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燕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燕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二十一章 张燕

三国之谋伐

重重叠叠的太行山山峦起伏,茂密的丛林里,许久没有人经过,即便曾经有一条小道,往往要披荆斩棘许久,才能开出一条路来。

后世在太行山里不仅有无数的乡村和道路,甚至还有好几座繁华的县城,许多高耸入云的山变成了旅游风景区,不再有危险,也没有任何凶猛的野生动物会忽然冒出来袭击人类。

但在这个野性生长的年代,山林跟海洋一样危险。没有道路,没有方向,没有安全。有的只是悬崖峭壁,重峦叠嶂的山峰,以及遮天蔽日,仿佛吞噬一切的林木。

特别是到了夜晚,豺狼虎豹横行,即便点燃篝火,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安全。若非一路上都有栖息在山林的黑山军向导带路,再加上管亥武力不弱,也许不用到张燕的老巢,半路上就已经进了老虎的肚子。

其实从林虑到张燕的老巢并不远,因为根据张燕曾经袭击的城镇来看,可见他所盘踞的地方就在邯郸市西北,邢台市正西方的太行山当中,从管亥出发的地方到张燕所在的老巢,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二百公路的路而已,却用了半个月,可见山路崎岖,道路难行。

在走了半个月一直到六月中旬,管亥才从大山里转了出来。他已经跟张燕的人马在林虑山北面的炉峰山脉就有过碰面,张燕也知道他出使自己,因而一直在老巢等着他。

管亥从山里出来之后,就看到此地多为丘陵盆地,在山谷间有一条不算小的河流经过,两侧河岸耕种了大量田地,房屋屋舍建在山坡上,顺着河两岸密密麻麻,全是紧凑的木屋,山下很多百姓在田里劳作。

六月虽然大旱,但五行山中还算清凉,又有河流奔涌,只要水源不枯竭,就宛如一片世外桃源。

事实上也是如此,这里在后世是秦王湖景区的正北面,有无数丘陵和谷地,又有东川口水库和朱庄水库。此时当然没有水库,但这里是七里河的上游区,七里河在这个时候的名字叫氵虒水,发源自太行山深处,恰好途径此片大量山谷,灌溉无数田地。

农耕文明要想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合适的开垦地区,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冀州豫州这样平原就是天选之地。张燕能够聚集三十多万人口,麾下兵马最多的时候达到十万,就是因为他在这太行山中找到了这处得天独厚的区域。

管亥从盘旋的丘陵上下来,又被带到了东面的一处山崖上,在山崖后面有一块很辽阔的平地,里面建造了大量营寨、校场,丘陵被森林茂密覆盖,山崖外围被木栅栏圈起来,只有山脚有一处青石板铺的道路可以向上。

顺着道路拾阶而上,到了山谷上方,就正式进入了张燕的军阵大营。营寨门口附近皆有士兵守卫巡逻,管亥过来也没有任何下马威,只是放他们进去,而张燕就已经在寨门口附近领着大小头目等候。

张燕约四十上下,他本姓褚,黄巾时与兄弟张牛角一同起义,黄巾失败后逃入深山,在攻打山下城镇的时候,张牛角中箭而死,临死前将自己部众交予褚燕,褚燕因而改姓张。

管亥走过去,张燕带着大小头目孙轻、王当、杜长、张方等人迎过来,拱手朗声道:“管渠帅!”

渠帅?

管亥皱起眉头,摇头说道:“张将军,你现在是朝廷的平难中郎将,我是朝廷的虎威中郎将,皆为朝廷要员,怎么还能以黄巾军中称呼?莫非张将军还心念着天公将军否?”

