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

三国之谋伐 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战争

永汉元年七月,冀州清河国的旷野之上,密密麻麻,无数的士兵浩浩荡荡向着东方前进。

恰逢五月麦熟之时,青州军倾巢而动,四处出击,不仅攻打清河国与渤海国诸多城镇,还毁坏冀州军的粮仓,逼迫他们无法出城收割麦田,将原本应该上缴的新麦全部散诸于百姓。

鄃县到夏津一带,双方的士兵源源不断地涌入,青州的突然袭击,甘陵近乎失守,造成了袁绍的强烈反弹。到了八月份,冀州大军集结,开始向东推进。

刘备骑在马上,前线的营寨已经拆毁得差不多,辽阔的华北平原,一望无际,远方森林幽幽,田野早就种上了新的粟苗。

顺着回鄃县的官道上,触目所及,皆是一片片新长出来的粟苗。农耕时期播种并不是固定的,有宿麦,也有春麦,宿麦就是冬麦,春天收割,春麦自然是夏天收割,然后换上粟,秋天再收割一季。

田丰在刘备的旁边嘀嘀咕咕道:“我早就说过不能资敌,明公就应该听我的,将那些麦子收割运往青州去。让百姓收割了,那最后不还是得被袁绍取走?这怎么能行呢?”

“还有那些不愿意迁移的百姓,强行迁走就是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江山社稷危急存亡之秋,连朝廷都朝不保夕,还去管那些百姓做什么?”

“要我说呀,明公就是太好这个名声。名声又不能当饭吃,还不如得些实惠好处,还能削弱敌人力量,只想着名声,是会.......”

后面又是一大段啰里啰嗦喋喋不休的话语,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刘备不应该把本可以收割的粮草送出去。

虽然没有当着刘备的面讲,但在背后这么叽叽歪歪,只要不是个聋子都能听到,周围荀彧、沮授等人已经开始翻起了白眼,刘备倒是颇有点唾面自干的意思,乐呵呵地四处看看,权当做没听见。

到最后沮授实在受不了了,这才对田丰说道:“元皓,你应该知道明公在冀州百姓心中素有威望,袁绍占据此等丰腴之地,树恩颇多。如果我们做得太过火,明公在冀州的威望尽失,则以后遇到冀州兵丁,就有可能拼死抵抗,现在明公每到一地,皆有人投降,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又想说你那一套不可竭泽而渔,目光要长远的理论。但现在已经不是杀鸡取卵的问题,而是青州与冀州到了你死我活的关口,能削弱一部分敌人力量,就必须要去做,麦田放着不管,百姓看着不迁,他们依旧会成为袁绍的力量。”

田丰还是有些不服气,与沮授进行辩解。

他们在争吵的事情,还是关于刘备最近的一项军事命令,那就是攻打敌人县城和军事要地可以,但要对百姓秋毫无犯,不能随意收割百姓过冬的粮食,也不能四处劫掠,一切以当以人为本,愿意迁移去青州的百姓就带着一起走,不愿意的也不强求。

这倒是符合刘备的性格,因为“以人为本”这句话,就是他说出来的。但田丰却觉得这并不符合他们的军事目的,这样一来,既不能达到削弱敌人的目的,也不能达到震慑袁军的意图,让这次进攻骚扰变得虎头蛇尾。

不过荀彧和沮授却不认为这样做不好,他们是战略人才,看问题看得更加长远。他们觉得刘备在冀州本身就有很大声望,如果持续宣传“仁义”,则冀州百姓以及冀州士兵都会对他保持敬仰。

