多里,即便快马报信,也得两天时间,所以处于这中间甄城令自然要代为接待。

从平原出发,再到乐平玄甲重骑的中底层军官开始挑战鞠义权威,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天时间。

按理来说,乐平离此地不远,约一百七八十里左右,在没有阻碍的正常行军汉末记载一般都是在每日七十里左右,稍慢一些,最少也应每日四五十里,且还是骑兵的情况下,最多三天就能抵达。

那为什么他们的行军速度会这么慢呢?

因为鞠义在折磨士兵。

这一路上玄甲重骑可是吃了大苦,戴着盔甲不时轮换跑步前进,脚都磨出了泡,抵达阳平的时候实在受不了,这才休息了两天,让阳平的军医给脚上长泡的士兵挑了水泡敷上了药,然后继续上路。

折磨了五天之后,抵达甄城士兵们总算是稍微舒服了一点,在甄城令的热气招待下,吃上了热饭,洗了热水澡,泡起了脚,同时脚上有伤的士兵可以更换药物,不让伤口发臭。

若是一般人如此折磨士兵,士兵们早就开始怨声载道,甚至开始闹事了。

但问题是,这件事情的起因本来就是阿大阿二张龙赵虎等中层军官挑事在先,鞠义报复在后,玄甲重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阿大阿二张龙赵虎为玄甲重骑元老骨干成员,威望极高,受了他们的连带责任,底层士兵自然也无话可说。

如此到了甄城,好歹也能喘口气。

甄城令是山阳郡一位世家子弟,三十余岁,但能力一般,晚上设宴款待陈暮和鞠义,宴会上没有太防备,很快就被陈暮假装不经意间套了不少话出来,了解了一些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也不算秘密,军情司也能探察到。曹操为了稳固兖州,不得不依仗世家的力量,大肆提拔世家子弟,换取整个兖州世家的支持。

对于这一点,陈暮倒是理解。

因为历史上曹操倒是有过提拔寒门的举动,但他几次这么做,其实并非真的重视寒门,而是另有原因。

一开始他是极度靠拢世家,想要拉拢世家,结果受到了兖州一些门阀豪强的排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边让,直接骂他是阉竖之后。

作为性情中人,曹操怒杀边让,结果就是导致兖州各大世家就更加对他不满,陈宫叛变,各大世家纷纷倒向吕布,差点让曹操直接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等到后来曹操收复兖州,这才不得不向世家妥协,同时迎献帝,利用献帝的旗帜,吸纳无数世家的力量,让很多名士和忠汉之臣前来投奔。

那段时间,也是曹操麾下人才迅速膨胀的时候,如郭嘉、董昭、毛玠、荀攸、华歆、孔融等人都是公元196年加入曹操阵营。

而在赤壁之战后,保皇派开始崛起,很多世家都是忠诚于汉室,希望曹操还政于献帝。

发现这种情况,曹操便开始打压世家,杀了不少保皇派,同时提拔寒门,写下了著名散文《求贤令》,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所以研究史实你就会发现,曹操并非一开始就重用寒门,他一直依靠的还是曹家、夏侯家、颍川士人集团以及利用汉献帝聚集起来的世家力量,直到连荀彧都开始反对他的时候,这才重用寒门以此来制衡门阀。

现在曹操别说嫌弃世家重用寒门,他连嫌弃世家的资格都没有。即便兖州有些世家私底下嘲笑他是阉竖之后,估计也只能忍着,因为他不再像历史上那样,拥有汉室旗帜刘协帮他撑腰。

陈暮早就将兖州上下军政都摸透,曹操这等人杰,自然也在他的手掌心里蹦达不起来。简单来说,一切了如指掌,确保将来平定冀州之后,曹操覆手可灭!

不过,这些年来,陈暮也开始有些反思很多问题。比如因为过于打压曹操,反倒放任王芬起势,最终导致袁绍再一次把持了冀州。

其实早年他曾经就想打压袁绍,但他当初根基尚浅,即便为尚书令,想要左右袁家子弟,还是过于困难。因此只能顺势而为,不能强行去做。如袁绍因为有自己主见,难以调走,而袁术则听从安排,去了长沙,最后被困在了荆南,错过了宝贵的时间,让孙坚在豫州崛起。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侧面表达了,在内心深处,陈暮最警惕的敌人,依旧是曹操。不管是利用袁术陶谦,还是利用吕布,又甚者将他的战略家荀彧弄走,都是在把曹操碾压进谷底,而现在一切都证明,他最得很好,曹操不仅没有起来,还混得更差。

要知道,历史上此时的曹操已经占据了司隶、兖州、豫州,现在正在对付徐州和南阳这些地方,如今不仅豫州和司隶没有得到,连兖州都丢了一些地盘,兵马还是只有三四万人,可见陈暮的无数次打压,起到了最完美的效果。

终有一日,待袁绍覆灭之时,曹操也得老老实实去朝廷当他的无权九卿。

不然的话,袁绍将来的下场,就是他的结局!