张燕脸色略微尴尬,摆摆手道:“某自然知道黄巾军已成为过去,只是心中一直敬仰管将军在黄巾时的勇武,因而心中怀念而已,将军请跟我来。”

说罢张燕就领着他来到了营寨前门大营的厅堂之中。

一行人进去,管亥带着他的副将坐在张燕右手下方,其余轻、王当、杜长、张方等人则坐在他们的对面。

张燕高坐主位。

等大家坐好之后,管亥也不跟他绕圈子,直来直去地道:“张将军,我也不跟你说虚的。早年我为天公将军死忠,跟随将军南征北战,然天公将军败亡之后,我遭到宗族遗弃,被关将军俘虏,幸得青州军仁义,没有将我处死,捡回一条命。”

“再造之恩,没齿难忘,因而我现在唯关将军马首是瞻,奉洛阳朝廷为主。我们当年起义,就是为了反抗朝廷苛政。可如今天公将军、地公将军、人公将军皆已作古,再想举起黄巾义旗千难万难。且大汉天地早就已经改变,再想着覆灭朝廷,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番话以管亥的头脑当然说不出来,这一趟除了管亥以外,陈暮还派了一名说客,此人正是管亥带来的那名副将,他认为应该先让管亥探一探张燕的口风,看他是不是真的愿意投降于朝廷,听命于洛阳天子,这才教管亥话术。

张燕听后,感慨一番,说道:“是啊,想当年我等跟随天公将军,一晃多年过去。连皇帝都死了几个,大汉天下早就变天了,到处都是不服王化的诸侯想要颠覆朝廷,又何时还能够轮到我们?”

管亥就又道:“当今天子伯安公,乃海内知名大贤,素来以仁义著称于世。他做天子,乃众望所归也。我等都是贱民出身,原本都是犯上作乱,造反的罪名,今得朝廷宽恕,已经是开恩。正所谓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朝廷既已免除我等罪孽,切不能以怨报德才行。”

从管亥进门,到现在的话语内容总结。其实就是张角的黄巾起义已经失败,而且朝廷已经换了皇帝,免除了苛政,他们这些人就不应该再继续造反。何况他们本身还是有罪之身,蒙朝廷法外开恩,就应该感恩戴德,不能恩将仇报的意思。

张燕明白他的意思,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立即满口答应效忠朝廷,但不知为何,脸色却十分犹豫,一时迟疑,让管亥身边的那名说客瞧出端倪,因而忽然出声说道:“难道张将军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

“额......”

张燕一时被问住,噎了一会儿,才左顾而又言他,对那说客道:“这位是?”

“在下许硕,为光禄丞,朝廷派我去军中督查粮草、武器、铠甲,此番管将军来此,我一同随行。”

许硕笑着应道。

许硕早年是青州一个小宗族人,因为读过书,应征到关羽军中为主簿。后来在关羽讨伐青州宗贼流寇黄巾之时,多有出力,劝降过许多黄巾,立有功劳。

因此节节高升,成为光禄勋下面的属官。

之前说过,光禄勋其实是管军队出征时的武器装备,所以刘关张陈最初的好友赵琳,就是光禄勋下面的属官,被上面派到北军中管理这些器械。陈暮结交赵琳,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军队能够换上最好的武器装备。

许硕一直是在关羽军中,功劳不少,因此朝廷征辟他为光禄丞。这样有个好处就在于军中所有武器装备粮草方面的事情,就由关羽一手遮天,也算是朝廷对关羽的一种信任体现。

张燕说道:“原来是光禄丞,我倒不是有难言之隐,袁绍常年对我用兵,让我损失惨重,我与他血海深仇,只是袁绍势大,对我盯防颇严,恐难有所作为。”

许硕就说道:“我知道将军在担忧什么,你害怕这场战争的结果是袁绍赢是吗?”

张燕脸色就更加尴尬。

历史上他敢于出兵十万帮助公孙瓒,是因为当时袁绍也不强大,而且袁绍和吕布曾经攻打过他,导致他伤亡惨重,因此他必须报这个仇。

但等到袁绍消灭公孙瓒,在冀州彻底站稳脚跟,实力发展起来后,就已经不是张燕能够得罪起的。

因而在这一段时间,张燕只能龟缩起来,根本不敢再出去招惹袁绍。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曹操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且袁绍病死之后,他才确定中原霸主是谁,然后就果断投奔曹操。