如此一来,战斗的时候,冀州士兵都不会拼死作战,因为他们知道投降的话,刘备一定不会杀死他们,这样就能削弱敌人士兵的意志。

而且最重要的是,将来有一天,等到平定了冀州,以刘备的威望,将会很快把冀州全境拿下,不会出现什么叛乱的问题,所以二人都认可刘备的做事方式。

这就是用战略眼光看问题以及战术眼光看问题的区别。

实际上曹操攻冀州的做法就是典型的战术策略,他在攻打邺城的时候,就是像田丰说的那样,收割城外所有的粮食,大量迁移百姓,甚至到最后城破之时,屠杀了整个邺城,侵犯了袁氏大部分女眷。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震慑敌人,邺城破之后,袁谭袁尚都没有覆灭,邺城一破,冀州兵马十分惧怕,看到曹军就望风而逃,袁谭也没有抵抗多久就败亡了。

但坏处也多,邺城被屠,造成海内震荡,冀州各地军民无不自守以图自保,让后续又产生了很多麻烦,可谓是后患无穷。

曹操击败袁尚袁谭等人之后,又花了四年时间才把冀州彻底平息。

而在这四年里,冀州依旧动荡不安,根据《魏略》《三国志》《后汉书》记载,因为曹操暴虐,而让冀州军民造反骚乱的事情多达数十起,百姓死伤惨重。

反观刘备的做法,持续宣传“仁义”,四处散播青州军乃是朝廷王师,袁绍是叛汉的逆臣这种观念,导致冀州内部其实很不稳定,因为冀州各地官员并非全都是袁氏死忠,心中依旧有朝廷的人不在少数。

刘备打着朝廷仁义之师进攻冀州,种种作派又十分得体,使得冀州各地不少县城官员积极响应,如安平一带,弓高、观津、广川等地县令、县长,皆投降青州军,把城门打开让他们进去。

还有很多士兵在与青州军交战的时候,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立即跪地投降,没有任何抵抗的想法。

这就是“仁义”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是一种从内部瓦解敌人的办法。

虽然袁绍已经在持续打压这种宣传,但汉代信息手段非常差,基本以口口相传为主,青州掌握着印刷术,就掌握着信息传播的权力。

每日印刷宣传报纸,四处散播,袁绍屡禁不止,朝廷王者之师即将剿灭冀州叛乱的消息传得铺天盖地,刘使君的仁义,袁绍的残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不管是冀州百姓还是冀州士兵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震撼。

为此袁绍不得不采取诸多措施,才勉强将这股风气镇压下去。不然的话,都已经不需要青州继续出兵,边境士兵没准都会大规模叛逃到青州去。

这边田丰还在与沮授浪费着口舌,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争辩注定没有意义,虽然田丰也知道长远利益的考量,但饮鸩止渴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敌强我弱,非常时期用非常办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田丰的计策注定不被刘备认可,因而也只能絮絮叨叨,如一只苍蝇一样,念念不休地祸害大家的耳朵。人都说许攸是汉末第一bb机,其实田丰也不差,急眼的时候还会拉着别人讲,如果不听他的话,他还会说一大堆扫兴的话,也难怪袁绍会杀他。

好在刘备不是袁绍,心中大度,对于田丰的碎碎念充耳不闻。大军缓缓后撤,上万人蜿蜒蛇行,一日之后,抵达了青州军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外,黄河古九河之一的马颊河区域,此地有城池鄃县,城外建有大量的堡垒营寨,为青州前线。

旷野之上,无数军队在从各个方向汇集而来。青州军采取的策略就是化整为零,小规模部队四处袭扰冀州乡野,大规模军团当中,只有刘备率领了一万多人,其余张飞、臧霸、太史慈、黄忠等部,皆不过数千人而已。

人数少的好处就是机动性强,不需要带太多的粮草辎重,漫山遍野到处乱窜。时而袭击城市,时而攻略乡野。如今的河北本来就地广人稀,将近二十万平方公里,仅仅生存着不过六七百万人。

小规模侵扰战术反倒更利于行动,并不是游击战,而是类似于后世某个著名游戏,星际争霸当中那种小股部队偷袭的策略,以破坏侵扰冀州各地驻兵,袭击城镇乡亭为主。

不要觉得人少就不能做事,曹操杀文丑,不过派了六百骑兵,就打败了人家五六千骑兵,只要策略得当,再加上出其不意,造成的成果颇为丰厚。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袭扰计划之后,袁绍终于下定决心,亲自出征青州,因此刘备立即撤兵,开始全方位的防守龟缩起来。