入睡之前,陈暮这么想着。

一夜过去,甄城令又陪着他四处游玩了一天,到第三天午后,位于定陶的曹操才急匆匆地抵达甄城与陈暮会面。

陈暮之所以在甄城过夜,留了两天,其实就是在等曹操。

他要顺着黄河去洛阳,又不经过定陶,特意去的话就属实绕远路,甄城令劝他留下来,就是因为曹操接到了信,正在飞马赶来,有事要与他相商。

从仓亭到定陶有三百多里,一来一回,确实需要三天时间,此时陈暮正在县令府邸,曹操风尘仆仆地赶来,还未进入大厅,就已经传来他的笑声,高声说道:“子归贤弟何在啊?”

陈暮站起身,看到门口曹操已经跨步进来,微微一笑,拱手道:“孟德兄,年余未见,别来无恙否。”

上一次见面还是兴武三年,也就是去年年初曹操来青州,现在已经一年半过去了。

曹操上来握住了他的手,大笑道:“劳贤弟挂念,身体安康。”

“那就好。”

陈暮笑眯眯地道:“国家大事,社稷安危,却是离不开孟德兄。”

“来,坐!”

曹操伸出手,示意他坐下。

众人就分列而坐,曹操这次过来,只带了郭嘉和乐进。

陈暮身边则只有鞠义,但这里是曹操的地盘,他如果想对陈暮不利,还是非常危险。

不过陈暮知道曹操没胆子害他,害了他,他就得面对青州和洛阳的怒火,他太清楚刘备和关羽为人,只要陈暮在兖州出事,哪怕曹操似乎跟刘备关羽关系极好,怕也会马上翻脸。

所以陈暮来兖州,曹操不仅不会加害,甚至还会保护他。更何况,曹操也没有加害他的理由,双方不敌对,害死陈暮,是百害而无一利,疯子才会这么做。

众人坐下后,甄城令很识趣地告退,曹操没有坐在主位,而是坐在陈暮身边的位置,微笑地看着他道:“子归此趟是要去洛阳吧。”

陈暮倒也不瞒他,点点头:“不错。”

“哦?”

曹操不解道:“莫非朝廷征召?”

“那倒不是。”

陈暮轻笑道:“不过是青州与冀州即将全面开战,我回洛阳向天子禀报此事。”

“什么?”

曹操大吃一惊,站起身愕然地看着他道:“玄德要与袁本初决一死战了?”

陈暮瞥了眼不远处的郭嘉,发现他的脸色也微微惊讶,心中一边盘算着什么,一边乐呵呵地道:“孟德兄为何如此惊愕?袁绍叛离朝廷,乃是心怀叵测之辈,如今又妄图染指幽州,天子一怒而诛之,又何不妥?”

“这......”

曹操缓缓回过神来,目光与郭嘉对视,然后又慢慢坐下,思索片刻,摇摇头道:“子归,现在可不是与袁绍决一死战的好时机啊。”

“是啊,青州上下,大多如此作想。”

陈暮应了一句。

曹操便问道:“那子归以为呢?”

陈暮微微一笑:“当所有人都认为不行的时候,那就是最有可能的时候。”

“子归以为正是进攻冀州的好时机?”

曹操皱起眉头。

不远处的郭嘉却默默盘算了起来,似乎心有明悟。

陈暮看着他笑道:“奉孝似有见解?”

郭嘉轻声说道:“所有人都认为不行,就连袁绍都觉得青州不敢和他一战,或许会打他一个措手不及呢?”

打本初一个措手不及吗?

曹操细细思量,似乎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

冀州的体量摆在这里,天底下最大的一个庞然大物,稍微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主动进攻冀州极为不明智。

包括青州谋士团在内,都认为不应该打,只有陈暮一人力主决战,摆出无数理由,才说服了刘备以及沮授荀彧田丰等人。

不然的话,从理智的角度上来讲,即便袁绍赶跑了公孙瓒,妄图染指幽州,也确实难以打进冀州去。

但仔细想想,如果所有人都认为不可取的时候,那么这是不是一个机会呢?

打一个反逻辑,突然进攻,让袁绍防不胜防?

想到这里,曹操马上问道:“此战,青州打算如何打?”

陈暮说道:“还得孟德兄配合行动啊,我们是盟友,且孟德兄亦是忠诚于朝廷,共同进退,方为上策。”

“子归是希望我也出兵?”

曹操皱起眉头。

兵强马壮又占据大义名分的青州他不想惹,实力天下第一的冀州他同样不想惹。

现在陈暮逼他站队,一时间内心踌躇不已,不知道如何作答。

“这可是朝廷天子旨意。”

陈暮向着西方拱拱手,笑眯眯地看着曹操道:“不过若是孟德兄有难言之隐,如兵马疲惫,粮草不济,我倒也不强求,会帮孟德兄向天子求情。”

“那此事就......”

“既然是天子旨意,自然得遵从。”

曹操心中大喜,正准备说那此事就拜托给子归贤弟了。

没想到郭嘉却忽然插话,将这句话打断。

一时间厅内安静无比,三人脸上神情各不相同。

陈暮保持着微笑,曹操愕然不已,唯有郭嘉,脸色凝重,一言不发。

这......又是一个圈套。

如果明公中计,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但郭嘉却在思索。

或许.......这是危机,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就看谁,能够笑到最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