一系列的举动,显然证明张燕确实是个墙头草。

不过他也没办法,毕竟带着几十万人躲在袁绍的身边。即便他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跟随他的这几十万人口考虑,一旦袁绍取得胜利,对于张燕和他的部众来说,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灾难。

太行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以冀州的军事实力,想要踏平他的山寨,易如反掌。只是袁绍不可能把他作为主要敌人对待,因此没有下重手而已。

如果他在胜负分出来之前,就彻底倒向朝廷,等到袁绍获得胜利,那一点挽回的空间都没有了,这是张燕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所以朝廷的使者,他肯定恭恭敬敬。但如果朝廷让他现在彻底倒向朝廷,派兵马攻打袁绍,他也很难从命。

简单来说,谁赢,他就帮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许硕看他没有回话,充满尴尬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好在陈暮早就料到了这些黑山军的想法,因此许硕在来之前,被他面授机宜,早就有了应对之策。

就看到许硕丝毫没有慌张,微笑着说道:“将军所想,朝廷早就已经明了。所以将军请放心,朝廷也不会强迫将军去进攻袁绍,此次过来,是少府想要邀请将军,以及五行山中诸多头领,一同前往林虑商议大事。”

前往林虑?

张燕与自己几名部下互相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

众人心中忐忑,开始犹豫起来,跑到别人地盘上,安全能不能得到保证?

见几人默不作声,急性子的管亥嚷嚷道:“你们怕个鸟蛋,少府又没有把地点放在城内,是在城外原上,一眼就能看十几里,自己带兵过去就是,如果觉得我们带的人太多,你们就走嘛,难道还怕少府吃了你们不成?”

张燕被他一挤兑,脸上挂不住,但还是不敢得罪朝廷使者,就说道:“不知道这位少府是哪位?”

许硕向着南方拱手,微微一笑道:“乃名震天下的陈子归!”

陈子归?

“这陈子归素来传闻忠义无双,曾经怒斥董卓,后来带兵营救满朝公卿,为世人称赞。”

“我还听说陈子归爱民如子,在青州颇受百姓爱戴。他大哥刘玄德,以是仁义君子,就连冀州百姓都对他感恩戴德,想来陈子归应该也不是弃信之辈。”

“如果是他的话,以他的名望,应当不敢加害我们。”

几人议论纷纷。

人的名,树的影。

陈暮名气太大,而且都是美名,让人忍不住就对他心生好感。

主要是他干的恶事都藏得太深,真相被淹没在了土里,知情人士又少,只有阎忠、太史慈、王钧等寥寥几人知道他的恶行。

甚至连荀和这些党人都被蒙在鼓里,陈暮有这样的一个好名声,基本都是他们在士林帮忙宣传所致。

再加上有名闻天下的郑玄蔡邕等人帮忙背书,他的名声在大汉现在也是鼎鼎有名的顶流。比那些只在州郡县出名的普通名士强得太多,地方百姓都知道。

有了这样的名望在,张燕等人就安心许多。在他们想来,既然陈暮名望加身,应该不会背信弃义,忽然袭击他们才对。

更何况张燕还是朝廷册封的将领,名义上也是朝廷命官,无故诛杀,朝廷也会问责。

想到这里,张燕就少了几分担忧,出言好奇问道:“既然是名震天下的陈子归相邀,我等自然不能相拒,只是不知少府邀请我等,是为了何事?”

许硕说道:“此事事关重大,邀请诸多头目,也是为了打败袁绍。不过我之前也说过,少府不会强迫诸位出兵,但我们也希望诸位两不相帮,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一些便利,少府是愿意拿东西来换,至于具体什么事情,将军到了便知。”

张燕与自己几名部下互相看了看,最后用力点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也不能胆怯。还请二位今日先在营寨中休息,容我准备一番,明日我们就出发前往林虑,与少府相会。”

“好,那就有劳将军了。”

许硕点点头。

这一趟任务圆满完成,只要张燕到了林虑,少府自然有把握说服他让开道路,让朝廷的军队可以利用五行山中的小道来突袭冀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