自鄃县、绎幕、平原三城,形成了一个倒三角形,沿线周边,各有防御。

刘备亲自领军镇守鄃县,进行战略第二阶段。

进入城池之后,田丰也就不再唠唠叨叨,因为马不停蹄又要开始军事会议。

众人齐聚一堂,刘备高坐主位,这次所有人都回来了,连博平的张飞田丰都放弃了东郡西北,转而退回平原,战事已经到了极为关键的时候。

“诸位。”

刘备环顾四周,说道:“这次命令大家撤兵,便是军情司急报,袁绍已经从邺城出发,准备亲征青州,大战已经一触即发了,我们必须尽快做出调整。”

张飞兴奋地道:“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再战一场了,上次从甘陵撤回来,连贝丘的敌人都不敢出门,我的长矛早就饥渴难耐了。”

阎忠沉吟道:“明公,袁绍遣先锋攻已达夏津,不日就会进攻鄃县,我们还是应该按照子归留下的计策,以分段阻击为主,鄃县、绎幕等地可为第一道防线,先破其先锋,再于龙凑、平原之地为第二道防线,阻拦其大军在大河之外,最后以高唐为终点,决不能让袁绍过河。”

“嗯。”

刘备点点头,说道:“我正有此意,三弟与元皓可先去灵县,从侧面呼应鄃县,我镇守此地,先破袁军先锋。臧霸则退守鬲国,典韦去绎幕,张辽高顺太史慈随我在此,黄忠、牵招去龙凑安营扎寨,等平原之地不能守之时,我当退回龙凑,渡河往高唐。”

“唯!”

诸多将士纷纷应是。

这是原本就计划好的事情,就跟官渡之战曹操在黄河南岸分段阻击袁绍,斩颜良诛文丑,破其三路先锋一样,先在各个交通要道,城池据点当中破其前军,再一路后撤,因为袁军本部人马较多,达十余万之众,行军臃肿,必然缓慢。

等到利用各个防线蚕食人数较少的先锋军与前军之后,再放弃平原县城和龙凑渡口,退回黄河以南的高唐县,又与安德、西平昌一带布下重兵,形成如官渡一样的对峙形势。

虽然这种打法又是偷师的曹操,但不可否认的是,要想对付这种敌人,确实是需要用到这种打法。

包括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先让掉那些无法防守的地方,再占据要地,如黄河、长江这类的天险,诱敌深入,然后突然袭击,完成的胜利。

所以陈暮的策略并非是在复制官渡之战,而是只能这么打。

毕竟战争打的并不是谁人多谁人少,打得是谋略和智慧。领着青州八万大军,跑到野外去和人家袁绍十多万大军硬碰硬,那是非常愚蠢的行为,非智者可取。

当下,刘备一声军令,诸将立即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张飞与田丰南下往灵县,典韦和沮授北上去绎幕,两地离鄃县都不过三十公里,一日之内即可到达,乃是互为犄角,分兵袭扰的策略。

臧霸退回平原北面的鬲国,等到刘备撤出鄃县之后,他就会去与典韦一同去安德与西平昌一带,占据黄河东北面以及古九河另外几条河流的防区。

黄忠和牵招则退往龙凑,也就是历史上公孙瓒与袁绍发生龙凑之战的地方,这里是黄河渡口,位于平原县正南,过了此处渡口便是高唐县,两地距离都非常近,可以互相照应。

这是青州布置的第二道防线,即便不能在龙凑给袁军造成伤害,也要阻止他们过河。

最后是刘备本人亲自坐镇鄃县,率领张辽高顺太史慈等大将及兵马万人,在这里先拦截袁绍先锋军。

同时又有水军布置在黄河上,来往穿梭巡视。

袁绍开始进攻青州,青州的战争机器,同样开始运转,这场战场或许会持续很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备在心中早就已经有所期待,为了匡扶汉室,一统大汉江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